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太阳河乡双河岭村村民陈克伦:竹篾技艺的银发守护者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春日里,恩施市太阳河乡双河岭村村民陈克伦在自家编织竹器,虽然已经77岁,但他依然灵活、轻巧地摆弄着竹篾,不一会儿工夫,一个精致的簸箕初具雏形。

“14岁起就跟着姨父学这门手艺,那时只是为了糊口。”陈克伦回忆。半个多世纪过去,曾经赖以生存的手艺,如今成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恩施梭布垭石林景区和重庆奉节兴隆镇,陈克伦的竹编作品在当地深受游客青睐,常常“一品难求”,每年的恩施女儿会上,他的竹编作品成为游客必买的纪念品。

2022年,双河岭村两委号召美化庭院,陈克伦主动为乡邻编织装饰品。精美的花钵、花瓶装点着各家院落,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对竹编产生了兴趣。“许家坡编篾小课堂”应运而生。

“我现在只能做些编法简单的小物件,但会努力学好这门手艺。”村民胡小荣是陈克伦的学徒之一。像她这样向陈克伦学艺的村民有10余人,陈克伦不仅免费教学,还回收学员作品,帮他们卖到市场。

“竹编不仅是老物件,也可以很时尚。”面对市场变化,陈克伦也在不断寻求创新之路——他将传统的竹编器具加入现代设计元素,开发出带有“福”字的圆簸箕、迷你版背篓等新产品。通过“非遗+旅游”发展模式,民歌表演和竹编体验成为太阳河乡的旅游特色项目。

该乡还经常组织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传承人担任校外辅导员。设立非遗工坊,为手艺人提供展示和销售平台。举办非遗文化节,扩大传统艺术的影响力。(农村新报 记者 江车 通讯员 赵盛迷 易威 王彩彩)

责任编辑:李欢

恩施市太阳河乡双河岭村村民陈克伦:竹篾技艺的银发守护者

发表时间:2025-04-21 来源:湖北文明网

春日里,恩施市太阳河乡双河岭村村民陈克伦在自家编织竹器,虽然已经77岁,但他依然灵活、轻巧地摆弄着竹篾,不一会儿工夫,一个精致的簸箕初具雏形。

“14岁起就跟着姨父学这门手艺,那时只是为了糊口。”陈克伦回忆。半个多世纪过去,曾经赖以生存的手艺,如今成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恩施梭布垭石林景区和重庆奉节兴隆镇,陈克伦的竹编作品在当地深受游客青睐,常常“一品难求”,每年的恩施女儿会上,他的竹编作品成为游客必买的纪念品。

2022年,双河岭村两委号召美化庭院,陈克伦主动为乡邻编织装饰品。精美的花钵、花瓶装点着各家院落,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对竹编产生了兴趣。“许家坡编篾小课堂”应运而生。

“我现在只能做些编法简单的小物件,但会努力学好这门手艺。”村民胡小荣是陈克伦的学徒之一。像她这样向陈克伦学艺的村民有10余人,陈克伦不仅免费教学,还回收学员作品,帮他们卖到市场。

“竹编不仅是老物件,也可以很时尚。”面对市场变化,陈克伦也在不断寻求创新之路——他将传统的竹编器具加入现代设计元素,开发出带有“福”字的圆簸箕、迷你版背篓等新产品。通过“非遗+旅游”发展模式,民歌表演和竹编体验成为太阳河乡的旅游特色项目。

该乡还经常组织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传承人担任校外辅导员。设立非遗工坊,为手艺人提供展示和销售平台。举办非遗文化节,扩大传统艺术的影响力。(农村新报 记者 江车 通讯员 赵盛迷 易威 王彩彩)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