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微风轻拂。走进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曹河村,柏油马路平坦宽阔,路边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房屋整齐排列,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近年来,曹河村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推广乡村家庭积分制管理,充分发挥好“小积分”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引导村民崇德向善,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积分制”催生新变化
以前,曹河村都是土路,路面坑洼不平,每逢下雨泥泞不堪,严重影响村民出行。此外,全村几乎没有绿化,村民乱丢垃圾,道路两旁垃圾成堆,河面漂浮着各种杂物,房前屋后乱堆乱放。
“制定的村规没人遵守,干部上门劝导时,个别村民还会发脾气。无论是环境还是经济,我们跟其他村的差距都越来越大。”曹河村党支部书记曹华成说。
为改变这一现状,2019年,曹河村引入积分制管理,制定积分管理评价细则,将环境卫生纳入重要积分项目。村民们主动清扫自家房前屋后垃圾,积极参与村庄公共区域的垃圾清理、河道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均可以获得相应积分。环境卫生不达标的家庭,不仅没有积分,还会被扣分。
“讲一堆大道理,不如送一袋大米。”为激发村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村里设立“积分超市”,村民可使用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没想到,小小的积分制带来了巨大能量。村民们开始打扫房前屋后,改变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养成了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积分激励模式还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共治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村民利用闲暇时间,参加村里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
“以前总觉得村里环境和自己关系不大,随手扔垃圾,也没觉得有啥。自从有了积分制,我才意识到,把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既能让自己住得舒服,还能攒积分换东西,多划算啊!”今年1月,村民赵大娘利用去年攒的积分兑换了一壶油和一袋米。
如今,走进曹河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河道清澈见底,庭院里农具摆放整齐,花坛里种满鲜花和绿植,村庄“颜值”大幅提升,村民们的生活品质节节攀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积分制”引领新风尚
“曹河村是‘禁鞭村’,村里已经连续五年没人放鞭炮了。”曹华成自豪地说。
以前的曹河村,家家户户“讲排场”“爱面子”,红白事大操大办,尤其喜欢放鞭炮。六年前,曹河村六组一位村民去世,四个儿子每人买了五六千元的鞭炮,搞得村里到处都是鞭炮纸。
大操大办红白事严重阻碍了村经济发展,滋生了不良社会风气。村干部们纷纷表态,一定要把这股“歪风邪气”刹下去。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在村里最显眼的位置张贴红白事办理流程及标准。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
曹河村还将遵守村规民约、红白事简办、禁鞭纳入加分项目,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薄养厚葬、放鞭炮等纳入扣分项目。曹河村推行全村禁鞭,村民集体在禁鞭行动承诺书上签字、摁手印,摒弃红白事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村集体还拿出专项奖励资金,对严格遵守约定的村民进行奖励。
刚开始执行规定时,有些村民很不理解,产生了抵触情绪。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和干部们带头执行,苦口婆心地劝阻想放鞭炮的村民,宣讲禁鞭的好处,用身边案例讲述燃放鞭炮的坏处。
对于遵守禁鞭行动和红白理事会规章制度的村民,村里会公开表扬,不仅给予现金奖励,还发放大量积分。
通过一系列举措,村里大操大办的风气迅速转变,形成了文明节俭新风尚。村里红白事费用大幅减少,攀比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村民们将省下来的钱用在孝老爱亲、干事创业上。
“以前办丧事总觉得要讲排场,现在明白厚养薄葬才是对老人真正的孝顺。”一位村民感慨道。
“积分制”攒出新未来
为使“积分制”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曹河村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群众意见,制定积分评定细则,建立农户家庭积分制台账。
村里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积分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房前屋后清扫、门前农机具摆放、杂物堆放、房前垃圾桶清洁等,分别制定详细的加分、扣分标准。此外,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孝顺公婆等道德层面的管理纳入积分制,引导村民向上向善。
为巩固整治成效,曹河村成立积分制工作小组,选举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群众代表等作为小组成员,参与评比打分,确保打分结果让群众信服。每月28日是曹河村的“评比打分日”,由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带队到每家每户开展家庭积分评比活动。
曹华成介绍,每家每户都建立了单独的积分制台账,每月基础分值为10分,全年为120分。根据曹河村村民积分兑换方法,每月得10分的农户,奖励香皂、毛巾、洗衣粉等;每季度得30分的农户,奖励铁锹、洗涤液、扫帚、香油等。
每年年底,曹河村按小组将各家各户的得分情况进行汇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根据排名情况进行公开表扬。超过100分的村民可参与年终积分兑换奖励,获得大米一袋、食用油一壶。
据了解,2024年,曹河村积分制注册农户已达700余户,全年积分达80000余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2000余份。
积分激励模式在增强村民荣誉感和获得感的同时,也激发了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意识,实现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从基层治理“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余子威 刘自航 通讯员 周阳 郭华英)
发表时间:2025-05-13 来源:湖北文明网
初夏,微风轻拂。走进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曹河村,柏油马路平坦宽阔,路边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房屋整齐排列,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近年来,曹河村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推广乡村家庭积分制管理,充分发挥好“小积分”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引导村民崇德向善,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积分制”催生新变化
以前,曹河村都是土路,路面坑洼不平,每逢下雨泥泞不堪,严重影响村民出行。此外,全村几乎没有绿化,村民乱丢垃圾,道路两旁垃圾成堆,河面漂浮着各种杂物,房前屋后乱堆乱放。
“制定的村规没人遵守,干部上门劝导时,个别村民还会发脾气。无论是环境还是经济,我们跟其他村的差距都越来越大。”曹河村党支部书记曹华成说。
为改变这一现状,2019年,曹河村引入积分制管理,制定积分管理评价细则,将环境卫生纳入重要积分项目。村民们主动清扫自家房前屋后垃圾,积极参与村庄公共区域的垃圾清理、河道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均可以获得相应积分。环境卫生不达标的家庭,不仅没有积分,还会被扣分。
“讲一堆大道理,不如送一袋大米。”为激发村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村里设立“积分超市”,村民可使用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没想到,小小的积分制带来了巨大能量。村民们开始打扫房前屋后,改变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养成了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积分激励模式还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共治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村民利用闲暇时间,参加村里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
“以前总觉得村里环境和自己关系不大,随手扔垃圾,也没觉得有啥。自从有了积分制,我才意识到,把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既能让自己住得舒服,还能攒积分换东西,多划算啊!”今年1月,村民赵大娘利用去年攒的积分兑换了一壶油和一袋米。
如今,走进曹河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河道清澈见底,庭院里农具摆放整齐,花坛里种满鲜花和绿植,村庄“颜值”大幅提升,村民们的生活品质节节攀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积分制”引领新风尚
“曹河村是‘禁鞭村’,村里已经连续五年没人放鞭炮了。”曹华成自豪地说。
以前的曹河村,家家户户“讲排场”“爱面子”,红白事大操大办,尤其喜欢放鞭炮。六年前,曹河村六组一位村民去世,四个儿子每人买了五六千元的鞭炮,搞得村里到处都是鞭炮纸。
大操大办红白事严重阻碍了村经济发展,滋生了不良社会风气。村干部们纷纷表态,一定要把这股“歪风邪气”刹下去。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在村里最显眼的位置张贴红白事办理流程及标准。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
曹河村还将遵守村规民约、红白事简办、禁鞭纳入加分项目,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薄养厚葬、放鞭炮等纳入扣分项目。曹河村推行全村禁鞭,村民集体在禁鞭行动承诺书上签字、摁手印,摒弃红白事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村集体还拿出专项奖励资金,对严格遵守约定的村民进行奖励。
刚开始执行规定时,有些村民很不理解,产生了抵触情绪。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和干部们带头执行,苦口婆心地劝阻想放鞭炮的村民,宣讲禁鞭的好处,用身边案例讲述燃放鞭炮的坏处。
对于遵守禁鞭行动和红白理事会规章制度的村民,村里会公开表扬,不仅给予现金奖励,还发放大量积分。
通过一系列举措,村里大操大办的风气迅速转变,形成了文明节俭新风尚。村里红白事费用大幅减少,攀比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村民们将省下来的钱用在孝老爱亲、干事创业上。
“以前办丧事总觉得要讲排场,现在明白厚养薄葬才是对老人真正的孝顺。”一位村民感慨道。
“积分制”攒出新未来
为使“积分制”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曹河村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群众意见,制定积分评定细则,建立农户家庭积分制台账。
村里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积分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房前屋后清扫、门前农机具摆放、杂物堆放、房前垃圾桶清洁等,分别制定详细的加分、扣分标准。此外,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孝顺公婆等道德层面的管理纳入积分制,引导村民向上向善。
为巩固整治成效,曹河村成立积分制工作小组,选举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群众代表等作为小组成员,参与评比打分,确保打分结果让群众信服。每月28日是曹河村的“评比打分日”,由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带队到每家每户开展家庭积分评比活动。
曹华成介绍,每家每户都建立了单独的积分制台账,每月基础分值为10分,全年为120分。根据曹河村村民积分兑换方法,每月得10分的农户,奖励香皂、毛巾、洗衣粉等;每季度得30分的农户,奖励铁锹、洗涤液、扫帚、香油等。
每年年底,曹河村按小组将各家各户的得分情况进行汇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根据排名情况进行公开表扬。超过100分的村民可参与年终积分兑换奖励,获得大米一袋、食用油一壶。
据了解,2024年,曹河村积分制注册农户已达700余户,全年积分达80000余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2000余份。
积分激励模式在增强村民荣誉感和获得感的同时,也激发了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意识,实现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从基层治理“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余子威 刘自航 通讯员 周阳 郭华英)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