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神谱系 汇聚支点力量|党史专家何光耀讲述大别山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探寻精神密码 汇聚支点力量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编者按

精神辉映奋进征程,奋斗绘成时代新篇。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汇聚起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磅礴力量,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启动“传承精神谱系 汇聚支点力量”主题宣讲。即日起,湖北日报将深入报道主题宣讲活动,传承精神谱系、赓续红色血脉,为奋进支点提供丰厚精神滋养。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何光耀正在宣讲。

现场观众与宣讲嘉宾互动。

现场观众与宣讲嘉宾互动。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宣讲。

宣讲嘉宾

何光耀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大别山革命传奇背后有着怎样的牺牲与奉献,又蕴藏着怎样的精神密码、给我们怎样的精神力量?

4月17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明德报告厅气氛热烈,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主办的“传承精神谱系 汇聚支点力量”主题宣讲活动启动。第一讲聚焦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何光耀生动讲述了大别山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 大别山地区是重要建党基地

“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汇聚了一条气势磅礴的精神大河。大别山精神,就是这条大河之中的一座闪亮航标。”何光耀说,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

横亘江淮之间,雄踞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瞰南京,西扼武汉,绵延八百里,这里就是大别山。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英雄的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书写了“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革命传奇,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彪炳史册的赫赫功勋。

一切精神皆有来源。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在哪里产生。

“回顾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历史,我们更能深刻领会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何光耀系统梳理了大别山革命斗争历史的基本定位:重要建党基地、农运中心、红军摇篮、抗战支点、解放前锋。

重要建党基地:马克思主义传播早、中共党的组织建立早——

1921年7月16日至21日,黄冈县回龙山凌新小学24人集会结社,独立创建了具有共产党早期组织性质的进步团体共存社。1921年冬,八斗湾、陈策楼两个党小组成立,这是大别山地区最早的党小组。

建党初期,中共一大全国58名党员中,来自大别山地区的有9位,占比15.5%。陈独秀、李大钊,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等亲自指导了这里的建党活动。

农运中心:大别山地区是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区之一——

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大革命时期,在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大背景之下,大别山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大别山地区是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区之一。

红军摇篮:党领导创建鄂豫皖苏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这里领导创建了鄂豫皖苏区,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地区被誉为红军重要摇篮。

抗战支点:中原敌后抗战重要战略支点、兵员基地、财粮基地、情报基地——

全面抗战时期,大别山地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夺取中原敌后抗战伟大胜利的核心区域。

解放前锋:大别山地区勇担解放前锋——

1946年6月,在大悟县宣化店展开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拉开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幕。一年后,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的大幕。大别山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前锋。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一面永恒的旗帜。

绝对忠诚紧跟党走—— 在册烈士十三万余人,走出大批开国将帅

“山岩石洞是我床,树皮野菜是我粮,任你敌人多猖狂,红旗不倒志如钢。”“一颗红星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大别山地区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对残酷的斗争环境发出的铮铮誓言,至今震撼人心。

大别山精神,有着怎样的精神特质?宣讲中,何光耀讲述了发生在大别山的感人故事——

1946年仲夏,张体学率鄂东独二旅掩护中原军区主力部队胜利突围。刚刚跳出数十万敌人包围圈,独二旅却接到中共中央电报,要求停止东进,重回大别山坚持游击战牵制敌军。

此时国民党军队约10万人正在搜索,回去意味着死亡。面对生死,是走还是回?6000名将士义无反顾,一头扎进敌人包围圈。

停止东进,国民党“清剿”的部队立即蜂拥而来,穷凶极恶地扑向鄂东独二旅。6000余人的独二旅,不舍昼夜,牵制十倍于己的敌军,有力策应中共中央战略实施。

一次次突围作战后,这支部队剩余的士兵寥寥无几,他们却仍坚持在崇山峻岭间拖住敌军,成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眼睛与拐杖”。

独二旅将士的生死抉择,是党领导的大别山地区军民坚守信念、紧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军民始终以大局为重、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充分反映了大别山英雄群体坚强的党性和使命担当。

黄麻起义总指挥潘忠汝,六进七出黄安城,腹部被打穿了仍坚持指挥战斗,为掩护战友不幸英勇牺牲,年仅21岁。

“山山岭岭铜锣响,村村寨寨战歌昂,家家户户忙打仗,男女老少齐武装。”“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在湖北省博物馆里陈列着一面完整的铜锣,记载着动员奇迹。

在解放战争时期,罗田县落梅河一带群众多半靠糠菜度日,却先后献出军粮两万多斤、蔬菜上千担、食油500斤、土布400余匹、军鞋2400余双。

这些伟大的牺牲与奉献,反映了大别山人民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境界和胸怀。

渡江战役前夕,团风成立了“支前委员会”,并在多地设“支前站”向前线输送物资,当地群众积极筹措军粮、船只、募集船工。团风解放后,当时黄冈县爱国民主政府紧急征调木船887只、小火轮7艘、军粮440万斤、船工2000余人,支援四野渡江作战。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大别山军民以生命赴使命,反映他们勇当前锋、不胜不休的英雄气概。

28年里,大别山区200余万人参军参战,100余万人牺牲,在册烈士13万余人,走出大批开国将帅。

这些广为流传的民谣和故事,是大别山区人民坚守信念、坚信革命必胜、紧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信念如炬照亮百年征程,大别山精神早已镌刻在山水间。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湖北锚定七大战略加快建成支点

历史铸就精神,精神指引未来。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品格、气质的生动体现,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力量源泉。

湖北是孕育大别山精神的红色沃土。新时代、新征程,弘扬大别山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致敬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大别山精神激励我们坚守信念、永葆初心——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湖北,为湖北发展擘画新蓝图:“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从“努力建设”到“加快建成”,总书记对湖北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

大别山精神激励我们紧跟党走、团结奋斗——

中部支点,湖北如何作为?

2025年“新春第一会”,湖北省委响亮作答: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步骤,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到2030年力争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率先在中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锚定七大战略建支点:能级跨越强支撑、科创引领蓄势能、产业倍增筑根基、枢纽提能拓空间、美丽湖北绘底色、文化创新塑灵魂、区域联动促协同。

有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建成支点目标清晰而明确——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枢纽,打造引领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

大别山精神,激励我们胸怀全局、担当作为——

2025年“新春第一会”上,省委提出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

不惧“卡脖子”,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产业、高端芯片等一系列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向货架,令人瞩目。

大别山精神激励我们勇当前锋、锐意进取——

坚持把产业作为支点之基,突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线并进”,加快推进“51020”现代产业集群全面升级。

牢记嘱托,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今年樱花季,武汉大学、东湖樱花园里人声鼎沸,武汉马拉松赛道上数万人追樱奔跑,文旅经贸活动接连举办,武汉又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大别山精神激励我们敢于斗争、不胜不休——

美国发起关税大战、搅乱国际贸易秩序之际,湖北企业如何应对?武汉锐科激光这样干:“扛起替代进口大旗,减少国外技术依赖”。

高精度卫星遥感,是当今世界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观天测地,引领我国测绘遥感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100多年前,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今天,科研工作者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守住了科技的制高点。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红土地上,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正在续写崭新篇章——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荆楚女儿不断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昂扬斗志、敢打敢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团结一条心,汇聚起“奋勇争先、建成支点、谱写新篇”的磅礴力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金凌云 图片均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责任编辑:李欢

传承精神谱系 汇聚支点力量|党史专家何光耀讲述大别山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探寻精神密码 汇聚支点力量

发表时间:2025-04-21 来源:湖北文明网

编者按

精神辉映奋进征程,奋斗绘成时代新篇。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汇聚起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磅礴力量,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启动“传承精神谱系 汇聚支点力量”主题宣讲。即日起,湖北日报将深入报道主题宣讲活动,传承精神谱系、赓续红色血脉,为奋进支点提供丰厚精神滋养。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何光耀正在宣讲。

现场观众与宣讲嘉宾互动。

现场观众与宣讲嘉宾互动。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宣讲。

宣讲嘉宾

何光耀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大别山革命传奇背后有着怎样的牺牲与奉献,又蕴藏着怎样的精神密码、给我们怎样的精神力量?

4月17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明德报告厅气氛热烈,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主办的“传承精神谱系 汇聚支点力量”主题宣讲活动启动。第一讲聚焦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何光耀生动讲述了大别山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 大别山地区是重要建党基地

“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汇聚了一条气势磅礴的精神大河。大别山精神,就是这条大河之中的一座闪亮航标。”何光耀说,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

横亘江淮之间,雄踞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瞰南京,西扼武汉,绵延八百里,这里就是大别山。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英雄的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书写了“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革命传奇,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彪炳史册的赫赫功勋。

一切精神皆有来源。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在哪里产生。

“回顾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历史,我们更能深刻领会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何光耀系统梳理了大别山革命斗争历史的基本定位:重要建党基地、农运中心、红军摇篮、抗战支点、解放前锋。

重要建党基地:马克思主义传播早、中共党的组织建立早——

1921年7月16日至21日,黄冈县回龙山凌新小学24人集会结社,独立创建了具有共产党早期组织性质的进步团体共存社。1921年冬,八斗湾、陈策楼两个党小组成立,这是大别山地区最早的党小组。

建党初期,中共一大全国58名党员中,来自大别山地区的有9位,占比15.5%。陈独秀、李大钊,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等亲自指导了这里的建党活动。

农运中心:大别山地区是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区之一——

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大革命时期,在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大背景之下,大别山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大别山地区是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区之一。

红军摇篮:党领导创建鄂豫皖苏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这里领导创建了鄂豫皖苏区,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地区被誉为红军重要摇篮。

抗战支点:中原敌后抗战重要战略支点、兵员基地、财粮基地、情报基地——

全面抗战时期,大别山地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夺取中原敌后抗战伟大胜利的核心区域。

解放前锋:大别山地区勇担解放前锋——

1946年6月,在大悟县宣化店展开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拉开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幕。一年后,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的大幕。大别山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前锋。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一面永恒的旗帜。

绝对忠诚紧跟党走—— 在册烈士十三万余人,走出大批开国将帅

“山岩石洞是我床,树皮野菜是我粮,任你敌人多猖狂,红旗不倒志如钢。”“一颗红星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大别山地区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对残酷的斗争环境发出的铮铮誓言,至今震撼人心。

大别山精神,有着怎样的精神特质?宣讲中,何光耀讲述了发生在大别山的感人故事——

1946年仲夏,张体学率鄂东独二旅掩护中原军区主力部队胜利突围。刚刚跳出数十万敌人包围圈,独二旅却接到中共中央电报,要求停止东进,重回大别山坚持游击战牵制敌军。

此时国民党军队约10万人正在搜索,回去意味着死亡。面对生死,是走还是回?6000名将士义无反顾,一头扎进敌人包围圈。

停止东进,国民党“清剿”的部队立即蜂拥而来,穷凶极恶地扑向鄂东独二旅。6000余人的独二旅,不舍昼夜,牵制十倍于己的敌军,有力策应中共中央战略实施。

一次次突围作战后,这支部队剩余的士兵寥寥无几,他们却仍坚持在崇山峻岭间拖住敌军,成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眼睛与拐杖”。

独二旅将士的生死抉择,是党领导的大别山地区军民坚守信念、紧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军民始终以大局为重、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充分反映了大别山英雄群体坚强的党性和使命担当。

黄麻起义总指挥潘忠汝,六进七出黄安城,腹部被打穿了仍坚持指挥战斗,为掩护战友不幸英勇牺牲,年仅21岁。

“山山岭岭铜锣响,村村寨寨战歌昂,家家户户忙打仗,男女老少齐武装。”“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在湖北省博物馆里陈列着一面完整的铜锣,记载着动员奇迹。

在解放战争时期,罗田县落梅河一带群众多半靠糠菜度日,却先后献出军粮两万多斤、蔬菜上千担、食油500斤、土布400余匹、军鞋2400余双。

这些伟大的牺牲与奉献,反映了大别山人民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境界和胸怀。

渡江战役前夕,团风成立了“支前委员会”,并在多地设“支前站”向前线输送物资,当地群众积极筹措军粮、船只、募集船工。团风解放后,当时黄冈县爱国民主政府紧急征调木船887只、小火轮7艘、军粮440万斤、船工2000余人,支援四野渡江作战。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大别山军民以生命赴使命,反映他们勇当前锋、不胜不休的英雄气概。

28年里,大别山区200余万人参军参战,100余万人牺牲,在册烈士13万余人,走出大批开国将帅。

这些广为流传的民谣和故事,是大别山区人民坚守信念、坚信革命必胜、紧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信念如炬照亮百年征程,大别山精神早已镌刻在山水间。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湖北锚定七大战略加快建成支点

历史铸就精神,精神指引未来。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品格、气质的生动体现,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力量源泉。

湖北是孕育大别山精神的红色沃土。新时代、新征程,弘扬大别山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致敬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大别山精神激励我们坚守信念、永葆初心——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湖北,为湖北发展擘画新蓝图:“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从“努力建设”到“加快建成”,总书记对湖北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

大别山精神激励我们紧跟党走、团结奋斗——

中部支点,湖北如何作为?

2025年“新春第一会”,湖北省委响亮作答: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步骤,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到2030年力争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率先在中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锚定七大战略建支点:能级跨越强支撑、科创引领蓄势能、产业倍增筑根基、枢纽提能拓空间、美丽湖北绘底色、文化创新塑灵魂、区域联动促协同。

有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建成支点目标清晰而明确——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枢纽,打造引领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

大别山精神,激励我们胸怀全局、担当作为——

2025年“新春第一会”上,省委提出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

不惧“卡脖子”,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产业、高端芯片等一系列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向货架,令人瞩目。

大别山精神激励我们勇当前锋、锐意进取——

坚持把产业作为支点之基,突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线并进”,加快推进“51020”现代产业集群全面升级。

牢记嘱托,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今年樱花季,武汉大学、东湖樱花园里人声鼎沸,武汉马拉松赛道上数万人追樱奔跑,文旅经贸活动接连举办,武汉又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大别山精神激励我们敢于斗争、不胜不休——

美国发起关税大战、搅乱国际贸易秩序之际,湖北企业如何应对?武汉锐科激光这样干:“扛起替代进口大旗,减少国外技术依赖”。

高精度卫星遥感,是当今世界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观天测地,引领我国测绘遥感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100多年前,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今天,科研工作者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守住了科技的制高点。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红土地上,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正在续写崭新篇章——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荆楚女儿不断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昂扬斗志、敢打敢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团结一条心,汇聚起“奋勇争先、建成支点、谱写新篇”的磅礴力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金凌云 图片均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