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这一天好久了!”4月11日,经过近5个小时采集,华中科技大学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康康(化名)成功捐献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俗称捐髓),为一名远方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火种”。捐髓完后,13日康康就回到了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屏小学继续支教。
2023年10月,康康在过生日的当天报名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个月前,正在云南支教的康康接到武汉红十字会的电话:她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询问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接到电话后,她没有丝毫犹豫,马上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等待捐献的过程中,康康开始加强运动,只为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强健的体质是救人的底气。”康康说。
“希望受捐患者早日康复,能像我一样大口大口地吃饭。”4月11日,成功捐献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后,康康在病床上一边吃饭,一边道出心中的期望。
赶来陪同她的华科大学生毕雨欣说:“作为康康的队友和朋友,见证这一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件影响重大的事情。”受康康影响,她身边的一些朋友也决心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捐献造血干细胞两天后,康康就踏上回支教的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屏小学的路。“我现在整体情况挺好,我觉得最多一星期甚至可能都不到,就可以回到我的教学岗位。”康康说。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校期间,康康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荣誉,还热心公益,多次无偿献血。
大四时,康康放弃了保研资格,坚定地加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前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屏小学支教。“我来自农村,得益于社会的帮助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我选择回到基层,为孩子们的世界打开一扇窗,种下一些人生的希望和梦想!”康康说。(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记者李碗容 通讯员高翔 实习生张茗洋 沈昕)
发表时间:2025-04-16 来源:湖北文明网
“我等这一天好久了!”4月11日,经过近5个小时采集,华中科技大学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康康(化名)成功捐献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俗称捐髓),为一名远方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火种”。捐髓完后,13日康康就回到了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屏小学继续支教。
2023年10月,康康在过生日的当天报名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个月前,正在云南支教的康康接到武汉红十字会的电话:她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询问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接到电话后,她没有丝毫犹豫,马上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等待捐献的过程中,康康开始加强运动,只为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强健的体质是救人的底气。”康康说。
“希望受捐患者早日康复,能像我一样大口大口地吃饭。”4月11日,成功捐献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后,康康在病床上一边吃饭,一边道出心中的期望。
赶来陪同她的华科大学生毕雨欣说:“作为康康的队友和朋友,见证这一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件影响重大的事情。”受康康影响,她身边的一些朋友也决心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捐献造血干细胞两天后,康康就踏上回支教的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屏小学的路。“我现在整体情况挺好,我觉得最多一星期甚至可能都不到,就可以回到我的教学岗位。”康康说。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校期间,康康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荣誉,还热心公益,多次无偿献血。
大四时,康康放弃了保研资格,坚定地加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前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屏小学支教。“我来自农村,得益于社会的帮助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我选择回到基层,为孩子们的世界打开一扇窗,种下一些人生的希望和梦想!”康康说。(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记者李碗容 通讯员高翔 实习生张茗洋 沈昕)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