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山水惹人醉 田园诗意竞芬芳——郧西以“文旅+”战略绘就融合发展新图景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9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郧西县城全景。

绿水青山间的“天空之城”。

五龙河景区山水潋滟。

五龙河畔满目葱茏,涌动着盎然生机;童话谷·天空宿集在蓝天白云映衬下舒展田园画卷;七夕湾草木含香,处处演绎“村景交融”的生态美学……初夏时节,记者穿行在郧西县的秀美山水之间,既能触摸文化肌理,又能邂逅诗意远方。

近年来,郧西县锚定“湖北旅游、武当突破、郧西建功”战略定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多措并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持续优化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出更多文旅消费新场景,加快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奔县游”火出圈——

特色活动激活全域流量

春夏之交,郧西县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特色活动,成功跻身“奔县游”“微度假”热门目的地,吸引八方游客享山水之乐、品文化之韵。

在安家乡神雾岭茶园,层层翠绿的茶树铺展成绿色海洋,淡淡茶香沁人心脾。襄阳游客张女士带着孩子穿梭其中,耐心传授采茶技巧:“要选一芽一叶,这样炒出的茶才更香醇。”

采茶体验结束后,张女士一家人入住天空宿集“野奢篷篷屋”,白天放风筝、做扎染,夜晚观星露营,尽享田园野趣。“两小时车程就能到郧西,这趟旅程超值!”张女士赞叹道。

夜幕降临,上津古镇滨河广场化作欢乐的海洋。“乡村夜话·共赏繁星”篝火晚会点亮夜空,千余名游客手挽手绕火起舞,欢声笑语与熊熊火焰交相辉映。

“这里古韵浓厚,不愧是陕西人‘最近的江南’!”西安游客李女士兴奋地说,此前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被郧西文旅推介活动吸引,此次专程携亲友前来感受“天子渡口·古塞上津”历史风韵。

当文旅融合的根系深扎沃土,乡村振兴的枝叶向着“诗与远方”拔节生长,郧西大地上正铺展开一幅青山不墨的美丽画卷——

从九天飞瀑的碧波潋滟,到田园山水的如诗如画;从野外露营的星光共赏,到花海漫步的芬芳邂逅;从红色文化的薪火相传,到非遗雅集的古韵悠长……“文旅+”融合创新打造的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游客在山水间触摸文化脉动。

今年“五一”前后,全县景区游客量呈井喷式增长,宾馆酒店一房难求,特色民宿持续爆满。这座鄂西北小城以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生动诠释着“诗和远方”的全新可能。

如今,津城村、下营村入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丁家湾村、杨家湾村、一天门村入选全省美丽乡村名录。郧西县先后荣获“中国文化百强县”“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称号。

郧西县正以文旅融合为笔,在绿水青山间绘就乡村振兴的锦绣篇章。

区域联动开新局——

文旅宣传绽放别样精彩

今年4月,在“郧西·白河2025年区域协作”联席会议上,郧西县与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签订《陕鄂边际开放合作示范区合作协议》,开启了跨省文旅融合新篇章。

5月17日,中国旅游日前夕,郧西县于白河县体育广场举办“鄂陕一家亲·跨江看风景”专题推介活动,重点展示郧县七夕文化、生态康养及红色旅游资源,发布针对白河县游客的专项优惠政策。活动现场互动环节送出200余张郧西景区门票及500份文旅手册,掀起跨省旅游热潮。

这一系列跨越山水的合作,让郧西从“旅游过境地”变为鄂陕文旅走廊重要节点。

秦岭南麓、汉水之滨,郧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鄂陕交界处。这座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秦楚咽喉”,自古便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与商贾云集的通衢重镇。而今,该县正将“西安至武当山黄金旅游廊道核心节点”区位优势转化为文旅融合发展强劲引擎,重塑区域旅游新版图。

该县致力打造串联“古都西安”与“仙山武当”两大国际旅游地黄金节点,建设“古都西安-仙山武当”黄金驿站。同时,创新实施“西引力”工程,在西安设立旅游联络处,建设鄂西北旅游集散中心,打造集交通换乘、票务服务、特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在西安主要旅游专线投放主题车身广告,全方位提升“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品牌曝光度,吸引更多游客“晚留郧西”。

该县以“引客入郧”行动为突破口,组织专班先后前往武汉市洪山区、北京市平谷区、厦门市、深圳大湾区等地开展专场招商暨文旅推介会,达成22个文旅合作协议;组织召开2024年中国(郧西)文商旅创新发展大会暨经贸洽谈文旅推介会,签约4个重点文旅项目。

依托“秦楚一家亲”文化交流活动周,郧西县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白河县及商洛市山阳县等周边市、县深化合作,推出踏青赏花、红色研学等8条精品旅游线路,全年策划举办80余场特色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产业升级树标杆——

多措并举擦亮文旅品牌

“开窗见景,卧听鸟鸣,亲手采摘的时令蔬菜转眼就成了餐桌美味,这便是最恬淡惬意的田园生活。”5月10日,入住郧西县五龙河景区“织女坊”民宿的西安游客郑女士开心地说。

近年来,郧西县立足“中国七夕文化之乡”资源禀赋,以品牌化战略为引领,通过深耕精品民宿集群建设、打造“郧西做东”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构建起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在民宿产业标准化建设方面,该县出台《民宿评定分类细则》,通过四批次集中授牌,培育出“牛郎庄”“织女坊”两大主题民宿品牌;完成老北街历史文化街区7家特色院落改造提升,在城关镇羊家村、王家坪村打造田园主题民宿群,于五龙河景区打造高端湖景民宿集群。

这些民宿不仅提供标准化住宿服务,还将非遗体验深度融入日常,游客可亲手推磨制作石磨豆腐,观摩神仙凉粉传统工艺,在烟火气中触摸文化脉搏。

文化赋能,让旅游商品焕发新生机。在七夕文化创意生活馆里,各类七夕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喜鹊造型的“天河情”丝巾流转着织女绣的细腻光泽,“牛郎织女”纸雕灯在光影中投射出浪漫剪影,石斛花茶与艾叶茶的清香沁人心脾……

这个以“南来北往·郧西做东”为核心理念的区域公用品牌,正通过三大产品体系激活文旅消费潜力。文创精品系列产品将牛郎织女传说、天河传说等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时尚单品;养生健康系列产品依托秦巴山区道地中药材资源,研发出石斛花茶、艾叶茶等草本养生产品;农创风味系列产品则挖掘马头羊肉、八大碗等地方美食,培育出葛根粉、核桃油等地理标志产品。

目前,“郧西做东”品牌已整合90余家企业资源,注册商标40余个,开发出600余款主题产品,带动香包、绣球等非遗工坊实现产业化发展,真正让“土特产”变身“金名片”。

这种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的发展路径,让郧西县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

未来,郧西县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战略,让更多游客在山水间感受诗意、在烟火气中品味文化,于山水人文交融中读懂“诗意郧西”。(十堰日报记者 刘姣 通讯员 蒋运国袁春艳 图片由郧西县文旅局提供)

责任编辑:何霄

秀美山水惹人醉 田园诗意竞芬芳——郧西以“文旅+”战略绘就融合发展新图景

发表时间:2025-05-19 来源:湖北文明网

郧西县城全景。

绿水青山间的“天空之城”。

五龙河景区山水潋滟。

五龙河畔满目葱茏,涌动着盎然生机;童话谷·天空宿集在蓝天白云映衬下舒展田园画卷;七夕湾草木含香,处处演绎“村景交融”的生态美学……初夏时节,记者穿行在郧西县的秀美山水之间,既能触摸文化肌理,又能邂逅诗意远方。

近年来,郧西县锚定“湖北旅游、武当突破、郧西建功”战略定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多措并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持续优化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出更多文旅消费新场景,加快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奔县游”火出圈——

特色活动激活全域流量

春夏之交,郧西县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特色活动,成功跻身“奔县游”“微度假”热门目的地,吸引八方游客享山水之乐、品文化之韵。

在安家乡神雾岭茶园,层层翠绿的茶树铺展成绿色海洋,淡淡茶香沁人心脾。襄阳游客张女士带着孩子穿梭其中,耐心传授采茶技巧:“要选一芽一叶,这样炒出的茶才更香醇。”

采茶体验结束后,张女士一家人入住天空宿集“野奢篷篷屋”,白天放风筝、做扎染,夜晚观星露营,尽享田园野趣。“两小时车程就能到郧西,这趟旅程超值!”张女士赞叹道。

夜幕降临,上津古镇滨河广场化作欢乐的海洋。“乡村夜话·共赏繁星”篝火晚会点亮夜空,千余名游客手挽手绕火起舞,欢声笑语与熊熊火焰交相辉映。

“这里古韵浓厚,不愧是陕西人‘最近的江南’!”西安游客李女士兴奋地说,此前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被郧西文旅推介活动吸引,此次专程携亲友前来感受“天子渡口·古塞上津”历史风韵。

当文旅融合的根系深扎沃土,乡村振兴的枝叶向着“诗与远方”拔节生长,郧西大地上正铺展开一幅青山不墨的美丽画卷——

从九天飞瀑的碧波潋滟,到田园山水的如诗如画;从野外露营的星光共赏,到花海漫步的芬芳邂逅;从红色文化的薪火相传,到非遗雅集的古韵悠长……“文旅+”融合创新打造的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游客在山水间触摸文化脉动。

今年“五一”前后,全县景区游客量呈井喷式增长,宾馆酒店一房难求,特色民宿持续爆满。这座鄂西北小城以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生动诠释着“诗和远方”的全新可能。

如今,津城村、下营村入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丁家湾村、杨家湾村、一天门村入选全省美丽乡村名录。郧西县先后荣获“中国文化百强县”“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称号。

郧西县正以文旅融合为笔,在绿水青山间绘就乡村振兴的锦绣篇章。

区域联动开新局——

文旅宣传绽放别样精彩

今年4月,在“郧西·白河2025年区域协作”联席会议上,郧西县与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签订《陕鄂边际开放合作示范区合作协议》,开启了跨省文旅融合新篇章。

5月17日,中国旅游日前夕,郧西县于白河县体育广场举办“鄂陕一家亲·跨江看风景”专题推介活动,重点展示郧县七夕文化、生态康养及红色旅游资源,发布针对白河县游客的专项优惠政策。活动现场互动环节送出200余张郧西景区门票及500份文旅手册,掀起跨省旅游热潮。

这一系列跨越山水的合作,让郧西从“旅游过境地”变为鄂陕文旅走廊重要节点。

秦岭南麓、汉水之滨,郧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鄂陕交界处。这座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秦楚咽喉”,自古便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与商贾云集的通衢重镇。而今,该县正将“西安至武当山黄金旅游廊道核心节点”区位优势转化为文旅融合发展强劲引擎,重塑区域旅游新版图。

该县致力打造串联“古都西安”与“仙山武当”两大国际旅游地黄金节点,建设“古都西安-仙山武当”黄金驿站。同时,创新实施“西引力”工程,在西安设立旅游联络处,建设鄂西北旅游集散中心,打造集交通换乘、票务服务、特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在西安主要旅游专线投放主题车身广告,全方位提升“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品牌曝光度,吸引更多游客“晚留郧西”。

该县以“引客入郧”行动为突破口,组织专班先后前往武汉市洪山区、北京市平谷区、厦门市、深圳大湾区等地开展专场招商暨文旅推介会,达成22个文旅合作协议;组织召开2024年中国(郧西)文商旅创新发展大会暨经贸洽谈文旅推介会,签约4个重点文旅项目。

依托“秦楚一家亲”文化交流活动周,郧西县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白河县及商洛市山阳县等周边市、县深化合作,推出踏青赏花、红色研学等8条精品旅游线路,全年策划举办80余场特色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产业升级树标杆——

多措并举擦亮文旅品牌

“开窗见景,卧听鸟鸣,亲手采摘的时令蔬菜转眼就成了餐桌美味,这便是最恬淡惬意的田园生活。”5月10日,入住郧西县五龙河景区“织女坊”民宿的西安游客郑女士开心地说。

近年来,郧西县立足“中国七夕文化之乡”资源禀赋,以品牌化战略为引领,通过深耕精品民宿集群建设、打造“郧西做东”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构建起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在民宿产业标准化建设方面,该县出台《民宿评定分类细则》,通过四批次集中授牌,培育出“牛郎庄”“织女坊”两大主题民宿品牌;完成老北街历史文化街区7家特色院落改造提升,在城关镇羊家村、王家坪村打造田园主题民宿群,于五龙河景区打造高端湖景民宿集群。

这些民宿不仅提供标准化住宿服务,还将非遗体验深度融入日常,游客可亲手推磨制作石磨豆腐,观摩神仙凉粉传统工艺,在烟火气中触摸文化脉搏。

文化赋能,让旅游商品焕发新生机。在七夕文化创意生活馆里,各类七夕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喜鹊造型的“天河情”丝巾流转着织女绣的细腻光泽,“牛郎织女”纸雕灯在光影中投射出浪漫剪影,石斛花茶与艾叶茶的清香沁人心脾……

这个以“南来北往·郧西做东”为核心理念的区域公用品牌,正通过三大产品体系激活文旅消费潜力。文创精品系列产品将牛郎织女传说、天河传说等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时尚单品;养生健康系列产品依托秦巴山区道地中药材资源,研发出石斛花茶、艾叶茶等草本养生产品;农创风味系列产品则挖掘马头羊肉、八大碗等地方美食,培育出葛根粉、核桃油等地理标志产品。

目前,“郧西做东”品牌已整合90余家企业资源,注册商标40余个,开发出600余款主题产品,带动香包、绣球等非遗工坊实现产业化发展,真正让“土特产”变身“金名片”。

这种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的发展路径,让郧西县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

未来,郧西县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战略,让更多游客在山水间感受诗意、在烟火气中品味文化,于山水人文交融中读懂“诗意郧西”。(十堰日报记者 刘姣 通讯员 蒋运国袁春艳 图片由郧西县文旅局提供)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