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绣”新城——长阳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09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长阳城区白石滩口袋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好去处。

长阳城区西门菜市场面貌一新。三峡日报通讯员 吴育航 摄

“山挤城,城突围。”长阳县城龙舟坪,因酷似一叶龙舟,依偎在清江怀中而得名。

清江如带,群山如屏。但美景背后,是发展的难题——土地稀缺,城市被“逼”在狭长河谷里。

如何破局?长阳用四年时间,交出了一份答卷:城镇化率突破40%,增长2.47个百分点,连续 4年增幅位居全省首位。

破题:刀刃向内解痼疾

“私搭乱建的地方拆了,江景更透亮了!”3月,长阳城管部门拆除了县城土家源广场江边绿化区的一处违规柴棚,周边居民纷纷拍手叫好。

曾经,土地稀缺让长阳县城“野蛮生长”,违章建筑扎堆、空间线缆杂乱,城市不堪重负。2021年的一份“城市体检报告”显示,37%的受访居民对此打低分,违章建筑和杂乱线缆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斩乱麻,需快刀。

当年12月,长阳启动史上最大规模“双清行动”,打响城市品质提升攻坚战。几年来,累计拆除各类违建4969处、近70万平方米。

除了大刀阔斧拆除违建,还对县城进行“内科手术”。启动城区市政管线普查。历时两个多月,对市政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5大类,652.07公里管线的敷设情况进行探测。投资3.12亿元实施城区管线入地及供排水改造工程,主城区空中24.8万米的飞线集体“遁地入管”;城市污水管网延伸、城市垃圾处理能力全面提升……

如今,城市松了绑,山水露真容,长阳这座山水之城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绣景:方寸之地见匠心

正是春光好时节,白石滩口袋公园人气旺。旋转廊道转出欢乐,临江秋千荡起笑声,彩色步道上,居民游客络绎不绝。

一江碧水,是大自然对这座小城的馈赠。长阳提出,要建设“山水优势、土家特色、主客共享、低碳智慧”的中国最美土家特色旅居城市。 把公园装进“口袋”,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无奈之举,更是“绣花功夫”的生动实践。

清江古城旁,2000平方米的荒废地块变身土家风情小花园;县城入口处,土家图腾“白虎”化身卡通地标;清江特大桥下,曾经荒芜的废弃用地如今华丽变身,成为长阳首个青年主题公园。依山傍水的美景、明亮的色彩装饰,营造出阳光活力的氛围,不仅满足了青年就近休闲游憩的需求,也成了市民追逐潮流的热门打卡地。

10余处“边角料”地块经过精心设计,化作1.2万平方米的“金边银角”,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我们对每一个口袋公园和景观进行精准定位,细分位置与需求,充分融合长阳文化元素,不仅打造成主题鲜明、功能多样化的活动场所,也成为长阳文化的展示窗口。”长阳住建局局长柳新力说。

筑城:烟火气里惠民生

4月的长阳县城,西门菜市场改造进入尾声。这座运营十余年的老市场即将脱胎换骨:市场内分区布局合理,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极具土家特色的装饰顶棚、整齐划一的门面招牌让人赏心悦目。更让广大市民感到欣喜的是,市场楼上6层的立体停车场还能提供车位150个,大大缓解了周边区域停车难。

“以前环境差、停车难,现在买菜成了享受。”老住户胡女士的感慨,道出民生之变。过去,县城农贸市场普遍存在“三乱”:车乱停、摊乱摆、水乱排。

2021年,长阳启动菜市场提质惠民三年行动,剑指顽疾。近年来,四冲街、新桥、西门三个菜市场陆续完成改造,改造(新建)总面积达到3200㎡,新增摊位101个,停车位193个。

从提升“主客共享”体验的“车位”“桩位”“摊位”“厕位”,到解决“一老一小”需求的“床位”“托位”“学位”,再到保障“安居乐业”的“房位”“梯位”“岗位”,长阳连续三年实施民生“增十位”行动。2024年,全县民生支出14.94亿元,占比达86.2%。

数字最有说服力:建成并投入运营停车场36个,城市智慧停车平台累计接入停车场50个、停车位5339个,建成公用充电桩896个;新增学位1410个,“大班额”比例从2021年全市最高的15.8%下降到0……

长阳,这座山水之城,正以绣花功夫“绣”出城市品质提升的新画卷,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三峡日报通讯员 覃丹 李胤

责任编辑:何霄

山水之间“绣”新城——长阳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

发表时间:2025-04-09 来源:湖北文明网

长阳城区白石滩口袋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好去处。

长阳城区西门菜市场面貌一新。三峡日报通讯员 吴育航 摄

“山挤城,城突围。”长阳县城龙舟坪,因酷似一叶龙舟,依偎在清江怀中而得名。

清江如带,群山如屏。但美景背后,是发展的难题——土地稀缺,城市被“逼”在狭长河谷里。

如何破局?长阳用四年时间,交出了一份答卷:城镇化率突破40%,增长2.47个百分点,连续 4年增幅位居全省首位。

破题:刀刃向内解痼疾

“私搭乱建的地方拆了,江景更透亮了!”3月,长阳城管部门拆除了县城土家源广场江边绿化区的一处违规柴棚,周边居民纷纷拍手叫好。

曾经,土地稀缺让长阳县城“野蛮生长”,违章建筑扎堆、空间线缆杂乱,城市不堪重负。2021年的一份“城市体检报告”显示,37%的受访居民对此打低分,违章建筑和杂乱线缆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斩乱麻,需快刀。

当年12月,长阳启动史上最大规模“双清行动”,打响城市品质提升攻坚战。几年来,累计拆除各类违建4969处、近70万平方米。

除了大刀阔斧拆除违建,还对县城进行“内科手术”。启动城区市政管线普查。历时两个多月,对市政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5大类,652.07公里管线的敷设情况进行探测。投资3.12亿元实施城区管线入地及供排水改造工程,主城区空中24.8万米的飞线集体“遁地入管”;城市污水管网延伸、城市垃圾处理能力全面提升……

如今,城市松了绑,山水露真容,长阳这座山水之城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绣景:方寸之地见匠心

正是春光好时节,白石滩口袋公园人气旺。旋转廊道转出欢乐,临江秋千荡起笑声,彩色步道上,居民游客络绎不绝。

一江碧水,是大自然对这座小城的馈赠。长阳提出,要建设“山水优势、土家特色、主客共享、低碳智慧”的中国最美土家特色旅居城市。 把公园装进“口袋”,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无奈之举,更是“绣花功夫”的生动实践。

清江古城旁,2000平方米的荒废地块变身土家风情小花园;县城入口处,土家图腾“白虎”化身卡通地标;清江特大桥下,曾经荒芜的废弃用地如今华丽变身,成为长阳首个青年主题公园。依山傍水的美景、明亮的色彩装饰,营造出阳光活力的氛围,不仅满足了青年就近休闲游憩的需求,也成了市民追逐潮流的热门打卡地。

10余处“边角料”地块经过精心设计,化作1.2万平方米的“金边银角”,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我们对每一个口袋公园和景观进行精准定位,细分位置与需求,充分融合长阳文化元素,不仅打造成主题鲜明、功能多样化的活动场所,也成为长阳文化的展示窗口。”长阳住建局局长柳新力说。

筑城:烟火气里惠民生

4月的长阳县城,西门菜市场改造进入尾声。这座运营十余年的老市场即将脱胎换骨:市场内分区布局合理,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极具土家特色的装饰顶棚、整齐划一的门面招牌让人赏心悦目。更让广大市民感到欣喜的是,市场楼上6层的立体停车场还能提供车位150个,大大缓解了周边区域停车难。

“以前环境差、停车难,现在买菜成了享受。”老住户胡女士的感慨,道出民生之变。过去,县城农贸市场普遍存在“三乱”:车乱停、摊乱摆、水乱排。

2021年,长阳启动菜市场提质惠民三年行动,剑指顽疾。近年来,四冲街、新桥、西门三个菜市场陆续完成改造,改造(新建)总面积达到3200㎡,新增摊位101个,停车位193个。

从提升“主客共享”体验的“车位”“桩位”“摊位”“厕位”,到解决“一老一小”需求的“床位”“托位”“学位”,再到保障“安居乐业”的“房位”“梯位”“岗位”,长阳连续三年实施民生“增十位”行动。2024年,全县民生支出14.94亿元,占比达86.2%。

数字最有说服力:建成并投入运营停车场36个,城市智慧停车平台累计接入停车场50个、停车位5339个,建成公用充电桩896个;新增学位1410个,“大班额”比例从2021年全市最高的15.8%下降到0……

长阳,这座山水之城,正以绣花功夫“绣”出城市品质提升的新画卷,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三峡日报通讯员 覃丹 李胤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