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夏天,一位外地客商乘坐高铁抵达湖北襄阳,出租车驶过建设中的东津新区时,“的姐”一句朴实的“襄阳是个好地方”,让他心头一热。一周后,湖北鹏展显示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团队出现在东津新区招商办,一番考察后,一个总投资5亿元的项目就此敲定。如今,这个因“的姐”一句话结缘的项目,年产值已突破14亿元。
从5亿到14亿的跨越,蕴藏着襄阳这座城市的发展密码——那些看似平凡的普通人,正用热情与坚守,成为城市最亮眼的“新名片”。
公交头班车的秘密
“您好!欢迎乘坐!”7月8日早上5:50,40岁的孟娇驾驶23路公交车稳稳地停靠在襄阳东津新区汉水小学公交站台。头班车的发车时间为6:00,而孟娇却提前了十分钟到岗,这背后,藏着一个温暖的故事。
公交司机孟娇
几年前,孟娇发现,每周二、周五,一位老人就会推着轮椅上的老伴,赶到汉水小学公交站台头班车上车,然后到襄阳市中心医院北院区下车。经询问得知,80多岁的梁光武老人,需每周两次到医院透析。而孟娇也会默默地在这两天提前10分钟进站,主动帮老人搬上(搬下)轮椅。后来,这条线路上的其他司机,也会不约而同地在周二、周五早上提前进站,帮助老两口,直到现在,这成了23路车公交司机共同的秘密。
乡愁是“一面碗”
今年37岁的孙娟是一位“农三代”,2014年从武大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
2019年,航天英雄聂海胜在太空喊话:“回到地球后,最想吃的还是我们襄阳的牛杂面”,深深打动了孙娟,做一碗承载乡愁的牛肉面,开始在她心中发芽。如何做出一款能够即冲即食、营养健康的牛肉面?孙娟带领团队开始了研发之路。
孙娟推介襄阳牛肉面
孙娟放弃了传统冲泡式方便面的油炸工艺,采用了5道往复式蒸煮工艺,让面饼更有筋道,口感更好,同时也留住了营养。为了解决“牛肉肉质很柴,容易碎烂”的问题,她邀请康师傅、白象等全国许多知名方便面专家前来指导,经过反复试验,成功调制出锁鲜的牛肉料包。
如今,孙娟引进了全国最先进的非油炸微膨化牛肉面面饼生产线,日产“郭姐农场襄阳牛肉面”45万包,她还组建了电商团队,年销售襄阳牛肉面系列产品5000多万元。
最美城市代言人
外卖小哥扫脸进门 通讯员供图
7月8日,90后外卖小哥陈雪松手提2份美食,刷脸进入襄城区闸口社区美林丽舍小区,3分钟就完成了两单配送。
在襄城区闸口路新开的“李四狗”咖啡馆内,台湾姑娘陈郁婷正忙着制作“台式冬瓜露咖啡”。自2024年与襄阳结缘后,她选择跨越海峡在襄阳创业,推行“咖啡+骑行”的跨界组合。陈郁婷说,希望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告诉更多台湾青年,襄阳是一座值得扎根的“宝藏之城”。
从“的姐”的一句真心夸赞,到无数平凡人的默默付出,襄阳正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证明:当文明成为一种习惯,当热情融入城市血脉,每个普通人都成了城市的“代言人”。(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 通讯员 蔡建伟 尚进 张乐昕)
发表时间:2025-07-11 来源:湖北文明网
五年前的夏天,一位外地客商乘坐高铁抵达湖北襄阳,出租车驶过建设中的东津新区时,“的姐”一句朴实的“襄阳是个好地方”,让他心头一热。一周后,湖北鹏展显示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团队出现在东津新区招商办,一番考察后,一个总投资5亿元的项目就此敲定。如今,这个因“的姐”一句话结缘的项目,年产值已突破14亿元。
从5亿到14亿的跨越,蕴藏着襄阳这座城市的发展密码——那些看似平凡的普通人,正用热情与坚守,成为城市最亮眼的“新名片”。
公交头班车的秘密
“您好!欢迎乘坐!”7月8日早上5:50,40岁的孟娇驾驶23路公交车稳稳地停靠在襄阳东津新区汉水小学公交站台。头班车的发车时间为6:00,而孟娇却提前了十分钟到岗,这背后,藏着一个温暖的故事。
公交司机孟娇
几年前,孟娇发现,每周二、周五,一位老人就会推着轮椅上的老伴,赶到汉水小学公交站台头班车上车,然后到襄阳市中心医院北院区下车。经询问得知,80多岁的梁光武老人,需每周两次到医院透析。而孟娇也会默默地在这两天提前10分钟进站,主动帮老人搬上(搬下)轮椅。后来,这条线路上的其他司机,也会不约而同地在周二、周五早上提前进站,帮助老两口,直到现在,这成了23路车公交司机共同的秘密。
乡愁是“一面碗”
今年37岁的孙娟是一位“农三代”,2014年从武大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
2019年,航天英雄聂海胜在太空喊话:“回到地球后,最想吃的还是我们襄阳的牛杂面”,深深打动了孙娟,做一碗承载乡愁的牛肉面,开始在她心中发芽。如何做出一款能够即冲即食、营养健康的牛肉面?孙娟带领团队开始了研发之路。
孙娟推介襄阳牛肉面
孙娟放弃了传统冲泡式方便面的油炸工艺,采用了5道往复式蒸煮工艺,让面饼更有筋道,口感更好,同时也留住了营养。为了解决“牛肉肉质很柴,容易碎烂”的问题,她邀请康师傅、白象等全国许多知名方便面专家前来指导,经过反复试验,成功调制出锁鲜的牛肉料包。
如今,孙娟引进了全国最先进的非油炸微膨化牛肉面面饼生产线,日产“郭姐农场襄阳牛肉面”45万包,她还组建了电商团队,年销售襄阳牛肉面系列产品5000多万元。
最美城市代言人
外卖小哥扫脸进门 通讯员供图
7月8日,90后外卖小哥陈雪松手提2份美食,刷脸进入襄城区闸口社区美林丽舍小区,3分钟就完成了两单配送。
在襄城区闸口路新开的“李四狗”咖啡馆内,台湾姑娘陈郁婷正忙着制作“台式冬瓜露咖啡”。自2024年与襄阳结缘后,她选择跨越海峡在襄阳创业,推行“咖啡+骑行”的跨界组合。陈郁婷说,希望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告诉更多台湾青年,襄阳是一座值得扎根的“宝藏之城”。
从“的姐”的一句真心夸赞,到无数平凡人的默默付出,襄阳正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证明:当文明成为一种习惯,当热情融入城市血脉,每个普通人都成了城市的“代言人”。(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 通讯员 蔡建伟 尚进 张乐昕)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