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县罾沟村:文化细流浸润精神家园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10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日前,咸丰县朝阳寺镇工会和朝阳电业组织相关职工来到全国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罾沟村开展“践行红色初心”政企联合团建活动。

在罾沟村文化礼堂政治生活馆,全体人员瞻仰与党史和红军长征有关的实物、图片及文字资料,详细回顾红十八师“罾沟突围”的感人故事,接受思想洗礼。随后,大家在朝阳寺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的指导下,进入农家果园,给柚子树剪枝、施肥、覆膜,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罾沟村文化礼堂政治生活馆是朝阳寺镇在推进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过程中,利用20世纪70年代供销社老房改造而成,面积约350平方米,分为陈列室和活动室,集学习、教育、展示、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该馆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地标性阵地,让党员干部在这里追寻红色记忆、接受思想洗礼、汲取前行力量。

政治生活馆是罾沟村文化礼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礼堂于2024年建成,包括一馆(政治生活馆)、一堂(红军食堂)、一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园(体验园)等。罾沟村围绕“文化礼堂 精神家园”定位,依托红色文化与绿水青山特色资源,让文化礼堂成为党群的“连心桥”、重现乡村历史的“展览馆”、塑造乡风文明的“发源地”。

文化兴,则产业兴。罾沟村现有千亩白柚产业基地,白柚产业是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该村大力发展油茶、特色蔬菜、生猪等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

朝阳镇还通过“政府补一点、群众投一点、社会帮一点”方式整合政策资金,鼓励罾沟村群众以出钱出物、投工投劳、让地让利等形式参与共建,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造花果庭院,建设了一批示范院落。

村民积极出资、出力、出材料,自发捐赠石磨、陶罐、风车等老物件,对公共区域进行美化。各家各户动手修花坛、砌保坎,打造“微景观”,一座座独具特色的美丽庭院成为山乡风景线。

罾沟村文化礼堂建成以来,已接待20多个单位和团体、1500多名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彭信琼 通讯员罗晓庆

责任编辑:何霄

咸丰县罾沟村:文化细流浸润精神家园

发表时间:2025-04-10 来源:湖北文明网

日前,咸丰县朝阳寺镇工会和朝阳电业组织相关职工来到全国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罾沟村开展“践行红色初心”政企联合团建活动。

在罾沟村文化礼堂政治生活馆,全体人员瞻仰与党史和红军长征有关的实物、图片及文字资料,详细回顾红十八师“罾沟突围”的感人故事,接受思想洗礼。随后,大家在朝阳寺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的指导下,进入农家果园,给柚子树剪枝、施肥、覆膜,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罾沟村文化礼堂政治生活馆是朝阳寺镇在推进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过程中,利用20世纪70年代供销社老房改造而成,面积约350平方米,分为陈列室和活动室,集学习、教育、展示、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该馆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地标性阵地,让党员干部在这里追寻红色记忆、接受思想洗礼、汲取前行力量。

政治生活馆是罾沟村文化礼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礼堂于2024年建成,包括一馆(政治生活馆)、一堂(红军食堂)、一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园(体验园)等。罾沟村围绕“文化礼堂 精神家园”定位,依托红色文化与绿水青山特色资源,让文化礼堂成为党群的“连心桥”、重现乡村历史的“展览馆”、塑造乡风文明的“发源地”。

文化兴,则产业兴。罾沟村现有千亩白柚产业基地,白柚产业是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该村大力发展油茶、特色蔬菜、生猪等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

朝阳镇还通过“政府补一点、群众投一点、社会帮一点”方式整合政策资金,鼓励罾沟村群众以出钱出物、投工投劳、让地让利等形式参与共建,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造花果庭院,建设了一批示范院落。

村民积极出资、出力、出材料,自发捐赠石磨、陶罐、风车等老物件,对公共区域进行美化。各家各户动手修花坛、砌保坎,打造“微景观”,一座座独具特色的美丽庭院成为山乡风景线。

罾沟村文化礼堂建成以来,已接待20多个单位和团体、1500多名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彭信琼 通讯员罗晓庆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