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会同中国计划出版社正式发布《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报告(2025)》,宜昌一儿童友好工作案例经验成果入选。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报告(2025)》系统梳理并展示了全国范围内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其中,宜昌市妇联组织推进的“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工作,作为“权利保障友好”领域的优秀典范,成功入选该报告的“创新实践篇”。
自2021年市妇联启动实施“守护童年”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以来,始终将困难群体儿童纳入重点关注对象,对留守儿童、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结对关爱。近年来,市妇联扎实推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品牌行动走深走实,4年来共有6262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5784名留守儿童。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关爱活动,“爱从礼中来”“‘留·声·机’合唱团”“妈妈回来了”等一批“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品牌不断涌现,刘发英、徐玉华等爱心妈妈的故事和市妇联关爱留守儿童的做法,得到社会各界一致赞誉。
宜昌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爱心妈妈”工作案例的入选,标志着宜昌市在探索基层儿童关爱服务模式、保障特殊儿童群体权利方面的努力与成果获得权威肯定,为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宜昌经验”与“暖心样本”。《宜昌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后,宜昌市将持续推动关爱服务更加精准、规范,更具实效、可持续,以实际行动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三峡日报记者蔡昶、通讯员王小玉)
发表时间:2025-11-21 来源:湖北文明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会同中国计划出版社正式发布《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报告(2025)》,宜昌一儿童友好工作案例经验成果入选。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报告(2025)》系统梳理并展示了全国范围内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其中,宜昌市妇联组织推进的“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工作,作为“权利保障友好”领域的优秀典范,成功入选该报告的“创新实践篇”。
自2021年市妇联启动实施“守护童年”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以来,始终将困难群体儿童纳入重点关注对象,对留守儿童、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结对关爱。近年来,市妇联扎实推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品牌行动走深走实,4年来共有6262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5784名留守儿童。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关爱活动,“爱从礼中来”“‘留·声·机’合唱团”“妈妈回来了”等一批“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品牌不断涌现,刘发英、徐玉华等爱心妈妈的故事和市妇联关爱留守儿童的做法,得到社会各界一致赞誉。
宜昌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爱心妈妈”工作案例的入选,标志着宜昌市在探索基层儿童关爱服务模式、保障特殊儿童群体权利方面的努力与成果获得权威肯定,为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宜昌经验”与“暖心样本”。《宜昌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后,宜昌市将持续推动关爱服务更加精准、规范,更具实效、可持续,以实际行动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三峡日报记者蔡昶、通讯员王小玉)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