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展出的秦律十八种表明,早在2200多年前,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就已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详细听取简牍内容、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研究情况介绍,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云梦大泽,古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昔日古泽演化为江汉平原,在星罗棋布的河道与沙洲之上,古老又青春的云梦县,因出土大量珍贵简牍而声名远扬,激荡着“气蒸云梦泽”的时空回响。
一片片竹简木牍,实证历史,记录文明。在云梦县博物馆,精心布置的“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让人们一窥简牍之美,感知泱泱中华。
云梦县博物馆。
胡学军 摄
纸张普及前,简牍是中华先民最常用的书写载体。将竹、木劈成狭长的小条,称作“简”;剖为较宽的片状,就是“牍”;削成多面体,则叫“觚”。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介绍,自20世纪初以来,我国已出土简牍约30万枚,仅云梦一地就先后出土秦至汉初简牍8批次、3000余枚。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了一批震惊世界的竹简。其中11号秦墓出土竹简1100余枚、4万多字。
竹简上记录的内容有《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编年记》《语书》和《日书》甲乙本等10种,其中秦律十八种等一系列详备的律令,填补了秦代法律文书记载的空白。
最早的法医记录、最早的刑侦文书、最早的环保法令、最早的个人年谱……睡虎地秦简内容丰富。
“睡虎地秦简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出土秦代简牍,也是目前全文公布字数较多、内容较为丰富的秦简,对于研究秦代战争史、农业生产、工商业发展、文化面貌等意义重大。”陈伟介绍,睡虎地秦简出土40多年来,一大批中外学者参与解读和讨论,出版专著不少于几十部,论文多达几千篇。2008年,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攻关项目“秦简牍的综合整理与研究”启动,主要成果《秦简牍合集》4卷6册于2014年底出版,其中睡虎地秦简占了近一半篇幅。
云梦县博物馆展厅内,出土于云梦郑家湖墓地的“中华第一长文觚”竖立在玻璃保护罩中。34厘米长的觚,由一截圆木竖着剖开而成,上书约700字,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篇幅最长的长文觚。觚上所写,是战国后期一位名叫“筡”的纵横家游说秦王停战止戈的故事,文风和体例与传世文献《战国策》相似。
强郁文 摄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罗运兵介绍,觚上记载的“魏越宿胥之野之战”等历史事件并未见于传世文献,为了解春秋战国之际魏、越、吴之间的战争关系提供了新材料。
简牍文献由于内容释读和价值阐释方面难度较大,一度被视为“冷门绝学”。而睡虎地出土的简牍,则罕见地记录了富有人情味的细节。
云梦县博物馆内展出的两件木牍,出土于睡虎地4号秦墓,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家书,其年代为秦灭楚前。当时正在秦楚交战前线的士兵“黑夫”和“惊”兄弟俩,用木牍给家人写了两封信。
胡学军 摄
“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问候之语,他们向母亲、大哥和其他亲友问好,“惊”还牵挂着他的妻女。
2000多年前的家国情怀、孝悌之义,也是千万普通人为家为国的缩影。
作为睡虎地11号秦墓主人,“喜”是何面貌?自2019年起,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综合运用同位素测定、古DNA检测和3D打印等技术手段,对“喜”的骨骼展开体质人类学研究,研究成果于今年3月公布。研究推测,“喜”是一名身高161.5厘米,体重59.9公斤,年龄在45至50岁之间的男性。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基层官吏,“喜”工作勤勉,“椎骨、上肢骨的骨性关节炎和下肢的‘跪距面’,反映出他长期从事文史记载、伏案工作的行为习惯。”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介绍,依据“喜”的头骨,研究人员成功复原了“喜”的3D头像。
经由研究,简牍中蕴含的细节愈加丰满,普通历史人物的生活面貌更加清晰。
展柜里,睡虎地秦简每枚长20多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仅1至2毫米。走近细看,文字长短粗细参差错落,提按顿挫纤毫毕现;字形结体紧凑,线条平直。专家介绍,这是我国最早的隶书,还留有篆书的余韵。
湖北省博物馆 供图
“单从文字演变的角度来看,秦隶具有过渡性,还不成熟;但睡虎地秦简的隶书增加了一些篆书不具备的新笔法,线条形态更富于变化,进一步增加了书法的表现力,具有自然朴拙之美。”云梦县博物馆馆长张宏奎说,与石刻文字相比,秦简上的隶书也体现出了毛笔运笔的丰富性。
在云梦,当地秦简爱好者与皮影艺人共同创作了小品《秦律戏中戏》,根据睡虎地秦简《田律》改编而成。小品中,主管律法的官员苦苦劝说家中老父勿烧秸秆,又将破坏生态环境的“村霸”绳之以法。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田律》被公认为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其精神内涵跨越时空,具有当代价值。
然而,刚出土的简牍,裹满泥土,粘连软烂,一触即破,墨迹极易脱落,而编绳大都腐朽无存,使得简牍的整理工作异常艰难,必须通过释字、断读、缀合、编连等多个环节缜密考订和反复推敲,才能在文本复原和内涵解读上逐渐贴近古人书写的真相。
今天,简牍和它承载的丰富信息怎样被唤醒、被传递?
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文物修复师把实验室搬到考古现场,像对待初生婴儿般小心翼翼对待简牍;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引进红外线成像技术释读文字,缀合残片;云梦县博物馆实施博物馆展陈提升工程,新设文物魔墙、多媒体动画讲解、3D互动体验……
于尺寸之间,探文明脉络。楚简飘逸浪漫,秦简古拙生动,汉简规整严谨……书写在竹木上的文字“传于异地,留于异时”,助力我们辨清中华文明的源流和来路。
接力保护修复,永续传承弘扬。作为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简牍展示和传播着文明之美、文化之华,也必将在当代的创新创造中焕发新的光彩。
“开卷有益、韦编三绝,和简牍相关的这些词汇沿用至今”“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家书”……这两天,原本作为冷门绝学代表的“简牍学”,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热议话题。
冷门成为热点,首先是因为简牍本身是一座富矿。简牍承载的丰富历史信息和细节,激发了人们极大的敬意和好奇。从睡虎地秦简中,人们读到商品须明码标价、早春二月不许到山林中砍伐树木等律典;从悬泉里程简中,人们了解到汉代长安到河西地区的驿置路线。有细节、有温度的讲述,总是让人心生向往,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
冷门成为热点,还离不开研究之“深”与普及之“广”。冷门之“冷”,说的是专业研究门槛高。只有通过潜心挖掘与用心“翻译”,才能拉近简牍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近年来,一批出土文献得到大规模系统性整理出版,冷门绝学代有传承,研究阐释专深专精。与此同时,简牍博物馆等专业机构优化展陈方式,传统文化类视频节目热播,不断扩大简牍知识的传播面。
从藏于地下到陈于厅馆,从书于竹木到载于“云”端,期待“热”起来的简牍,在时代的创新创造中走进更多人的心里。
发表时间:2024-11-08 来源:湖北文明网
1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展出的秦律十八种表明,早在2200多年前,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就已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详细听取简牍内容、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研究情况介绍,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云梦大泽,古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昔日古泽演化为江汉平原,在星罗棋布的河道与沙洲之上,古老又青春的云梦县,因出土大量珍贵简牍而声名远扬,激荡着“气蒸云梦泽”的时空回响。
一片片竹简木牍,实证历史,记录文明。在云梦县博物馆,精心布置的“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让人们一窥简牍之美,感知泱泱中华。
云梦县博物馆。
胡学军 摄
纸张普及前,简牍是中华先民最常用的书写载体。将竹、木劈成狭长的小条,称作“简”;剖为较宽的片状,就是“牍”;削成多面体,则叫“觚”。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介绍,自20世纪初以来,我国已出土简牍约30万枚,仅云梦一地就先后出土秦至汉初简牍8批次、3000余枚。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了一批震惊世界的竹简。其中11号秦墓出土竹简1100余枚、4万多字。
竹简上记录的内容有《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编年记》《语书》和《日书》甲乙本等10种,其中秦律十八种等一系列详备的律令,填补了秦代法律文书记载的空白。
最早的法医记录、最早的刑侦文书、最早的环保法令、最早的个人年谱……睡虎地秦简内容丰富。
“睡虎地秦简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出土秦代简牍,也是目前全文公布字数较多、内容较为丰富的秦简,对于研究秦代战争史、农业生产、工商业发展、文化面貌等意义重大。”陈伟介绍,睡虎地秦简出土40多年来,一大批中外学者参与解读和讨论,出版专著不少于几十部,论文多达几千篇。2008年,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攻关项目“秦简牍的综合整理与研究”启动,主要成果《秦简牍合集》4卷6册于2014年底出版,其中睡虎地秦简占了近一半篇幅。
云梦县博物馆展厅内,出土于云梦郑家湖墓地的“中华第一长文觚”竖立在玻璃保护罩中。34厘米长的觚,由一截圆木竖着剖开而成,上书约700字,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篇幅最长的长文觚。觚上所写,是战国后期一位名叫“筡”的纵横家游说秦王停战止戈的故事,文风和体例与传世文献《战国策》相似。
强郁文 摄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罗运兵介绍,觚上记载的“魏越宿胥之野之战”等历史事件并未见于传世文献,为了解春秋战国之际魏、越、吴之间的战争关系提供了新材料。
简牍文献由于内容释读和价值阐释方面难度较大,一度被视为“冷门绝学”。而睡虎地出土的简牍,则罕见地记录了富有人情味的细节。
云梦县博物馆内展出的两件木牍,出土于睡虎地4号秦墓,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家书,其年代为秦灭楚前。当时正在秦楚交战前线的士兵“黑夫”和“惊”兄弟俩,用木牍给家人写了两封信。
胡学军 摄
“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问候之语,他们向母亲、大哥和其他亲友问好,“惊”还牵挂着他的妻女。
2000多年前的家国情怀、孝悌之义,也是千万普通人为家为国的缩影。
作为睡虎地11号秦墓主人,“喜”是何面貌?自2019年起,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综合运用同位素测定、古DNA检测和3D打印等技术手段,对“喜”的骨骼展开体质人类学研究,研究成果于今年3月公布。研究推测,“喜”是一名身高161.5厘米,体重59.9公斤,年龄在45至50岁之间的男性。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基层官吏,“喜”工作勤勉,“椎骨、上肢骨的骨性关节炎和下肢的‘跪距面’,反映出他长期从事文史记载、伏案工作的行为习惯。”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介绍,依据“喜”的头骨,研究人员成功复原了“喜”的3D头像。
经由研究,简牍中蕴含的细节愈加丰满,普通历史人物的生活面貌更加清晰。
展柜里,睡虎地秦简每枚长20多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仅1至2毫米。走近细看,文字长短粗细参差错落,提按顿挫纤毫毕现;字形结体紧凑,线条平直。专家介绍,这是我国最早的隶书,还留有篆书的余韵。
湖北省博物馆 供图
“单从文字演变的角度来看,秦隶具有过渡性,还不成熟;但睡虎地秦简的隶书增加了一些篆书不具备的新笔法,线条形态更富于变化,进一步增加了书法的表现力,具有自然朴拙之美。”云梦县博物馆馆长张宏奎说,与石刻文字相比,秦简上的隶书也体现出了毛笔运笔的丰富性。
在云梦,当地秦简爱好者与皮影艺人共同创作了小品《秦律戏中戏》,根据睡虎地秦简《田律》改编而成。小品中,主管律法的官员苦苦劝说家中老父勿烧秸秆,又将破坏生态环境的“村霸”绳之以法。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田律》被公认为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其精神内涵跨越时空,具有当代价值。
然而,刚出土的简牍,裹满泥土,粘连软烂,一触即破,墨迹极易脱落,而编绳大都腐朽无存,使得简牍的整理工作异常艰难,必须通过释字、断读、缀合、编连等多个环节缜密考订和反复推敲,才能在文本复原和内涵解读上逐渐贴近古人书写的真相。
今天,简牍和它承载的丰富信息怎样被唤醒、被传递?
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文物修复师把实验室搬到考古现场,像对待初生婴儿般小心翼翼对待简牍;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引进红外线成像技术释读文字,缀合残片;云梦县博物馆实施博物馆展陈提升工程,新设文物魔墙、多媒体动画讲解、3D互动体验……
于尺寸之间,探文明脉络。楚简飘逸浪漫,秦简古拙生动,汉简规整严谨……书写在竹木上的文字“传于异地,留于异时”,助力我们辨清中华文明的源流和来路。
接力保护修复,永续传承弘扬。作为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简牍展示和传播着文明之美、文化之华,也必将在当代的创新创造中焕发新的光彩。
“开卷有益、韦编三绝,和简牍相关的这些词汇沿用至今”“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家书”……这两天,原本作为冷门绝学代表的“简牍学”,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热议话题。
冷门成为热点,首先是因为简牍本身是一座富矿。简牍承载的丰富历史信息和细节,激发了人们极大的敬意和好奇。从睡虎地秦简中,人们读到商品须明码标价、早春二月不许到山林中砍伐树木等律典;从悬泉里程简中,人们了解到汉代长安到河西地区的驿置路线。有细节、有温度的讲述,总是让人心生向往,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
冷门成为热点,还离不开研究之“深”与普及之“广”。冷门之“冷”,说的是专业研究门槛高。只有通过潜心挖掘与用心“翻译”,才能拉近简牍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近年来,一批出土文献得到大规模系统性整理出版,冷门绝学代有传承,研究阐释专深专精。与此同时,简牍博物馆等专业机构优化展陈方式,传统文化类视频节目热播,不断扩大简牍知识的传播面。
从藏于地下到陈于厅馆,从书于竹木到载于“云”端,期待“热”起来的简牍,在时代的创新创造中走进更多人的心里。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