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枝江市安福寺镇徐家嘴村红色教育基地,徐家花屋静静矗立。这座承载革命记忆的建筑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窗口,更以红色文化激活乡村发展,绘就出红色精神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生动画卷。
步入徐家花屋,庭院内绿树成荫。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定格着烽火岁月里的难忘瞬间;一份份厚重的文献资料,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峥嵘历程。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徐家花屋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党员干部、学生及群众前来参观学习,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薪火。
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是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碑体总高8.7米,蕴含党的八七会议开展武装斗争之意。1928年至1932年,在党组织的发动、领导下,以枝江市徐家花屋等地为中心,玛瑙河流域爆发了声势浩大、连绵不断的革命斗争,并建立红色苏区,坚持武装割据达五年之久,有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为缅怀革命前辈、继承革命遗志,安福寺镇在徐家花屋旧址修建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建起一座革命遗址纪念碑,镌刻记录那段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
“徐家花屋纪念园每年接待150场次、5000余人参观。”安福寺镇徐家嘴村党支部书记孟菊介绍道。随着游客数量逐年递增,村里的餐饮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近几年,农村发展越来越好,我们决定回乡创业。现在能和家人一起生活,幸福感大大提升,还能照顾父母,收入也比之前在外务工时更高;同时,还能帮着推销村里的橘子、橙子,以及周边的各类农副产品,为乡亲们增收出份力。”安福寺镇某农家乐负责人周伶俐笑着说。
乡村要发展,基础设施是关键。近年来,徐家嘴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村民的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宽敞平坦的柏油路直通家家户户门口;夜晚,明亮的路灯沿路亮起,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也让乡村的夜晚更显温馨安全。
“这几年变化太大了!道路拓宽了,今年又新装了路灯,出门方便多了,农副产品运输也更顺畅了。而且龙鳞坝、休闲小广场也将逐步完工,以后茶余饭后有了休闲好去处,生活越来越舒心了。” 安福寺镇徐家嘴村村民汪全红感慨道。
从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到红色旅游的开发运营,从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到特色产业的培育壮大,徐家花屋所承载的红色精神,正源源不断转化为推动徐家嘴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三峡日报 通讯员申涵、丁绮梦)
发表时间:2025-09-09 来源:湖北文明网
在枝江市安福寺镇徐家嘴村红色教育基地,徐家花屋静静矗立。这座承载革命记忆的建筑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窗口,更以红色文化激活乡村发展,绘就出红色精神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生动画卷。
步入徐家花屋,庭院内绿树成荫。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定格着烽火岁月里的难忘瞬间;一份份厚重的文献资料,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峥嵘历程。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徐家花屋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党员干部、学生及群众前来参观学习,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薪火。
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是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碑体总高8.7米,蕴含党的八七会议开展武装斗争之意。1928年至1932年,在党组织的发动、领导下,以枝江市徐家花屋等地为中心,玛瑙河流域爆发了声势浩大、连绵不断的革命斗争,并建立红色苏区,坚持武装割据达五年之久,有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为缅怀革命前辈、继承革命遗志,安福寺镇在徐家花屋旧址修建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建起一座革命遗址纪念碑,镌刻记录那段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
“徐家花屋纪念园每年接待150场次、5000余人参观。”安福寺镇徐家嘴村党支部书记孟菊介绍道。随着游客数量逐年递增,村里的餐饮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近几年,农村发展越来越好,我们决定回乡创业。现在能和家人一起生活,幸福感大大提升,还能照顾父母,收入也比之前在外务工时更高;同时,还能帮着推销村里的橘子、橙子,以及周边的各类农副产品,为乡亲们增收出份力。”安福寺镇某农家乐负责人周伶俐笑着说。
乡村要发展,基础设施是关键。近年来,徐家嘴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村民的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宽敞平坦的柏油路直通家家户户门口;夜晚,明亮的路灯沿路亮起,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也让乡村的夜晚更显温馨安全。
“这几年变化太大了!道路拓宽了,今年又新装了路灯,出门方便多了,农副产品运输也更顺畅了。而且龙鳞坝、休闲小广场也将逐步完工,以后茶余饭后有了休闲好去处,生活越来越舒心了。” 安福寺镇徐家嘴村村民汪全红感慨道。
从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到红色旅游的开发运营,从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到特色产业的培育壮大,徐家花屋所承载的红色精神,正源源不断转化为推动徐家嘴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三峡日报 通讯员申涵、丁绮梦)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