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最亮丽的城市风景——让文明成为宜昌人民内在气质和城市亮丽名片

A-   A+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18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秀美宜居地,文明幸福城。 三峡日报记者 黄翔 摄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美好生活的软实力。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外在名片,筑牢宜昌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在长江之滨,整洁的街道上,相互礼让的行人与车流彰显着城市的文明风采。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活跃在城乡大地,成为宜昌最动人的风景线。

从城市到乡村,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宜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凝聚起全民参与的磅礴力量,让文明成为宜昌人民内在气质和城市亮丽名片,共同为宜昌市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走在前作示范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树立榜样

凡人善举托起文明高度

宜昌是一座典型辈出的好人之城。

“信义老农”陈廷海、“带货司机”邓兰舟、“三峡蚁工”李年邦、“英子姐姐”刘发英……他们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用善心照亮社会,用义举温暖人心。

“好人现象”历久弥新,映射出宜昌这座城市深厚的道德底蕴。

远安村民宋来波“替兄还情”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湖北日报等中央、省、市全媒体报道和转载。43岁的宜昌网约车司机郝明不幸离世后捐献眼角膜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宜昌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美德受到了全国网友的点赞。

2024年第三季度“湖北好人”名单中,宜昌的李作玉、宋孝平和叶少芳分别入选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敬业奉献类“湖北好人”,入选人数位居全省市州第一。在第三季度“荆楚楷模”评选中,宜昌籍奥运冠军孙佳俊和十年三赴海外维和的“战地木兰”、宜昌姑娘周娟也榜上有名。就在刚刚公示的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中,“信义老农”陈廷海入围大名单。好人的不断涌现彰显了宜昌多年来坚持以典型立精神支柱,建设“好人之城”的丰硕成果。

赓续传承,精神光芒在新一代身上闪亮。远安16岁的“板凳男孩”方宇翔因车祸失去双腿,但他却和健康的同学们一起顶着烈日参加学校军训,坚韧不屈的精神品格感动了全国网友,今年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一个好人是一面旗帜,一群好人就是一个城市不断前行的力量。据统计,近年来,宜昌累计推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4人(组)、中国好人118人(组)、湖北省道德模范14人,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市州前列。他们的事迹激励人心、催人奋进。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和生动素材。

伴随着好人群体的不断壮大、城市文明的不断提升,凡人善举已成为常态,文明言行有了扎根的土壤。宜昌这座城市,因文明的滋养而格外精彩。

加强培育

崇德向善浸润文明风尚

城市文明,需要润物无声地培育,方能孕育出最动人的风景。

一条“板凳男孩”方宇翔事迹在“芝兰宜昌”抖音号传播,全网点击量达10亿次。“宜昌好人馆”线上平台自开通以来,通过图文方式链接2300余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素材万余条,让崇德向善的风尚可看可听可学,入眼、入脑、入心。

宜昌市着力构建完善网微端屏一体的网络文明传播矩阵,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受众广泛、传播力强、形象生动等优势,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打造了网上道德示范高地。

“你欣赏城市的风景,城市欣赏你的文明”“礼让行人的时候,风也变得温柔”这些充满诗意的字句,出现在初冬的运河公园文化墙上,配上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山水画,既美化了公园环境,又传播了文明风尚。在宜昌,小区空白墙壁上、城市建设围栏上、公交车站牌上和车厢内,随时可以看见这样创意十足的公益广告,让人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感知文明,践行文明。市民杨晓丽说,带着孩子在这些公益广告下驻足,在欣赏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明宣传。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在潜移默化地浸润中,文明风尚如花儿处处绽放。华灯初上,美丽的滨江公园一带愈发热闹,众多市民来这里散步、健身,许多遛狗的市民手不离绳。市民李女士高兴地说:“现在带着5岁的小孙女在江边散步更安心、更舒心了。”

2022年初,结合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宜昌开展倡导“十文明”、实现“十不见”专项行动。全市中小学校给全校学生颁发特别的“聘书”,让12万中小学生成为“十文明”“十不见”专项行动的宣传员和监督员,带动家庭践行文明行为,让文明理念逐渐内化为大人和孩子的自觉行动。如今在宜昌,“光盘行动”已成为餐饮时尚,斑马线前的“礼让”成为出行风景,红色马甲成为宜昌最美底色,微笑服务、一站式服务成为窗口行业的文明风尚……

外地宾客到宜昌,无不为这里的市容环境、市民素质、城市管理点赞,文明已成为宜昌的重要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深圳游客李女士来宜昌游玩,看到滨江两岸霓虹闪烁,高兴地说:“宜昌风景好,城市干净,市民素质高,有一种难得的松弛感,让游客觉得很亲切。”

文明实践

为幸福生活擦亮文明底色

文明,存于心,践于行。

“酒后不驾车,垃圾不乱扔,浪费不可取,文明不可缺。”在夷陵区一个热闹的婚宴现场,婚宴“支客师”黄师傅以当地方言作为开场白,宣传文明新风,赢得了现场嘉宾的热烈掌声。

这支由村干部、退休教师、文艺骨干等组成的“支客师”队伍,共有582人,是夷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移风易俗宣传方式的积极探索。他们用群众乐于接受的“大白话”宣讲党的政策、传播文明新风,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在2024年全省“文明实践 情满荆楚”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项目展示中,夷陵“支客师说理”项目脱颖而出,与宜都“宜学都讲”理论宣讲、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传承保护”等3个项目分列各类别第一。

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志愿服务项目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而设施齐全、活动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正在成为服务群众的“幸福半径”。

伍家岗区金巴岭社区新时代实践站精心打造了屈子堂、主播室、亲子活动室、汉服体验区、交友室等满足年轻人社交需求的场所。居民赵研雯在这里认识了不少同龄人。“以前我总是宅在家里看手机,现在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参加社区活动,还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参与共建共治。”赵研雯说。

目前,宜昌市已建成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并打造了“15分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圈”,在群众家门口组织“我们的节日”“文明市集进社区”等主题活动1.94万场次,惠及群众200多万人,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文明实践,人人可为。奥运冠军孙佳俊在回家探亲时,也积极参加社区新时代实践站组织的文明创建宣传志愿服务,为众多市民树立了榜样。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宜昌创新成立了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三峡蚁工”等740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103万名志愿者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此外,还联动长江流域重庆、武汉、岳阳、九江、芜湖、南京等六大节点城市的13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一起唱响长江大保护的最强音。

绿色长江,红色马甲,擦亮宜昌的文明底色,绘就最亮丽的城市风景。(三峡日报记者 崔艳华 通讯员 郭福星 廖长见 向小艳

责任编辑:何霄

绘就最亮丽的城市风景——让文明成为宜昌人民内在气质和城市亮丽名片

发表时间:2024-12-18 来源:湖北文明网

秀美宜居地,文明幸福城。 三峡日报记者 黄翔 摄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美好生活的软实力。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外在名片,筑牢宜昌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在长江之滨,整洁的街道上,相互礼让的行人与车流彰显着城市的文明风采。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活跃在城乡大地,成为宜昌最动人的风景线。

从城市到乡村,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宜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凝聚起全民参与的磅礴力量,让文明成为宜昌人民内在气质和城市亮丽名片,共同为宜昌市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走在前作示范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树立榜样

凡人善举托起文明高度

宜昌是一座典型辈出的好人之城。

“信义老农”陈廷海、“带货司机”邓兰舟、“三峡蚁工”李年邦、“英子姐姐”刘发英……他们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用善心照亮社会,用义举温暖人心。

“好人现象”历久弥新,映射出宜昌这座城市深厚的道德底蕴。

远安村民宋来波“替兄还情”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湖北日报等中央、省、市全媒体报道和转载。43岁的宜昌网约车司机郝明不幸离世后捐献眼角膜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宜昌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美德受到了全国网友的点赞。

2024年第三季度“湖北好人”名单中,宜昌的李作玉、宋孝平和叶少芳分别入选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敬业奉献类“湖北好人”,入选人数位居全省市州第一。在第三季度“荆楚楷模”评选中,宜昌籍奥运冠军孙佳俊和十年三赴海外维和的“战地木兰”、宜昌姑娘周娟也榜上有名。就在刚刚公示的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中,“信义老农”陈廷海入围大名单。好人的不断涌现彰显了宜昌多年来坚持以典型立精神支柱,建设“好人之城”的丰硕成果。

赓续传承,精神光芒在新一代身上闪亮。远安16岁的“板凳男孩”方宇翔因车祸失去双腿,但他却和健康的同学们一起顶着烈日参加学校军训,坚韧不屈的精神品格感动了全国网友,今年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一个好人是一面旗帜,一群好人就是一个城市不断前行的力量。据统计,近年来,宜昌累计推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4人(组)、中国好人118人(组)、湖北省道德模范14人,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市州前列。他们的事迹激励人心、催人奋进。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和生动素材。

伴随着好人群体的不断壮大、城市文明的不断提升,凡人善举已成为常态,文明言行有了扎根的土壤。宜昌这座城市,因文明的滋养而格外精彩。

加强培育

崇德向善浸润文明风尚

城市文明,需要润物无声地培育,方能孕育出最动人的风景。

一条“板凳男孩”方宇翔事迹在“芝兰宜昌”抖音号传播,全网点击量达10亿次。“宜昌好人馆”线上平台自开通以来,通过图文方式链接2300余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素材万余条,让崇德向善的风尚可看可听可学,入眼、入脑、入心。

宜昌市着力构建完善网微端屏一体的网络文明传播矩阵,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受众广泛、传播力强、形象生动等优势,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打造了网上道德示范高地。

“你欣赏城市的风景,城市欣赏你的文明”“礼让行人的时候,风也变得温柔”这些充满诗意的字句,出现在初冬的运河公园文化墙上,配上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山水画,既美化了公园环境,又传播了文明风尚。在宜昌,小区空白墙壁上、城市建设围栏上、公交车站牌上和车厢内,随时可以看见这样创意十足的公益广告,让人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感知文明,践行文明。市民杨晓丽说,带着孩子在这些公益广告下驻足,在欣赏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明宣传。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在潜移默化地浸润中,文明风尚如花儿处处绽放。华灯初上,美丽的滨江公园一带愈发热闹,众多市民来这里散步、健身,许多遛狗的市民手不离绳。市民李女士高兴地说:“现在带着5岁的小孙女在江边散步更安心、更舒心了。”

2022年初,结合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宜昌开展倡导“十文明”、实现“十不见”专项行动。全市中小学校给全校学生颁发特别的“聘书”,让12万中小学生成为“十文明”“十不见”专项行动的宣传员和监督员,带动家庭践行文明行为,让文明理念逐渐内化为大人和孩子的自觉行动。如今在宜昌,“光盘行动”已成为餐饮时尚,斑马线前的“礼让”成为出行风景,红色马甲成为宜昌最美底色,微笑服务、一站式服务成为窗口行业的文明风尚……

外地宾客到宜昌,无不为这里的市容环境、市民素质、城市管理点赞,文明已成为宜昌的重要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深圳游客李女士来宜昌游玩,看到滨江两岸霓虹闪烁,高兴地说:“宜昌风景好,城市干净,市民素质高,有一种难得的松弛感,让游客觉得很亲切。”

文明实践

为幸福生活擦亮文明底色

文明,存于心,践于行。

“酒后不驾车,垃圾不乱扔,浪费不可取,文明不可缺。”在夷陵区一个热闹的婚宴现场,婚宴“支客师”黄师傅以当地方言作为开场白,宣传文明新风,赢得了现场嘉宾的热烈掌声。

这支由村干部、退休教师、文艺骨干等组成的“支客师”队伍,共有582人,是夷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移风易俗宣传方式的积极探索。他们用群众乐于接受的“大白话”宣讲党的政策、传播文明新风,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在2024年全省“文明实践 情满荆楚”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项目展示中,夷陵“支客师说理”项目脱颖而出,与宜都“宜学都讲”理论宣讲、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传承保护”等3个项目分列各类别第一。

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志愿服务项目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而设施齐全、活动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正在成为服务群众的“幸福半径”。

伍家岗区金巴岭社区新时代实践站精心打造了屈子堂、主播室、亲子活动室、汉服体验区、交友室等满足年轻人社交需求的场所。居民赵研雯在这里认识了不少同龄人。“以前我总是宅在家里看手机,现在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参加社区活动,还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参与共建共治。”赵研雯说。

目前,宜昌市已建成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并打造了“15分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圈”,在群众家门口组织“我们的节日”“文明市集进社区”等主题活动1.94万场次,惠及群众200多万人,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文明实践,人人可为。奥运冠军孙佳俊在回家探亲时,也积极参加社区新时代实践站组织的文明创建宣传志愿服务,为众多市民树立了榜样。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宜昌创新成立了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三峡蚁工”等740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103万名志愿者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此外,还联动长江流域重庆、武汉、岳阳、九江、芜湖、南京等六大节点城市的13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一起唱响长江大保护的最强音。

绿色长江,红色马甲,擦亮宜昌的文明底色,绘就最亮丽的城市风景。(三峡日报记者 崔艳华 通讯员 郭福星 廖长见 向小艳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