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吐新芽,绿满群山。3月的鹤峰县太平镇处处绿意盎然,犹如一副生动的油墨画。
洞长湾村,村民每天清晨自发清理公共绿地;公路沿线,主妇们用竹帚轻扫门前青苔;贺龙希望小学,学童们将废弃塑料瓶变成艺术装置。这些小小的场景在太平镇随处可见,清洁家园行动已超越单纯的环境维护,演变为公民文明意识的觉醒。从街道的青石板路到村庄的梯田小径,一场重塑生活文明美学的全民实践悄然展开,书写着太平镇这场不停歇的文明修行。
鹤峰西高速路口是太平镇的“门面”,“清洁家园”行动首先在这里落笔。
太平镇围绕“细”字下功夫,细化清洁范围,将高速路口、千米大街、青翠苑等沿线细化成32处整改点,以此作为“清洁家园”行动第一阶段的重点。同时细化清洁对象,从垃圾到“三堆两垛”再到不规范建筑,将清理对象细化到一根电线、一堆木屑,全力消除各类卫生死角与杂乱堆积物,力求让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这条小水沟在高速路边,往来人员太多了,时不时就堆满垃圾。”家住高速路进口的村民黄应声最近正发愁。片区负责人与村干部立即联系环卫工人解决黄应声的这块“心病”。
经过大半天的清理,大小垃圾被拖走,水沟重现绿色。“镇里头走到我们家门口,帮忙打扫卫生,环境变干净了,心情也好多了!”黄应声终于展开了笑颜。
入户清扫、规整院坝、更新设施,随着清洁行动的展开,太平镇的“庭院美学”正在兴起。
太平镇牢抓村民基础,通过村民大会、党员带头示范、宣传标语、公众号等多样化形式,织密线下+线上的立体宣传网,凝聚清洁家园、人人有责、家家受益的思想共识。
“以前我家旁边这块田比较乱,我确实有过清理的念头,但一直没行动。现在邻里都在清洁自家卫生,我也想参与进来,加上村干部帮忙,马上就把这块田打扫干净了。”看到自家整洁的田地,村民钟朝阳对这次行动竖起了大拇指。
此外,太平镇还结合整改清单和实际情况,形成“细小垃圾村民扫,整改搬运镇上管”的工作机制,充分动员群众参与“清洁家园”活动。
房前屋后的零星垃圾,由村民手拿扫把、铲子等清洁工具进行彻底清扫;高速路口、水道沟渠等公共区域堆积的垃圾,由环卫工人进行集中清理,确保不留死角;违章建筑、违规堆放等工作量大的清理任务,负责人联系挖掘机等设备进行拆除和修缮。通过干群齐上阵,汇聚清洁家园的合力,逐渐形成爱护环境的风气。
躬行践履,行稳致远。为确保行动高效高质完成,太平镇采取分片包保责任制,压实“村联系领导、包村干部到场负责+村‘两委’和驻村尖刀班成员具体落实+党员带头示范”三级责任。
“我们建立了‘清洁家园’行动摸底问题交办清单,明确整改问题、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对已整改的问题及时消号,未整改、正在整改的问题及时反馈情况。通过将任务清单化,实现责任到人,任务落地。”太平镇“清洁家园”行动负责人章正伟介绍。
自去年5月份以来,太平镇以钢架棚控拆改为抓手,结合民房改造、美化庭院,一体推进“清洁家园”行动,共拆除钢架棚95个。此次专题整治在过去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镇域环境。目前在“清洁家园”行动第一阶段中,共有30户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已拆除违章建筑3座,更新设施2处,整改后的片区屋舍俨然、焕然一新。
“环境就是生产力,干净整洁的环境是吸引投资、留住企业的重要名片。”章正伟表示,“此次‘清洁家园’行动不仅是为了改善镇域环境,更是着眼长远,以良好的环境优势增强我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企业入驻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暮色降临,居民在细心擦拭围栏墙面,当晨光初照,清洁工人清扫石板路上的银杏叶。 在清洁行动这场没有终点的修行中,每个拿起扫帚的个体都在参与构建,每次弯腰拾取的动作都在重塑人与自然的契约。(恩施日报 记者蒋杨艳 通讯员 田澜 江超)
发表时间:2025-03-28 来源:湖北文明网
枝吐新芽,绿满群山。3月的鹤峰县太平镇处处绿意盎然,犹如一副生动的油墨画。
洞长湾村,村民每天清晨自发清理公共绿地;公路沿线,主妇们用竹帚轻扫门前青苔;贺龙希望小学,学童们将废弃塑料瓶变成艺术装置。这些小小的场景在太平镇随处可见,清洁家园行动已超越单纯的环境维护,演变为公民文明意识的觉醒。从街道的青石板路到村庄的梯田小径,一场重塑生活文明美学的全民实践悄然展开,书写着太平镇这场不停歇的文明修行。
鹤峰西高速路口是太平镇的“门面”,“清洁家园”行动首先在这里落笔。
太平镇围绕“细”字下功夫,细化清洁范围,将高速路口、千米大街、青翠苑等沿线细化成32处整改点,以此作为“清洁家园”行动第一阶段的重点。同时细化清洁对象,从垃圾到“三堆两垛”再到不规范建筑,将清理对象细化到一根电线、一堆木屑,全力消除各类卫生死角与杂乱堆积物,力求让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这条小水沟在高速路边,往来人员太多了,时不时就堆满垃圾。”家住高速路进口的村民黄应声最近正发愁。片区负责人与村干部立即联系环卫工人解决黄应声的这块“心病”。
经过大半天的清理,大小垃圾被拖走,水沟重现绿色。“镇里头走到我们家门口,帮忙打扫卫生,环境变干净了,心情也好多了!”黄应声终于展开了笑颜。
入户清扫、规整院坝、更新设施,随着清洁行动的展开,太平镇的“庭院美学”正在兴起。
太平镇牢抓村民基础,通过村民大会、党员带头示范、宣传标语、公众号等多样化形式,织密线下+线上的立体宣传网,凝聚清洁家园、人人有责、家家受益的思想共识。
“以前我家旁边这块田比较乱,我确实有过清理的念头,但一直没行动。现在邻里都在清洁自家卫生,我也想参与进来,加上村干部帮忙,马上就把这块田打扫干净了。”看到自家整洁的田地,村民钟朝阳对这次行动竖起了大拇指。
此外,太平镇还结合整改清单和实际情况,形成“细小垃圾村民扫,整改搬运镇上管”的工作机制,充分动员群众参与“清洁家园”活动。
房前屋后的零星垃圾,由村民手拿扫把、铲子等清洁工具进行彻底清扫;高速路口、水道沟渠等公共区域堆积的垃圾,由环卫工人进行集中清理,确保不留死角;违章建筑、违规堆放等工作量大的清理任务,负责人联系挖掘机等设备进行拆除和修缮。通过干群齐上阵,汇聚清洁家园的合力,逐渐形成爱护环境的风气。
躬行践履,行稳致远。为确保行动高效高质完成,太平镇采取分片包保责任制,压实“村联系领导、包村干部到场负责+村‘两委’和驻村尖刀班成员具体落实+党员带头示范”三级责任。
“我们建立了‘清洁家园’行动摸底问题交办清单,明确整改问题、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对已整改的问题及时消号,未整改、正在整改的问题及时反馈情况。通过将任务清单化,实现责任到人,任务落地。”太平镇“清洁家园”行动负责人章正伟介绍。
自去年5月份以来,太平镇以钢架棚控拆改为抓手,结合民房改造、美化庭院,一体推进“清洁家园”行动,共拆除钢架棚95个。此次专题整治在过去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镇域环境。目前在“清洁家园”行动第一阶段中,共有30户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已拆除违章建筑3座,更新设施2处,整改后的片区屋舍俨然、焕然一新。
“环境就是生产力,干净整洁的环境是吸引投资、留住企业的重要名片。”章正伟表示,“此次‘清洁家园’行动不仅是为了改善镇域环境,更是着眼长远,以良好的环境优势增强我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企业入驻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暮色降临,居民在细心擦拭围栏墙面,当晨光初照,清洁工人清扫石板路上的银杏叶。 在清洁行动这场没有终点的修行中,每个拿起扫帚的个体都在参与构建,每次弯腰拾取的动作都在重塑人与自然的契约。(恩施日报 记者蒋杨艳 通讯员 田澜 江超)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