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江岸之光·“大思政课”宣传宣讲“中国社会安全论”专场走进百步亭社区。活动以圆桌沙龙形式开展,通过基层典型人物讲述、专家点评、居民互动等方式,生动展现江岸区平安建设的扎实成效,唱响社会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主旋律。
嘉宾分享。 记者向倾 摄
活动现场,百步亭社区首席调解员陈立昌、百步亭派出所民警沈胜文、“百步义警”代表张春德、华中师范大学魏来教授依次分享,从不同角度呈现基层治理的实践智慧。
“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是讲包容、讲理解、讲谦让的地方。”74岁的陈立昌在台上回忆起第一次调解经历。二十多年前的夜晚,他接到居民紧急电话,一户家庭因户口问题争吵不止。从政策解释到情感疏导,他耐心调解至凌晨两点,最终让婆媳握手言和。25年来,他累计调解纠纷1890余起,成功率达100%。他总结的“情、理、法三部曲”“八步工作法”,让调解有尺度更有温度。他说:“看到居民从愁眉苦脸到喜笑颜开,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越是困难的地方,越需要民警挺身而出。”沈胜文警官主动请缨驻扎武汉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文卉苑12年。他每日用“铁脚板”走遍社区,检查消防设施、宣传反诈知识,甚至走进居民厨房查看煤气安全。他曾通过警务系统预警,及时劝阻50多名群众转账,避免近400万元损失。他推动成立“百步义警”,整合社区力量开展联防联治,并帮扶300余户困难家庭。他说:“社区警务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年复一年的坚守。”
作为义警代表,张春德形容他们的工作是“移动的探头”“邻里的和事佬”。他难忘今年高考期间暴雨如注,义警队员全员提前到岗,在考场周边疏导交通,嗓音沙哑仍坚持引导,保障考生顺利赴考。他说:“安全无法单靠购买获得,而是需要每个人从遵守规则、关心邻里做起。”
“以前觉得安全是民警的事,现在发现我们每个人都能出力。”家住百步亭现代城 3 期的志愿者吕晴,经常参与小区居民协调工作,参加高空抛物宣传、文明养犬劝导等社区志愿活动。“网格员随叫随到,民警巡逻车常驻路边,邻里之间互相搭把手——这种人人参与的氛围,让我真正觉得安全就在身边。”
华中师范大学魏来教授指出,百步亭的实践体现了“联动治理、柔性治理、日常治理”三大特征,是中国基层社会安全治理的生动样本。他强调,社会安全建设需要专业力量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今年以来江岸全区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0.4%、刑事警情同比下降 8.4%,“一站式” 化解纠纷 1.4 万起,“法制 + 信访 + 综治” 源头化解经验获全省推广。本次活动是江岸区推动“大思政课”基层宣讲的重要一环,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社会安全论”可知可感、深入人心,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江岸凝聚广泛共识与群众力量。(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记者向倾 通讯员张真)
发表时间:2025-09-28 来源:湖北文明网
今日上午,江岸之光·“大思政课”宣传宣讲“中国社会安全论”专场走进百步亭社区。活动以圆桌沙龙形式开展,通过基层典型人物讲述、专家点评、居民互动等方式,生动展现江岸区平安建设的扎实成效,唱响社会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主旋律。
嘉宾分享。 记者向倾 摄
活动现场,百步亭社区首席调解员陈立昌、百步亭派出所民警沈胜文、“百步义警”代表张春德、华中师范大学魏来教授依次分享,从不同角度呈现基层治理的实践智慧。
“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是讲包容、讲理解、讲谦让的地方。”74岁的陈立昌在台上回忆起第一次调解经历。二十多年前的夜晚,他接到居民紧急电话,一户家庭因户口问题争吵不止。从政策解释到情感疏导,他耐心调解至凌晨两点,最终让婆媳握手言和。25年来,他累计调解纠纷1890余起,成功率达100%。他总结的“情、理、法三部曲”“八步工作法”,让调解有尺度更有温度。他说:“看到居民从愁眉苦脸到喜笑颜开,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越是困难的地方,越需要民警挺身而出。”沈胜文警官主动请缨驻扎武汉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文卉苑12年。他每日用“铁脚板”走遍社区,检查消防设施、宣传反诈知识,甚至走进居民厨房查看煤气安全。他曾通过警务系统预警,及时劝阻50多名群众转账,避免近400万元损失。他推动成立“百步义警”,整合社区力量开展联防联治,并帮扶300余户困难家庭。他说:“社区警务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年复一年的坚守。”
作为义警代表,张春德形容他们的工作是“移动的探头”“邻里的和事佬”。他难忘今年高考期间暴雨如注,义警队员全员提前到岗,在考场周边疏导交通,嗓音沙哑仍坚持引导,保障考生顺利赴考。他说:“安全无法单靠购买获得,而是需要每个人从遵守规则、关心邻里做起。”
“以前觉得安全是民警的事,现在发现我们每个人都能出力。”家住百步亭现代城 3 期的志愿者吕晴,经常参与小区居民协调工作,参加高空抛物宣传、文明养犬劝导等社区志愿活动。“网格员随叫随到,民警巡逻车常驻路边,邻里之间互相搭把手——这种人人参与的氛围,让我真正觉得安全就在身边。”
华中师范大学魏来教授指出,百步亭的实践体现了“联动治理、柔性治理、日常治理”三大特征,是中国基层社会安全治理的生动样本。他强调,社会安全建设需要专业力量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今年以来江岸全区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0.4%、刑事警情同比下降 8.4%,“一站式” 化解纠纷 1.4 万起,“法制 + 信访 + 综治” 源头化解经验获全省推广。本次活动是江岸区推动“大思政课”基层宣讲的重要一环,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社会安全论”可知可感、深入人心,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江岸凝聚广泛共识与群众力量。(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记者向倾 通讯员张真)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