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汉江之滨,岘山脚下,千年古城巍然挺立,襄阳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发出守护国家安全的磅礴伟力!
近年来,襄阳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等“七进”活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社会基础,共同构建大安全格局。
从汉江两岸的璀璨灯光秀到田间地头的“板凳课堂”,从校园里的主题班会到军营中的实战演练,国家安全教育的种子正在这片热土生根发芽。
立心铸魂:夯实国家安全思想根基
南船北马,七省通衢。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这样描述襄阳的战略地位:“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
如今,襄阳是国家确定的中部地区重点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国家安全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海涛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襄阳、法治襄阳,为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强化系统观念,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
一直以来,襄阳坚决扛牢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责任,始终把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党员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推动大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作为一项长期性和基础性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主体,广大党员干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中坚力量,关系国家安全工作的成败。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把责任扛在肩上——
市委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党委宣传大格局,多次在市委全会上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等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内容,压实各级各单位的主体责任,推动全市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坚决捍卫国家安全的实际行动中去。
每年4月15日前后,市委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面向全市领导干部开展主题讲座;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市委党校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形势分析和理论知识,纳入教学计划,推动党员干部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增强工作合力和整体效能——
襄阳市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突出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基层基础,不断健全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构建敏锐感知、研判预警、防控协同、督办考核的工作闭环。
强化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推动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各种类力量联动集成,加快形成全范围、全领域、全过程齐抓共管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坚决筑牢防风险、保平安、促稳定的铜墙铁壁。
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全市“七五”“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和系列活动。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安全稳定的良好态势——
连续三年在《襄阳日报》开设专栏,邀请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市直单位、重点领域的相关负责人,围绕筑牢国家安全防线撰写署名文章,讲认识、谈体会、说打算、话落实;依托“两微一端”开展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推广。
每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后,在汉江沿岸10处地标开展主题灯光秀,循环播放国家安全宣传标语,广泛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增强“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
襄阳市连续多年向市民集中推送国家安全教育短信,充分营造了浓厚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氛围。
2021年,襄阳市将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等3家单位设立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推动各地各有关单位依托各类主题展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走廊等建设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基地。
2022年至今,市国安部门联合市公交集团开通“襄阳市12339国家安全示范线”,利用511路公交车和K15公交专线宣传国家安全知识。
2023年,举办襄阳市国家安全知识大赛,来自各地各行业的8支代表队参与角逐,直播观看人数超过100万人次。
2024年,聚焦“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主题,推出主题网上展厅活动,网络点击量达到“10万+”。
今年,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创建省级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一批动漫、漫画、歌曲等国家安全优秀文艺作品通过“襄阳晨钟”微信公众号分批推送;“维护国家安全 问策隆中对”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十周年主题活动在古隆中景区成功举办;“智慧国安·创意飞扬”AI创作大赛在全市高校火热开展……
这十年,襄阳以思想领航凝聚共识,以机制创新激发活力,在国家安全教育领域交出了一份厚重答卷。
当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城市血脉,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自觉正在转化为澎湃动能。
聚势赋能:构建全民共治安全格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和难预料因素增多,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各类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每年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后,襄阳市动员各方力量,创新方式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家安全“七进”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凝聚全社会关心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024年4月12日,唐城景区门口,一个悬挂着“筑牢人民防线 维护国家安全”醒目宣传标语的热气球缓缓升起,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
热气球下,武警官兵用战术动作演示反恐防暴,网信干部现场解密网络陷阱,蓝天救援队展示应急处突技能……这一幕,正是襄阳创新开展“七进”宣传活动的生动缩影,每一个画面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在维护国家安全征程上的积极探索与奋进姿态。
从机关到军营,从社区到田埂,襄阳全民共治的安全网络越织越密。
进机关——
东津新区挥利剑、筑防线,通过案例警示教育、观看宣传片等形式敲警钟、强信念,增强干部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襄州区设讲坛、砺精兵,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分析+警示教育”模式破迷局、揭暗涌,为党员干部淬炼“火眼金睛”。枣阳市亮考卷、铸铁军,760余名副科级及以上干部执笔为戈,进行国家安全知识测试,以测促学、以测促宣。
汉江两岸战旗猎猎,古城内外铁壁森严!各单位通过基层宣传教育阵地构筑国家安全教育立体防线,共谱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壮阔战歌。
进社区——
看!樊城区群团铁军齐发力:寒暑假课堂托起希望,趣味运动会激扬斗志,“安全家庭”擂台赛旌旗招展,国家安全之种深植民心,法治信仰之根破土生发。
听!高新区银幕亮剑出鞘:辖区万达影城、中影星美悦动、星轶影城等影院,宣传片破空而来,警示语响彻云霄。
赞!宜城市筑牢铜墙铁壁:社区宣讲团列阵出征,网格尖兵队昼夜巡防,国家安全、禁毒、反邪教、保密、反恐、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知识入脑入心,各个阵地同频共振,全民防线固若金汤。
群众在哪里,宣传教育就覆盖到哪里。文艺轻骑兵踏遍街巷,翰墨丹青泼墨古城,百姓舞台战歌嘹亮,安全防线巍然屹立!争当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积极宣传者、自觉践行者、有力推动者,这便是襄阳人民的磅礴伟力!
进企业——
筑牢数字防线,危化矿山116家试点企业全域布控;创建“襄安无事”系统,风险预警精准研判;全国首创“三项岗位”智慧考场,24小时无间断锻造安全铁军;锻造沉浸式培训基地,VR实景演练重塑安全屏障。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开展各类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主题宣教活动2568场次。
近年来,襄阳市有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落细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全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截至目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实现了“一无两降”。
进网络——
谷城县在官网开设《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专栏,常态化宣传维护国家安全相关知识,报道全县国家安全宣传动态。襄城区组织开展“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随手拍”图片征集大赛、“4·15宣传海报设计”等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吸引群众积极参与。
2020年至2022年,襄阳市连续推介湖北省国家安全网络主题展览。2023年,组织各地各单位参加全省国家安全知识竞猜和网络答题活动,参与量和点击量位居全省第二。
2024年策划“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主题网络展览,开发H5互动有奖小程序,推动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学习、宣传、了解、维护国家安全。
进乡村——
南漳县成立银发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500多场形式多样的“板凳课堂”;309个村(社区)配备专业法律顾问,利用“屋场夜话”开展“平安夜话”活动,解决各类矛盾纠纷7400余件。老河口市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强乡村地区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确保乡村地区的安全稳定。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夯实发展基础。襄阳市通过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为夯实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进学校——
在湖北文理学院,国家安全教育专家讲座座无虚席;在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进校园活动精彩纷呈;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维护国家安全,你我共同承担”主题沙龙讨论热烈;在襄阳四中,国旗下宣讲国家安全知识慷慨激昂;在松鹤路小学,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班队会誓言铮铮……从高等学府到小学课堂,从理论高地到实践前沿,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在襄阳呈现燎原之势!
近年来,襄阳市每年组织中小学师生共聚云端,在4月15日前后同上国家安全主题课,通过升国旗、网络课、知识竞赛、主题作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依托“小手拉大手”带动效应,引导广大家庭共同学习、了解国家安全知识,参与维护国家安全具体行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进军营——
红色故事宣讲、开展队列训练、青少年进军营……近年来,襄阳市军地联合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国家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此外,襄阳市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军事训练内容,通过模拟演练、实战化训练等形式,增强官兵的国家安全意识。
从一个部门到全民参与,从“被动听”到“主动讲”,襄阳用十年探索证明:当国家安全教育真正走进群众心坎,就能激发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磅礴力量。这力量,正转化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实盾牌。
固本强基:织密重点领域防护网络
国家安全,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秉要执本,常勤精进。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须臾不可放松。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荆楚。襄阳这座千年古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打赢了这场疫情阻击战。
如今,襄阳的公共卫生“防护盾”正在加速成型:总投资20亿元的同济襄阳医院主体建筑已封顶;鄂西北(襄阳)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新疾控中心、新急救中心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和搬迁入驻,市第一人民医院东津院区、市中医医院东津院区正式启用。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保障粮食安全,既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安全所系。
10年来,襄阳市牢牢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呐博精酿啤酒生产线昼夜运转,云上牧歌智慧产业园奶牛戴上了智能耳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结出硕果。2024年,襄阳市建设48.2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94.73亿斤粮食总产,筑起“荆楚粮仓”的坚实底座。
能源被喻为“工业的粮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地处内陆的襄阳,是能源消费大市,但能源资源十分有限,长期面临缺煤、无油、乏气的尴尬境地。
近年来,襄阳高质量推进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形成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以及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
在鄂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地,工人们正在安装智能巡检设备。这个覆盖3万平方公里的能源“大动脉”,将实现绿电100%消纳。从雅口航运枢纽的机组轰鸣,到华电光伏板的蓝色海洋,襄阳能源版图的重构,正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生动实践。
国网襄阳供电公司的数据显示,2013年,襄阳电力总装机314.7万千瓦,火电占比81.7%、水电占比16.2%,新能源装机占比仅为2.1%。而2024年,全市发电装机总量1149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648.5万千瓦,占比56.4%,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累计99.6亿千瓦时,占全市发电总量的36%。能源结构布局更加优化,襄阳电力“含绿量”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秉轴持钧,以一持万。襄阳市坚持把安全贯穿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2024年,面对两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6轮强降雨,特别是唐河近50年来最大洪水、小清河1964年以来超标准洪水,全市上下众志成城、顽强奋战,夺取了抗灾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有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围绕“兴水利、除水患、提水质”,持续抓好引江补汉襄阳段、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襄阳段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完成西河、八都河等13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完善汉江流域及其支流防洪体系,加快建设安全韧性现代水网。
——坚持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抑尘、控车、压煤、减排”协同治理,下大力气解决居民“家门口”的噪声、油烟等问题,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好转。2024年,襄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4天,比上一年增加12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44.8微克/立方米,较上一年下降4.5%。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2024年,15个“保交楼”项目交付全面完成,52个“保交房”项目交付率达到92.5%,鄂西北最大的人才社区青隽城建成使用。
——加强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监测,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网络诈骗。2024年,襄阳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持续向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开展反邪教宣传进社区等活动,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坚决查处网络谣言和有害信息,严密防范各类渗透、破坏、分裂活动,守好政治安全“生命线”。十年间,全市社会大局始终保持平稳。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襄阳儿女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共同谱写国家安全新篇章。党员干部当先锋,挺起维护安全“硬脊梁”;人民群众做主角,筑牢群防群治“防火墙”;青年一代勇担当,争当国家安全“生力军”。让我们携手并肩,以“襄阳之为”贡献“国安之治”,让新时代国家安全长城巍然屹立!(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严俊杰 袁政 通讯员 刘锴 李晶晶)
发表时间:2025-04-15 来源:湖北文明网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汉江之滨,岘山脚下,千年古城巍然挺立,襄阳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发出守护国家安全的磅礴伟力!
近年来,襄阳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等“七进”活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社会基础,共同构建大安全格局。
从汉江两岸的璀璨灯光秀到田间地头的“板凳课堂”,从校园里的主题班会到军营中的实战演练,国家安全教育的种子正在这片热土生根发芽。
立心铸魂:夯实国家安全思想根基
南船北马,七省通衢。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这样描述襄阳的战略地位:“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
如今,襄阳是国家确定的中部地区重点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国家安全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海涛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襄阳、法治襄阳,为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强化系统观念,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
一直以来,襄阳坚决扛牢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责任,始终把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党员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推动大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作为一项长期性和基础性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主体,广大党员干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中坚力量,关系国家安全工作的成败。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把责任扛在肩上——
市委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党委宣传大格局,多次在市委全会上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等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内容,压实各级各单位的主体责任,推动全市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坚决捍卫国家安全的实际行动中去。
每年4月15日前后,市委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面向全市领导干部开展主题讲座;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市委党校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形势分析和理论知识,纳入教学计划,推动党员干部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增强工作合力和整体效能——
襄阳市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突出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基层基础,不断健全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构建敏锐感知、研判预警、防控协同、督办考核的工作闭环。
强化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推动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各种类力量联动集成,加快形成全范围、全领域、全过程齐抓共管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坚决筑牢防风险、保平安、促稳定的铜墙铁壁。
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全市“七五”“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和系列活动。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安全稳定的良好态势——
连续三年在《襄阳日报》开设专栏,邀请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市直单位、重点领域的相关负责人,围绕筑牢国家安全防线撰写署名文章,讲认识、谈体会、说打算、话落实;依托“两微一端”开展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推广。
每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后,在汉江沿岸10处地标开展主题灯光秀,循环播放国家安全宣传标语,广泛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增强“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
襄阳市连续多年向市民集中推送国家安全教育短信,充分营造了浓厚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氛围。
2021年,襄阳市将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等3家单位设立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推动各地各有关单位依托各类主题展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走廊等建设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基地。
2022年至今,市国安部门联合市公交集团开通“襄阳市12339国家安全示范线”,利用511路公交车和K15公交专线宣传国家安全知识。
2023年,举办襄阳市国家安全知识大赛,来自各地各行业的8支代表队参与角逐,直播观看人数超过100万人次。
2024年,聚焦“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主题,推出主题网上展厅活动,网络点击量达到“10万+”。
今年,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创建省级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一批动漫、漫画、歌曲等国家安全优秀文艺作品通过“襄阳晨钟”微信公众号分批推送;“维护国家安全 问策隆中对”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十周年主题活动在古隆中景区成功举办;“智慧国安·创意飞扬”AI创作大赛在全市高校火热开展……
这十年,襄阳以思想领航凝聚共识,以机制创新激发活力,在国家安全教育领域交出了一份厚重答卷。
当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城市血脉,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自觉正在转化为澎湃动能。
聚势赋能:构建全民共治安全格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和难预料因素增多,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各类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每年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后,襄阳市动员各方力量,创新方式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家安全“七进”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凝聚全社会关心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024年4月12日,唐城景区门口,一个悬挂着“筑牢人民防线 维护国家安全”醒目宣传标语的热气球缓缓升起,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
热气球下,武警官兵用战术动作演示反恐防暴,网信干部现场解密网络陷阱,蓝天救援队展示应急处突技能……这一幕,正是襄阳创新开展“七进”宣传活动的生动缩影,每一个画面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在维护国家安全征程上的积极探索与奋进姿态。
从机关到军营,从社区到田埂,襄阳全民共治的安全网络越织越密。
进机关——
东津新区挥利剑、筑防线,通过案例警示教育、观看宣传片等形式敲警钟、强信念,增强干部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襄州区设讲坛、砺精兵,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分析+警示教育”模式破迷局、揭暗涌,为党员干部淬炼“火眼金睛”。枣阳市亮考卷、铸铁军,760余名副科级及以上干部执笔为戈,进行国家安全知识测试,以测促学、以测促宣。
汉江两岸战旗猎猎,古城内外铁壁森严!各单位通过基层宣传教育阵地构筑国家安全教育立体防线,共谱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壮阔战歌。
进社区——
看!樊城区群团铁军齐发力:寒暑假课堂托起希望,趣味运动会激扬斗志,“安全家庭”擂台赛旌旗招展,国家安全之种深植民心,法治信仰之根破土生发。
听!高新区银幕亮剑出鞘:辖区万达影城、中影星美悦动、星轶影城等影院,宣传片破空而来,警示语响彻云霄。
赞!宜城市筑牢铜墙铁壁:社区宣讲团列阵出征,网格尖兵队昼夜巡防,国家安全、禁毒、反邪教、保密、反恐、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知识入脑入心,各个阵地同频共振,全民防线固若金汤。
群众在哪里,宣传教育就覆盖到哪里。文艺轻骑兵踏遍街巷,翰墨丹青泼墨古城,百姓舞台战歌嘹亮,安全防线巍然屹立!争当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积极宣传者、自觉践行者、有力推动者,这便是襄阳人民的磅礴伟力!
进企业——
筑牢数字防线,危化矿山116家试点企业全域布控;创建“襄安无事”系统,风险预警精准研判;全国首创“三项岗位”智慧考场,24小时无间断锻造安全铁军;锻造沉浸式培训基地,VR实景演练重塑安全屏障。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开展各类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主题宣教活动2568场次。
近年来,襄阳市有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落细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全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截至目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实现了“一无两降”。
进网络——
谷城县在官网开设《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专栏,常态化宣传维护国家安全相关知识,报道全县国家安全宣传动态。襄城区组织开展“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随手拍”图片征集大赛、“4·15宣传海报设计”等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吸引群众积极参与。
2020年至2022年,襄阳市连续推介湖北省国家安全网络主题展览。2023年,组织各地各单位参加全省国家安全知识竞猜和网络答题活动,参与量和点击量位居全省第二。
2024年策划“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主题网络展览,开发H5互动有奖小程序,推动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学习、宣传、了解、维护国家安全。
进乡村——
南漳县成立银发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500多场形式多样的“板凳课堂”;309个村(社区)配备专业法律顾问,利用“屋场夜话”开展“平安夜话”活动,解决各类矛盾纠纷7400余件。老河口市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强乡村地区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确保乡村地区的安全稳定。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夯实发展基础。襄阳市通过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为夯实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进学校——
在湖北文理学院,国家安全教育专家讲座座无虚席;在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进校园活动精彩纷呈;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维护国家安全,你我共同承担”主题沙龙讨论热烈;在襄阳四中,国旗下宣讲国家安全知识慷慨激昂;在松鹤路小学,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班队会誓言铮铮……从高等学府到小学课堂,从理论高地到实践前沿,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在襄阳呈现燎原之势!
近年来,襄阳市每年组织中小学师生共聚云端,在4月15日前后同上国家安全主题课,通过升国旗、网络课、知识竞赛、主题作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依托“小手拉大手”带动效应,引导广大家庭共同学习、了解国家安全知识,参与维护国家安全具体行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进军营——
红色故事宣讲、开展队列训练、青少年进军营……近年来,襄阳市军地联合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国家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此外,襄阳市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军事训练内容,通过模拟演练、实战化训练等形式,增强官兵的国家安全意识。
从一个部门到全民参与,从“被动听”到“主动讲”,襄阳用十年探索证明:当国家安全教育真正走进群众心坎,就能激发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磅礴力量。这力量,正转化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实盾牌。
固本强基:织密重点领域防护网络
国家安全,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秉要执本,常勤精进。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须臾不可放松。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荆楚。襄阳这座千年古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打赢了这场疫情阻击战。
如今,襄阳的公共卫生“防护盾”正在加速成型:总投资20亿元的同济襄阳医院主体建筑已封顶;鄂西北(襄阳)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新疾控中心、新急救中心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和搬迁入驻,市第一人民医院东津院区、市中医医院东津院区正式启用。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保障粮食安全,既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安全所系。
10年来,襄阳市牢牢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呐博精酿啤酒生产线昼夜运转,云上牧歌智慧产业园奶牛戴上了智能耳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结出硕果。2024年,襄阳市建设48.2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94.73亿斤粮食总产,筑起“荆楚粮仓”的坚实底座。
能源被喻为“工业的粮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地处内陆的襄阳,是能源消费大市,但能源资源十分有限,长期面临缺煤、无油、乏气的尴尬境地。
近年来,襄阳高质量推进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形成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以及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
在鄂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地,工人们正在安装智能巡检设备。这个覆盖3万平方公里的能源“大动脉”,将实现绿电100%消纳。从雅口航运枢纽的机组轰鸣,到华电光伏板的蓝色海洋,襄阳能源版图的重构,正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生动实践。
国网襄阳供电公司的数据显示,2013年,襄阳电力总装机314.7万千瓦,火电占比81.7%、水电占比16.2%,新能源装机占比仅为2.1%。而2024年,全市发电装机总量1149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648.5万千瓦,占比56.4%,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累计99.6亿千瓦时,占全市发电总量的36%。能源结构布局更加优化,襄阳电力“含绿量”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秉轴持钧,以一持万。襄阳市坚持把安全贯穿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2024年,面对两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6轮强降雨,特别是唐河近50年来最大洪水、小清河1964年以来超标准洪水,全市上下众志成城、顽强奋战,夺取了抗灾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有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围绕“兴水利、除水患、提水质”,持续抓好引江补汉襄阳段、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襄阳段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完成西河、八都河等13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完善汉江流域及其支流防洪体系,加快建设安全韧性现代水网。
——坚持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抑尘、控车、压煤、减排”协同治理,下大力气解决居民“家门口”的噪声、油烟等问题,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好转。2024年,襄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4天,比上一年增加12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44.8微克/立方米,较上一年下降4.5%。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2024年,15个“保交楼”项目交付全面完成,52个“保交房”项目交付率达到92.5%,鄂西北最大的人才社区青隽城建成使用。
——加强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监测,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网络诈骗。2024年,襄阳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持续向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开展反邪教宣传进社区等活动,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坚决查处网络谣言和有害信息,严密防范各类渗透、破坏、分裂活动,守好政治安全“生命线”。十年间,全市社会大局始终保持平稳。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襄阳儿女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共同谱写国家安全新篇章。党员干部当先锋,挺起维护安全“硬脊梁”;人民群众做主角,筑牢群防群治“防火墙”;青年一代勇担当,争当国家安全“生力军”。让我们携手并肩,以“襄阳之为”贡献“国安之治”,让新时代国家安全长城巍然屹立!(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严俊杰 袁政 通讯员 刘锴 李晶晶)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