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湖北省鄂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拘留所所长陈晋,开车前往当地医院邀请专家途中,突发脑溢血,不幸牺牲,年仅47岁。
很多曾经的被监管人员闻讯,纷纷赶来送他最后一程,只因他们都受到过陈晋真诚的帮扶。有人生病后,得到过陈晋的照顾;有人重返社会后,在陈晋帮助下找到工作。
从警26年,陈晋从看守所到拘留所,始终用真心和真诚管教每一名被监管人员,成为他们的“灵魂工程师”。
他的电脑上贴满工作提示
2024年12月31日8时许,陈晋独自开车前往当地医院,欲邀请专家到鄂州市拘留所开展“冬季防病专家会诊”。
途中,他突发脑溢血,但仍然努力停好车,随后昏迷。直到路人发现拨打120,救护车将其送进医院,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
“陈晋对待被监管人员,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鄂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支队长柯玉卿说,“这一次,他走了,真的化成了春风。”
“2003年,我刚到看守所工作,当时管教干部都是在监区走廊摆桌子办公,无论春夏秋冬,监区最东头的办公桌,陈晋总是下班最晚的一个人。”曹茂海与陈晋共事18年,在他眼里,陈晋像勤恳的“老黄牛”。
2001年4月,从警不满两年的陈晋主动请缨,前往鄂州市第一看守所,成为一名管教民警。刚到所里时,他为了快速掌握重点对象信息情况,经常通宵工作。
他的工作记录本里,有一张自己总结的全监区情况图,大到监区全貌、巡查路线,小到每一名被监管人员的个人信息及性格特点,都一一标注。
“在这里,有时他耐心地同被监管人员谈心,有时他独自坐在办公桌前沉思,灯经常亮到深夜……”曹茂海回忆。
陈晋有个工作习惯,把每天要做的工作、要解决的问题都记下来,贴到电脑显示屏上,一件件办结、一条条销号。他的办公电脑上,贴满各种工作细节和进度。
2024年底,陈晋因工作繁忙,近一个月没有回家,女儿陈安琪打电话给爸爸,劝他多休息,“他说忙完这阵就来看我。”陈安琪说,“那是我和爸爸的最后一次通话,如果我能多劝劝他就好了……”
他是监所里的心灵导师
在妻子杨慧眼中,丈夫就是个工作狂,对待被监管人员比家人还上心,“每次和他去超市,不是买奶粉、米粉,就是买衣服袜子裤子,一问就是给家里无人管或患疾病等被监管人员买的。”杨慧回忆说。
陈晋牺牲后,来家里吊唁的人很多,有人主动守灵,有人一直把陈晋送回老家安葬。“许多都是陈晋曾经帮助过的人,他们都是自发前来为他守灵的。”鄂州市第一看守所副所长方翠琴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涌出热泪。
“爸爸是一个用‘心’待人的人,很多被监管人员都把他当朋友。”女儿陈安琪说。
“20余年管教工作,陈晋摸索出一套‘管教工作有公心、谈话教育有诚心、个别施教有耐心、日常管理有细心、文明管理有爱心’的‘五心’工作法,教育感化被监管人员10000余名。”方翠琴说,他还曾带动看守所的16位民警,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
方翠琴说,陈晋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管教工作中,他带领下的管教民警,成为被监管人员的心灵导师,许多人成了他的朋友,还有罪犯主动给他写信悔过。
多年前,郑某因故意伤害罪一审被判处死刑。在等待最高人民法院裁决的日子里,郑某时闹时哭,扰乱、破坏监管秩序。陈晋观察发现是郑某内心空虚、思想绝望的一种发泄,于是根据他重朋友、讲义气的性格特点,像朋友一样每天找他谈心,从人生、家庭、社会以及人的价值等多个角度聊天。
一开始,郑某有严重的抵触情绪。有一天,郑某得了重感冒,陈晋每天都要去看他,嘘寒问暖,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郑某被打动,认了陈晋这个朋友。后来,郑某不仅自己带头遵守监规,还协助陈晋做其他被监管人员的思想转化工作。
半年后,最高人民法院维持了郑某的死刑判决,他给陈晋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说:“要是我能早点遇到你这么好的人,也许我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姜某曾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刚进看守所,我有近两个月时间不说一句话,陈晋找我谈心我也不理,后来他故意用言语激怒我,我才开口反驳说‘我犯罪我坐牢,我担心家里的老妈,不想说话,关你什么事’,陈晋记下这句话,转身走了。”姜某回忆说,几天之后,陈晋告诉他,已经代他去看过老人了,还让他哥哥把母亲接走一起住。
姜某心里一颤,脱口而出一句“谢谢陈警官”。从此之后,他和陈晋无话不谈,有心事只跟陈晋说。服刑期间,两人还经常写信,回归社会以后,陈晋还帮他找了一个工作,一直干到现在。
他把监所当成犯罪线索库
公安监所是违法犯罪的“情报信息库”,陈晋还将监所的工作延伸为打击犯罪“第二战场”。
2007年,陈晋在工作中察觉到,一个以李某为首的盗抢团伙,可能有其他重大罪行没有交代。
陈晋从关心李某的生活入手,主动找他谈心,不厌其烦地讲道理、摆事实,慢慢地,李某被陈晋的真诚打动,先后交代了近百起案件线索。警方根据李某交代的情况,打掉了一个涉案28人、涉案金额360万元的特大盗抢团伙,及时消除了社会隐患。
从事看守所工作以来,陈晋先后获取各类刑事案件线索1183条,协助破案975起,先后破获了70起命案、重特大案件和特大团伙案件等一批有影响的案件。
2021年,陈晋调到鄂州市拘留所工作。一到任,陈晋就主动解决收拘流程复杂的问题,成立了以“陈晋工作室”为阵地的“信息互通、流程优化、专业帮教、协同化解”执拘联动新模式,建立被监管人员体检快速通道,明确收押标准,缩短办事流程;组织经验丰富的干警在执行过程中帮教普法,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案结事了。
2023年7月,曹某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被法院决定拘留15日。入所时,曹某异常激动,拒绝还债。
“陈晋工作室”主动介入,与曹某深度交谈,引导他正视问题;同时,主动联系曹某的房东,提出免息和分期付款的合理建议。
3天后,在“陈晋工作室”,曹某的亲属现场代其偿还了筹集到的50万元欠款,并就余下70万元欠款达成分期支付协议。曹某被提前解除拘留,一起拖欠5年多的债务纠纷被成功化解。
据介绍,“陈晋工作室”成立以来,组织调解被拘留人社会矛盾纠纷265起,收到群众致谢锦旗16幅,感谢信10封。
2025年1月底,陈晋走后的第一个春节,“陈晋工作室”成功调解了新年的第一起债务纠纷,他首创的办法还在继续化解高墙内外的难题……(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通讯员 黄勤 江夏子)
发表时间:2025-02-21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24年12月31日,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湖北省鄂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拘留所所长陈晋,开车前往当地医院邀请专家途中,突发脑溢血,不幸牺牲,年仅47岁。
很多曾经的被监管人员闻讯,纷纷赶来送他最后一程,只因他们都受到过陈晋真诚的帮扶。有人生病后,得到过陈晋的照顾;有人重返社会后,在陈晋帮助下找到工作。
从警26年,陈晋从看守所到拘留所,始终用真心和真诚管教每一名被监管人员,成为他们的“灵魂工程师”。
他的电脑上贴满工作提示
2024年12月31日8时许,陈晋独自开车前往当地医院,欲邀请专家到鄂州市拘留所开展“冬季防病专家会诊”。
途中,他突发脑溢血,但仍然努力停好车,随后昏迷。直到路人发现拨打120,救护车将其送进医院,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
“陈晋对待被监管人员,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鄂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支队长柯玉卿说,“这一次,他走了,真的化成了春风。”
“2003年,我刚到看守所工作,当时管教干部都是在监区走廊摆桌子办公,无论春夏秋冬,监区最东头的办公桌,陈晋总是下班最晚的一个人。”曹茂海与陈晋共事18年,在他眼里,陈晋像勤恳的“老黄牛”。
2001年4月,从警不满两年的陈晋主动请缨,前往鄂州市第一看守所,成为一名管教民警。刚到所里时,他为了快速掌握重点对象信息情况,经常通宵工作。
他的工作记录本里,有一张自己总结的全监区情况图,大到监区全貌、巡查路线,小到每一名被监管人员的个人信息及性格特点,都一一标注。
“在这里,有时他耐心地同被监管人员谈心,有时他独自坐在办公桌前沉思,灯经常亮到深夜……”曹茂海回忆。
陈晋有个工作习惯,把每天要做的工作、要解决的问题都记下来,贴到电脑显示屏上,一件件办结、一条条销号。他的办公电脑上,贴满各种工作细节和进度。
2024年底,陈晋因工作繁忙,近一个月没有回家,女儿陈安琪打电话给爸爸,劝他多休息,“他说忙完这阵就来看我。”陈安琪说,“那是我和爸爸的最后一次通话,如果我能多劝劝他就好了……”
他是监所里的心灵导师
在妻子杨慧眼中,丈夫就是个工作狂,对待被监管人员比家人还上心,“每次和他去超市,不是买奶粉、米粉,就是买衣服袜子裤子,一问就是给家里无人管或患疾病等被监管人员买的。”杨慧回忆说。
陈晋牺牲后,来家里吊唁的人很多,有人主动守灵,有人一直把陈晋送回老家安葬。“许多都是陈晋曾经帮助过的人,他们都是自发前来为他守灵的。”鄂州市第一看守所副所长方翠琴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涌出热泪。
“爸爸是一个用‘心’待人的人,很多被监管人员都把他当朋友。”女儿陈安琪说。
“20余年管教工作,陈晋摸索出一套‘管教工作有公心、谈话教育有诚心、个别施教有耐心、日常管理有细心、文明管理有爱心’的‘五心’工作法,教育感化被监管人员10000余名。”方翠琴说,他还曾带动看守所的16位民警,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
方翠琴说,陈晋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管教工作中,他带领下的管教民警,成为被监管人员的心灵导师,许多人成了他的朋友,还有罪犯主动给他写信悔过。
多年前,郑某因故意伤害罪一审被判处死刑。在等待最高人民法院裁决的日子里,郑某时闹时哭,扰乱、破坏监管秩序。陈晋观察发现是郑某内心空虚、思想绝望的一种发泄,于是根据他重朋友、讲义气的性格特点,像朋友一样每天找他谈心,从人生、家庭、社会以及人的价值等多个角度聊天。
一开始,郑某有严重的抵触情绪。有一天,郑某得了重感冒,陈晋每天都要去看他,嘘寒问暖,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郑某被打动,认了陈晋这个朋友。后来,郑某不仅自己带头遵守监规,还协助陈晋做其他被监管人员的思想转化工作。
半年后,最高人民法院维持了郑某的死刑判决,他给陈晋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说:“要是我能早点遇到你这么好的人,也许我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姜某曾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刚进看守所,我有近两个月时间不说一句话,陈晋找我谈心我也不理,后来他故意用言语激怒我,我才开口反驳说‘我犯罪我坐牢,我担心家里的老妈,不想说话,关你什么事’,陈晋记下这句话,转身走了。”姜某回忆说,几天之后,陈晋告诉他,已经代他去看过老人了,还让他哥哥把母亲接走一起住。
姜某心里一颤,脱口而出一句“谢谢陈警官”。从此之后,他和陈晋无话不谈,有心事只跟陈晋说。服刑期间,两人还经常写信,回归社会以后,陈晋还帮他找了一个工作,一直干到现在。
他把监所当成犯罪线索库
公安监所是违法犯罪的“情报信息库”,陈晋还将监所的工作延伸为打击犯罪“第二战场”。
2007年,陈晋在工作中察觉到,一个以李某为首的盗抢团伙,可能有其他重大罪行没有交代。
陈晋从关心李某的生活入手,主动找他谈心,不厌其烦地讲道理、摆事实,慢慢地,李某被陈晋的真诚打动,先后交代了近百起案件线索。警方根据李某交代的情况,打掉了一个涉案28人、涉案金额360万元的特大盗抢团伙,及时消除了社会隐患。
从事看守所工作以来,陈晋先后获取各类刑事案件线索1183条,协助破案975起,先后破获了70起命案、重特大案件和特大团伙案件等一批有影响的案件。
2021年,陈晋调到鄂州市拘留所工作。一到任,陈晋就主动解决收拘流程复杂的问题,成立了以“陈晋工作室”为阵地的“信息互通、流程优化、专业帮教、协同化解”执拘联动新模式,建立被监管人员体检快速通道,明确收押标准,缩短办事流程;组织经验丰富的干警在执行过程中帮教普法,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案结事了。
2023年7月,曹某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被法院决定拘留15日。入所时,曹某异常激动,拒绝还债。
“陈晋工作室”主动介入,与曹某深度交谈,引导他正视问题;同时,主动联系曹某的房东,提出免息和分期付款的合理建议。
3天后,在“陈晋工作室”,曹某的亲属现场代其偿还了筹集到的50万元欠款,并就余下70万元欠款达成分期支付协议。曹某被提前解除拘留,一起拖欠5年多的债务纠纷被成功化解。
据介绍,“陈晋工作室”成立以来,组织调解被拘留人社会矛盾纠纷265起,收到群众致谢锦旗16幅,感谢信10封。
2025年1月底,陈晋走后的第一个春节,“陈晋工作室”成功调解了新年的第一起债务纠纷,他首创的办法还在继续化解高墙内外的难题……(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通讯员 黄勤 江夏子)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