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政治标准“度量衡”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25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 叶剑锋 王嘉怡

今年是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在实施的“六大行动”中,“凝心铸魂行动”居于首位,旨在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要突出政治标准,政治标准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标准和基本标准。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把政治标准“大概念”转化为考察干部的“微操作”,进一步明确政治标准可感知、可衡量的基本刻度,建立一套明确的、可界定、可评判、可量化的标准,使政治素质考察实起来,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把政治素质考察内容“事项化”

确保“考实”

深入挖掘新时代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方面的时代内涵和具体表现,将其具体化为各类事项,落细落小,找准切口,增强可操作性。

关于政治忠诚,考察是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否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对组织说实话述实情、言行一致;有无心术不正、阳奉阴违、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妄议中央等现象。

关于政治定力,考察是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否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是否经得起诱惑、做到慎独慎微。

关于政治担当,考察是否不折不扣、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否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敢于斗争;是否在遇到重大政治事件、敏感问题时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是否在关键时刻、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站得出来、顶得上去;有无面对问题和难题时无动于衷、见风使舵等现象。

关于政治能力,考察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是否具备把握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等方面的能力;是否具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是否具备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政治自律,考察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带头践行廉洁自律准则;是否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党的“六大纪律”;有无违反“五个必须”、搞“七个有之”、用商品交换原则侵蚀党内生活等现象。

把政治素质考察内容“清单化”

确保“考准”

在“考实”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解决“考准”的问题,“考准”必须使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标准更精细、更精准,梳理制定详细的考察清单。

考察“清单”的制定,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相结合。将政治素质考察指标设置为正向和负向两个方面,正面清单“必须为”、负面清单“不可为”,既明确正向标准,也标定反向底线,进行正反对照。二是政治素质考察与干部的具体工作、生活相结合。考察“清单”的设计既要与党中央的要求、党规的要求相符合,也要与工作实际相符合,尤其是要与当前的重点工作相结合,保障政治素质考察在操作中有相应的载体和抓手,真正考准干部,画好干部的政治画像。三是政治素质考察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能够量化的指标尽量量化,明确指标刻度,做到科学衡量干部政治素养,避免模糊化;量化不了的指标也要有负面清单,使其可感知,形成内容完整的“领导干部政治表现评价表”。

把政治素质考察内容“层次化”

确保“考真”

在“考实”“考准”的基础上,还要明确差异性要求,做到针对性考察和针对性评价,达到“考真”的目的。政治素质考察不能“上下一般粗”,避免模式化和脸谱化。应根据干部的级别和岗位职责,把考察标准分类分层,既设立共性指标也设立个性指标,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

对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一般业务干部的政治素质考察标准应有区别,对不同职级干部的政治素质考察标准应有区别,对同一职级的干部也应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及其所处的环境、肩负的责任等情况有所侧重。明确哪些岗位的干部需要重点考察其理论素养和政治敏锐性,哪些岗位的干部需要特别注意考察其政治立场的坚定性,哪些要素又是所有岗位都必须考察的。

具体来说,对党政正职的政治素质考察应突出理想信念、政治方向、执行民主集中制、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等方面的情况;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考察应按照关键岗位重点管理的要求,突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履职尽责等方面的情况;对基层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考察应突出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等方面的情况。对关键岗位、要害部门的干部,还要进行重点考察,尤其要深入了解在选人用人、敏感事务处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通过分层分类形成政治素质考察标准体系,切实增强政治素质考察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

责任编辑:李欢

用好政治标准“度量衡”

发表时间:2025-07-25 来源:湖北文明网

□ 叶剑锋 王嘉怡

今年是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在实施的“六大行动”中,“凝心铸魂行动”居于首位,旨在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要突出政治标准,政治标准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标准和基本标准。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把政治标准“大概念”转化为考察干部的“微操作”,进一步明确政治标准可感知、可衡量的基本刻度,建立一套明确的、可界定、可评判、可量化的标准,使政治素质考察实起来,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把政治素质考察内容“事项化”

确保“考实”

深入挖掘新时代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方面的时代内涵和具体表现,将其具体化为各类事项,落细落小,找准切口,增强可操作性。

关于政治忠诚,考察是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否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对组织说实话述实情、言行一致;有无心术不正、阳奉阴违、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妄议中央等现象。

关于政治定力,考察是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否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是否经得起诱惑、做到慎独慎微。

关于政治担当,考察是否不折不扣、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否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敢于斗争;是否在遇到重大政治事件、敏感问题时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是否在关键时刻、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站得出来、顶得上去;有无面对问题和难题时无动于衷、见风使舵等现象。

关于政治能力,考察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是否具备把握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等方面的能力;是否具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是否具备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政治自律,考察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带头践行廉洁自律准则;是否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党的“六大纪律”;有无违反“五个必须”、搞“七个有之”、用商品交换原则侵蚀党内生活等现象。

把政治素质考察内容“清单化”

确保“考准”

在“考实”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解决“考准”的问题,“考准”必须使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标准更精细、更精准,梳理制定详细的考察清单。

考察“清单”的制定,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相结合。将政治素质考察指标设置为正向和负向两个方面,正面清单“必须为”、负面清单“不可为”,既明确正向标准,也标定反向底线,进行正反对照。二是政治素质考察与干部的具体工作、生活相结合。考察“清单”的设计既要与党中央的要求、党规的要求相符合,也要与工作实际相符合,尤其是要与当前的重点工作相结合,保障政治素质考察在操作中有相应的载体和抓手,真正考准干部,画好干部的政治画像。三是政治素质考察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能够量化的指标尽量量化,明确指标刻度,做到科学衡量干部政治素养,避免模糊化;量化不了的指标也要有负面清单,使其可感知,形成内容完整的“领导干部政治表现评价表”。

把政治素质考察内容“层次化”

确保“考真”

在“考实”“考准”的基础上,还要明确差异性要求,做到针对性考察和针对性评价,达到“考真”的目的。政治素质考察不能“上下一般粗”,避免模式化和脸谱化。应根据干部的级别和岗位职责,把考察标准分类分层,既设立共性指标也设立个性指标,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

对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一般业务干部的政治素质考察标准应有区别,对不同职级干部的政治素质考察标准应有区别,对同一职级的干部也应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及其所处的环境、肩负的责任等情况有所侧重。明确哪些岗位的干部需要重点考察其理论素养和政治敏锐性,哪些岗位的干部需要特别注意考察其政治立场的坚定性,哪些要素又是所有岗位都必须考察的。

具体来说,对党政正职的政治素质考察应突出理想信念、政治方向、执行民主集中制、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等方面的情况;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考察应按照关键岗位重点管理的要求,突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履职尽责等方面的情况;对基层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考察应突出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等方面的情况。对关键岗位、要害部门的干部,还要进行重点考察,尤其要深入了解在选人用人、敏感事务处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通过分层分类形成政治素质考察标准体系,切实增强政治素质考察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