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沿着积玉口镇“四好农村路”蜿蜒前行,一幅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图景跃然眼前。远处借粮湖烟波浩渺,近处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洁净如洗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积玉口,这座江汉平原小镇,正通过“清洁家园”行动,实现了从“一处美”到“全域美”的美丽蝶变。
环境整治绘就同心圆
“这边拆的时候注意一点,不要让碎石砸到了。”3月18日,在直属村1组危房拆除现场,该村党支部书记周中丰边在现场指挥,边叮嘱群众注意安全。
自“清洁家园”行动开展以来,各村居纷纷开展环境卫生大比拼,村民自发拆除乱搭违建、清理沟渠、打扫卫生,连70多岁的张奶奶都坚持将垃圾分类投放至收集点。
“现在道路上都干干净净,家家户户院子宽敞明亮,生活在这里很幸福。”聊起如今村子的环境面貌,直属村村民陈安春一脸自豪和骄傲:“最让我满意的是村里的道路亮化美化后,不仅看着舒服,连带着邻里关系都更和睦了,大家一起爱护环境,互相帮忙,像个和谐美好的大家庭。”
在罐头尖社区,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手拿扫帚、铁铲,在道路两侧、房前屋后、排水沟渠等处清理垃圾,还进区入户向广大居民宣传环保常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来,增强大家的环境卫生意识。
“环境整治不是干部独唱戏,要让群众当主唱。”罐头尖社区党支部书记郭应强指着“门前三包”责任牌介绍。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整治房前屋后卫生,引导居民共同参与,不断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群众齐动手、众人事情大家办”的转变。同时,通过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营造了家家比干净、人人争优秀的良好氛围。
生态网络织就新图景
每天晚饭过后,罐头尖社区居民彭学梅都会和家人一起到上西荆河滨河公园散步。公园内,鲜花竞相绽放,五彩斑斓的花海与清澈的河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彭学梅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锻炼身体,甚是惬意。“以前河里杂草丛生,垃圾随意倾倒,现在垃圾分类放置,并由专人负责清运。垃圾乱丢乱扔的现象没有了,村民们都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去了。”彭学梅说。
环境整治非一日之功,长效管护才是关键。积玉口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做好42条市镇村三级河湖的环境巡查整治工作,重点清理水面及岸边白色垃圾、建筑垃圾等。镇、村两级河湖长实地查看河岸、河道、河面情况,调配机械、上足人员,对沟渠垃圾、漂浮物、杂草等进行清理打捞,对零散垃圾进行拾捡,累计发现并解决路域环境问题400余个,清理河渠40余公里、水生生物近4万平方米,河道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该镇经济发展办干事邹其达介绍。该镇将民生实事与“清洁家园”行动深度融合:新增的1100个停车位如珍珠点缀集镇,提档升级的公厕清爽卫生,智慧化供水管网服务千家万户。在借粮湖畔,新落成的渔耕文化园与百年古树相映成趣,成为研学游热门打卡地。
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积玉口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市非遗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宋成美正指导居民创作“清洁家园”主题作品,不远处广场舞队伍踩着《龙船调》的韵律翩然起舞。
“这里不仅是健身场所,更是乡情凝结点,居民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新的联系,分享生活点滴。”该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员王梅介绍。
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该镇整合镇、村文化资源,定期举办广场舞大赛、非遗剪纸兴趣班、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去年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2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万人次,充分展示了积玉口镇广大群众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
随着“清洁家园”行动向“精神美”“产业美”延伸,积玉口镇正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该镇立足区位优势,依托万亩借粮湖原生态自然风光,积极打造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湖北大风车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借粮湖亲子研学泛营地项目暨借粮湖文旅项目顺利落户。以3A景区标准构建全域旅游新框架,稳步推进文旅点位开发,探索形成亲子研学、康养服务、民宿餐饮等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让美丽乡村释放“美丽经济”新动能。
从环境蝶变到治理有序,从乡风文明到产业兴旺,积玉口镇借助农文旅融合,正一步步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该镇党委委员严跃表示,将持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以环境美促产业兴,以乡风淳助治理优,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扮靓底色。
如今行走在积玉口镇,但见村在景中、人在画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水乡园林徐徐展开。(潜江日报 记者 余晓勤)
发表时间:2025-03-28 来源:湖北文明网
仲春时节,沿着积玉口镇“四好农村路”蜿蜒前行,一幅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图景跃然眼前。远处借粮湖烟波浩渺,近处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洁净如洗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积玉口,这座江汉平原小镇,正通过“清洁家园”行动,实现了从“一处美”到“全域美”的美丽蝶变。
环境整治绘就同心圆
“这边拆的时候注意一点,不要让碎石砸到了。”3月18日,在直属村1组危房拆除现场,该村党支部书记周中丰边在现场指挥,边叮嘱群众注意安全。
自“清洁家园”行动开展以来,各村居纷纷开展环境卫生大比拼,村民自发拆除乱搭违建、清理沟渠、打扫卫生,连70多岁的张奶奶都坚持将垃圾分类投放至收集点。
“现在道路上都干干净净,家家户户院子宽敞明亮,生活在这里很幸福。”聊起如今村子的环境面貌,直属村村民陈安春一脸自豪和骄傲:“最让我满意的是村里的道路亮化美化后,不仅看着舒服,连带着邻里关系都更和睦了,大家一起爱护环境,互相帮忙,像个和谐美好的大家庭。”
在罐头尖社区,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手拿扫帚、铁铲,在道路两侧、房前屋后、排水沟渠等处清理垃圾,还进区入户向广大居民宣传环保常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来,增强大家的环境卫生意识。
“环境整治不是干部独唱戏,要让群众当主唱。”罐头尖社区党支部书记郭应强指着“门前三包”责任牌介绍。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整治房前屋后卫生,引导居民共同参与,不断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群众齐动手、众人事情大家办”的转变。同时,通过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营造了家家比干净、人人争优秀的良好氛围。
生态网络织就新图景
每天晚饭过后,罐头尖社区居民彭学梅都会和家人一起到上西荆河滨河公园散步。公园内,鲜花竞相绽放,五彩斑斓的花海与清澈的河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彭学梅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锻炼身体,甚是惬意。“以前河里杂草丛生,垃圾随意倾倒,现在垃圾分类放置,并由专人负责清运。垃圾乱丢乱扔的现象没有了,村民们都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去了。”彭学梅说。
环境整治非一日之功,长效管护才是关键。积玉口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做好42条市镇村三级河湖的环境巡查整治工作,重点清理水面及岸边白色垃圾、建筑垃圾等。镇、村两级河湖长实地查看河岸、河道、河面情况,调配机械、上足人员,对沟渠垃圾、漂浮物、杂草等进行清理打捞,对零散垃圾进行拾捡,累计发现并解决路域环境问题400余个,清理河渠40余公里、水生生物近4万平方米,河道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该镇经济发展办干事邹其达介绍。该镇将民生实事与“清洁家园”行动深度融合:新增的1100个停车位如珍珠点缀集镇,提档升级的公厕清爽卫生,智慧化供水管网服务千家万户。在借粮湖畔,新落成的渔耕文化园与百年古树相映成趣,成为研学游热门打卡地。
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积玉口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市非遗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宋成美正指导居民创作“清洁家园”主题作品,不远处广场舞队伍踩着《龙船调》的韵律翩然起舞。
“这里不仅是健身场所,更是乡情凝结点,居民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新的联系,分享生活点滴。”该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员王梅介绍。
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该镇整合镇、村文化资源,定期举办广场舞大赛、非遗剪纸兴趣班、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去年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2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万人次,充分展示了积玉口镇广大群众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
随着“清洁家园”行动向“精神美”“产业美”延伸,积玉口镇正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该镇立足区位优势,依托万亩借粮湖原生态自然风光,积极打造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湖北大风车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借粮湖亲子研学泛营地项目暨借粮湖文旅项目顺利落户。以3A景区标准构建全域旅游新框架,稳步推进文旅点位开发,探索形成亲子研学、康养服务、民宿餐饮等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让美丽乡村释放“美丽经济”新动能。
从环境蝶变到治理有序,从乡风文明到产业兴旺,积玉口镇借助农文旅融合,正一步步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该镇党委委员严跃表示,将持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以环境美促产业兴,以乡风淳助治理优,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扮靓底色。
如今行走在积玉口镇,但见村在景中、人在画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水乡园林徐徐展开。(潜江日报 记者 余晓勤)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