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鼓王”张明智逝世抑扬陂腔广传唱 铿锵鼓板成绝响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1月20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张明智早年演出剧照。 (资料照片)

张明智生活照。 (资料图片)

“昔日唱大鼓为糊口,走大街穿小巷忙个不休。今朝这鼓板拿在手,新时代唱新人说新事,我越唱劲越足!”

这是著名湖北大鼓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湖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原副主席张明智生前最爱唱的一段唱词。

如今,鼓板铿锵、唱腔余韵犹在,一代艺术大家却永远停下了手中的鼓槌,离开了他最爱的艺术舞台和广大观众。

1月18日晨,“湖北鼓王”张明智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2岁。

广为传唱

使湖北大鼓走出国门

1月18日上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赶往设在汉口金银湖的张明智纪念灵堂,现场摆满各界人士送来的花圈,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不少生前好友忍不住失声痛哭。

“父亲患病入院,今天清晨5时23分辞世,一大早就有很多人前来吊唁。父亲一生善良、勤奋、敬业、爱家,他的离去让我们无比悲痛。”张明智之子张学锋说。

设在汉口和宴酒店的“武汉市舞台艺术名家张明智湖北大鼓工作室”,也引来不少人瞻仰吊唁。这里,悬挂着张明智的艺术剧照,还有相声大师马季为他题写的书法“琴韵书声”。

现场,亲友故旧纷纷回忆起这位表演艺术家的不凡一生。张明智1943年5月生于武汉,早年拜大鼓艺人陈谦闻为师,1959年考入武汉市艺术学校第一届曲艺科。从艺60多年来,他创作演唱了千余段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赏,至今仍在荆楚大地广为传唱,他演唱的湖北大鼓磁带、影碟畅销美国、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使湖北大鼓走出了国门。他的代表作有湖北大鼓《亲生的儿子闹洞房》《如此媳妇》《找嫁嫁》等。

张明智的湖北大鼓艺术,影响了一个时代。“上世纪90年代,武汉三镇的音像店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播放张老师的湖北大鼓。”张明智的弟子们回忆。

多次采访过张明智的武汉作家袁毅说:“他那独特的沙哑嗓音和亲切、地道的黄陂腔,曾在几代武汉人的耳边唱响。他的说唱艺术土得不能再土了,但是接地气、贴近生活和百姓。湖北父老乡亲会记住他!”

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发布的讣告称,张明智的一生是与湖北大鼓紧密相连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湖北大鼓的魅力和价值,为湖北大鼓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离世是湖北曲艺界的巨大损失。

舞台为大

对艺术精益求精

采访中,同事、弟子、朋友们对张明智有一个共同评价:“张老师终生奉行以戏为大、观众第一,对艺术精益求精。”

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徐宁,13岁时被张明智从蔡甸乡村发现并招到武汉市艺校,从此走上专业道路。“张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对艺术的执着,和那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状态。我每次跟他排练,哪怕是一个字儿、一个唱腔有一点点不对,他就马上指出,要求马上改进,有时还真就会翻脸了。伴奏有一点瑕疵,就得重来。录音回去之后他不睡觉,反复听,听到哪儿不对,又要记下来,让我们改进。”徐宁回忆,张明智常跟学生们强调,曲艺演唱时要“字正腔圆”,表情上要有“春夏秋冬”。

听闻张明智逝世,相声表演艺术家范志强缅怀不已:“难忘他带着我演出、创作本子,叫我到家里排练的情景。我们演出时,他站在台口一字不落地从头听到尾,哪怕是一丁点微不足道的进步,他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对存在的问题则会马上严厉地指出来。”

张明智弟子、武汉黄陂区文化馆副馆长吴健回忆:“几十年来,师父一直是‘戏比天大’,他对艺术的执着一直激励着我们。他病重入院,在病床上还跟我叮嘱,你一定要把湖北大鼓传承好、唱好,而且要像你创作《说唱大武汉》《说唱黄陂》一样,对湖北大鼓进行创新。”

弟子吴凯说,张老师以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诲弟子们,“一遍拆洗一遍新,每一个作品、每一句唱腔、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气口都要逐字推敲、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从不含糊。”

德艺双馨

扎根群众关爱后辈

张明智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家,更是德艺双馨的师长。他对待艺术严谨认真,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对观众和大鼓艺术爱好者有求必应,为湖北大鼓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传人。

张明智关爱学生后辈,甘为人梯、提携后学、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湖北小曲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姚俐玲表示:“张老师是看着我长大的,进团30多年,我们都把他当成父亲一样。”她记忆最深的是,去年10月的最后一次演出,张老师是坐轮椅去的,舞台上,他坚持把那段十几分钟的作品完成。

2018年,得知弟子徐宁夺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时,张明智兴奋不已:“干了一辈子曲艺,到了这个岁数,没有比这更让我高兴的事情了!”

张明智的弟子和学生中,有专业剧团演员、文艺单位骨干,也有民间曲艺家和曲艺爱好者。从汉口吉庆街走出的民间艺人孙小鼓,2020年成为张明智弟子,对此他感怀于心:“张老师的博大胸怀和深厚的艺术情怀激励着我坚守艺术,勇攀高峰。”

“张老师一辈子保持对观众的无限热爱。他这么大年龄了,每次上台总是收拾得漂漂亮亮、干干净净。有个节目唱到‘父老乡亲’的时候,演员要做一个跪下来的动作。有一次我跟他一块儿在乡下演出,当时下着雨,舞台条件简陋,他那么大的年纪了,唱到那里的时候还是跪了下去,感动了现场所有人。”徐宁回忆。

设在江汉大学的湖北省非遗研究中心,近年来每年举办湖北曲艺传承人研培班,都得到张明智的极大关心和支持。该中心邓斯博老师回忆,张明智多次为学员们授课,并参加结业典礼,勉励学员们传承弘扬湖北曲艺,“湖北曲艺这朵鲜花就靠你们去浇水培育,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 实习生 吴香凝

责任编辑:李欢

“湖北鼓王”张明智逝世抑扬陂腔广传唱 铿锵鼓板成绝响

发表时间:2025-01-20 来源:湖北文明网

张明智早年演出剧照。 (资料照片)

张明智生活照。 (资料图片)

“昔日唱大鼓为糊口,走大街穿小巷忙个不休。今朝这鼓板拿在手,新时代唱新人说新事,我越唱劲越足!”

这是著名湖北大鼓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湖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原副主席张明智生前最爱唱的一段唱词。

如今,鼓板铿锵、唱腔余韵犹在,一代艺术大家却永远停下了手中的鼓槌,离开了他最爱的艺术舞台和广大观众。

1月18日晨,“湖北鼓王”张明智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2岁。

广为传唱

使湖北大鼓走出国门

1月18日上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赶往设在汉口金银湖的张明智纪念灵堂,现场摆满各界人士送来的花圈,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不少生前好友忍不住失声痛哭。

“父亲患病入院,今天清晨5时23分辞世,一大早就有很多人前来吊唁。父亲一生善良、勤奋、敬业、爱家,他的离去让我们无比悲痛。”张明智之子张学锋说。

设在汉口和宴酒店的“武汉市舞台艺术名家张明智湖北大鼓工作室”,也引来不少人瞻仰吊唁。这里,悬挂着张明智的艺术剧照,还有相声大师马季为他题写的书法“琴韵书声”。

现场,亲友故旧纷纷回忆起这位表演艺术家的不凡一生。张明智1943年5月生于武汉,早年拜大鼓艺人陈谦闻为师,1959年考入武汉市艺术学校第一届曲艺科。从艺60多年来,他创作演唱了千余段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赏,至今仍在荆楚大地广为传唱,他演唱的湖北大鼓磁带、影碟畅销美国、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使湖北大鼓走出了国门。他的代表作有湖北大鼓《亲生的儿子闹洞房》《如此媳妇》《找嫁嫁》等。

张明智的湖北大鼓艺术,影响了一个时代。“上世纪90年代,武汉三镇的音像店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播放张老师的湖北大鼓。”张明智的弟子们回忆。

多次采访过张明智的武汉作家袁毅说:“他那独特的沙哑嗓音和亲切、地道的黄陂腔,曾在几代武汉人的耳边唱响。他的说唱艺术土得不能再土了,但是接地气、贴近生活和百姓。湖北父老乡亲会记住他!”

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发布的讣告称,张明智的一生是与湖北大鼓紧密相连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湖北大鼓的魅力和价值,为湖北大鼓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离世是湖北曲艺界的巨大损失。

舞台为大

对艺术精益求精

采访中,同事、弟子、朋友们对张明智有一个共同评价:“张老师终生奉行以戏为大、观众第一,对艺术精益求精。”

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徐宁,13岁时被张明智从蔡甸乡村发现并招到武汉市艺校,从此走上专业道路。“张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对艺术的执着,和那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状态。我每次跟他排练,哪怕是一个字儿、一个唱腔有一点点不对,他就马上指出,要求马上改进,有时还真就会翻脸了。伴奏有一点瑕疵,就得重来。录音回去之后他不睡觉,反复听,听到哪儿不对,又要记下来,让我们改进。”徐宁回忆,张明智常跟学生们强调,曲艺演唱时要“字正腔圆”,表情上要有“春夏秋冬”。

听闻张明智逝世,相声表演艺术家范志强缅怀不已:“难忘他带着我演出、创作本子,叫我到家里排练的情景。我们演出时,他站在台口一字不落地从头听到尾,哪怕是一丁点微不足道的进步,他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对存在的问题则会马上严厉地指出来。”

张明智弟子、武汉黄陂区文化馆副馆长吴健回忆:“几十年来,师父一直是‘戏比天大’,他对艺术的执着一直激励着我们。他病重入院,在病床上还跟我叮嘱,你一定要把湖北大鼓传承好、唱好,而且要像你创作《说唱大武汉》《说唱黄陂》一样,对湖北大鼓进行创新。”

弟子吴凯说,张老师以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诲弟子们,“一遍拆洗一遍新,每一个作品、每一句唱腔、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气口都要逐字推敲、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从不含糊。”

德艺双馨

扎根群众关爱后辈

张明智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家,更是德艺双馨的师长。他对待艺术严谨认真,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对观众和大鼓艺术爱好者有求必应,为湖北大鼓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传人。

张明智关爱学生后辈,甘为人梯、提携后学、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湖北小曲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姚俐玲表示:“张老师是看着我长大的,进团30多年,我们都把他当成父亲一样。”她记忆最深的是,去年10月的最后一次演出,张老师是坐轮椅去的,舞台上,他坚持把那段十几分钟的作品完成。

2018年,得知弟子徐宁夺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时,张明智兴奋不已:“干了一辈子曲艺,到了这个岁数,没有比这更让我高兴的事情了!”

张明智的弟子和学生中,有专业剧团演员、文艺单位骨干,也有民间曲艺家和曲艺爱好者。从汉口吉庆街走出的民间艺人孙小鼓,2020年成为张明智弟子,对此他感怀于心:“张老师的博大胸怀和深厚的艺术情怀激励着我坚守艺术,勇攀高峰。”

“张老师一辈子保持对观众的无限热爱。他这么大年龄了,每次上台总是收拾得漂漂亮亮、干干净净。有个节目唱到‘父老乡亲’的时候,演员要做一个跪下来的动作。有一次我跟他一块儿在乡下演出,当时下着雨,舞台条件简陋,他那么大的年纪了,唱到那里的时候还是跪了下去,感动了现场所有人。”徐宁回忆。

设在江汉大学的湖北省非遗研究中心,近年来每年举办湖北曲艺传承人研培班,都得到张明智的极大关心和支持。该中心邓斯博老师回忆,张明智多次为学员们授课,并参加结业典礼,勉励学员们传承弘扬湖北曲艺,“湖北曲艺这朵鲜花就靠你们去浇水培育,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 实习生 吴香凝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