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红安县委书记:传承大别山精神 推进革命老区发展振兴

A-   A+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9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安是“中国第一将军县”,红色历史辉煌,红色基因厚重。奋进新时代,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别山精神,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努力把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努力为支点建设贡献红安力量。

筑牢铁心向党、矢志不渝的政治忠诚

红安的土地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厚重的红色文化、丰富的红色资源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以红色基因铸魂,追寻先辈足迹,汲取红色养分,传承红色精神,筑牢政治忠诚。

感悟红色历史,守护精神丰碑。红安原名黄安,是“黄麻起义”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1927年秋,这里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红旗漫卷大别山,星星之火不断燎原。从土地革命到全民抗战,再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红安人民始终铁心向党、九死不悔,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的矢志不渝,“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的舍生取义,“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的无私奉献,“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团结奋斗,铸就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丰碑。奋进新征程,我们将始终不忘红色历史,扛牢弘扬大别山精神的旗帜,构筑新时代精神高地,守护永恒的精神丰碑。

赓续红色血脉,始终对党忠诚。红安革命史,就是一部坚决听党指挥、绝对服从大局的奋斗史。“山林岩洞是我的房,青枝绿叶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粮,共产党是我的亲爹娘。”这是革命处于最艰难的关头,便衣队战士发出的坚定誓言。“生不投降当叛逆,愿随先烈葬黄花”“生是革命人,死是革命鬼”,这是张行静、秦绍勤烈士受尽酷刑、死不投降的虔诚信念。从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到新时代的改革发展,红安始终“万众一心、紧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我们将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把对党忠诚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老区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厚植红色情怀,永葆为民初心。革命战争年代,红安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出生入死闹革命、枪林弹雨打江山。红安革命先驱之一、黄麻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戴克敏全家14人参加革命,13人为革命英勇献身。像戴克敏这样满门忠烈的革命家庭、烈士家庭,在红安数不胜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他们的初心和夙愿。奋进新征程,我们将时刻不忘老区人民的流血牺牲和无私奉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同老区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使命感,将八成以上的公共预算支出投向民生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让老区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美、越过越有滋味。

勇担老区振兴、强县富民的时代使命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园区平台、区位交通、绿色生态等优势,奋力推进老区振兴发展,努力实现强县富民。

将红色资源和游客流量优势转化为文旅消费优势。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铁血红安”基因,打造红色文旅高峰,着力实施“红心铸魂薪火永传、产品供给焕新突围、文旅业态融合蝶变、铁血红安品牌闪耀、对外协作破圈共赢”五大行动,主动融入、全力打造“神武峡”“赤黄红”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发展壮大红色文旅产业,持续擦亮“红安永远红”品牌,推动“基因红”转化为“发展红”。力争到2027年黄麻起义100周年时,全县红色文旅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市场运营水平显著提高,成功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黄麻纪念园5A景区,打造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品牌唱响全国,红色文旅产业成为老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游客接待量突破1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50亿元。

将园区平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突出发展要务,以红安高新区为承载平台,推进家居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县域产业发展推动能级跃升。依托泛家居产业基础,与福汉木业共建“云联楚材”黄冈(红安)泛家居供应链,打造集家居前置仓、集采集配、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泛家居供应链平台,建设泛家居产业园和产业智慧大脑,提高泛家居产业智能化、定制化水平,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集群和华中地区泛家居产业聚集区。依托红安苕特色资源和城西食品工业园,系统推进红安苕脱毒育苗、规模种植、社会化服务、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等工作,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全力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将毗邻大武汉、联通大别山的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区域协同优势。发挥大别山接轨大武汉第一站功能,抢抓武汉都市圈建设机遇,全力融入大武汉、联动大别山,在科技创新、产业配套、文旅康养等方面整合大别山与大武汉资源,打造武汉都市圈与大别山区联动协同区。加强交通互联,加快推进沿江高铁红安段等交通项目,完善综合交通格局和多式联运体系,畅通人流物流,打造武汉—红安—大别山鄂豫边发展带。加强产业协作,共建创新研发转化中心,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打造武汉产业转移承载地、配套功能拓展区和文旅康养休闲地。加强资源共享,发挥大别山红色旅游城市发展联盟作用,联合推出精品线路,打造大别山红色文旅圈,共同发展红色研学培训,唱响“英雄大别山,游学将军县”文旅品牌。

将绿色生态和基层治理优势转化为城乡融合优势。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建设老区人民幸福美好家园。建设宜居城镇,优化城市布局,突出红色风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产业集聚,完善功能服务,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营造舒适居住环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发展红安苕等特色农业产业,让更多农民在产业链上就业增收,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持续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加强基层治理,走好群众路线,更好服务群众、化解基层矛盾。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深化教联体、医共体改革,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努力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

发扬敢于亮剑、不胜不休的斗争精神

推进老区振兴发展,关键在人,归根到底靠实干担当、靠过硬作风。我们将传承“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在老区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敢打敢拼、不胜不休。

树立一流工作标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用好“系统性谋划、清单式管理、闭环式督办、点穴式解剖、复盘式总结”等工作推进机制,组建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项目建设“搬石头”,以实干担当推进县域发展能级提升。

锤炼过硬干部队伍。扎实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开展“红色故事人人讲”“思想大讨论”等活动,开设“大别山红色火种特训营”,选派干部外出学习和一线锻炼,强化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实践锻炼,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硬核干部队伍。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中共红安县委书记 胡广

责任编辑:何霄

中共红安县委书记:传承大别山精神 推进革命老区发展振兴

发表时间:2025-11-19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安是“中国第一将军县”,红色历史辉煌,红色基因厚重。奋进新时代,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别山精神,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努力把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努力为支点建设贡献红安力量。

筑牢铁心向党、矢志不渝的政治忠诚

红安的土地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厚重的红色文化、丰富的红色资源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以红色基因铸魂,追寻先辈足迹,汲取红色养分,传承红色精神,筑牢政治忠诚。

感悟红色历史,守护精神丰碑。红安原名黄安,是“黄麻起义”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1927年秋,这里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红旗漫卷大别山,星星之火不断燎原。从土地革命到全民抗战,再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红安人民始终铁心向党、九死不悔,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的矢志不渝,“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的舍生取义,“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的无私奉献,“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团结奋斗,铸就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丰碑。奋进新征程,我们将始终不忘红色历史,扛牢弘扬大别山精神的旗帜,构筑新时代精神高地,守护永恒的精神丰碑。

赓续红色血脉,始终对党忠诚。红安革命史,就是一部坚决听党指挥、绝对服从大局的奋斗史。“山林岩洞是我的房,青枝绿叶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粮,共产党是我的亲爹娘。”这是革命处于最艰难的关头,便衣队战士发出的坚定誓言。“生不投降当叛逆,愿随先烈葬黄花”“生是革命人,死是革命鬼”,这是张行静、秦绍勤烈士受尽酷刑、死不投降的虔诚信念。从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到新时代的改革发展,红安始终“万众一心、紧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我们将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把对党忠诚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老区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厚植红色情怀,永葆为民初心。革命战争年代,红安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出生入死闹革命、枪林弹雨打江山。红安革命先驱之一、黄麻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戴克敏全家14人参加革命,13人为革命英勇献身。像戴克敏这样满门忠烈的革命家庭、烈士家庭,在红安数不胜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他们的初心和夙愿。奋进新征程,我们将时刻不忘老区人民的流血牺牲和无私奉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同老区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使命感,将八成以上的公共预算支出投向民生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让老区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美、越过越有滋味。

勇担老区振兴、强县富民的时代使命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园区平台、区位交通、绿色生态等优势,奋力推进老区振兴发展,努力实现强县富民。

将红色资源和游客流量优势转化为文旅消费优势。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铁血红安”基因,打造红色文旅高峰,着力实施“红心铸魂薪火永传、产品供给焕新突围、文旅业态融合蝶变、铁血红安品牌闪耀、对外协作破圈共赢”五大行动,主动融入、全力打造“神武峡”“赤黄红”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发展壮大红色文旅产业,持续擦亮“红安永远红”品牌,推动“基因红”转化为“发展红”。力争到2027年黄麻起义100周年时,全县红色文旅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市场运营水平显著提高,成功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黄麻纪念园5A景区,打造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品牌唱响全国,红色文旅产业成为老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游客接待量突破1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50亿元。

将园区平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突出发展要务,以红安高新区为承载平台,推进家居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县域产业发展推动能级跃升。依托泛家居产业基础,与福汉木业共建“云联楚材”黄冈(红安)泛家居供应链,打造集家居前置仓、集采集配、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泛家居供应链平台,建设泛家居产业园和产业智慧大脑,提高泛家居产业智能化、定制化水平,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集群和华中地区泛家居产业聚集区。依托红安苕特色资源和城西食品工业园,系统推进红安苕脱毒育苗、规模种植、社会化服务、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等工作,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全力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将毗邻大武汉、联通大别山的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区域协同优势。发挥大别山接轨大武汉第一站功能,抢抓武汉都市圈建设机遇,全力融入大武汉、联动大别山,在科技创新、产业配套、文旅康养等方面整合大别山与大武汉资源,打造武汉都市圈与大别山区联动协同区。加强交通互联,加快推进沿江高铁红安段等交通项目,完善综合交通格局和多式联运体系,畅通人流物流,打造武汉—红安—大别山鄂豫边发展带。加强产业协作,共建创新研发转化中心,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打造武汉产业转移承载地、配套功能拓展区和文旅康养休闲地。加强资源共享,发挥大别山红色旅游城市发展联盟作用,联合推出精品线路,打造大别山红色文旅圈,共同发展红色研学培训,唱响“英雄大别山,游学将军县”文旅品牌。

将绿色生态和基层治理优势转化为城乡融合优势。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建设老区人民幸福美好家园。建设宜居城镇,优化城市布局,突出红色风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产业集聚,完善功能服务,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营造舒适居住环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发展红安苕等特色农业产业,让更多农民在产业链上就业增收,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持续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加强基层治理,走好群众路线,更好服务群众、化解基层矛盾。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深化教联体、医共体改革,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努力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

发扬敢于亮剑、不胜不休的斗争精神

推进老区振兴发展,关键在人,归根到底靠实干担当、靠过硬作风。我们将传承“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在老区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敢打敢拼、不胜不休。

树立一流工作标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用好“系统性谋划、清单式管理、闭环式督办、点穴式解剖、复盘式总结”等工作推进机制,组建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项目建设“搬石头”,以实干担当推进县域发展能级提升。

锤炼过硬干部队伍。扎实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开展“红色故事人人讲”“思想大讨论”等活动,开设“大别山红色火种特训营”,选派干部外出学习和一线锻炼,强化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实践锻炼,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硬核干部队伍。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中共红安县委书记 胡广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