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纸花送鲜花,少烧冥币不放鞭,多陪先人说说话,厚祭不如生前孝。”30日,在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乡共联村后山,61岁的护林员朱银富正在劝导前来祭扫的村民。
退休护林员朱银富自创顺口溜劝解乡亲,将文明祭祀的种子播撒进村民的心中。
朱银富担任护林员20多年,他每天两小时巡山,保护山林植被,对一草一林怀有深深的感情。十几年前,一个村民在清明节扫墓时不小心引发山火,虽经众人奋力扑救,但仍烧毁了一些树木和植被,这让朱银富十分心疼。
2015年清明,朱银富在山道入口支起“劝导台”。他将防火知识编成七字顺口溜,逢人便唱。因为他平时热心助人,村民都很敬重他,也认同他的说法。
近年来,在他的劝导下,十余户居民将自家山坟移至公墓,村民秉持祭祀物品不超过20元、鲜花替代纸花的“孝廉”祭扫,共联村兴起了文明祭祀、孝养老人的风气。村民小杨说:“以前大家祭祀比排场,在朱师傅的宣传下,明白了厚葬不如厚养的道理,村里孝老爱亲的氛围更浓了。”
共联村党委书记张其涛表示,还将邀请更多的乡贤担当“文明劝导员”,宣传移风易俗,引导村民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促进乡风文明。(三峡商报 记者崔艳华,通讯员彭平、刘燕)
发表时间:2025-03-31 来源:湖北文明网
“不插纸花送鲜花,少烧冥币不放鞭,多陪先人说说话,厚祭不如生前孝。”30日,在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乡共联村后山,61岁的护林员朱银富正在劝导前来祭扫的村民。
退休护林员朱银富自创顺口溜劝解乡亲,将文明祭祀的种子播撒进村民的心中。
朱银富担任护林员20多年,他每天两小时巡山,保护山林植被,对一草一林怀有深深的感情。十几年前,一个村民在清明节扫墓时不小心引发山火,虽经众人奋力扑救,但仍烧毁了一些树木和植被,这让朱银富十分心疼。
2015年清明,朱银富在山道入口支起“劝导台”。他将防火知识编成七字顺口溜,逢人便唱。因为他平时热心助人,村民都很敬重他,也认同他的说法。
近年来,在他的劝导下,十余户居民将自家山坟移至公墓,村民秉持祭祀物品不超过20元、鲜花替代纸花的“孝廉”祭扫,共联村兴起了文明祭祀、孝养老人的风气。村民小杨说:“以前大家祭祀比排场,在朱师傅的宣传下,明白了厚葬不如厚养的道理,村里孝老爱亲的氛围更浓了。”
共联村党委书记张其涛表示,还将邀请更多的乡贤担当“文明劝导员”,宣传移风易俗,引导村民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促进乡风文明。(三峡商报 记者崔艳华,通讯员彭平、刘燕)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