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寒假来啦!
本应是孩子放松、亲子亲密相处的好时光
可不少家长却发愁:
孩子一放假就像变了个人
作息紊乱、沉迷电子产品,
作业拖到最后才写
……
从学校到家庭的环境转换
给孩子带来的不适应
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化
可能就是不可忽视的
青少年心理问题
为呵护青少年心灵成长,搭建健康亲子沟通桥梁,由湖北省文明办、湖北省妇联主办,湖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湖北广播电视台大健康发展中心承办的《多彩寒假计划,共筑心灵加油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直播活动已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聚焦青少年寒假生活,旨在助力家长与孩子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联结,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为他们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破解“寒假综合征”,培养娃的好习惯
主讲嘉宾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国际医学教育与交流合作办公室主任、儿科主任医师 范静怡
寒假虽短,可不少孩子假期前后变化巨大。有的孩子进步明显,有的却像变了个人,这是为啥呢?关键就在于假期生活习惯。
在学校,老师的指导、同学间的互动,以及考试的压力是孩子们学习的主要推动力。放假期间,这些激励因素的缺失可能导致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思想会变得懈怠,逐渐生活习惯也发生变化,心态和情绪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有一个寒假出现的心理现象叫“寒假综合征”。
“寒假综合征”的四大表现
爱熬夜爱睡懒觉
孩子逐渐开始爱熬夜爱睡懒觉。长时间熬夜、昼夜颠倒,会打乱孩子的生物钟,不仅影响记忆力,还可能让开学后的学习状态一团糟。
解决方法
养成按时起床的习惯。家长可以不完全按照上学期间的规矩来,偶尔放宽对孩子的要求。但这不意味寒假没有规矩,而是要培养良好的假期作息习惯。家长还应该以身作则,比如每天早起跑步,用自身的积极行动和情绪正面影响孩子,这样的做法非常有效。
只吃零食不爱正餐
春节将至,家家户户忙着购置年货,其中零食必不可少。可孩子吃多零食容易产生依赖,早餐没胃口,正餐也吃不下。长期用零食替代正餐,不仅营养不均衡,还可能让孩子寒假体重飙升,给身体带来更大负担,不利于健康成长。
解决方法
养成健康吃零食的习惯。家长与孩子需要共同制定一个饮食约定,包括三餐规律化及适量吃零食等方面,建议选择一些低糖、低盐、低脂肪的零食,如水果、坚果等。
学习没规划,做作业拖拉
有的孩子学习没规划,做作业拖拉,这可能是平时就有的习惯。假期一放松,时间意识更差,作业写了很久进度却十分缓慢。
解决方法
帮孩子树立正确学习习惯。每天安排固定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时让孩子主导,家长把握大方向,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电子产品爱不释手
在校期间,由于老师的严格管理和布置较多学业任务,孩子们很少有机会“玩过瘾” 。放假期间,他们会有更多机会接触电子娱乐设备,等到家长发现后便会要求放下电子产品,而有些孩子会因为家长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而大发脾气。
解决方法
家人、亲友的陪伴,能助力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可以多组织趣味活动,陪孩子一起参与,让孩子觉得和亲人相处比玩手机更有意思,家长也能借此更好地了解孩子。
• 玩趣味游戏:按孩子喜好选游戏,全家一起玩,提升感情。
• 进行文化探索:逛博物馆、看电影,再一起交流,帮孩子开阔眼界。
• 坚持运动和做家务:制定短期运动计划,一起户外锻炼。不能出门就做家务,既锻炼身体又能增进亲子感情。
专家寄语
“愿家长们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阖家美满,与孩子更加亲密无间;愿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学习进步,每一天都充满欢笑与惊喜。”
学会沟通秘籍,搭建亲子“心”桥梁
主讲嘉宾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温芳芳
寒假亲子相处时间变长,本应是增进感情的好时机,可不少家庭却因沟通不畅产生矛盾。要知道,这些常见的沟通“雷区”,正悄悄拉开亲子间的距离。
亲子沟通的“雷区”
代沟:难以跨越的“鸿沟”
不同代际之间在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上的差异,这就是代沟。例如,父母可能难以理解孩子对社交媒体的依赖,而孩子可能觉得父母过于保守。
沟通风格差异:鸡同鸭讲的无奈
每个家庭成员可能有不同的沟通风格,这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例如,一些孩子可能更倾向于直接和坦率的沟通,而父母可能更倾向于委婉和含蓄的表达。
命令式沟通:压抑与反抗的导火索
父母习惯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做某事,如 “把房间收拾干净”“赶紧去做作业”,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感到压抑,产生抵触情绪。
批评指责:伤了孩子的心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过多地批评指责,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
打断与忽视:浇灭沟通的热情
父母在孩子表达想法时,经常打断或不认真倾听,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从而失去与父母沟通的意愿。
五个“小”巧思 架起沟通的桥梁
共情倾听,让爱传递
共情和倾听是理解孩子感受和需求的关键。在聊天时,父母应通过眼神接触、点头和面部表情展示倾听态度。比如,当孩子分享趣事时,父母边听边刷手机会让孩子感到不受尊重。
巧用“我”语句,避免冲突
“我”语句可以帮助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且不会引起孩子的防御反应。
比如:“你应该知道在寒假期间要完成作业。”应改为“我希望你能在寒假期间尽快完成作业,这样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家庭时间。”
“你总是熬夜,这对你的健康不好。”应改为“我担心你熬夜会影响你的健康和第二天的精力。”
提开放性问题,激发表达
问孩子问题时,尽量避免引导性问题和是非题,多提开放性问题,鼓励孩子深入思考和表达。比如问亲子关系时,不要问“我们关系好吗?”而是问“你觉得我们之间的沟通怎么样?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吗?”这样能让孩子更自由地分享想法。
表达感激认可,增强自信
父母对孩子的努力和成就的认可可以极大地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孩子的努力表示认可:“我注意到你这周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你的寒假作业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让我感到很骄傲。”
对孩子的坚持和毅力表示赞扬:“尽管这个拼图很难,但你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最后完成了它,你的坚持让我很佩服。”
非暴力沟通,解决矛盾
例如,当孩子沉迷电子游戏时......
观察:“我注意到你这几天花在电子游戏上的时间越来越长,每天都玩好几个小时。”
感受:“我很担心这样会影响你的视力和学习状态。”
需要:“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娱乐时间。”
请求:“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表,规定每天玩游戏的时长,你愿意配合吗?”
专家寄语
“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服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孩子想到父母时,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
2025年1月24日,《多彩寒假计划,共筑心灵加油站》直播成功举办,本场直播在长江云新闻客户端、湖北发布视频号、文明湖北视频号等平台同步播出,截止1月25日16:00,总观看量178.3万。
了解更多
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关知识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观看本场直播回放
-END-
发表时间:2025-01-26 来源:湖北文明网
家人们,寒假来啦!
本应是孩子放松、亲子亲密相处的好时光
可不少家长却发愁:
孩子一放假就像变了个人
作息紊乱、沉迷电子产品,
作业拖到最后才写
……
从学校到家庭的环境转换
给孩子带来的不适应
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化
可能就是不可忽视的
青少年心理问题
为呵护青少年心灵成长,搭建健康亲子沟通桥梁,由湖北省文明办、湖北省妇联主办,湖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湖北广播电视台大健康发展中心承办的《多彩寒假计划,共筑心灵加油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直播活动已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聚焦青少年寒假生活,旨在助力家长与孩子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联结,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为他们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破解“寒假综合征”,培养娃的好习惯
主讲嘉宾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国际医学教育与交流合作办公室主任、儿科主任医师 范静怡
寒假虽短,可不少孩子假期前后变化巨大。有的孩子进步明显,有的却像变了个人,这是为啥呢?关键就在于假期生活习惯。
在学校,老师的指导、同学间的互动,以及考试的压力是孩子们学习的主要推动力。放假期间,这些激励因素的缺失可能导致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思想会变得懈怠,逐渐生活习惯也发生变化,心态和情绪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有一个寒假出现的心理现象叫“寒假综合征”。
“寒假综合征”的四大表现
爱熬夜爱睡懒觉
孩子逐渐开始爱熬夜爱睡懒觉。长时间熬夜、昼夜颠倒,会打乱孩子的生物钟,不仅影响记忆力,还可能让开学后的学习状态一团糟。
解决方法
养成按时起床的习惯。家长可以不完全按照上学期间的规矩来,偶尔放宽对孩子的要求。但这不意味寒假没有规矩,而是要培养良好的假期作息习惯。家长还应该以身作则,比如每天早起跑步,用自身的积极行动和情绪正面影响孩子,这样的做法非常有效。
只吃零食不爱正餐
春节将至,家家户户忙着购置年货,其中零食必不可少。可孩子吃多零食容易产生依赖,早餐没胃口,正餐也吃不下。长期用零食替代正餐,不仅营养不均衡,还可能让孩子寒假体重飙升,给身体带来更大负担,不利于健康成长。
解决方法
养成健康吃零食的习惯。家长与孩子需要共同制定一个饮食约定,包括三餐规律化及适量吃零食等方面,建议选择一些低糖、低盐、低脂肪的零食,如水果、坚果等。
学习没规划,做作业拖拉
有的孩子学习没规划,做作业拖拉,这可能是平时就有的习惯。假期一放松,时间意识更差,作业写了很久进度却十分缓慢。
解决方法
帮孩子树立正确学习习惯。每天安排固定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时让孩子主导,家长把握大方向,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电子产品爱不释手
在校期间,由于老师的严格管理和布置较多学业任务,孩子们很少有机会“玩过瘾” 。放假期间,他们会有更多机会接触电子娱乐设备,等到家长发现后便会要求放下电子产品,而有些孩子会因为家长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而大发脾气。
解决方法
家人、亲友的陪伴,能助力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可以多组织趣味活动,陪孩子一起参与,让孩子觉得和亲人相处比玩手机更有意思,家长也能借此更好地了解孩子。
• 玩趣味游戏:按孩子喜好选游戏,全家一起玩,提升感情。
• 进行文化探索:逛博物馆、看电影,再一起交流,帮孩子开阔眼界。
• 坚持运动和做家务:制定短期运动计划,一起户外锻炼。不能出门就做家务,既锻炼身体又能增进亲子感情。
专家寄语
“愿家长们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阖家美满,与孩子更加亲密无间;愿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学习进步,每一天都充满欢笑与惊喜。”
学会沟通秘籍,搭建亲子“心”桥梁
主讲嘉宾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温芳芳
寒假亲子相处时间变长,本应是增进感情的好时机,可不少家庭却因沟通不畅产生矛盾。要知道,这些常见的沟通“雷区”,正悄悄拉开亲子间的距离。
亲子沟通的“雷区”
代沟:难以跨越的“鸿沟”
不同代际之间在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上的差异,这就是代沟。例如,父母可能难以理解孩子对社交媒体的依赖,而孩子可能觉得父母过于保守。
沟通风格差异:鸡同鸭讲的无奈
每个家庭成员可能有不同的沟通风格,这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例如,一些孩子可能更倾向于直接和坦率的沟通,而父母可能更倾向于委婉和含蓄的表达。
命令式沟通:压抑与反抗的导火索
父母习惯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做某事,如 “把房间收拾干净”“赶紧去做作业”,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感到压抑,产生抵触情绪。
批评指责:伤了孩子的心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过多地批评指责,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
打断与忽视:浇灭沟通的热情
父母在孩子表达想法时,经常打断或不认真倾听,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从而失去与父母沟通的意愿。
五个“小”巧思 架起沟通的桥梁
共情倾听,让爱传递
共情和倾听是理解孩子感受和需求的关键。在聊天时,父母应通过眼神接触、点头和面部表情展示倾听态度。比如,当孩子分享趣事时,父母边听边刷手机会让孩子感到不受尊重。
巧用“我”语句,避免冲突
“我”语句可以帮助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且不会引起孩子的防御反应。
比如:“你应该知道在寒假期间要完成作业。”应改为“我希望你能在寒假期间尽快完成作业,这样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家庭时间。”
“你总是熬夜,这对你的健康不好。”应改为“我担心你熬夜会影响你的健康和第二天的精力。”
提开放性问题,激发表达
问孩子问题时,尽量避免引导性问题和是非题,多提开放性问题,鼓励孩子深入思考和表达。比如问亲子关系时,不要问“我们关系好吗?”而是问“你觉得我们之间的沟通怎么样?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吗?”这样能让孩子更自由地分享想法。
表达感激认可,增强自信
父母对孩子的努力和成就的认可可以极大地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孩子的努力表示认可:“我注意到你这周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你的寒假作业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让我感到很骄傲。”
对孩子的坚持和毅力表示赞扬:“尽管这个拼图很难,但你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最后完成了它,你的坚持让我很佩服。”
非暴力沟通,解决矛盾
例如,当孩子沉迷电子游戏时......
观察:“我注意到你这几天花在电子游戏上的时间越来越长,每天都玩好几个小时。”
感受:“我很担心这样会影响你的视力和学习状态。”
需要:“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娱乐时间。”
请求:“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表,规定每天玩游戏的时长,你愿意配合吗?”
专家寄语
“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服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孩子想到父母时,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
2025年1月24日,《多彩寒假计划,共筑心灵加油站》直播成功举办,本场直播在长江云新闻客户端、湖北发布视频号、文明湖北视频号等平台同步播出,截止1月25日16:00,总观看量178.3万。
了解更多
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关知识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观看本场直播回放
-END-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