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佳到“文旅+”——十堰市茅箭区描绘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9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秦巴生态植物园。(资料图片)

碧水青山入画屏,文旅融合启新程。茅箭区拥有优质山水资源和便捷交通优势,近年来,该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国家“十四五”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战略,锚定“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心承载地”目标,以“五区四带”全域空间布局构建文旅骨架,以重大项目为发展引擎,以文化赋能为产业灵魂,在青山绿水间铺展出一幅“诗与远方”交融的高质量发展画卷,实现从生态佳到“文旅+”的跨越。

顶层设计引领绘就全域蓝图

3月16日上午,在茅箭区精品旅游路线专线车开通仪式上,文旅推介官现场推介了三条精品线路,串连秦巴植物园、忆乡坪农文旅产业园、五堰香港街购物街区、京东路美食街、上海路时尚街区、四四厢遇潮街区,以及大川镇小豆町木工坊手作、茅塔乡东沟村蛙声十里民宿等节点,彰显全域旅游魅力。

茅箭区立足“城市后花园”定位,将国家“深化文旅融合、优化消费场景”政策转化为实践路径,以“五区四带”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五大特色消费区”(香港街购物街区、上海路时尚街区、京东路美食街区、四四厢遇潮玩街区、禧街婚俗文化街区)与“四大主题旅游带”(冰雪经济旅游带、森林康养经济旅游带、红色文化经济旅游带、田园研学经济旅游带)串联成网,形成“商旅融合、城乡共生”的独特魅力。围绕“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全区力争今年实现文旅产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游客接待量达2320万人次,与湖北省“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规划同频共振,展现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担当。

项目驱动发展激活多元业态

4月26日,赛武当云龙谷森林康养度假区试运营仪式举行。该度假区由乾元国际集团投资建设、湖北乾元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运营,位于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超90%,游客可体验森林步道、森林氧吧、森林疗养、溪谷漫步等活动,感受“山居不知年”的诗意栖居。

重大项目成为茅箭区文旅升级的核心动能。武当滑雪场二期项目打造“冰雪+温泉”“冰雪+避暑”组合产品,2024年试运营期间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带动周边增收千万元,持续擦亮“清凉大川”品牌;赛武当森林康养基地依托“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招牌,加速云龙谷康养研学中心建设,打造“城市最近的避世桃源”;茅塔乡东沟村景区以红色资源为纽带,串联“来回喜院”“阅花园”等景点,建设“如是禧村”民宿产业园,让红色文化在绿水青山间焕发新生;大坪片区以忆乡坪农文旅产业园为载体,开发古银杏、生态茶园研学线路,联动东风商用车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构建“自然+工业”双线研学体系。同时,凤鸣山森林康养公园等续建项目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与消费业态同步升级,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选择。

文化铸魂赋能厚植产业根基

3月30日,“花样茅箭·樱为有你”2025环赛武当自行车骑游活动在秦巴生态植物园开幕。37.6公里赛道串联桃花湖、营子村、五步河、东沟村等景点,数百名骑手在速度与激情中领略秀美的山水风光,感受独特的人文风情。

文化是茅箭文旅融合的灵魂。该区以“一月一主题”贯穿全年,通过杜鹃节、森林康养健步走、乡村音乐节等活动,将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为十堰马拉松、环武当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注入现代活力。通过举办“花样茅箭·如是生活”高质量发展论坛、“湖北旅游、武当突破、茅箭何为”高峰论坛,汇聚行业智慧。文创领域深挖“一勺蜜”“一杯茶”等特色资源,开发非遗文创、城市 IP衍生品,推出《茅箭文旅之旅》《茅箭文物之旅》《红色东沟》等书籍,打造“一箭倾心”区域公用品牌,让文旅“软实力”转化为“硬经济”。

机制保障护航凝聚发展合力

3月16日,茅箭区首届“学在茅箭·爱上茅箭”大学生短视频、摄影大赛启动,面向辖区3所高校学子征集作品,设立10万元创作基金,激发青年参与文旅推广的热情。

“要强化保障,夯实文旅发展基础,推动旅游业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化发展。”3月13日召开的茅箭区2025年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提出明确要求。该区构建三级联动机制与人才引育体系:区、乡、村协同推进规划对接、交通互联、产业互补;组建专班攻坚,创造武当滑雪场“100天签约到运营”的“闪电速度”;深化校地合作,培育沉浸式体验设计师、乡村带头人等紧缺人才,组织文旅从业者赴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交流学习。目前全区已发展星级民宿22家、精品旅游村落13个,带动57%的农村群众通过旅游增收。

文旅融合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

从冰雪激情到森林疗愈,从红色传承到研学创新,茅箭区以“生态底色”为纸、“文旅融合”为笔,书写着“两山”转化的生动实践,朝着“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稳步迈进,为湖北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十堰日报记者 毛以国 通讯员 舒斌)

责任编辑:何霄

从生态佳到“文旅+”——十堰市茅箭区描绘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

发表时间:2025-05-19 来源:湖北文明网

秦巴生态植物园。(资料图片)

碧水青山入画屏,文旅融合启新程。茅箭区拥有优质山水资源和便捷交通优势,近年来,该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国家“十四五”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战略,锚定“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心承载地”目标,以“五区四带”全域空间布局构建文旅骨架,以重大项目为发展引擎,以文化赋能为产业灵魂,在青山绿水间铺展出一幅“诗与远方”交融的高质量发展画卷,实现从生态佳到“文旅+”的跨越。

顶层设计引领绘就全域蓝图

3月16日上午,在茅箭区精品旅游路线专线车开通仪式上,文旅推介官现场推介了三条精品线路,串连秦巴植物园、忆乡坪农文旅产业园、五堰香港街购物街区、京东路美食街、上海路时尚街区、四四厢遇潮街区,以及大川镇小豆町木工坊手作、茅塔乡东沟村蛙声十里民宿等节点,彰显全域旅游魅力。

茅箭区立足“城市后花园”定位,将国家“深化文旅融合、优化消费场景”政策转化为实践路径,以“五区四带”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五大特色消费区”(香港街购物街区、上海路时尚街区、京东路美食街区、四四厢遇潮玩街区、禧街婚俗文化街区)与“四大主题旅游带”(冰雪经济旅游带、森林康养经济旅游带、红色文化经济旅游带、田园研学经济旅游带)串联成网,形成“商旅融合、城乡共生”的独特魅力。围绕“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全区力争今年实现文旅产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游客接待量达2320万人次,与湖北省“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规划同频共振,展现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担当。

项目驱动发展激活多元业态

4月26日,赛武当云龙谷森林康养度假区试运营仪式举行。该度假区由乾元国际集团投资建设、湖北乾元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运营,位于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超90%,游客可体验森林步道、森林氧吧、森林疗养、溪谷漫步等活动,感受“山居不知年”的诗意栖居。

重大项目成为茅箭区文旅升级的核心动能。武当滑雪场二期项目打造“冰雪+温泉”“冰雪+避暑”组合产品,2024年试运营期间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带动周边增收千万元,持续擦亮“清凉大川”品牌;赛武当森林康养基地依托“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招牌,加速云龙谷康养研学中心建设,打造“城市最近的避世桃源”;茅塔乡东沟村景区以红色资源为纽带,串联“来回喜院”“阅花园”等景点,建设“如是禧村”民宿产业园,让红色文化在绿水青山间焕发新生;大坪片区以忆乡坪农文旅产业园为载体,开发古银杏、生态茶园研学线路,联动东风商用车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构建“自然+工业”双线研学体系。同时,凤鸣山森林康养公园等续建项目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与消费业态同步升级,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选择。

文化铸魂赋能厚植产业根基

3月30日,“花样茅箭·樱为有你”2025环赛武当自行车骑游活动在秦巴生态植物园开幕。37.6公里赛道串联桃花湖、营子村、五步河、东沟村等景点,数百名骑手在速度与激情中领略秀美的山水风光,感受独特的人文风情。

文化是茅箭文旅融合的灵魂。该区以“一月一主题”贯穿全年,通过杜鹃节、森林康养健步走、乡村音乐节等活动,将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为十堰马拉松、环武当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注入现代活力。通过举办“花样茅箭·如是生活”高质量发展论坛、“湖北旅游、武当突破、茅箭何为”高峰论坛,汇聚行业智慧。文创领域深挖“一勺蜜”“一杯茶”等特色资源,开发非遗文创、城市 IP衍生品,推出《茅箭文旅之旅》《茅箭文物之旅》《红色东沟》等书籍,打造“一箭倾心”区域公用品牌,让文旅“软实力”转化为“硬经济”。

机制保障护航凝聚发展合力

3月16日,茅箭区首届“学在茅箭·爱上茅箭”大学生短视频、摄影大赛启动,面向辖区3所高校学子征集作品,设立10万元创作基金,激发青年参与文旅推广的热情。

“要强化保障,夯实文旅发展基础,推动旅游业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化发展。”3月13日召开的茅箭区2025年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提出明确要求。该区构建三级联动机制与人才引育体系:区、乡、村协同推进规划对接、交通互联、产业互补;组建专班攻坚,创造武当滑雪场“100天签约到运营”的“闪电速度”;深化校地合作,培育沉浸式体验设计师、乡村带头人等紧缺人才,组织文旅从业者赴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交流学习。目前全区已发展星级民宿22家、精品旅游村落13个,带动57%的农村群众通过旅游增收。

文旅融合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

从冰雪激情到森林疗愈,从红色传承到研学创新,茅箭区以“生态底色”为纸、“文旅融合”为笔,书写着“两山”转化的生动实践,朝着“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稳步迈进,为湖北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十堰日报记者 毛以国 通讯员 舒斌)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