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江岸区堤角公园拉开帷幕。“江岸之光·我们的思政课”暨“最美赏樱季 文明武汉人”活动将思政课堂搬进樱花林,以“沉浸式”文明实践的创新模式,吸引50余名市民、学生、志愿者参与,为武汉文明城市建设注入鲜活力量。本次活动由中共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江岸区委宣传部联合区教育局、区园林局主办。
“大家发现了吗?樱花树下的透水砖能减少雨水污染,垃圾分类箱的设计高度考虑了儿童使用习惯。”在堤角公园蓬岛景区中,来自一元路小学的思政教师范楚红以公园实景为教材,引导学生分组观察生态保护细节。这堂15分钟的“移动思政课”打破传统教室边界,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劝导乱丢垃圾、攀折花枝等不文明行为,让抽象的生态文明理念变得可触可感。现场志愿者杨洋感慨:“在自然中感受生态文明的力量,比课本上的文字更震撼。
“这里曾是一片苗圃,如今已成为85%绿地率的生态公园。”堤角公园工作人员莫秋红的讲解,揭开了公园的蜕变史。1999年改圃建园,2004年正式命名,一代代园林人用工匠精神雕琢这片土地。高级工程师段辉革新菊花栽培技术,七夺全国菊展金奖,用三十年的坚守诠释“三分建,七分养”的园林哲学。
公园的“变”体现在四季花景与科技融合——春季樱花机器人巡游、夏季荷塘AI音乐会,让传统园林焕发新活力。“不变”的则是全龄友好的包容性与园林人的初心。如今,年轻一代接过接力棒,在智慧步道旁设置“植物医生”服务站,用二维码技术为古树名木建档,让生态守护与时俱进。活动将赏樱与护绿结合起来,设置文明旅游倡议环节,现场学生代表、思政老师、青年干部、文明志愿者以及游客群众等50人,共同宣读倡议书。稚嫩的童声与铿锵的志愿誓言交织,引得前来赏樱的居民游客纷纷驻足签名响应。
樱花树下,身着红马甲的文明实践志愿者手持文明引导牌,用暖心话语,引导游客文明有序赏花、错峰游览踏青。“以前赏樱总有人忍不住折花枝、踩花田拍照,现在大家都自觉站在步道上。”带着孩子游园的市民杨女士指着“文明赏樱”宣传牌说,“这种实景教育比说教更生动,孩子主动说要做文明赏樱的护花使者。”通过设置文明引导岗、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游客在赏樱过程中自觉成为文明实践者,共同践行城市文明新风尚。
“江岸之光·我们的思政课”系列活动真真切切地把思想引导的主阵地建在了我们身边。以往总觉得思政课是严肃的,但这次活动完全打破了我的认知,它打造的沉浸式、现场式教学模式,让我有了全新的体验。”志愿者、全国文明家庭成员陈龙说。
这场春天里的思政课,是江岸区“江岸之光”品牌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投射——不再局限于传统宣讲,而是以自然为课堂、以生态为教材,以行动为答卷,让文明之光照进城市肌理。未来,江岸区将继续整合资源,持续打造“江岸之光”品牌矩阵,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让更多的人成为“追光者”,照亮城市文明新高度。(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汪丽婷 王晓璇 孟姝琪)
发表时间:2025-03-24 来源:湖北文明网
今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江岸区堤角公园拉开帷幕。“江岸之光·我们的思政课”暨“最美赏樱季 文明武汉人”活动将思政课堂搬进樱花林,以“沉浸式”文明实践的创新模式,吸引50余名市民、学生、志愿者参与,为武汉文明城市建设注入鲜活力量。本次活动由中共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江岸区委宣传部联合区教育局、区园林局主办。
“大家发现了吗?樱花树下的透水砖能减少雨水污染,垃圾分类箱的设计高度考虑了儿童使用习惯。”在堤角公园蓬岛景区中,来自一元路小学的思政教师范楚红以公园实景为教材,引导学生分组观察生态保护细节。这堂15分钟的“移动思政课”打破传统教室边界,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劝导乱丢垃圾、攀折花枝等不文明行为,让抽象的生态文明理念变得可触可感。现场志愿者杨洋感慨:“在自然中感受生态文明的力量,比课本上的文字更震撼。
“这里曾是一片苗圃,如今已成为85%绿地率的生态公园。”堤角公园工作人员莫秋红的讲解,揭开了公园的蜕变史。1999年改圃建园,2004年正式命名,一代代园林人用工匠精神雕琢这片土地。高级工程师段辉革新菊花栽培技术,七夺全国菊展金奖,用三十年的坚守诠释“三分建,七分养”的园林哲学。
公园的“变”体现在四季花景与科技融合——春季樱花机器人巡游、夏季荷塘AI音乐会,让传统园林焕发新活力。“不变”的则是全龄友好的包容性与园林人的初心。如今,年轻一代接过接力棒,在智慧步道旁设置“植物医生”服务站,用二维码技术为古树名木建档,让生态守护与时俱进。活动将赏樱与护绿结合起来,设置文明旅游倡议环节,现场学生代表、思政老师、青年干部、文明志愿者以及游客群众等50人,共同宣读倡议书。稚嫩的童声与铿锵的志愿誓言交织,引得前来赏樱的居民游客纷纷驻足签名响应。
樱花树下,身着红马甲的文明实践志愿者手持文明引导牌,用暖心话语,引导游客文明有序赏花、错峰游览踏青。“以前赏樱总有人忍不住折花枝、踩花田拍照,现在大家都自觉站在步道上。”带着孩子游园的市民杨女士指着“文明赏樱”宣传牌说,“这种实景教育比说教更生动,孩子主动说要做文明赏樱的护花使者。”通过设置文明引导岗、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游客在赏樱过程中自觉成为文明实践者,共同践行城市文明新风尚。
“江岸之光·我们的思政课”系列活动真真切切地把思想引导的主阵地建在了我们身边。以往总觉得思政课是严肃的,但这次活动完全打破了我的认知,它打造的沉浸式、现场式教学模式,让我有了全新的体验。”志愿者、全国文明家庭成员陈龙说。
这场春天里的思政课,是江岸区“江岸之光”品牌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投射——不再局限于传统宣讲,而是以自然为课堂、以生态为教材,以行动为答卷,让文明之光照进城市肌理。未来,江岸区将继续整合资源,持续打造“江岸之光”品牌矩阵,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让更多的人成为“追光者”,照亮城市文明新高度。(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汪丽婷 王晓璇 孟姝琪)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