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环保志愿者,我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让更多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自觉参与到守水护水节水行动中来。”4月17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作为5位受邀代表之一,丹江口市“小水滴”环保志愿者袁慧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十堰市“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的做法。
“水滴虽小力量无穷”
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志愿者,从小家住丹江口库区边的袁慧,对汉江有着特殊的感情。2022年底,袁慧加入“小水滴”志愿者队伍后,便经常参加义务巡河、捡拾垃圾、向居民游客宣讲守水护水节水知识等活动。截至目前,袁慧已累计参与各类志愿服务300余次,先后荣获2023年“十堰市百名优秀生态环保志愿者”和2024年“十堰市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小水滴’环保志愿者致力于传承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每一名库区人都是‘一滴水’,一滴水的力量虽然很小,但汇聚成江河便拥有无穷的力量。”见面会上,袁慧重点介绍了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服务团队。她说,一个垃圾钳、一个垃圾袋、一叠宣传单是“小水滴”志愿者最常用的工具,大家平时主要开展守水护水宣讲、清漂净岸、巡河护河、植绿护绿、文明观察等五大类志愿服务活动。“目前,丹江口库区的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水平,达到直饮标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年来,已累计向北方供水超700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1.14亿人口。作为水源地的‘守井人’和环保志愿者,我深感自豪。”袁慧说。
“每人都有护水阵地”
在做好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的同时,袁慧十分注重创新传播方式,让“护水故事”走出库区、走向全国。2023年,袁慧通过直播镜头向全国观众展示水源区群众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责任与担当。在全国志愿服务培训班上,她传播“小水滴”志愿者的“钉钉子精神”,让更多人看到环保志愿者的努力。此次见面会上,她用“小水滴”汇聚成江河的故事,让中外记者感受到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蓬勃生机。
活动现场,袁慧还介绍了“小水滴”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管理情况。目前,16.2万名“小水滴”志愿者通过理论、文艺、政策宣讲,开展守水护水“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守水护水环保志愿服务。为了让志愿服务触手可及,“小水滴”志愿者组织把服务延伸至村民小组、居民小区;围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清洁家园、“五好单元”创建等主题开展活动,让每个人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和工作岗位实际,就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出台一系列环保志愿服务激励措施,从医疗、教育、养老等11个方面进行奖励,激发群众参与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形成“人人争做环保志愿者、人人争当最美守井人”的良好氛围。
“接好保水护水接力棒”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当天,有媒体记者问:“是什么样的力量激励你坚持参与志愿服务?”袁慧的回答情真意切:“十堰市为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关闭转产规上企业561家,清理网箱18.2万只、库汊围网21.9万亩,5万渔民弃渔转产。十堰人都知道守护一泓清水的重要性。”
袁慧说,她身边有一位“小水滴”环保志愿者、“中国好人”蒋德新,一家四代都是渔民,长江退捕禁捕后,他主动上交了自家的9条渔船,从渔民转型为护水员,并带动身边1000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蒋师傅今年64岁,和我父亲年纪相仿。每次看到他弯腰的背影,我就想起自己的父亲,仿佛他在守护家园一样。我们年轻人没有理由不接好这个接力棒。”
“去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亲切回信,这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袁慧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清漂净岸志愿服务活动,以“水清、岸净、景美、人和”为目标,当好守水卫士。
“既紧张又荣幸,既兴奋又自豪。与各地环保先锋的交流,让我更深刻理解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分量。”谈及参会感受,袁慧坚定地表示,将以“小水滴”滴水穿石的韧劲,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十堰日报 记者 纪枫波)
发表时间:2025-04-21 来源:湖北文明网
“作为基层环保志愿者,我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让更多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自觉参与到守水护水节水行动中来。”4月17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作为5位受邀代表之一,丹江口市“小水滴”环保志愿者袁慧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十堰市“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的做法。
“水滴虽小力量无穷”
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志愿者,从小家住丹江口库区边的袁慧,对汉江有着特殊的感情。2022年底,袁慧加入“小水滴”志愿者队伍后,便经常参加义务巡河、捡拾垃圾、向居民游客宣讲守水护水节水知识等活动。截至目前,袁慧已累计参与各类志愿服务300余次,先后荣获2023年“十堰市百名优秀生态环保志愿者”和2024年“十堰市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小水滴’环保志愿者致力于传承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每一名库区人都是‘一滴水’,一滴水的力量虽然很小,但汇聚成江河便拥有无穷的力量。”见面会上,袁慧重点介绍了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服务团队。她说,一个垃圾钳、一个垃圾袋、一叠宣传单是“小水滴”志愿者最常用的工具,大家平时主要开展守水护水宣讲、清漂净岸、巡河护河、植绿护绿、文明观察等五大类志愿服务活动。“目前,丹江口库区的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水平,达到直饮标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年来,已累计向北方供水超700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1.14亿人口。作为水源地的‘守井人’和环保志愿者,我深感自豪。”袁慧说。
“每人都有护水阵地”
在做好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的同时,袁慧十分注重创新传播方式,让“护水故事”走出库区、走向全国。2023年,袁慧通过直播镜头向全国观众展示水源区群众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责任与担当。在全国志愿服务培训班上,她传播“小水滴”志愿者的“钉钉子精神”,让更多人看到环保志愿者的努力。此次见面会上,她用“小水滴”汇聚成江河的故事,让中外记者感受到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蓬勃生机。
活动现场,袁慧还介绍了“小水滴”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管理情况。目前,16.2万名“小水滴”志愿者通过理论、文艺、政策宣讲,开展守水护水“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守水护水环保志愿服务。为了让志愿服务触手可及,“小水滴”志愿者组织把服务延伸至村民小组、居民小区;围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清洁家园、“五好单元”创建等主题开展活动,让每个人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和工作岗位实际,就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出台一系列环保志愿服务激励措施,从医疗、教育、养老等11个方面进行奖励,激发群众参与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形成“人人争做环保志愿者、人人争当最美守井人”的良好氛围。
“接好保水护水接力棒”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当天,有媒体记者问:“是什么样的力量激励你坚持参与志愿服务?”袁慧的回答情真意切:“十堰市为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关闭转产规上企业561家,清理网箱18.2万只、库汊围网21.9万亩,5万渔民弃渔转产。十堰人都知道守护一泓清水的重要性。”
袁慧说,她身边有一位“小水滴”环保志愿者、“中国好人”蒋德新,一家四代都是渔民,长江退捕禁捕后,他主动上交了自家的9条渔船,从渔民转型为护水员,并带动身边1000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蒋师傅今年64岁,和我父亲年纪相仿。每次看到他弯腰的背影,我就想起自己的父亲,仿佛他在守护家园一样。我们年轻人没有理由不接好这个接力棒。”
“去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亲切回信,这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袁慧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清漂净岸志愿服务活动,以“水清、岸净、景美、人和”为目标,当好守水卫士。
“既紧张又荣幸,既兴奋又自豪。与各地环保先锋的交流,让我更深刻理解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分量。”谈及参会感受,袁慧坚定地表示,将以“小水滴”滴水穿石的韧劲,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十堰日报 记者 纪枫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