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 幸福生活灯火暖

A-   A+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16日    来源:湖北日报

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都市桃源社区,以退休党员为骨干的“南湖大妈”志愿服务队与下沉党员召开邻里红色议事会共商社区治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牢记嘱托,创新探路。我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化基层治理改革,办成了一批好事实事,探索了一批制度成果,展现了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蓬勃生命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你和我”变成了“我们”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

殷殷嘱托,责重如山。2022年8月,湖北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开展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的社会治理革新。

高位推进、高点起势。第一阶段,全省范围内1038个城乡社区成为共同缔造试点。第二阶段,从2023年4月开始,在14个县(市、区)开展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第三阶段,从今年2月开始,全省共同缔造进入试点扩面和构建县负主责、县乡村组工作联动基层治理体系四级框架的新阶段。

武汉市武昌区被纳入全省首批共同缔造试点。武昌区把治理与服务、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进行创新和探索,群众一个个“金点子”,变成共同缔造幸福家园的“金钥匙”。

从群众自治共治端,让资源活起来、群众动起来——

“逢四说事”“香樟树下”“小院议事”……社区搭建议事平台,问计问需于民,激发群众自治热情,推动解决噪声扰民、环境杂乱等身边问题1778个;

不仅共商共议出智慧,群众还投资投劳、认捐认管,申报“以奖代补”项目850余个,建成小区公共活动空间125个,群众成为小区规划师、决策师、监理师。

从行政管理服务端,让基层强起来、体系转起来——

优化治理单元,实现“小归大、散归整”。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群众利益有联结”原则,武昌区全区划分为568个治理单元。

社区里,5.1万名党员干部到居住地报到,积极认领业委会成员、楼栋长等岗位; “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小区(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搭建328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确保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

商务楼宇里,楼宇理事会协商解决带娃难、吃饭难、停车难等问题。

两端发力,协同联动,政府管理服务与居民自治共治“双向奔赴”,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生动局面,干群关系由“你和我”变成了“我们”。

从试点示范到全域全面铺开,治理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的交融,如细雨润泽,无声而深刻。

“共同缔造”在环境面貌之变、群众精神面貌之变、发展面貌之变、干部作风之变、基层治理格局之变中,不断催生新气象。

找到组织群众的“最大公约数”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

“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将其称为“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

开展共同缔造,关键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激发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塑造群众精神。

“群众工作虽然难,但只要用心去做就不难;群众个体力量虽然小,但只要凝聚起来就不小。”黄梅县五祖镇渡河村党支部书记陈浩说。

2023年9月,渡河村被纳入全省深化共同缔造试点村。通过塆组夜话、群众代表会等,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并引导群众成立危桥改造理事会、提水泵站建设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组织,让村民自主议事、干事。

开展塆组夜话时,村民反映,程湾桥年久失修,但因不足2米宽,达不到危桥项目资金的扶持标准,一直没有改造。

村里和小组长、群众骨干讨论了几次,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后来,村里71岁老党员於艳中说出原委,对面白羊社区很多人也经常走这座桥,只让村里出钱修,大家心里不舒服。

知道症结所在,五祖镇协调白羊社区和渡河村一起修危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话说开了,心结解了,办法就有了。”陈浩说,共同缔造关键是要打开群众的心结,把群众工作做细,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共识。

从机制上“解题”,从实干上“破题”。黄梅县探索建立五项机制,如群众意见收集分办机制、小型项目以奖代补机制等,找到组织群众的“最大公约数”。

十堰市茅箭区优化基层治理单元,推动党的领导和政府服务“纵向到底”,各类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横向到边”。

推进工会小组进园区、青年小组进校园,妇女小组、民兵小组进小区,工青妇等组织覆盖面达90%以上。

227个自治组织服务群众,463个社会组织凝聚群众,48个经济组织链接群众,让每个居民加入一个或多个组织,确保有组织链接、有组织关爱,带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

共同缔造将群众找了回来,将群众工作方法找了回来,干部与群众凝聚为具有共同目标和共同行动的“我们”。

基层治理更有效能、更有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沉,用基层治理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满意。

湖北将共同缔造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相结合,以构建基层治理体系框架为目标,推动共同缔造向纵深发展。

省委明确提出,要完善县负主责、县乡村组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明确四级功能定位,完善组织架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这一阶段的实践,不仅是对前期成果的巩固和深化,更是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升级,为全域善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村社区负担减下来,治理效能提上去,基层实现“马壮车轻”。

今年以来,十堰市茅箭区要求社区(村)参加的会议同比减少22次、清理工作群组117个、精简清理社区(村)标识标牌184个;

推进数据赋能,运用“一标三实”基础数据库,对接公安、民政、人社等35家单位数据,导入19类137个数据标签,形成“千人千面”的共享数据池,从以往的部门“向基层要报表”转变为“向系统要报表”。

共同缔造改变的是思维、凝聚的是人心、形成的是共识、推动的是发展。

鄂州市鄂城区搭建多元共治的长效型平台,培育共同精神,全区共建航空都市主城的意识更强劲、热情更高涨,顺应民意筹措资金24.27亿元,改造历史街区11条、老旧小区441个,城市功能和品质进一步提升,吸引务工回流和农民进城5000多人,城镇化率提高至82.66%。

改变不止于此。

厘清权责清单,基层有更多时间、精力联系服务群众,基层治理更有效能、更有温度。放县级的权,强一线的能,换群众的利,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化解在基层。

开展共同缔造以来,全省各级党员干部累计下基层779万人次,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101.4万个;全省快递进村提前两年实现全覆盖,老旧小区加装电梯4800多部,建设户外劳动者驿站4900多个,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5.1万多户,青少年暑期托管服务超过24万人次。

共同缔造实践深刻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期待,深刻回应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需求。

今日之湖北,干部群众正共同打开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婷

责任编辑:李克伟

共同缔造 幸福生活灯火暖

发表时间:2024-12-16 来源:湖北日报

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都市桃源社区,以退休党员为骨干的“南湖大妈”志愿服务队与下沉党员召开邻里红色议事会共商社区治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牢记嘱托,创新探路。我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化基层治理改革,办成了一批好事实事,探索了一批制度成果,展现了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蓬勃生命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你和我”变成了“我们”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

殷殷嘱托,责重如山。2022年8月,湖北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开展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的社会治理革新。

高位推进、高点起势。第一阶段,全省范围内1038个城乡社区成为共同缔造试点。第二阶段,从2023年4月开始,在14个县(市、区)开展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第三阶段,从今年2月开始,全省共同缔造进入试点扩面和构建县负主责、县乡村组工作联动基层治理体系四级框架的新阶段。

武汉市武昌区被纳入全省首批共同缔造试点。武昌区把治理与服务、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进行创新和探索,群众一个个“金点子”,变成共同缔造幸福家园的“金钥匙”。

从群众自治共治端,让资源活起来、群众动起来——

“逢四说事”“香樟树下”“小院议事”……社区搭建议事平台,问计问需于民,激发群众自治热情,推动解决噪声扰民、环境杂乱等身边问题1778个;

不仅共商共议出智慧,群众还投资投劳、认捐认管,申报“以奖代补”项目850余个,建成小区公共活动空间125个,群众成为小区规划师、决策师、监理师。

从行政管理服务端,让基层强起来、体系转起来——

优化治理单元,实现“小归大、散归整”。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群众利益有联结”原则,武昌区全区划分为568个治理单元。

社区里,5.1万名党员干部到居住地报到,积极认领业委会成员、楼栋长等岗位; “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小区(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搭建328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确保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

商务楼宇里,楼宇理事会协商解决带娃难、吃饭难、停车难等问题。

两端发力,协同联动,政府管理服务与居民自治共治“双向奔赴”,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生动局面,干群关系由“你和我”变成了“我们”。

从试点示范到全域全面铺开,治理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的交融,如细雨润泽,无声而深刻。

“共同缔造”在环境面貌之变、群众精神面貌之变、发展面貌之变、干部作风之变、基层治理格局之变中,不断催生新气象。

找到组织群众的“最大公约数”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

“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将其称为“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

开展共同缔造,关键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激发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塑造群众精神。

“群众工作虽然难,但只要用心去做就不难;群众个体力量虽然小,但只要凝聚起来就不小。”黄梅县五祖镇渡河村党支部书记陈浩说。

2023年9月,渡河村被纳入全省深化共同缔造试点村。通过塆组夜话、群众代表会等,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并引导群众成立危桥改造理事会、提水泵站建设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组织,让村民自主议事、干事。

开展塆组夜话时,村民反映,程湾桥年久失修,但因不足2米宽,达不到危桥项目资金的扶持标准,一直没有改造。

村里和小组长、群众骨干讨论了几次,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后来,村里71岁老党员於艳中说出原委,对面白羊社区很多人也经常走这座桥,只让村里出钱修,大家心里不舒服。

知道症结所在,五祖镇协调白羊社区和渡河村一起修危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话说开了,心结解了,办法就有了。”陈浩说,共同缔造关键是要打开群众的心结,把群众工作做细,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共识。

从机制上“解题”,从实干上“破题”。黄梅县探索建立五项机制,如群众意见收集分办机制、小型项目以奖代补机制等,找到组织群众的“最大公约数”。

十堰市茅箭区优化基层治理单元,推动党的领导和政府服务“纵向到底”,各类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横向到边”。

推进工会小组进园区、青年小组进校园,妇女小组、民兵小组进小区,工青妇等组织覆盖面达90%以上。

227个自治组织服务群众,463个社会组织凝聚群众,48个经济组织链接群众,让每个居民加入一个或多个组织,确保有组织链接、有组织关爱,带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

共同缔造将群众找了回来,将群众工作方法找了回来,干部与群众凝聚为具有共同目标和共同行动的“我们”。

基层治理更有效能、更有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沉,用基层治理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满意。

湖北将共同缔造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相结合,以构建基层治理体系框架为目标,推动共同缔造向纵深发展。

省委明确提出,要完善县负主责、县乡村组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明确四级功能定位,完善组织架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这一阶段的实践,不仅是对前期成果的巩固和深化,更是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升级,为全域善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村社区负担减下来,治理效能提上去,基层实现“马壮车轻”。

今年以来,十堰市茅箭区要求社区(村)参加的会议同比减少22次、清理工作群组117个、精简清理社区(村)标识标牌184个;

推进数据赋能,运用“一标三实”基础数据库,对接公安、民政、人社等35家单位数据,导入19类137个数据标签,形成“千人千面”的共享数据池,从以往的部门“向基层要报表”转变为“向系统要报表”。

共同缔造改变的是思维、凝聚的是人心、形成的是共识、推动的是发展。

鄂州市鄂城区搭建多元共治的长效型平台,培育共同精神,全区共建航空都市主城的意识更强劲、热情更高涨,顺应民意筹措资金24.27亿元,改造历史街区11条、老旧小区441个,城市功能和品质进一步提升,吸引务工回流和农民进城5000多人,城镇化率提高至82.66%。

改变不止于此。

厘清权责清单,基层有更多时间、精力联系服务群众,基层治理更有效能、更有温度。放县级的权,强一线的能,换群众的利,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化解在基层。

开展共同缔造以来,全省各级党员干部累计下基层779万人次,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101.4万个;全省快递进村提前两年实现全覆盖,老旧小区加装电梯4800多部,建设户外劳动者驿站4900多个,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5.1万多户,青少年暑期托管服务超过24万人次。

共同缔造实践深刻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期待,深刻回应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需求。

今日之湖北,干部群众正共同打开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婷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