初冬,鹤峰的城镇与乡间,处处呈现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
这里是乡村振兴的希望鹤峰——“一乡一品”战略让每个村庄产业兴旺、景色宜人、特色鲜明,给人带来“人在景中,景在村中,村在画中”的美好体验。
这里是安居乐业的幸福鹤峰——美丽乡村建设从“点上示范”到“全域推进”,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出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精品乡镇。
这里是生态良好的美丽鹤峰——城乡融合、山水相拥,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绘就了一幅“生态美、生活美、人文美”的和谐画卷。
近年来,鹤峰县以“一乡一品”为抓手,立足各乡镇资源禀赋,科学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有力促进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协同并进。通过系统打造“多彩中营”“康养燕子”等特色乡镇品牌,鹤峰县不仅实现了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的“三美共建”,更持续擦亮了美丽鹤峰的生态底色与发展成色。
一村一美景
筑牢美丽鹤峰稳定基石
走进“最美乡村”下坪乡留驾村,仿佛步入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卷。
村中池塘宛如明镜,将蓝天白云、连绵青山与古朴农舍尽收其中。依山傍水的农家院落,巧妙融合传统建筑韵味与现代生活美学,既有岁月沉淀的雅致,也有与时俱进的灵动。
“下坪乡‘青山处处埋忠骨’,许多下坪优秀儿女前赴后继,为革命理想抛头颅,为守护同志洒热血,为争取胜利埋骨荒野,正是他们的斗争和牺牲为湘鄂边苏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留驾革命纪念馆内,讲解员田炎深情讲述这片土地的红色记忆,引领游客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温度与力量。
几年前,留驾村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村落。转机始于2022年,该村成功申请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资金400万元,并积极争取和美乡村、流域治理、数字乡村等多个试点项目落地。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吸引了多家市场主体前来投资兴业,也推动了牛源农业、鹤望山居等本土企业扎根留驾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
如今,留驾村已初步形成以红色文化研学为核心,融合乡村采摘、农耕体验、轻奢露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综合旅游体系。今年以来,全村接待游客量突破5万人次,红色研学游文旅品牌日益响亮。
像这样独具特色的乡村品牌,正在鹤峰的青山绿水间遍地开花、熠熠生辉——
下坪乡的蛟蝉溪山水营露营基地旅游设施完善、食宿便捷,游客纷至沓来,沉浸于高山密林、溪流潺潺与田园野趣的自然画卷中;
中营镇大路坪村的土家吊脚楼民宿群依山就势、古朴典雅,“鹤语·千寻”“幽兰伴山”等高端民宿已成为区域标杆,带动周边40余户农户将老宅改为精品民宿,实现“旧房变金屋”;
太平镇中坪村通过率先打造“数字乡村”示范村,以数字赋能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强村富民路径、强化基层治理,一幅智慧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
美丽乡村建设,根基在产业,活力在品牌。这正是鹤峰县坚持以“一乡一品”为发展主线,突出“美丽”导向,坚持引育并重、多元布局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
特色产业的落地生根,不仅改变了乡村面貌,更催生了百花齐放的建设成果:下坪乡东洲村被省住建厅列为省级乡村环境微改造共建试点;燕子镇石龙洞村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走马镇官仓村、五里乡青山村被省财政厅纳入2024年美丽乡村创建名单……
同时,鹤峰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常态化推进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工作,让干净整洁成为乡村底色。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厕改工作,有序推进户厕无害化建设,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4%,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98%。
——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农村生活垃圾转运至县乡两级处理的自然村占比达100%,实现垃圾无害化、集中化处理。
——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5座,覆盖121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6.81%。
从“洁净村庄”到“美丽景区”,鹤峰正以扎实的行动筑牢美丽根基,绘就一幅幅“高颜值”乡村画卷。
一乡一蓝图
打造美丽鹤峰核心引擎
近日,走进石龙洞村的天空之城云海天舟景区施工现场,岩质栈道沿陡峭崖壁蜿蜒而下,与天然绝壁相融,尽显大自然的雄奇造化。
该项目总投资10.51亿元,是省级重点项目,预计2026年底建成投入运营。
燕子镇依托独特的自然山水资源,秉承“文旅引人、康养留人”发展理念,围绕“旅游景区+高端民宿”发展思路,抢抓康养经济赛道新机遇,全力推进康养旅游发展。
“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全方位丰富旅游业态。加快推进云海天舟旅游景区建设,做好芹草坪滑雪场建设服务保障,配合打造董家河高端避暑休闲度假区,支持‘容米部落’高端民宿做精做优。”燕子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农文旅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到四季皆景的董家河生态画廊,再到静谧雅致的山居民宿群落,燕子镇正逐步形成差异化、多层次、全季候的康养产品体系,康养文旅产业迎来提质升级的重要阶段。
不仅如此,围绕“康养燕子”发展方向,鹤峰县聚焦康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保障、文化体育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等重点方面,深度谋划“十五五”项目196个,拟投资650亿元,现正积极向上争取纳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库。
近年来,鹤峰县以打造精品乡镇为目标,打造了“康养燕子”“多彩中营”“诗意太平”等特色乡镇品牌,统筹推进城乡融合与功能提升,持续提升乡镇综合承载力和发展活力——
建成太平镇观光休闲农旅示范带项目,推动太平镇融入县城一体发展;
建成走马镇山地户外运动体育公园、世界茶谷度假区等项目,将走马镇打造成全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湖北首个国际慢城;
建成高铁站综合服务中心、“1314燕子里”安置小区、价值医疗综合体、康养科技园区、芹草坪冰雪旅游度假区、上湾水库等项目,将燕子镇打造成国家级避暑康养小镇;
积极推动边界口子镇跨区域协作,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商贸重镇、产业强镇和旅游名镇,形成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
……
此外,“红色研学·土家院落”样板带成功入选湖北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带。
以此为引领,鹤峰县正通过“一乡一品”串点成线、连线成面,逐步构建起“功能互补、全域联动”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一批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精品乡镇加速崛起,不仅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更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能。
一城一风光
增添美丽鹤峰绿色动能
周末的鹤峰县气象公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游玩休憩。“我经常带孩子来,这里环境好、游乐项目多,安全措施也到位。”一位居民满意地表示。
该气象公园位于县气象局旁边的自然山体之间,占地面积约123亩,最高点海拔553米,是一个集生态休闲、运动康养、气象科普和社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空间。
位于公园制高点的闻喜楼,原是通信铁塔林立之地,设施密集、视野受阻。如今,这座融入本土土司文化元素的建筑,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融合观景与通信功能,诠释了“集约复合”的现代城市发展理念。
气象公园已成为服务周边约1.6万居民的“绿色客厅”,有机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真正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生活愿景。
城市的另一边,满山红大道与九峰大道连接线工程已全面完工,目前正进行竣工验收前的最后收尾工作。
该工程于2023年4月启动,是鹤峰县重点民生项目,按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通车后,将有效缓解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显著提升区域通行效率,为居民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宏伟目标,为我国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
鹤峰县根据中央及省、州部署,迅速将思想与行动统一到新征程上,以提升城市品质为核心,扎实推进精致城市建设,谋划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全力将县城打造成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烟火边城”。
全面实施屏山新区片区开发,屏山大道、文化产业园、容阳历史文化街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等项目稳步推进,城市功能持续完善;
有序推动康岭片区综合开发,民宿街区建设、水泥厂片区改造等项目陆续启动,城市面貌不断更新;
稳步开展老城区更新改造,老旧街区提升、地下管网改造等项目相继落地,人居环境显著优化;
同时,推动县城与太平工业园区、屏山景区、燕子康养小镇深度融合,构建“产、城、景、镇”一体化发展格局。
从村庄的“精致容颜”,到乡镇的“特色风貌”,再到城乡结合的全域“融合共美”,鹤峰县正以“一乡一品”为笔,以“美丽”为尺,描绘城乡统筹、产城融合、景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这里,城市有温度,乡村有韵味,山川有灵性,生活有品质。
未来,鹤峰县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为底、文化为魂,在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的融合实践中,书写城乡共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答卷,为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恩施加快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贡献鹤峰力量。(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汪书宇 粟贇)
发表时间:2025-11-26 来源:恩施日报
初冬,鹤峰的城镇与乡间,处处呈现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
这里是乡村振兴的希望鹤峰——“一乡一品”战略让每个村庄产业兴旺、景色宜人、特色鲜明,给人带来“人在景中,景在村中,村在画中”的美好体验。
这里是安居乐业的幸福鹤峰——美丽乡村建设从“点上示范”到“全域推进”,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出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精品乡镇。
这里是生态良好的美丽鹤峰——城乡融合、山水相拥,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绘就了一幅“生态美、生活美、人文美”的和谐画卷。
近年来,鹤峰县以“一乡一品”为抓手,立足各乡镇资源禀赋,科学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有力促进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协同并进。通过系统打造“多彩中营”“康养燕子”等特色乡镇品牌,鹤峰县不仅实现了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的“三美共建”,更持续擦亮了美丽鹤峰的生态底色与发展成色。
一村一美景
筑牢美丽鹤峰稳定基石
走进“最美乡村”下坪乡留驾村,仿佛步入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卷。
村中池塘宛如明镜,将蓝天白云、连绵青山与古朴农舍尽收其中。依山傍水的农家院落,巧妙融合传统建筑韵味与现代生活美学,既有岁月沉淀的雅致,也有与时俱进的灵动。
“下坪乡‘青山处处埋忠骨’,许多下坪优秀儿女前赴后继,为革命理想抛头颅,为守护同志洒热血,为争取胜利埋骨荒野,正是他们的斗争和牺牲为湘鄂边苏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留驾革命纪念馆内,讲解员田炎深情讲述这片土地的红色记忆,引领游客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温度与力量。
几年前,留驾村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村落。转机始于2022年,该村成功申请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资金400万元,并积极争取和美乡村、流域治理、数字乡村等多个试点项目落地。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吸引了多家市场主体前来投资兴业,也推动了牛源农业、鹤望山居等本土企业扎根留驾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
如今,留驾村已初步形成以红色文化研学为核心,融合乡村采摘、农耕体验、轻奢露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综合旅游体系。今年以来,全村接待游客量突破5万人次,红色研学游文旅品牌日益响亮。
像这样独具特色的乡村品牌,正在鹤峰的青山绿水间遍地开花、熠熠生辉——
下坪乡的蛟蝉溪山水营露营基地旅游设施完善、食宿便捷,游客纷至沓来,沉浸于高山密林、溪流潺潺与田园野趣的自然画卷中;
中营镇大路坪村的土家吊脚楼民宿群依山就势、古朴典雅,“鹤语·千寻”“幽兰伴山”等高端民宿已成为区域标杆,带动周边40余户农户将老宅改为精品民宿,实现“旧房变金屋”;
太平镇中坪村通过率先打造“数字乡村”示范村,以数字赋能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强村富民路径、强化基层治理,一幅智慧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
美丽乡村建设,根基在产业,活力在品牌。这正是鹤峰县坚持以“一乡一品”为发展主线,突出“美丽”导向,坚持引育并重、多元布局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
特色产业的落地生根,不仅改变了乡村面貌,更催生了百花齐放的建设成果:下坪乡东洲村被省住建厅列为省级乡村环境微改造共建试点;燕子镇石龙洞村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走马镇官仓村、五里乡青山村被省财政厅纳入2024年美丽乡村创建名单……
同时,鹤峰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常态化推进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工作,让干净整洁成为乡村底色。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厕改工作,有序推进户厕无害化建设,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4%,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98%。
——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农村生活垃圾转运至县乡两级处理的自然村占比达100%,实现垃圾无害化、集中化处理。
——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5座,覆盖121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6.81%。
从“洁净村庄”到“美丽景区”,鹤峰正以扎实的行动筑牢美丽根基,绘就一幅幅“高颜值”乡村画卷。
一乡一蓝图
打造美丽鹤峰核心引擎
近日,走进石龙洞村的天空之城云海天舟景区施工现场,岩质栈道沿陡峭崖壁蜿蜒而下,与天然绝壁相融,尽显大自然的雄奇造化。
该项目总投资10.51亿元,是省级重点项目,预计2026年底建成投入运营。
燕子镇依托独特的自然山水资源,秉承“文旅引人、康养留人”发展理念,围绕“旅游景区+高端民宿”发展思路,抢抓康养经济赛道新机遇,全力推进康养旅游发展。
“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全方位丰富旅游业态。加快推进云海天舟旅游景区建设,做好芹草坪滑雪场建设服务保障,配合打造董家河高端避暑休闲度假区,支持‘容米部落’高端民宿做精做优。”燕子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农文旅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到四季皆景的董家河生态画廊,再到静谧雅致的山居民宿群落,燕子镇正逐步形成差异化、多层次、全季候的康养产品体系,康养文旅产业迎来提质升级的重要阶段。
不仅如此,围绕“康养燕子”发展方向,鹤峰县聚焦康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保障、文化体育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等重点方面,深度谋划“十五五”项目196个,拟投资650亿元,现正积极向上争取纳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库。
近年来,鹤峰县以打造精品乡镇为目标,打造了“康养燕子”“多彩中营”“诗意太平”等特色乡镇品牌,统筹推进城乡融合与功能提升,持续提升乡镇综合承载力和发展活力——
建成太平镇观光休闲农旅示范带项目,推动太平镇融入县城一体发展;
建成走马镇山地户外运动体育公园、世界茶谷度假区等项目,将走马镇打造成全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湖北首个国际慢城;
建成高铁站综合服务中心、“1314燕子里”安置小区、价值医疗综合体、康养科技园区、芹草坪冰雪旅游度假区、上湾水库等项目,将燕子镇打造成国家级避暑康养小镇;
积极推动边界口子镇跨区域协作,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商贸重镇、产业强镇和旅游名镇,形成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
……
此外,“红色研学·土家院落”样板带成功入选湖北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带。
以此为引领,鹤峰县正通过“一乡一品”串点成线、连线成面,逐步构建起“功能互补、全域联动”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一批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精品乡镇加速崛起,不仅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更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能。
一城一风光
增添美丽鹤峰绿色动能
周末的鹤峰县气象公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游玩休憩。“我经常带孩子来,这里环境好、游乐项目多,安全措施也到位。”一位居民满意地表示。
该气象公园位于县气象局旁边的自然山体之间,占地面积约123亩,最高点海拔553米,是一个集生态休闲、运动康养、气象科普和社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空间。
位于公园制高点的闻喜楼,原是通信铁塔林立之地,设施密集、视野受阻。如今,这座融入本土土司文化元素的建筑,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融合观景与通信功能,诠释了“集约复合”的现代城市发展理念。
气象公园已成为服务周边约1.6万居民的“绿色客厅”,有机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真正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生活愿景。
城市的另一边,满山红大道与九峰大道连接线工程已全面完工,目前正进行竣工验收前的最后收尾工作。
该工程于2023年4月启动,是鹤峰县重点民生项目,按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通车后,将有效缓解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显著提升区域通行效率,为居民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宏伟目标,为我国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
鹤峰县根据中央及省、州部署,迅速将思想与行动统一到新征程上,以提升城市品质为核心,扎实推进精致城市建设,谋划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全力将县城打造成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烟火边城”。
全面实施屏山新区片区开发,屏山大道、文化产业园、容阳历史文化街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等项目稳步推进,城市功能持续完善;
有序推动康岭片区综合开发,民宿街区建设、水泥厂片区改造等项目陆续启动,城市面貌不断更新;
稳步开展老城区更新改造,老旧街区提升、地下管网改造等项目相继落地,人居环境显著优化;
同时,推动县城与太平工业园区、屏山景区、燕子康养小镇深度融合,构建“产、城、景、镇”一体化发展格局。
从村庄的“精致容颜”,到乡镇的“特色风貌”,再到城乡结合的全域“融合共美”,鹤峰县正以“一乡一品”为笔,以“美丽”为尺,描绘城乡统筹、产城融合、景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这里,城市有温度,乡村有韵味,山川有灵性,生活有品质。
未来,鹤峰县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为底、文化为魂,在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的融合实践中,书写城乡共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答卷,为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恩施加快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贡献鹤峰力量。(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汪书宇 粟贇)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