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家庭张小红家庭:一架钢琴为“星星的孩子”打开希望之窗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他的家庭因此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妈妈张小红用手机记录忻俊冲在武汉儿童医院门诊大厅“阳光音乐台”上演出的场景。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 摄

“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5月10日上午,在武汉儿童医院门诊大厅“阳光音乐台”,悠扬的钢琴旋律响起,不少患儿和家长跟着轻声哼唱,场面温馨。

钢琴演奏者忻俊冲是一名孤独症青年,今年31岁。他儿时因病在武汉儿童医院接受治疗,从音乐中找到自信,如今又回到医院,成为抚慰患儿心灵、传递爱与希望的志愿者。

忻俊冲演奏时,他的妈妈张小红一直举着手机在台下录像。手机屏幕上,忻俊冲穿着衬衣、西裤坐在钢琴前,满脸微笑地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十指灵活地在黑白键上“起舞”。手机屏幕外,张小红紧张又欣慰。音乐为忻俊冲打开希望之窗,也让母子俩看到生活的无限可能——收获关爱和帮助,再将爱心传递出去,回馈这份温暖。

买钢琴学音乐

“星星的孩子”踏上希望之路

1994年,25岁的张小红满怀期待地迎来儿子忻俊冲的降生。沉浸在幸福中的她很快发现,忻俊冲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大人哄逗时,他不理人,眼睛盯着空中;拥抱时,他全身直挺挺的,不会配合。

辗转求医后,忻俊冲在武汉儿童医院被确诊为孤独症。这是一种先天性大脑发育障碍类疾病。患儿无法与人交流、表达感受,就像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为让忻俊冲能融入社会,张小红辞掉工作,全职陪着他接受治疗、进行康复。她的丈夫则骑着摩托车护送母子俩往返医院,不论寒暑,风雨无阻。

当时,关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和养育知识很少。张小红细心观察,将医院的训练方式活用到生活中,为忻俊冲强化训练:走马路牙子,锻炼身体平衡能力;滑滑梯,锻炼身体运动能力;下五子棋,锻炼专注力……渐渐地,忻俊冲学会开口说话,顺利进入小学读书。他进步很明显,能和父母有问有答,偶尔还会趴在妈妈肩上撒娇。

“我们原本以为孩子能学会自理、学点文化知识就是很大的进步,没想到生活给了我们惊喜。”张小红回忆,2008年春节,她和忻俊冲到亲戚家拜年。大人聊天时,他就坐在亲戚家的钢琴前,开心地弹奏了两个多小时。

这让张小红看到了希望——学音乐。她问忻俊冲:“你想不想学弹钢琴?想学的话,我们买一架钢琴。”忻俊冲点了点头。回到家,夫妻俩拿出积蓄买了一架电钢琴,又请来培训老师,陪忻俊冲踏上音乐学习之旅。

音乐引路

孤独症孩子走上国家级领奖台

忻俊冲喜爱音乐,也有这方面天赋。电视中播放的广告歌曲,他听过几遍就能把旋律唱得准确。坐在钢琴前,他也格外专注。但是,学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孤独症儿童来说,难度往往更大。

弹钢琴要会看五线谱,张小红和培训老师挖空心思自制教材,把音符画成忻俊冲喜欢吃的豆芽和草莓,教他一个个地记住;弹钢琴需要手、眼、脚协调,稍不注意就乱套,张小红和培训老师把谱子拆开,一个一个音符教,再一句一句旋律“啃”。为了找到学琴的窍门,张小红还跟着网络教学视频自学,花了一个月学习弹奏《很久很久以前》。

在妈妈不懈坚持和自己不断努力下,忻俊冲的钢琴弹奏水平不断提高,最终考取了钢琴业余十级证书。张小红为他报名参加了社区和武汉市的不少比赛。他每次上台弹琴,张小红都会在台下举着手机拍摄,留住他的高光时刻。2011年6月,忻俊冲参加全国校园才艺选拔大赛,获得湖北赛区金奖。随后,他又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初中组钢琴比赛一等奖。

“孩子是真的爱音乐。”张小红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多年来,忻俊冲对音乐的热情没有一天消减。有一次,他在上学路上被电动自行车撞倒摔伤,左腿膝盖骨骨折,被打上了石膏。张小红劝他多休息,他却执意要练琴。张小红只好搬来凳子,让他把腿搁在凳子上练琴。做动作很艰难,他的笑容却很平静。

音乐的陪伴和心灵的疗愈成为忻俊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让他和妈妈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了“光”。张小红说,以前,感觉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她只能独自躲在角落里痛哭一场;现在,她会拍拍儿子的肩膀说:“来,为妈妈现场弹一曲。”

回馈帮助和温暖

“音乐志愿者”用公益演出传递爱心

近年来,张小红和忻俊冲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他们的家庭因此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湖北省文明家庭”“荆楚最美家庭”“武汉市最美家庭”,张小红也被评为“荆楚十佳母亲”。

从武汉市江岸区辅读学校毕业后,忻俊冲进入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文卉苑“阳光家园”工作,现在在“阳光家园小乐队”中担任伴奏和助教。张小红退休后做起社区志愿者,在小乐队里提供志愿服务。

让张小红感到欣慰的是,在现代便捷生活方式加持下,经过反复培训,忻俊冲基本能独立生活,也能与人简单交流。每天早晨,他洗漱完毕后背上包独自去上班,有时还会到超市用手机支付购买商品。路上遇到邻居打招呼,他也会认真地回应。

今年3月11日,武汉儿童医院与百步亭社区、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合作共建“快乐心球”未成年人关爱平台。得知该平台将邀请百步亭社区和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的志愿者到医院参与公益演出活动,张小红和忻俊冲早早选好演出曲目并准备好演出服。

张小红说,在忻俊冲成长过程中,母子俩得到了很多善意的帮助,也希望将爱心传递出去,回馈这份温暖。

武汉儿童医院文明创建办公室主任范晶介绍,作为全国文明单位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阳光音乐台”2015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300多期,形成了“音乐治疗+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的特色服务体系。在这里,音乐成了治愈心灵的“良药”,帮助孩子们缓解病痛带来的心理压力。不少志愿者和忻俊冲一样,小时候曾在武汉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病愈后从患儿身份转变为志愿者,走上舞台传递爱心。(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高琛琛 陈妍)

责任编辑:李欢

全国最美家庭张小红家庭:一架钢琴为“星星的孩子”打开希望之窗

发表时间:2025-05-12 来源:湖北文明网

他的家庭因此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妈妈张小红用手机记录忻俊冲在武汉儿童医院门诊大厅“阳光音乐台”上演出的场景。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 摄

“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5月10日上午,在武汉儿童医院门诊大厅“阳光音乐台”,悠扬的钢琴旋律响起,不少患儿和家长跟着轻声哼唱,场面温馨。

钢琴演奏者忻俊冲是一名孤独症青年,今年31岁。他儿时因病在武汉儿童医院接受治疗,从音乐中找到自信,如今又回到医院,成为抚慰患儿心灵、传递爱与希望的志愿者。

忻俊冲演奏时,他的妈妈张小红一直举着手机在台下录像。手机屏幕上,忻俊冲穿着衬衣、西裤坐在钢琴前,满脸微笑地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十指灵活地在黑白键上“起舞”。手机屏幕外,张小红紧张又欣慰。音乐为忻俊冲打开希望之窗,也让母子俩看到生活的无限可能——收获关爱和帮助,再将爱心传递出去,回馈这份温暖。

买钢琴学音乐

“星星的孩子”踏上希望之路

1994年,25岁的张小红满怀期待地迎来儿子忻俊冲的降生。沉浸在幸福中的她很快发现,忻俊冲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大人哄逗时,他不理人,眼睛盯着空中;拥抱时,他全身直挺挺的,不会配合。

辗转求医后,忻俊冲在武汉儿童医院被确诊为孤独症。这是一种先天性大脑发育障碍类疾病。患儿无法与人交流、表达感受,就像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为让忻俊冲能融入社会,张小红辞掉工作,全职陪着他接受治疗、进行康复。她的丈夫则骑着摩托车护送母子俩往返医院,不论寒暑,风雨无阻。

当时,关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和养育知识很少。张小红细心观察,将医院的训练方式活用到生活中,为忻俊冲强化训练:走马路牙子,锻炼身体平衡能力;滑滑梯,锻炼身体运动能力;下五子棋,锻炼专注力……渐渐地,忻俊冲学会开口说话,顺利进入小学读书。他进步很明显,能和父母有问有答,偶尔还会趴在妈妈肩上撒娇。

“我们原本以为孩子能学会自理、学点文化知识就是很大的进步,没想到生活给了我们惊喜。”张小红回忆,2008年春节,她和忻俊冲到亲戚家拜年。大人聊天时,他就坐在亲戚家的钢琴前,开心地弹奏了两个多小时。

这让张小红看到了希望——学音乐。她问忻俊冲:“你想不想学弹钢琴?想学的话,我们买一架钢琴。”忻俊冲点了点头。回到家,夫妻俩拿出积蓄买了一架电钢琴,又请来培训老师,陪忻俊冲踏上音乐学习之旅。

音乐引路

孤独症孩子走上国家级领奖台

忻俊冲喜爱音乐,也有这方面天赋。电视中播放的广告歌曲,他听过几遍就能把旋律唱得准确。坐在钢琴前,他也格外专注。但是,学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孤独症儿童来说,难度往往更大。

弹钢琴要会看五线谱,张小红和培训老师挖空心思自制教材,把音符画成忻俊冲喜欢吃的豆芽和草莓,教他一个个地记住;弹钢琴需要手、眼、脚协调,稍不注意就乱套,张小红和培训老师把谱子拆开,一个一个音符教,再一句一句旋律“啃”。为了找到学琴的窍门,张小红还跟着网络教学视频自学,花了一个月学习弹奏《很久很久以前》。

在妈妈不懈坚持和自己不断努力下,忻俊冲的钢琴弹奏水平不断提高,最终考取了钢琴业余十级证书。张小红为他报名参加了社区和武汉市的不少比赛。他每次上台弹琴,张小红都会在台下举着手机拍摄,留住他的高光时刻。2011年6月,忻俊冲参加全国校园才艺选拔大赛,获得湖北赛区金奖。随后,他又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初中组钢琴比赛一等奖。

“孩子是真的爱音乐。”张小红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多年来,忻俊冲对音乐的热情没有一天消减。有一次,他在上学路上被电动自行车撞倒摔伤,左腿膝盖骨骨折,被打上了石膏。张小红劝他多休息,他却执意要练琴。张小红只好搬来凳子,让他把腿搁在凳子上练琴。做动作很艰难,他的笑容却很平静。

音乐的陪伴和心灵的疗愈成为忻俊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让他和妈妈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了“光”。张小红说,以前,感觉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她只能独自躲在角落里痛哭一场;现在,她会拍拍儿子的肩膀说:“来,为妈妈现场弹一曲。”

回馈帮助和温暖

“音乐志愿者”用公益演出传递爱心

近年来,张小红和忻俊冲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他们的家庭因此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湖北省文明家庭”“荆楚最美家庭”“武汉市最美家庭”,张小红也被评为“荆楚十佳母亲”。

从武汉市江岸区辅读学校毕业后,忻俊冲进入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文卉苑“阳光家园”工作,现在在“阳光家园小乐队”中担任伴奏和助教。张小红退休后做起社区志愿者,在小乐队里提供志愿服务。

让张小红感到欣慰的是,在现代便捷生活方式加持下,经过反复培训,忻俊冲基本能独立生活,也能与人简单交流。每天早晨,他洗漱完毕后背上包独自去上班,有时还会到超市用手机支付购买商品。路上遇到邻居打招呼,他也会认真地回应。

今年3月11日,武汉儿童医院与百步亭社区、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合作共建“快乐心球”未成年人关爱平台。得知该平台将邀请百步亭社区和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的志愿者到医院参与公益演出活动,张小红和忻俊冲早早选好演出曲目并准备好演出服。

张小红说,在忻俊冲成长过程中,母子俩得到了很多善意的帮助,也希望将爱心传递出去,回馈这份温暖。

武汉儿童医院文明创建办公室主任范晶介绍,作为全国文明单位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阳光音乐台”2015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300多期,形成了“音乐治疗+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的特色服务体系。在这里,音乐成了治愈心灵的“良药”,帮助孩子们缓解病痛带来的心理压力。不少志愿者和忻俊冲一样,小时候曾在武汉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病愈后从患儿身份转变为志愿者,走上舞台传递爱心。(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高琛琛 陈妍)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