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火种,燃烧在中国——写在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闭幕之际

A-   A+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10日    来源:极目新闻

深秋,北京最美好的季节,这座历史之城又一次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会议,而这次会议的光芒也许会照亮许多年后的未来,影响你我,影响世界。

11月8日,汇聚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186位外国学者在内485位专家参与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正式在北京落幕。

11月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闭幕

古典学常被认为是“居于象牙塔顶端”的学科,在社交平台,有网友称,参与这场世界级大会的专家,可谓是当今世界对人类思想起源最了解的一群人,“他们掌握着全世界思想的火种。”

值得一提的是,这星星点点的“火种”,是第一次在中国燃烧得如此猛烈。

“这是第一次由西方古典学界以外的国家,来举办面向世界所有研究古典以及人类古典学问的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贺方婴说。

01b2abef5058d1bc8014601c44b2755c.png不管是对于中国还是世界,大会都是“第一次”

贺方婴所言非虚。长久以来,古典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还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普林斯顿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同时担任教授的汉学专家柯马丁也提到,2000年前后,古典学比较大规模的研讨会名单里,是看不到研究中国古典学的学者的,“对于核心人文学科而言,中国似乎并不重要。”

但其实,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文明的璀璨程度和千百年来思想的厚度,与古希腊、古罗马相比不遑多让。

同时,一代代中国学者从文、史、哲的道路出发,醉心于这艰深学问之中,以甘坐冷板凳的姿态,一笔一划构建了中国古典学的根基和广厦。

0243188896af5df08f3e91a04c825786.png学者们在分论坛上开心交流

全球化背景之下,想要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知,就不应该割裂东方与西方,关注人类思想与智慧的古典学更是如此。

“如果只了解中国或者只了解希腊,你就无法知晓中国和希腊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的共同之处。”柯马丁的话语振聋发聩:“那些不学习外语、不阅读外国学术著作、对全球古代史不感兴趣的人,将永远像井底之蛙一样,对大海一无所知。”

这个秋天,全世界的古典学学者们终于在中国拥抱了这片“大海”——

中国古典学的学者们终于有机会在世界级的交流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与真知灼见;

而西方古典学的学者们除了在会场中感受中国学者对于古典学研究的热情,也将自己对于世界和中国的认知与研究和盘托出。

b2ed6128784b304b39212fd49cc0382d.png中外专家学者正在对话交流中

他们对于中国的认识,还有学术之外的美好。

11月3-5日的“走读中国”,带着这100余名外国专家前往孔子的故乡山东,与儒家文化发祥地亲密接触;在“中国的中心”河南,他们去二里头遗址触摸“最早的中国”,在龙门石窟见证中国古代匠人的鬼斧神工;在四川,专家们戴着熊猫头箍,感受当代中国的“巴适”与三星堆的神秘。

XxjpsgC007374_20241105_PEPFN1A001.jpg11月4日,郑州,与会专家在河南博物院参观(新华社供图)

“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是不可能轻易做到的,他们持续发出的,是Wonderful、Excited、Pleasure、Magnificence和Amazing的感叹。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发来的贺信中也提到: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做出了奠基性贡献。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举办,又为中希两国和世界各国搭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

“当变革之风吹来时,有人筑高墙,有人造风车,希望我们能一起造风车!”希腊文化部长莉娜·门佐尼的期待,也是所有古典学人的期待,而这期待正在变为现实——因为,思想的火种,燃烧在中国!

(除新华社署名图片外,其他图片均由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官方提供)

责任编辑:李克伟

思想的火种,燃烧在中国——写在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闭幕之际

发表时间:2024-11-10 来源:极目新闻

深秋,北京最美好的季节,这座历史之城又一次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会议,而这次会议的光芒也许会照亮许多年后的未来,影响你我,影响世界。

11月8日,汇聚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186位外国学者在内485位专家参与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正式在北京落幕。

11月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闭幕

古典学常被认为是“居于象牙塔顶端”的学科,在社交平台,有网友称,参与这场世界级大会的专家,可谓是当今世界对人类思想起源最了解的一群人,“他们掌握着全世界思想的火种。”

值得一提的是,这星星点点的“火种”,是第一次在中国燃烧得如此猛烈。

“这是第一次由西方古典学界以外的国家,来举办面向世界所有研究古典以及人类古典学问的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贺方婴说。

01b2abef5058d1bc8014601c44b2755c.png不管是对于中国还是世界,大会都是“第一次”

贺方婴所言非虚。长久以来,古典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还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普林斯顿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同时担任教授的汉学专家柯马丁也提到,2000年前后,古典学比较大规模的研讨会名单里,是看不到研究中国古典学的学者的,“对于核心人文学科而言,中国似乎并不重要。”

但其实,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文明的璀璨程度和千百年来思想的厚度,与古希腊、古罗马相比不遑多让。

同时,一代代中国学者从文、史、哲的道路出发,醉心于这艰深学问之中,以甘坐冷板凳的姿态,一笔一划构建了中国古典学的根基和广厦。

0243188896af5df08f3e91a04c825786.png学者们在分论坛上开心交流

全球化背景之下,想要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知,就不应该割裂东方与西方,关注人类思想与智慧的古典学更是如此。

“如果只了解中国或者只了解希腊,你就无法知晓中国和希腊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的共同之处。”柯马丁的话语振聋发聩:“那些不学习外语、不阅读外国学术著作、对全球古代史不感兴趣的人,将永远像井底之蛙一样,对大海一无所知。”

这个秋天,全世界的古典学学者们终于在中国拥抱了这片“大海”——

中国古典学的学者们终于有机会在世界级的交流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与真知灼见;

而西方古典学的学者们除了在会场中感受中国学者对于古典学研究的热情,也将自己对于世界和中国的认知与研究和盘托出。

b2ed6128784b304b39212fd49cc0382d.png中外专家学者正在对话交流中

他们对于中国的认识,还有学术之外的美好。

11月3-5日的“走读中国”,带着这100余名外国专家前往孔子的故乡山东,与儒家文化发祥地亲密接触;在“中国的中心”河南,他们去二里头遗址触摸“最早的中国”,在龙门石窟见证中国古代匠人的鬼斧神工;在四川,专家们戴着熊猫头箍,感受当代中国的“巴适”与三星堆的神秘。

XxjpsgC007374_20241105_PEPFN1A001.jpg11月4日,郑州,与会专家在河南博物院参观(新华社供图)

“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是不可能轻易做到的,他们持续发出的,是Wonderful、Excited、Pleasure、Magnificence和Amazing的感叹。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发来的贺信中也提到: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做出了奠基性贡献。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举办,又为中希两国和世界各国搭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

“当变革之风吹来时,有人筑高墙,有人造风车,希望我们能一起造风车!”希腊文化部长莉娜·门佐尼的期待,也是所有古典学人的期待,而这期待正在变为现实——因为,思想的火种,燃烧在中国!

(除新华社署名图片外,其他图片均由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官方提供)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