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袁炎良从事猕猴桃种植研究15年来,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远赴新西兰学习先进培育技术,踏遍荆楚大地寻找良种,潜心培育突破种业“芯片”,推动国内猕猴桃跻身国际高端市场,其培育的6个高品质猕猴桃品种获国家农业部授权,商业价值超过数千万元。
3月18日,在赤壁市官塘驿镇西湾村猕猴桃基地,袁炎良正带着农户给猕猴桃抹芽。猕猴桃树的抹芽,是猕猴桃树一年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当年结果枝的正确去留及下年结果母枝的预留和培养,更关系到果子的大小和品质,对当年的产量和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
“有这么一个说法:‘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蕾,疏蕾不如抹芽’,抹芽就是把它疏稀一点,疏稀一点的果实就长得大一点了,再一个呢,对这个树体啊,它也有帮助。”湖北省猕猴桃协会会长、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袁炎良说。
赤壁是中华猕猴桃的主要原产地之一。2008年,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在当地建设五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这则消息,让当时还是工人的袁炎良激动不已,他当即辞去工作,转身投入猕猴桃种植研究,一有机会,袁炎良就带领团队外出考察学习,前往世界知名猕猴桃种植基地新西兰纳皮尔“取经”,目前,袁炎良已收获并培育出了包括红心、绿肉、黄肉等多个优质猕猴桃品种。
袁炎良说:“里面有炎农1号,有先沃4号,有先沃7号,还有湖南引进的,有8个新品种在这里面。像我们这个先沃4号,已经在我们这里表现得非常好,它丰产性又耐粗放,它的个头大,风味也更好,西湾这里有200亩标准的先沃4号,效益亩产,第一年挂果的时候,前年我这里就达到了3000多斤亩产。”
不仅在种业“芯片”上孜孜以求,迷你授粉机、采果袋、采果平板车……这些都是袁炎良研发出来的猕猴桃种植“神器”。对这些科研成果,袁炎良总是无偿与果农分享,帮他们提高种植效益。随着袁炎良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果农邀请他去做技术指导。他总是有求必应,用脚步“丈量”各乡镇的猕猴桃基地,先后带领130多名当地种植户走上致富路。
“过去就是单一的种田、种水稻,那现在兴农公司在这里扎了根以后,农闲的时间,我们就在兴农公司这个基地上做果园的事,收入一般就是大概四五万块钱,每个村民可以增加这个收入。在这里打工,再加上自己家里还种了田,生活还是可以的。”官塘驿镇西湾村村民刘兴华说。
通过不断提高果园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化种植水平,袁炎良带领基地先后通过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LOBAL-GAP、出境果园认证等多项国家(国际)农业规范生产认证,终于为赤壁猕猴桃拿到了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的“通行证”。在业内,袁炎良有不少称号,比如农民“科学家”“猕猴桃大王”等,可是袁炎良更喜欢自称为“猕猴桃农民”。
袁炎良表示:“培育新的品种,把各项的技术往上提,我想让我们中国的猕猴桃走出世界,再带领更多的果农,跟着我们一起走向世界,生产出更好的猕猴桃品种。”(云上咸宁 记者 李瑞丰 赤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丁铮铮 通讯员 吕志海 李栋)
发表时间:2025-03-25 来源:湖北文明网
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袁炎良从事猕猴桃种植研究15年来,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远赴新西兰学习先进培育技术,踏遍荆楚大地寻找良种,潜心培育突破种业“芯片”,推动国内猕猴桃跻身国际高端市场,其培育的6个高品质猕猴桃品种获国家农业部授权,商业价值超过数千万元。
3月18日,在赤壁市官塘驿镇西湾村猕猴桃基地,袁炎良正带着农户给猕猴桃抹芽。猕猴桃树的抹芽,是猕猴桃树一年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当年结果枝的正确去留及下年结果母枝的预留和培养,更关系到果子的大小和品质,对当年的产量和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
“有这么一个说法:‘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蕾,疏蕾不如抹芽’,抹芽就是把它疏稀一点,疏稀一点的果实就长得大一点了,再一个呢,对这个树体啊,它也有帮助。”湖北省猕猴桃协会会长、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袁炎良说。
赤壁是中华猕猴桃的主要原产地之一。2008年,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在当地建设五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这则消息,让当时还是工人的袁炎良激动不已,他当即辞去工作,转身投入猕猴桃种植研究,一有机会,袁炎良就带领团队外出考察学习,前往世界知名猕猴桃种植基地新西兰纳皮尔“取经”,目前,袁炎良已收获并培育出了包括红心、绿肉、黄肉等多个优质猕猴桃品种。
袁炎良说:“里面有炎农1号,有先沃4号,有先沃7号,还有湖南引进的,有8个新品种在这里面。像我们这个先沃4号,已经在我们这里表现得非常好,它丰产性又耐粗放,它的个头大,风味也更好,西湾这里有200亩标准的先沃4号,效益亩产,第一年挂果的时候,前年我这里就达到了3000多斤亩产。”
不仅在种业“芯片”上孜孜以求,迷你授粉机、采果袋、采果平板车……这些都是袁炎良研发出来的猕猴桃种植“神器”。对这些科研成果,袁炎良总是无偿与果农分享,帮他们提高种植效益。随着袁炎良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果农邀请他去做技术指导。他总是有求必应,用脚步“丈量”各乡镇的猕猴桃基地,先后带领130多名当地种植户走上致富路。
“过去就是单一的种田、种水稻,那现在兴农公司在这里扎了根以后,农闲的时间,我们就在兴农公司这个基地上做果园的事,收入一般就是大概四五万块钱,每个村民可以增加这个收入。在这里打工,再加上自己家里还种了田,生活还是可以的。”官塘驿镇西湾村村民刘兴华说。
通过不断提高果园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化种植水平,袁炎良带领基地先后通过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LOBAL-GAP、出境果园认证等多项国家(国际)农业规范生产认证,终于为赤壁猕猴桃拿到了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的“通行证”。在业内,袁炎良有不少称号,比如农民“科学家”“猕猴桃大王”等,可是袁炎良更喜欢自称为“猕猴桃农民”。
袁炎良表示:“培育新的品种,把各项的技术往上提,我想让我们中国的猕猴桃走出世界,再带领更多的果农,跟着我们一起走向世界,生产出更好的猕猴桃品种。”(云上咸宁 记者 李瑞丰 赤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丁铮铮 通讯员 吕志海 李栋)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