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74个工会驿站升级“百变空间”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6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7月9日,月畔湾工会驿站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志愿者在为职工子女辅导作业。

寿昌工会驿站的贴心提示牌。

市容环卫中心公厕管理处工会驿站内,户外工作者在纳凉。

鄂城区月畔湾工会驿站内书声琅琅,大学生志愿者正辅导职工子女;古楼旁的四眼井驿站书香弥漫,成为居民阅读休闲的“精神角落”;闹市中的和贵园驿站化身“太空舱招聘角”,精准对接就业需求……

炎炎夏日里,鄂州市74个工会驿站正从提供歇脚充电、饮水避雨等基础服务的“1.0版”,迈向精准赋能、特色鲜明的“2.0版”。

“揭榜制”让优质活动获激励

7月9日,走进鄂城区月畔湾工会驿站,阵阵欢声笑语萦绕耳边。

这里正在开办月畔湾社区今年暑假第一期子女托管班,社区内25名中小学生正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完成暑期作业。

志愿者黄亚杰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按照学校暑期社会实践队的要求,他和其余12名南航学子来到鄂州,参与托管班活动。

“学生们很可爱,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黄亚杰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团队小伙伴们早在来鄂州之前就准备了丰富的课程内容,除了常规的作业辅导外,还包含特色的航空航天知识课程、手工美术课程等。

“去年在南京我们也参加了类似的实践活动,但是场地都在社区的闲置空间里。”黄亚杰说,比较而言,月畔湾工会驿站职工书屋宽敞明亮,桌椅和书架干净整洁,书籍内容丰富,更有学习的氛围。

“我们早在今年2月就向市总工会申报了托管班活动方案。”月畔湾工会驿站主席肖茜介绍,通过向系统提交“竞单”,方案很快通过,活动进入筹备阶段。

为了激活基层工会效能,鄂州市总工会围绕职工子女托管、普法宣传、劳模宣讲、邻里夜话五项核心需求,设定“5个100”精准项目包,鼓励基层工会立足自身优势“揭榜抢单”。

“每个项目都要做100场活动,我们有明确的标准与激励措施。”鄂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层工会通过“竞单”的方式获得活动举办权限,并获得相应的资金扶持,许多内容不够丰富、同质化、缺乏创新点的活动方案会直接被淘汰。

据了解,今年1月份以来,市总工会收到关于“子女托管班”的活动方案100余份,只有一半的方案通过,淘汰率达到50%。“有些托管班形式太单一,只有作业辅导,没有特色课程,这样的活动方案就不具备竞争力。”鄂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鄂州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已开设69个高质量爱心托管班,托管班面向辖区内留守儿童、职工家庭子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以及快递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子女招生,除了课程辅导,还设置深度阅读、国学浸润、艺术鉴赏、创意手工、口语表达等课程内容。

“以前经常为了活动而活动,现在有了对优质项目的精准扶持,我们有信心把活动做得更丰富,更到位!”鄂城区和贵园工会驿站主席周前告诉记者,和贵园工会驿站每月要举办不低于10场的工会活动,每场活动的筹备时间在10天以上,“要考虑内容有没有意义,会不会吸引人,活动影响力能不能延续”。周前认为,基层工会大有可为,一场优质的活动能够发现人才、对接资源,给予工友们支持与引导。

自主申报让驿站有了特色标签

暑热难耐,但穿堂风吹过,依然给鄂州虞楼下步履匆匆的人们带去一丝凉意。

300多年前,王羲之等文人雅士曾借着月光,在虞楼上吟诗作对,成为传颂千年的“南楼佳话”。300多年后,虞楼旁的四眼井工会驿站里,白发苍苍的老者捧起一本图书,享受着悠闲的阅读时光。

“这114㎡都是职工书屋。”四眼井社区党委书记肖小萍介绍,为了方便附近居民借阅图书,四眼井工会驿站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与鄂州市图书馆实现线上互通,配有1套借阅卡办理设备、1套阅读触屏设备,现有各类书籍(含报刊)共6700册。

“阅读活动已经成为我们这里的特色名片了。”肖小萍说,四眼井社区附近学校较多,许多“宝妈”在接送完孩子后拥有闲余时间,来驿站读书是个很好的选择。“来这边的退休职工也很多,经常能看到六七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一坐就是一天。”肖小萍介绍。

通过举办主题丰富的读书活动,爱阅读、爱分享的文化氛围已经悄悄在四眼井社区浸润。

“一站一品是我们的目标。”鄂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对五类常规项目的竞单接榜,基层工会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探索驿站品牌活动。通过工会系统在线申报,通过后可获得市总工会的专项资金及资源扶持。

在闹市深处,四眼井工会驿站留下一页页书香。而在城市的十字路口,和贵园工会驿站正见证服务求职者的“鄂州速度”。

这个以太空舱为主体造型的工会驿站,前沿的设计展现着这座驿站的“未来感”。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举办了三场大型招聘活动,日常也会将招聘信息在驿站里重点呈现。”周前介绍,通过自主申报招聘活动,在市总工会的协调及支持下,驿站链接到1000多个招聘岗位,成功帮助辖区内居民找到合适工作。“依托鄂州当前的物流优势,我们设置了物流专场,以及新业态专场。”周前说,工会驿站已经成为城市的小小招聘角,汇聚着四面八方的用工需求及招聘信息。

“我们会继续帮助基层工会培育特色服务品牌。”鄂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自主申报的方式,鄂州市催生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一日站长”“工‘惠’助考”应急热线“应急救护”等一批接地气、叫得响的个性化服务品牌,显著提升了驿站辨识度与吸引力。

在走街串巷中发现工会新动能

“给,欢迎再来!”

7月7日,寿昌工会驿站爱心物资发放处,17岁的社区志愿者陈皓然正为户外工作者发放冰镇矿泉水。

“很多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中午都在驿站里休息。”陈皓然说,他已经连续两年在长假来工会做志愿服务,这份工作很有价值。

“我们早在两个月前就着手联系爱心企业,确保在最热的七八月一直有饮用水供应给临时歇脚的工友。”寿昌工会驿站主席谢赞介绍。

在寿昌工会驿站的入口处,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着人流量情况:年度人气排行榜top1,累计人流量突破10万。

“工会驿站的功能是多样的,需要在走访中摸准职工们的核心需求。”谢赞认为,驿站留住人、吸引人的核心原则是能够为工友提供便利,创造价值。

在暑天,驿站是纳凉点;在午餐时分,驿站是户外劳动者的临时餐厅;在雨天,驿站聚集着躲雨的路人;在夜晚,驿站则变为社区居民共建共治的会议室。

“自从有了驿站,我们的社区邻里夜话就有了好去处。”谢赞介绍,寿昌工会驿站附近的老小区不少,小区里的电梯更换问题一直是居民们争议的焦点,通过一场场夜话,居民们坐在一起,说出心里真实的想法,许多问题就能够化解。

在澜湖工会驿站,已持续1年的“爱心餐”公益行动便是在工会工作人员走街串巷中完成的。

“爱心餐”主要发起人之一汪元桢既是社区网格员,也是澜湖工会的工作人员。2024年4月,她和同伴在辖区内走访,在与肯德基门店经理的沟通中,得知餐厅经常有些没有卖完的餐食,按照要求不能留到第二天继续售卖,她迅速对接资源,达成了“爱心餐”公益行动的初步共识。

汪元桢很快办理好健康证,每天早晨,她从肯德基拿到打包好的爱心餐,再拿到寿昌工会驿站分发给环卫工人、社区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工会工作的难点,在于资源无法有效对接。去寻找,去走访,去了解辖区内居民的需求,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工作方向。”汪元桢说。

在和贵园工会驿站,工作人员们通过日常走访,建立起“社区能人库”,修鞋、理发、电力维修等技术能手成为工会“公益日”活动的常驻嘉宾,看似不起眼的小技能,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来源。

“工会驿站的建成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重要课题是如何把它用活,让更多暖心的故事在这里发生。”鄂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探索灵活的运营模式,让工会驿站真正成为劳动者的第二个家。(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楚 通讯员 陈会朝 魏君

责任编辑:王炯

鄂州74个工会驿站升级“百变空间”

发表时间:2025-07-16 来源:湖北文明网

7月9日,月畔湾工会驿站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志愿者在为职工子女辅导作业。

寿昌工会驿站的贴心提示牌。

市容环卫中心公厕管理处工会驿站内,户外工作者在纳凉。

鄂城区月畔湾工会驿站内书声琅琅,大学生志愿者正辅导职工子女;古楼旁的四眼井驿站书香弥漫,成为居民阅读休闲的“精神角落”;闹市中的和贵园驿站化身“太空舱招聘角”,精准对接就业需求……

炎炎夏日里,鄂州市74个工会驿站正从提供歇脚充电、饮水避雨等基础服务的“1.0版”,迈向精准赋能、特色鲜明的“2.0版”。

“揭榜制”让优质活动获激励

7月9日,走进鄂城区月畔湾工会驿站,阵阵欢声笑语萦绕耳边。

这里正在开办月畔湾社区今年暑假第一期子女托管班,社区内25名中小学生正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完成暑期作业。

志愿者黄亚杰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按照学校暑期社会实践队的要求,他和其余12名南航学子来到鄂州,参与托管班活动。

“学生们很可爱,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黄亚杰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团队小伙伴们早在来鄂州之前就准备了丰富的课程内容,除了常规的作业辅导外,还包含特色的航空航天知识课程、手工美术课程等。

“去年在南京我们也参加了类似的实践活动,但是场地都在社区的闲置空间里。”黄亚杰说,比较而言,月畔湾工会驿站职工书屋宽敞明亮,桌椅和书架干净整洁,书籍内容丰富,更有学习的氛围。

“我们早在今年2月就向市总工会申报了托管班活动方案。”月畔湾工会驿站主席肖茜介绍,通过向系统提交“竞单”,方案很快通过,活动进入筹备阶段。

为了激活基层工会效能,鄂州市总工会围绕职工子女托管、普法宣传、劳模宣讲、邻里夜话五项核心需求,设定“5个100”精准项目包,鼓励基层工会立足自身优势“揭榜抢单”。

“每个项目都要做100场活动,我们有明确的标准与激励措施。”鄂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层工会通过“竞单”的方式获得活动举办权限,并获得相应的资金扶持,许多内容不够丰富、同质化、缺乏创新点的活动方案会直接被淘汰。

据了解,今年1月份以来,市总工会收到关于“子女托管班”的活动方案100余份,只有一半的方案通过,淘汰率达到50%。“有些托管班形式太单一,只有作业辅导,没有特色课程,这样的活动方案就不具备竞争力。”鄂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鄂州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已开设69个高质量爱心托管班,托管班面向辖区内留守儿童、职工家庭子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以及快递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子女招生,除了课程辅导,还设置深度阅读、国学浸润、艺术鉴赏、创意手工、口语表达等课程内容。

“以前经常为了活动而活动,现在有了对优质项目的精准扶持,我们有信心把活动做得更丰富,更到位!”鄂城区和贵园工会驿站主席周前告诉记者,和贵园工会驿站每月要举办不低于10场的工会活动,每场活动的筹备时间在10天以上,“要考虑内容有没有意义,会不会吸引人,活动影响力能不能延续”。周前认为,基层工会大有可为,一场优质的活动能够发现人才、对接资源,给予工友们支持与引导。

自主申报让驿站有了特色标签

暑热难耐,但穿堂风吹过,依然给鄂州虞楼下步履匆匆的人们带去一丝凉意。

300多年前,王羲之等文人雅士曾借着月光,在虞楼上吟诗作对,成为传颂千年的“南楼佳话”。300多年后,虞楼旁的四眼井工会驿站里,白发苍苍的老者捧起一本图书,享受着悠闲的阅读时光。

“这114㎡都是职工书屋。”四眼井社区党委书记肖小萍介绍,为了方便附近居民借阅图书,四眼井工会驿站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与鄂州市图书馆实现线上互通,配有1套借阅卡办理设备、1套阅读触屏设备,现有各类书籍(含报刊)共6700册。

“阅读活动已经成为我们这里的特色名片了。”肖小萍说,四眼井社区附近学校较多,许多“宝妈”在接送完孩子后拥有闲余时间,来驿站读书是个很好的选择。“来这边的退休职工也很多,经常能看到六七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一坐就是一天。”肖小萍介绍。

通过举办主题丰富的读书活动,爱阅读、爱分享的文化氛围已经悄悄在四眼井社区浸润。

“一站一品是我们的目标。”鄂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对五类常规项目的竞单接榜,基层工会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探索驿站品牌活动。通过工会系统在线申报,通过后可获得市总工会的专项资金及资源扶持。

在闹市深处,四眼井工会驿站留下一页页书香。而在城市的十字路口,和贵园工会驿站正见证服务求职者的“鄂州速度”。

这个以太空舱为主体造型的工会驿站,前沿的设计展现着这座驿站的“未来感”。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举办了三场大型招聘活动,日常也会将招聘信息在驿站里重点呈现。”周前介绍,通过自主申报招聘活动,在市总工会的协调及支持下,驿站链接到1000多个招聘岗位,成功帮助辖区内居民找到合适工作。“依托鄂州当前的物流优势,我们设置了物流专场,以及新业态专场。”周前说,工会驿站已经成为城市的小小招聘角,汇聚着四面八方的用工需求及招聘信息。

“我们会继续帮助基层工会培育特色服务品牌。”鄂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自主申报的方式,鄂州市催生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一日站长”“工‘惠’助考”应急热线“应急救护”等一批接地气、叫得响的个性化服务品牌,显著提升了驿站辨识度与吸引力。

在走街串巷中发现工会新动能

“给,欢迎再来!”

7月7日,寿昌工会驿站爱心物资发放处,17岁的社区志愿者陈皓然正为户外工作者发放冰镇矿泉水。

“很多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中午都在驿站里休息。”陈皓然说,他已经连续两年在长假来工会做志愿服务,这份工作很有价值。

“我们早在两个月前就着手联系爱心企业,确保在最热的七八月一直有饮用水供应给临时歇脚的工友。”寿昌工会驿站主席谢赞介绍。

在寿昌工会驿站的入口处,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着人流量情况:年度人气排行榜top1,累计人流量突破10万。

“工会驿站的功能是多样的,需要在走访中摸准职工们的核心需求。”谢赞认为,驿站留住人、吸引人的核心原则是能够为工友提供便利,创造价值。

在暑天,驿站是纳凉点;在午餐时分,驿站是户外劳动者的临时餐厅;在雨天,驿站聚集着躲雨的路人;在夜晚,驿站则变为社区居民共建共治的会议室。

“自从有了驿站,我们的社区邻里夜话就有了好去处。”谢赞介绍,寿昌工会驿站附近的老小区不少,小区里的电梯更换问题一直是居民们争议的焦点,通过一场场夜话,居民们坐在一起,说出心里真实的想法,许多问题就能够化解。

在澜湖工会驿站,已持续1年的“爱心餐”公益行动便是在工会工作人员走街串巷中完成的。

“爱心餐”主要发起人之一汪元桢既是社区网格员,也是澜湖工会的工作人员。2024年4月,她和同伴在辖区内走访,在与肯德基门店经理的沟通中,得知餐厅经常有些没有卖完的餐食,按照要求不能留到第二天继续售卖,她迅速对接资源,达成了“爱心餐”公益行动的初步共识。

汪元桢很快办理好健康证,每天早晨,她从肯德基拿到打包好的爱心餐,再拿到寿昌工会驿站分发给环卫工人、社区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工会工作的难点,在于资源无法有效对接。去寻找,去走访,去了解辖区内居民的需求,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工作方向。”汪元桢说。

在和贵园工会驿站,工作人员们通过日常走访,建立起“社区能人库”,修鞋、理发、电力维修等技术能手成为工会“公益日”活动的常驻嘉宾,看似不起眼的小技能,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来源。

“工会驿站的建成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重要课题是如何把它用活,让更多暖心的故事在这里发生。”鄂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探索灵活的运营模式,让工会驿站真正成为劳动者的第二个家。(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楚 通讯员 陈会朝 魏君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