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枝江市百里洲镇享誉全国的“岛上书店”在琅琅书声中迁入新址,面积也由之前的150平方米扩大到逾千平方米。迁址仪式当天,近300名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阅读爱好者齐聚一堂,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
“岛上书店”是一家公益书店,她的创始人叫陈木兰。而在百里洲镇,乡亲们都习惯称她为“爱读书的花姐姐”。
游子归乡,办起乡村公益书店
1986年春天,陈木兰出生在枝江市百里洲镇冯口村。由于家里条件不好,直到10岁,她才在同学那儿读到人生中的第一本童话书。
从此以后,阅读成了陈木兰的习惯和快乐源泉。后来,她考上大学,一直在外打拼。一次回老家探亲,陈木兰发现,岛上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拼,岛上文化生活贫乏,留守的孩子们大多与手机和电视为伴。
2019年,怀着浓厚乡情,陈木兰放弃上海的工作,毅然回到百里洲,自费16万元办起枝江市第一家公益书店,为岛上村民和孩子们提供阅读空间。
“岛上书店”不卖书,也不靠借书赚取租金,更不售卖其他物品,而是免费提供阅读空间。书店的日常开销,起初主要靠陈木兰在网上开手工课和网店赚得的收入来维持。
起初,书店门可罗雀,陈木兰便带着书本,走进乡村屋舍、田间地头、校园教室,向乡亲们推广书店和阅读文化。渐渐地,书店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阅读爱好者。
从筹办开始,“岛上书店”就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也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如今,从绘本童话到文史科普,再到心理学、社会学,“岛上书店”拥有藏书近3万册。
星火燎原,阅读热潮席卷“孤岛”
为了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陈木兰精心策划读书会,邀请医生、警察、作家、音乐家、农民等作为嘉宾,分享他们的故事与见解,让读书会成为连接村庄与世界的桥梁。
自此,一场四季阅读热潮在孤岛上悄然兴起。初春时节,陈木兰架起“水上书舟”,载着《楚辞》追逐长江落日;盛夏之夜,星空故事会上,《小王子》的玫瑰在1200名孩子心头绽放;棉田秋收现场,学生把《悯农》诗句绣进土布手帕;寒冬围炉夜话,书友们热烈讨论《平凡的世界》。
读书会上,不仅有岛上居民,还有从北京、上海、广东远道赶来的阅读爱好者,他们把百里洲的声音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6年多来,陈木兰累计开展“岛上朗读者千人读书会”“抗洪历史故事分享会”等大型读书分享活动200余场。“岛上书店”每天准时开放、免费借阅,吸纳志愿者250余名,累计开展公益读书活动500余场次,接待读者超3万人次。
“从百里洲到全世界,从全世界回百里洲。”这句话本是农民读者孙云周对陈木兰的勉励。如今,它走上了由长江轮渡进入百里洲镇的“大门”上方。
与轮渡相隔不远的枝江长江大桥正加紧建设,将于明年通车。因为“岛上书店”的深度伴读,登上百里洲的四方来客将不再为精神食粮发愁。
点灯“护苗”,打造一平方米阅读空间
在走访中,陈木兰发现,很多孩子没有专用的书桌,趴在哪里写作业,哪里就是书桌。
于是,一个惠及乡村儿童的读书计划在她心中油然而生,那就是打造“一平方米阅读空间”。
2024年初,陈木兰团队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力量,发起了“岛上书店·点灯计划”,计划为乡村孩子免费打造100个一平方米阅读空间。
陈木兰带队深度走访岛上的孩子,为他们各自建立档案。从物质上,陈木兰团队帮助提供书桌、椅子、台灯、书本、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生活物资等;从精神上,他们提供不定期的回访、阅读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
儿童小乐(化名)因为“一平方米阅读空间”爱上了阅读,成了“生物迷”。不到9岁的他能分辨百里洲岛上的绝大部分动物、植物,并能叫出标准的命名。小乐的奶奶说:“这得感谢花姐姐送来的生物百科全书。”
“‘岛上书店’就是一座灯塔,不仅为百里洲的孩子指引了方向,更温暖了书店里的每一个‘家’人。”这是一位志愿者在“花姐姐”微信公众号上的留言。截至2025年4月,陈木兰已为近百名乡村孩子在家中打造了一平方米阅读空间。
陈木兰说,“岛上书店”不是她的,是大家共有的,希望在若干年后她年迈的某一天,有一群百里洲的后生能为她办一场读书会,让她做一次听众、观众。(三峡日报记者 张明文 付江山 通讯员邬海燕 田雪莲)
发表时间:2025-05-09 来源:湖北文明网
4月22日,枝江市百里洲镇享誉全国的“岛上书店”在琅琅书声中迁入新址,面积也由之前的150平方米扩大到逾千平方米。迁址仪式当天,近300名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阅读爱好者齐聚一堂,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
“岛上书店”是一家公益书店,她的创始人叫陈木兰。而在百里洲镇,乡亲们都习惯称她为“爱读书的花姐姐”。
游子归乡,办起乡村公益书店
1986年春天,陈木兰出生在枝江市百里洲镇冯口村。由于家里条件不好,直到10岁,她才在同学那儿读到人生中的第一本童话书。
从此以后,阅读成了陈木兰的习惯和快乐源泉。后来,她考上大学,一直在外打拼。一次回老家探亲,陈木兰发现,岛上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拼,岛上文化生活贫乏,留守的孩子们大多与手机和电视为伴。
2019年,怀着浓厚乡情,陈木兰放弃上海的工作,毅然回到百里洲,自费16万元办起枝江市第一家公益书店,为岛上村民和孩子们提供阅读空间。
“岛上书店”不卖书,也不靠借书赚取租金,更不售卖其他物品,而是免费提供阅读空间。书店的日常开销,起初主要靠陈木兰在网上开手工课和网店赚得的收入来维持。
起初,书店门可罗雀,陈木兰便带着书本,走进乡村屋舍、田间地头、校园教室,向乡亲们推广书店和阅读文化。渐渐地,书店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阅读爱好者。
从筹办开始,“岛上书店”就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也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如今,从绘本童话到文史科普,再到心理学、社会学,“岛上书店”拥有藏书近3万册。
星火燎原,阅读热潮席卷“孤岛”
为了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陈木兰精心策划读书会,邀请医生、警察、作家、音乐家、农民等作为嘉宾,分享他们的故事与见解,让读书会成为连接村庄与世界的桥梁。
自此,一场四季阅读热潮在孤岛上悄然兴起。初春时节,陈木兰架起“水上书舟”,载着《楚辞》追逐长江落日;盛夏之夜,星空故事会上,《小王子》的玫瑰在1200名孩子心头绽放;棉田秋收现场,学生把《悯农》诗句绣进土布手帕;寒冬围炉夜话,书友们热烈讨论《平凡的世界》。
读书会上,不仅有岛上居民,还有从北京、上海、广东远道赶来的阅读爱好者,他们把百里洲的声音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6年多来,陈木兰累计开展“岛上朗读者千人读书会”“抗洪历史故事分享会”等大型读书分享活动200余场。“岛上书店”每天准时开放、免费借阅,吸纳志愿者250余名,累计开展公益读书活动500余场次,接待读者超3万人次。
“从百里洲到全世界,从全世界回百里洲。”这句话本是农民读者孙云周对陈木兰的勉励。如今,它走上了由长江轮渡进入百里洲镇的“大门”上方。
与轮渡相隔不远的枝江长江大桥正加紧建设,将于明年通车。因为“岛上书店”的深度伴读,登上百里洲的四方来客将不再为精神食粮发愁。
点灯“护苗”,打造一平方米阅读空间
在走访中,陈木兰发现,很多孩子没有专用的书桌,趴在哪里写作业,哪里就是书桌。
于是,一个惠及乡村儿童的读书计划在她心中油然而生,那就是打造“一平方米阅读空间”。
2024年初,陈木兰团队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力量,发起了“岛上书店·点灯计划”,计划为乡村孩子免费打造100个一平方米阅读空间。
陈木兰带队深度走访岛上的孩子,为他们各自建立档案。从物质上,陈木兰团队帮助提供书桌、椅子、台灯、书本、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生活物资等;从精神上,他们提供不定期的回访、阅读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
儿童小乐(化名)因为“一平方米阅读空间”爱上了阅读,成了“生物迷”。不到9岁的他能分辨百里洲岛上的绝大部分动物、植物,并能叫出标准的命名。小乐的奶奶说:“这得感谢花姐姐送来的生物百科全书。”
“‘岛上书店’就是一座灯塔,不仅为百里洲的孩子指引了方向,更温暖了书店里的每一个‘家’人。”这是一位志愿者在“花姐姐”微信公众号上的留言。截至2025年4月,陈木兰已为近百名乡村孩子在家中打造了一平方米阅读空间。
陈木兰说,“岛上书店”不是她的,是大家共有的,希望在若干年后她年迈的某一天,有一群百里洲的后生能为她办一场读书会,让她做一次听众、观众。(三峡日报记者 张明文 付江山 通讯员邬海燕 田雪莲)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