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护生态,乡村振兴促繁荣。”近日,鹤峰县屏山景区游客中心前,文明实践“流动集市”的顺口溜朗朗上口。绿水青山间,宣讲志愿者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互动问答环节,让游客在赏景中了解全会内容。这是鹤峰县推动全会精神深入基层的生动缩影。
产业振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支撑。在下坪乡东狮茶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经过标准化加工的茶叶正装箱发往海外。该乡投入1500万元实施野茶原生境保护,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带动 8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
“我们跟着企业种茶,每月能挣 4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正在采茶的村民李大姐笑着说。如今,鹤峰立足“茶、芋、水、青、旅”五大产业,培育出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众多大学生和能人返乡创业,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
基层治理创新让民生福祉更加可感可及。在容美镇中坝路社区,居民曾因乱堆废品引发矛盾,社区党委牵头,联合志愿者多次上门协商,最终清理杂物5吨,恢复了公共区域整洁。这背后是鹤峰“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的治理实践。鹤峰县规范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清理冗余牌匾2061块,精简文件70%,让干部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白鹤井社区的“银发志愿服务队”更具温度,退休老人自发参与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实现“自我服务、互助共建”。
理论宣讲“接地气”才能深入人心。鹤峰县创新推出文明实践“流动集市”,将讲台搬到社区、景区,用文艺演出、拉家常等形式解读全会精神。宣讲员以身边变化为切入点,让理论宣讲冒热气、有温度。截至目前,“流动集市”已服务群众和游客超800人次,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从县委常委会专题部署,到乡村田间地头的实干笃行,鹤峰县正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产业升级强根基,基层治理提效能,民生服务暖人心,鹤峰县正以实干实绩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蒋杨艳 通讯员 覃道佳)
发表时间:2025-11-18 来源:恩施日报
“绿色发展护生态,乡村振兴促繁荣。”近日,鹤峰县屏山景区游客中心前,文明实践“流动集市”的顺口溜朗朗上口。绿水青山间,宣讲志愿者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互动问答环节,让游客在赏景中了解全会内容。这是鹤峰县推动全会精神深入基层的生动缩影。
产业振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支撑。在下坪乡东狮茶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经过标准化加工的茶叶正装箱发往海外。该乡投入1500万元实施野茶原生境保护,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带动 8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
“我们跟着企业种茶,每月能挣 4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正在采茶的村民李大姐笑着说。如今,鹤峰立足“茶、芋、水、青、旅”五大产业,培育出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众多大学生和能人返乡创业,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
基层治理创新让民生福祉更加可感可及。在容美镇中坝路社区,居民曾因乱堆废品引发矛盾,社区党委牵头,联合志愿者多次上门协商,最终清理杂物5吨,恢复了公共区域整洁。这背后是鹤峰“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的治理实践。鹤峰县规范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清理冗余牌匾2061块,精简文件70%,让干部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白鹤井社区的“银发志愿服务队”更具温度,退休老人自发参与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实现“自我服务、互助共建”。
理论宣讲“接地气”才能深入人心。鹤峰县创新推出文明实践“流动集市”,将讲台搬到社区、景区,用文艺演出、拉家常等形式解读全会精神。宣讲员以身边变化为切入点,让理论宣讲冒热气、有温度。截至目前,“流动集市”已服务群众和游客超800人次,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从县委常委会专题部署,到乡村田间地头的实干笃行,鹤峰县正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产业升级强根基,基层治理提效能,民生服务暖人心,鹤峰县正以实干实绩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蒋杨艳 通讯员 覃道佳)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