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清泓奔涌北上 文明逐“绿”前行

A-   A+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20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参观创建示范点、表扬优秀市民文明观察团、交流展示“文明河流”建设成果……12月19日至2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文明河流”建设展示交流活动在房县举办,再次掀起全市“文明河流”建设高潮。

河流是文明的摇篮,文明是河流的风景。实施“文明河流”建设是十堰市立足绿色低碳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创新之举,也是我市探索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建共融的破题之举。循着创建足迹,“文明河流”为民而建,逐“绿”前行。

水美人和

全域吹响“集结号”

时下,茅箭区茅塔乡康家村层林尽染、溪流如洗,游人纷至沓来。流经康家村的茅塔河一路欢腾流淌、绵延不息,汇入茅塔河水库,再与马家河等河流汇合,一道进入丹江口水库。“现在水质越来越好,村庄环境也越变越美!”提起村子近年来的变化,村民王大爷赞不绝口。

“为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丹江口水库,我们实施了雨污分流管网工程,让污水进入污水管网,山泉水等清水、雨水流入河道,确保河道水清河畅。”市生态环境局茅箭分局负责人胡华鹏介绍。另外,康家村还组建了“母亲水窖守水护水巡河志愿服务队”,日常负责巡查并清理河岸垃圾、河道漂浮物,劝导违规垂钓等不文明行为。

让文明呵护河流,昔日村庄焕颜新生。经过综合施策、系统治理,目前茅塔河水质已提升为Ⅱ类,对河流沿岸村组的旅游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涓涓细流汇成河,文明河流赓续现代文明。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也是全国文明城市。为了共同的使命,我市统筹推进“文明河流”建设,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内涵、增添了新活力。

在张湾区,区直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志愿服务组织成立93个小分队,构建起该区守水护水的“主力军”。在郧阳区,区领导班子带头参与志愿服务,乡镇、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主抓主推,积极参与包联乡镇、村守水护水。在十堰经开区,以村庄清洁为重点,区党工委主要领导挂帅,16名县级以上领导带头包联,1355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村)进行排查,发动群众志愿者2000余人次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河道沿线做到“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

在“文明河流”建设中,十堰各地立足工作实际,以境内23条河流为治理单元,对标“文明河流”建设要求,通过开展政策宣讲、河道脏污清理、河岸人居环境整治、保水护水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文明河流”建设格局。

“我们将持续深入推动‘文明河流’建设,全域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以‘人的文明’带动‘河流文明’,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贡献精神文明力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汤红兵表示。

上善若水

人人争当“守井人”

文明河流全域共建,目标在水质,落实在人。

12月18日一大早,晨曦初露。在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村民张绪春像往常一样,带上钩子、麻绳、镰刀和自备的午餐,同队友驾船驶向责任区25公里水域库岸线,开始一天的清漂工作。

张绪春原是一名渔民,长江流域全面禁渔后,他“洗脚上岸”另谋出路。为了“文明河流”建设,他主动加入清漂队伍。他逢人便说:“要让北京人民喝上这一库清澈甘甜的水,即使一根烟头、一片糖纸、一个花生壳也不能进入水库。”

在丹江口市,还有许多像张绪春一样的志愿者,他们将守水护水放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中。10年来,为守好北方“大水井”,共有361个守水志愿服务组织、超20万名志愿者凝心聚力,用实际行动为“文明河流”建设贡献力量。

“通过‘文明河流’建设,让保水护水节水成为市民的自觉自愿行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主任吴芳说,在十堰各地,“文明河流”建设正融入群众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人人争当“守井人”蔚然成风。

在房县,“文明河流”宣讲走进村(社区)、小区、校园等地,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竹山县把守水护水纳入“十星级文明农户(家庭)”创评标准和村规民约,评出十星级农户(家庭)7.6万户。竹溪县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制,将守水护水纳入镇村积分制管理,依托全县120个“积分超市”,每季度开展一次积分兑换活动。郧西县精心打造“老船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组建107支志愿队伍,带动近20万群众大力开展“五清行动”、“五无乡镇”创建,以“小河清”保“大河净”。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通过公开招募选拔,组建了一支“民间河长”志愿服务队,并吸引了50余名环保志愿者、热心群众,担当护河“啄木鸟”……

据统计,今年以来,十堰先后组建宣讲队伍210支,开展“讲身边守水护水故事”等活动9800余场次;一大批社会志愿服务团体参与“文明河流”建设,带动广大群众开展捡垃圾、清理水面漂浮物、清洁村庄等守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4.8万场次。

水润万家

人水和谐画卷新

“文明河流”建设托举的是城市生态,推动的是城市绿色发展。

在房县军店镇中村村,因“文明河流”建设,该村不仅建设了沿盘峪河旅游环线,还成功创建白鹤湾田园综合体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田园变“公园”、风景变“钱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村村还引进国企鑫茂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起渔业养殖基地。目前,基地共建成养殖圆池128个,年产值达2000万元,带动全村260多人稳定增收。

共建“文明河流”,文明合作“朋友圈”不断壮大。去年12月,北京、十堰两地联合发起成立京堰环保志愿联盟,目前北京已有12家公益组织加入联盟,在京开展“周周进社区”文明河流宣讲活动50余次,吸引2万人次参与,文明理念千里共传递。

一泓清水,因“文明河流”建设而愈加清澈。未来,全市上下还将立足十堰特色,把“文明河流”建设作为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品牌培育打造,把“水文明”作为十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用心用情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美的幸福美好十堰。(十堰日报记者刘俊通讯员 郑荣斌康露馨

责任编辑:何霄

十堰:清泓奔涌北上 文明逐“绿”前行

发表时间:2024-12-20 来源:湖北文明网

参观创建示范点、表扬优秀市民文明观察团、交流展示“文明河流”建设成果……12月19日至2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文明河流”建设展示交流活动在房县举办,再次掀起全市“文明河流”建设高潮。

河流是文明的摇篮,文明是河流的风景。实施“文明河流”建设是十堰市立足绿色低碳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创新之举,也是我市探索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建共融的破题之举。循着创建足迹,“文明河流”为民而建,逐“绿”前行。

水美人和

全域吹响“集结号”

时下,茅箭区茅塔乡康家村层林尽染、溪流如洗,游人纷至沓来。流经康家村的茅塔河一路欢腾流淌、绵延不息,汇入茅塔河水库,再与马家河等河流汇合,一道进入丹江口水库。“现在水质越来越好,村庄环境也越变越美!”提起村子近年来的变化,村民王大爷赞不绝口。

“为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丹江口水库,我们实施了雨污分流管网工程,让污水进入污水管网,山泉水等清水、雨水流入河道,确保河道水清河畅。”市生态环境局茅箭分局负责人胡华鹏介绍。另外,康家村还组建了“母亲水窖守水护水巡河志愿服务队”,日常负责巡查并清理河岸垃圾、河道漂浮物,劝导违规垂钓等不文明行为。

让文明呵护河流,昔日村庄焕颜新生。经过综合施策、系统治理,目前茅塔河水质已提升为Ⅱ类,对河流沿岸村组的旅游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涓涓细流汇成河,文明河流赓续现代文明。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也是全国文明城市。为了共同的使命,我市统筹推进“文明河流”建设,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内涵、增添了新活力。

在张湾区,区直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志愿服务组织成立93个小分队,构建起该区守水护水的“主力军”。在郧阳区,区领导班子带头参与志愿服务,乡镇、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主抓主推,积极参与包联乡镇、村守水护水。在十堰经开区,以村庄清洁为重点,区党工委主要领导挂帅,16名县级以上领导带头包联,1355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村)进行排查,发动群众志愿者2000余人次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河道沿线做到“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

在“文明河流”建设中,十堰各地立足工作实际,以境内23条河流为治理单元,对标“文明河流”建设要求,通过开展政策宣讲、河道脏污清理、河岸人居环境整治、保水护水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文明河流”建设格局。

“我们将持续深入推动‘文明河流’建设,全域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以‘人的文明’带动‘河流文明’,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贡献精神文明力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汤红兵表示。

上善若水

人人争当“守井人”

文明河流全域共建,目标在水质,落实在人。

12月18日一大早,晨曦初露。在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村民张绪春像往常一样,带上钩子、麻绳、镰刀和自备的午餐,同队友驾船驶向责任区25公里水域库岸线,开始一天的清漂工作。

张绪春原是一名渔民,长江流域全面禁渔后,他“洗脚上岸”另谋出路。为了“文明河流”建设,他主动加入清漂队伍。他逢人便说:“要让北京人民喝上这一库清澈甘甜的水,即使一根烟头、一片糖纸、一个花生壳也不能进入水库。”

在丹江口市,还有许多像张绪春一样的志愿者,他们将守水护水放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中。10年来,为守好北方“大水井”,共有361个守水志愿服务组织、超20万名志愿者凝心聚力,用实际行动为“文明河流”建设贡献力量。

“通过‘文明河流’建设,让保水护水节水成为市民的自觉自愿行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主任吴芳说,在十堰各地,“文明河流”建设正融入群众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人人争当“守井人”蔚然成风。

在房县,“文明河流”宣讲走进村(社区)、小区、校园等地,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竹山县把守水护水纳入“十星级文明农户(家庭)”创评标准和村规民约,评出十星级农户(家庭)7.6万户。竹溪县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制,将守水护水纳入镇村积分制管理,依托全县120个“积分超市”,每季度开展一次积分兑换活动。郧西县精心打造“老船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组建107支志愿队伍,带动近20万群众大力开展“五清行动”、“五无乡镇”创建,以“小河清”保“大河净”。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通过公开招募选拔,组建了一支“民间河长”志愿服务队,并吸引了50余名环保志愿者、热心群众,担当护河“啄木鸟”……

据统计,今年以来,十堰先后组建宣讲队伍210支,开展“讲身边守水护水故事”等活动9800余场次;一大批社会志愿服务团体参与“文明河流”建设,带动广大群众开展捡垃圾、清理水面漂浮物、清洁村庄等守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4.8万场次。

水润万家

人水和谐画卷新

“文明河流”建设托举的是城市生态,推动的是城市绿色发展。

在房县军店镇中村村,因“文明河流”建设,该村不仅建设了沿盘峪河旅游环线,还成功创建白鹤湾田园综合体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田园变“公园”、风景变“钱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村村还引进国企鑫茂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起渔业养殖基地。目前,基地共建成养殖圆池128个,年产值达2000万元,带动全村260多人稳定增收。

共建“文明河流”,文明合作“朋友圈”不断壮大。去年12月,北京、十堰两地联合发起成立京堰环保志愿联盟,目前北京已有12家公益组织加入联盟,在京开展“周周进社区”文明河流宣讲活动50余次,吸引2万人次参与,文明理念千里共传递。

一泓清水,因“文明河流”建设而愈加清澈。未来,全市上下还将立足十堰特色,把“文明河流”建设作为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品牌培育打造,把“水文明”作为十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用心用情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美的幸福美好十堰。(十堰日报记者刘俊通讯员 郑荣斌康露馨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