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承载文明,文明润泽城市。
文化厚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随州,赓续礼乐之风,以文明赋予这座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过去一年,随州市擦亮“礼乐之城 文明随行”品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让这座城市焕发出夺目的文明之光。
文明培育,凝聚精神力量
今年1月,2024年第四季度“湖北好人”名单公布,广水市长岭镇建设村村民毛洋、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东城特勤站班长龙章名列其中。
去年8月20日,毛洋在广水市徐家河内河岸边台阶上乘凉时,突遇一名孩童落水。他毅然跳入3米多深的水中,游了10余米到达落水男孩身旁,奋力将其救至岸边。然而,因救人体力不支,毛洋不幸沉入水底,英勇牺牲。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随州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随州好人等选树推荐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生动局面。
去年,随州市3人获评“湖北好人”、1人获评“湖北省新时代好少年”。组织开展第八届随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新一届随州市道德模范10人、提名奖10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随州市以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持续擦亮随县“走百村进千湾入万户”百姓宣讲、广水“百姓名嘴”、曾都区“党的声音到我家”等系列品牌,通过1000余场次的百姓宣讲活动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随州市组织“清明祭英烈、传承爱国志”“迎六一 童心向党”“心手相牵 同童成长”、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去年,随州市开展15期“圆梦工程”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孩子们假期生活,解决广大父母外出务工担心“没人看娃”的问题。
文明的种子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出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文明校园1所、省级文明校园10所。
多彩实践,丰富文明内涵
文明贵在养成,文明重在实践。
去年,随州市举办随州市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10个优秀文明实践项目对外发布,典型案例激发着基层文明实践的活力。
过去一年,随州市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创造激发文明实践生命力,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浸润群众生活。
结合“我们的节日”,组织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过五一、过暑假、过十一、过中秋、过重阳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将文明实践理念渗透进城乡的每一寸肌理,绘就“以音润心、以美育人”的文明实践新篇章,让精神文明之花开遍随州大地。
同时,组织召开全市乡风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试点打造随南乡风文明建设示范带,推动广水市高标准推进梅庙等55个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打造十蔡牛程线、应余线、107国道沿线乡风文明示范带。曾都区集中开展“礼乐之城·文明花开满曾都”文明实践系列活动。
随州市还充分发挥文明实践聚合效应,做好“融合”文章。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阵地,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谱写新时代文明实践乐章。目前,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个、所52个、站1008个,延伸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10个、试点280个、广场516个、特色工作室27个。
去年10月,随州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的做法被《党建》杂志刊发,宣传推介了随州经验。
文明创建,聚合力惠民生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文明,让城市更美。我市始终把“为民、惠民、靠民”理念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难题、办实事,把文明创建真正变成了“老百姓的事”,让人民群众从文明城市创建中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
教委小区于1997年建成,共88户居民,该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于2023年11月开工,2024年5月完工。居民刘玉明感慨道:“以前小区内部水泥路坑洼不平,改造后环境明显优雅干净多了,住得更舒心快乐,幸福感也提升了。”
去年,随州市建成完整社区10个,改造老旧小区112个,新增停车泊位3257个,新建充电桩4468个,新建口袋公园10个,新增绿道15.3公里、绿地45万平方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去年以来,随州市以“礼乐之城文明随行”为主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文明交通提质、文明餐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提质、文明乡风建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增效、文明引导、道德模范示范引领、网络文明提升、诚信随州建设、未成年人关爱等十大行动,引导群众厉行节约、移风易俗,着力打造有广泛口碑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品牌。
创建活动也逐渐向广大单位、学校、家庭拓展延伸,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到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随州市将继续厚植精神力量,深耕文明沃土,培树时代新风,让文明之花在历史名城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云 通讯员 张旭)
发表时间:2025-02-21 来源:湖北文明网
城市承载文明,文明润泽城市。
文化厚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随州,赓续礼乐之风,以文明赋予这座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过去一年,随州市擦亮“礼乐之城 文明随行”品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让这座城市焕发出夺目的文明之光。
文明培育,凝聚精神力量
今年1月,2024年第四季度“湖北好人”名单公布,广水市长岭镇建设村村民毛洋、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东城特勤站班长龙章名列其中。
去年8月20日,毛洋在广水市徐家河内河岸边台阶上乘凉时,突遇一名孩童落水。他毅然跳入3米多深的水中,游了10余米到达落水男孩身旁,奋力将其救至岸边。然而,因救人体力不支,毛洋不幸沉入水底,英勇牺牲。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随州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随州好人等选树推荐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生动局面。
去年,随州市3人获评“湖北好人”、1人获评“湖北省新时代好少年”。组织开展第八届随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新一届随州市道德模范10人、提名奖10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随州市以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持续擦亮随县“走百村进千湾入万户”百姓宣讲、广水“百姓名嘴”、曾都区“党的声音到我家”等系列品牌,通过1000余场次的百姓宣讲活动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随州市组织“清明祭英烈、传承爱国志”“迎六一 童心向党”“心手相牵 同童成长”、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去年,随州市开展15期“圆梦工程”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孩子们假期生活,解决广大父母外出务工担心“没人看娃”的问题。
文明的种子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出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文明校园1所、省级文明校园10所。
多彩实践,丰富文明内涵
文明贵在养成,文明重在实践。
去年,随州市举办随州市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10个优秀文明实践项目对外发布,典型案例激发着基层文明实践的活力。
过去一年,随州市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创造激发文明实践生命力,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浸润群众生活。
结合“我们的节日”,组织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过五一、过暑假、过十一、过中秋、过重阳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将文明实践理念渗透进城乡的每一寸肌理,绘就“以音润心、以美育人”的文明实践新篇章,让精神文明之花开遍随州大地。
同时,组织召开全市乡风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试点打造随南乡风文明建设示范带,推动广水市高标准推进梅庙等55个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打造十蔡牛程线、应余线、107国道沿线乡风文明示范带。曾都区集中开展“礼乐之城·文明花开满曾都”文明实践系列活动。
随州市还充分发挥文明实践聚合效应,做好“融合”文章。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阵地,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谱写新时代文明实践乐章。目前,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个、所52个、站1008个,延伸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10个、试点280个、广场516个、特色工作室27个。
去年10月,随州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的做法被《党建》杂志刊发,宣传推介了随州经验。
文明创建,聚合力惠民生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文明,让城市更美。我市始终把“为民、惠民、靠民”理念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难题、办实事,把文明创建真正变成了“老百姓的事”,让人民群众从文明城市创建中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
教委小区于1997年建成,共88户居民,该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于2023年11月开工,2024年5月完工。居民刘玉明感慨道:“以前小区内部水泥路坑洼不平,改造后环境明显优雅干净多了,住得更舒心快乐,幸福感也提升了。”
去年,随州市建成完整社区10个,改造老旧小区112个,新增停车泊位3257个,新建充电桩4468个,新建口袋公园10个,新增绿道15.3公里、绿地45万平方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去年以来,随州市以“礼乐之城文明随行”为主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文明交通提质、文明餐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提质、文明乡风建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增效、文明引导、道德模范示范引领、网络文明提升、诚信随州建设、未成年人关爱等十大行动,引导群众厉行节约、移风易俗,着力打造有广泛口碑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品牌。
创建活动也逐渐向广大单位、学校、家庭拓展延伸,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到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随州市将继续厚植精神力量,深耕文明沃土,培树时代新风,让文明之花在历史名城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云 通讯员 张旭)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