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橙宴制作团队在农户家拍摄
记者辛玥、龙婕(左)在宜昌东站采访
金秋时节,岁月如歌,第25个记者节如约而至。这一年来,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的全体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踏现场,推出了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受读者喜爱的融媒体产品,用文字、镜头、声音讲述宜昌精彩故事,传播宜昌好声音,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贡献“三峡融媒力量”。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本报特别策划,邀请部分记者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感知初心与使命。
宜声的诞生 全力以赴打造更多现象级作品
7月16日,在“宜昌解放75周年”《三峡日报》特刊中,篇幅长达7827字的政论文章——《为了峡江儿女过上更好的日子》在头版刊发,宣告宜声正式诞生。
宜声是谁?随着文章传播开去,这个首次出现的陌生署名愈加神秘。
宜声,是一支团队。
恰逢重要时间节点,拿什么向宜昌解放75周年献礼?文章刊发两周前,我们经过头脑风暴,确定撰写一篇从中国视角看宜昌、从大历史视角看宜昌的镇版之作,于字里行间激荡宜昌风云75载。目标笃定,快马扬鞭。我们迅速“点军”,成立由总编、副总编挂帅,精干力量组成的“七五宏论”专班,迅速投身资料收集、文章立意、稿件撰写的采编工作中。
宜声,是一个品牌。
“要写就写到最好”。尽管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但专班始终秉持这样的品牌理念,深度学习并对标任仲平系列文章和《中国抗疫记》等重磅文章,努力达到“求其上者得其中”的预期效果。我们奔赴档案馆、博物馆,下基层采访,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打捞、筛选素材;我们召开“诸葛亮会”,把文章主题聚焦再聚焦,锁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熬更守夜、数易其稿,部分篇章先后重写7遍,只为描绘出宜昌壮丽的历史画卷。
宜声,是一种追求。
《为了峡江儿女过上更好的日子》是宜声的开篇之作,也是媒体融合大背景下的精品力作。文章在我的宜昌客户端刊发后,阅读量节节攀升,当天突破14万人次。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评价该文章“宏观与微观切换、历史与现实回闪,远景与特写交织,是一部1949年——2024年的宜昌简史”。该作品也在社会上引发共鸣,受到一致好评。未来,我们将以宜声为阵地,全力以赴打造更多现象级作品,为新时代宜昌人民的奋斗注入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三峡商报记者高炜)
国际传播 把宜昌故事讲给世界听
“太美味了,有家的味道!”在从天亮拍摄到天黑,终于吃上一桌脐橙宴后,阿富汗籍友人炳文(Max)说道。几个月后,当我们的视频在海内外平台落地,许多外国人也发出了同Max类似的赞叹:“太特别了,我想来中国体验与众不同的美食。”
这是国际传播工作室今年推出的精品短视频《带老外去吃席·一物一席》脐橙宴拍摄现场。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国际传播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8月,以“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宜昌故事”为职责使命。成立以来,工作室聚焦长江大保护、乡村振兴等主题,推出了《橙子之城》《走进湿地》等系列报道,阅读量超过3.6亿,海外粉丝累计达11万。
面对外国受众,如何通过作品讲好宜昌故事?在年初项目讨论中,我们认为,美食是跨越地域距离的媒介,也是交流文化的纽带。于是,我们萌生带外国人去吃宜昌地道美食的想法。为区别以往美食短视频,此次我们决定将拍摄地转移到乡村。经过思想碰撞中,有人提出,如果用一个物产做一桌宴席,是不是更有吸引力。通过筛选,最终确定到秭归烟灯堡村拍摄脐橙宴、当阳焦堤村拍摄红薯宴、五峰松林坪村拍摄腊肉宴。
历时3个月,从冬天到春天,“带老外去吃席·一物一席”系列视频制作完成,今年3月份在海内外平台落地,浏览量突破了100万人次。一幅新时代宜昌乡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渐入佳境的图景,通过这组短视频生动地展示在海外受众面前。(三峡商报记者杨春艳)
风雪公交 勿忘人民才能让新闻“冒热气”
2014年2月3日小年夜的凌晨,宜昌暴雪封城,列车大面积晚点,旅客深夜抵达宜昌东站,因道路结冰缺少交通工具,而无法回家。为此,宜昌东站公交调度室紧急使用公交车,将市民们送往中心城区。作为公交跑线11年的记者,我在发现线索后立刻决定,当晚就立刻前往新闻一线。
零下的天气,我带了暖宝宝却根本没用上。从晚上9点到现场后,我和搭档龙婕就马不停蹄地采访拍摄,记录他们铲雪、调车、查看旅客到站行程……跟着应急保障队的队员们几乎跑遍了整个公交场站。我终于知道,那一辆辆开行在雪夜中的公交车背后,有这么多保障工作要做,而公交人们咬牙坚持,就是为了数百个家庭能第一时间团圆。
2月4日凌晨4点,我终于到家,当日晚六点半,电视栏目《直播宜昌》播发了第一条电视新闻《风雪夜归人公交暖心护送》。2月6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播出《新闻特写:畅通最后一公里回家路》,讲述这一发生在宜昌的温暖故事。
不久前,该作品获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上半年电视新闻协作奖优秀作品。得知这一消息时,我激动却又平静。激动,是因为这个来自人民,勿忘人民的故事,这个冒着“热气”的新闻报道,被看到、被肯定。平静,则因为奖项是对过去的肯定,而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冷静,保持思考,看向前方。(三峡商报记者辛玥)
热血好邻居 十张献血证架起“生命之桥”
今年3月11日,一张特殊的献血证照片由通讯员送至记者手中,照片中的献血者名叫戈芹,她是伍家岗区伍家乡张家湾社区的一名居民。这张献血证非同寻常,它见证了十位社区居民以爱心和热血共同铸就“生命之桥”,挽救他人生命的感人事迹。
经过深入采访,记者发现这样的献血证不只有一张。当天社区共有10位居民慷慨献血3000毫升和血小板1个治疗量,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遭遇车祸的社区居民陈女士提供充足的手术用血。
记者与同事们携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对此事进行了全面报道,从纸媒到网络,再到电视,实现了全平台的融媒体传播。居民手中的献血证,微信群中“我报名献血”的回应,手术成功后陈女士家属感激的泪水,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被记录下来,汇聚成“热血滚烫”的精神力量传播开来,先后被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转载,十位热血居民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友爱精神,赢得了网友们的赞誉,被亲切地称之为“热血好邻居”。
凡人善举,总是能够给人最多的感动。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十位热血邻居的爱心义举令记者动容,他们勇担社会责任的故事更温暖了宜昌的春天。(三峡商报记者崔艳华)
发表时间:2024-11-08 来源:湖北文明网
脐橙宴制作团队在农户家拍摄
记者辛玥、龙婕(左)在宜昌东站采访
金秋时节,岁月如歌,第25个记者节如约而至。这一年来,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的全体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踏现场,推出了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受读者喜爱的融媒体产品,用文字、镜头、声音讲述宜昌精彩故事,传播宜昌好声音,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贡献“三峡融媒力量”。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本报特别策划,邀请部分记者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感知初心与使命。
宜声的诞生 全力以赴打造更多现象级作品
7月16日,在“宜昌解放75周年”《三峡日报》特刊中,篇幅长达7827字的政论文章——《为了峡江儿女过上更好的日子》在头版刊发,宣告宜声正式诞生。
宜声是谁?随着文章传播开去,这个首次出现的陌生署名愈加神秘。
宜声,是一支团队。
恰逢重要时间节点,拿什么向宜昌解放75周年献礼?文章刊发两周前,我们经过头脑风暴,确定撰写一篇从中国视角看宜昌、从大历史视角看宜昌的镇版之作,于字里行间激荡宜昌风云75载。目标笃定,快马扬鞭。我们迅速“点军”,成立由总编、副总编挂帅,精干力量组成的“七五宏论”专班,迅速投身资料收集、文章立意、稿件撰写的采编工作中。
宜声,是一个品牌。
“要写就写到最好”。尽管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但专班始终秉持这样的品牌理念,深度学习并对标任仲平系列文章和《中国抗疫记》等重磅文章,努力达到“求其上者得其中”的预期效果。我们奔赴档案馆、博物馆,下基层采访,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打捞、筛选素材;我们召开“诸葛亮会”,把文章主题聚焦再聚焦,锁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熬更守夜、数易其稿,部分篇章先后重写7遍,只为描绘出宜昌壮丽的历史画卷。
宜声,是一种追求。
《为了峡江儿女过上更好的日子》是宜声的开篇之作,也是媒体融合大背景下的精品力作。文章在我的宜昌客户端刊发后,阅读量节节攀升,当天突破14万人次。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评价该文章“宏观与微观切换、历史与现实回闪,远景与特写交织,是一部1949年——2024年的宜昌简史”。该作品也在社会上引发共鸣,受到一致好评。未来,我们将以宜声为阵地,全力以赴打造更多现象级作品,为新时代宜昌人民的奋斗注入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三峡商报记者高炜)
国际传播 把宜昌故事讲给世界听
“太美味了,有家的味道!”在从天亮拍摄到天黑,终于吃上一桌脐橙宴后,阿富汗籍友人炳文(Max)说道。几个月后,当我们的视频在海内外平台落地,许多外国人也发出了同Max类似的赞叹:“太特别了,我想来中国体验与众不同的美食。”
这是国际传播工作室今年推出的精品短视频《带老外去吃席·一物一席》脐橙宴拍摄现场。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国际传播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8月,以“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宜昌故事”为职责使命。成立以来,工作室聚焦长江大保护、乡村振兴等主题,推出了《橙子之城》《走进湿地》等系列报道,阅读量超过3.6亿,海外粉丝累计达11万。
面对外国受众,如何通过作品讲好宜昌故事?在年初项目讨论中,我们认为,美食是跨越地域距离的媒介,也是交流文化的纽带。于是,我们萌生带外国人去吃宜昌地道美食的想法。为区别以往美食短视频,此次我们决定将拍摄地转移到乡村。经过思想碰撞中,有人提出,如果用一个物产做一桌宴席,是不是更有吸引力。通过筛选,最终确定到秭归烟灯堡村拍摄脐橙宴、当阳焦堤村拍摄红薯宴、五峰松林坪村拍摄腊肉宴。
历时3个月,从冬天到春天,“带老外去吃席·一物一席”系列视频制作完成,今年3月份在海内外平台落地,浏览量突破了100万人次。一幅新时代宜昌乡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渐入佳境的图景,通过这组短视频生动地展示在海外受众面前。(三峡商报记者杨春艳)
风雪公交 勿忘人民才能让新闻“冒热气”
2014年2月3日小年夜的凌晨,宜昌暴雪封城,列车大面积晚点,旅客深夜抵达宜昌东站,因道路结冰缺少交通工具,而无法回家。为此,宜昌东站公交调度室紧急使用公交车,将市民们送往中心城区。作为公交跑线11年的记者,我在发现线索后立刻决定,当晚就立刻前往新闻一线。
零下的天气,我带了暖宝宝却根本没用上。从晚上9点到现场后,我和搭档龙婕就马不停蹄地采访拍摄,记录他们铲雪、调车、查看旅客到站行程……跟着应急保障队的队员们几乎跑遍了整个公交场站。我终于知道,那一辆辆开行在雪夜中的公交车背后,有这么多保障工作要做,而公交人们咬牙坚持,就是为了数百个家庭能第一时间团圆。
2月4日凌晨4点,我终于到家,当日晚六点半,电视栏目《直播宜昌》播发了第一条电视新闻《风雪夜归人公交暖心护送》。2月6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播出《新闻特写:畅通最后一公里回家路》,讲述这一发生在宜昌的温暖故事。
不久前,该作品获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上半年电视新闻协作奖优秀作品。得知这一消息时,我激动却又平静。激动,是因为这个来自人民,勿忘人民的故事,这个冒着“热气”的新闻报道,被看到、被肯定。平静,则因为奖项是对过去的肯定,而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冷静,保持思考,看向前方。(三峡商报记者辛玥)
热血好邻居 十张献血证架起“生命之桥”
今年3月11日,一张特殊的献血证照片由通讯员送至记者手中,照片中的献血者名叫戈芹,她是伍家岗区伍家乡张家湾社区的一名居民。这张献血证非同寻常,它见证了十位社区居民以爱心和热血共同铸就“生命之桥”,挽救他人生命的感人事迹。
经过深入采访,记者发现这样的献血证不只有一张。当天社区共有10位居民慷慨献血3000毫升和血小板1个治疗量,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遭遇车祸的社区居民陈女士提供充足的手术用血。
记者与同事们携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对此事进行了全面报道,从纸媒到网络,再到电视,实现了全平台的融媒体传播。居民手中的献血证,微信群中“我报名献血”的回应,手术成功后陈女士家属感激的泪水,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被记录下来,汇聚成“热血滚烫”的精神力量传播开来,先后被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转载,十位热血居民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友爱精神,赢得了网友们的赞誉,被亲切地称之为“热血好邻居”。
凡人善举,总是能够给人最多的感动。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十位热血邻居的爱心义举令记者动容,他们勇担社会责任的故事更温暖了宜昌的春天。(三峡商报记者崔艳华)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