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逾2.2万志愿者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3月27日,当阳市人体器官(遗体)捐献者缅怀纪念园内,松柏苍翠、清风低吟。50余位捐献者的名字镌刻在名录碑上,碑前的黄白菊花寄托着人们对“生命使者”的无尽思念。以“生命·希望”为主题的2025年宜昌市人体器官(遗体)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在此举行,社会各界代表以花寄思,向用生命托起希望的“光明使者”致敬。

活动现场,捐献者家属王静的讲述令人动容。她的父亲于2019年9月离世,但早在2018年便主动签署了“志愿无偿捐献遗体意愿书”。“父亲总说,人走了还能给医学研究作贡献,这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王静眼含热泪,“起初我不理解,直到自己也签下捐献意愿书,才明白这份大爱背后的意义——人虽逝去,却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王静的感悟,正是越来越多捐献者共同的心声。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30万患者等待器官移植,而最终仅有约2万名“幸运者”。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器官捐献成为跨越生死鸿沟的“生命接力”。宜昌市红十字会统计,截至今年3月,全市登记无偿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志愿者已达22923人,累计实现遗体捐献61例、器官捐献394例,1000余人的生命得以延续。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到主动签署捐献意愿书,观念转变的背后是制度创新与宣传普及的推动。受邀参加纪念活动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OPO协调员李志军介绍,我国器官捐献体系日益完善,亲属优先移植权等政策让捐献者多了一份“生命的回馈”——捐献者三代内直系亲属可享受器官移植绝对优先权,既延续他人生命,也实现家族大爱传递。

宜昌市红十字会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社区宣传、校园讲座、媒体报道等形式,市民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度显著提升,“让生命以爱延续”的理念渐成社会共识。宜昌市人体器官捐献百万人口年捐献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当阳市更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园。三峡日报 记者张锴、通讯员薛金平)

责任编辑:王炯

宜昌逾2.2万志愿者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

发表时间:2025-03-28 来源:湖北文明网

3月27日,当阳市人体器官(遗体)捐献者缅怀纪念园内,松柏苍翠、清风低吟。50余位捐献者的名字镌刻在名录碑上,碑前的黄白菊花寄托着人们对“生命使者”的无尽思念。以“生命·希望”为主题的2025年宜昌市人体器官(遗体)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在此举行,社会各界代表以花寄思,向用生命托起希望的“光明使者”致敬。

活动现场,捐献者家属王静的讲述令人动容。她的父亲于2019年9月离世,但早在2018年便主动签署了“志愿无偿捐献遗体意愿书”。“父亲总说,人走了还能给医学研究作贡献,这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王静眼含热泪,“起初我不理解,直到自己也签下捐献意愿书,才明白这份大爱背后的意义——人虽逝去,却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王静的感悟,正是越来越多捐献者共同的心声。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30万患者等待器官移植,而最终仅有约2万名“幸运者”。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器官捐献成为跨越生死鸿沟的“生命接力”。宜昌市红十字会统计,截至今年3月,全市登记无偿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志愿者已达22923人,累计实现遗体捐献61例、器官捐献394例,1000余人的生命得以延续。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到主动签署捐献意愿书,观念转变的背后是制度创新与宣传普及的推动。受邀参加纪念活动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OPO协调员李志军介绍,我国器官捐献体系日益完善,亲属优先移植权等政策让捐献者多了一份“生命的回馈”——捐献者三代内直系亲属可享受器官移植绝对优先权,既延续他人生命,也实现家族大爱传递。

宜昌市红十字会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社区宣传、校园讲座、媒体报道等形式,市民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度显著提升,“让生命以爱延续”的理念渐成社会共识。宜昌市人体器官捐献百万人口年捐献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当阳市更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园。三峡日报 记者张锴、通讯员薛金平)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