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黄梅戏保护传承发展研讨会侧记

A-   A+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06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11月2日,新时代黄梅戏保护传承发展研讨会在黄梅县拉开帷幕。省内专家学者、当地文化研究人员齐聚一堂,围绕黄梅戏的溯源研究、人才培养、精品创作等话题深入探讨,为黄梅戏的保护与传承发展献言献策。

黄梅县,是黄梅戏的故乡。在劳作中歌唱,在生活中吟咏,黄梅戏早已融入黄梅人的血脉。

如黄梅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郭华所言,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在挖掘文脉中要严谨客观,在薪火相传中要自信自强,在创新发展中更要开放借鉴。“我们应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让黄梅戏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以源头自信 守正传承

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从吴头楚尾的黄梅县发源的黄梅戏,现已跻身全国五大剧种,成为黄梅最靓丽的一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

“黄梅正举全县之力,坚持专业业余同步推、事业产业一起抓,让黄梅戏在故乡真正活起来。”黄梅县副县长张鄂在研讨会上表示。

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军营,黄梅戏“六进”活动让人人爱唱黄梅戏、人人学唱黄梅戏。看戏、听戏、学戏、唱戏,在黄梅,全县各村(社区)均建有大戏台,民间剧团十分活跃。

“黄梅,应该坚定源头自信,同时破除狭隘的地域观念,继承黄梅戏从湖北黄梅走向鄂赣皖等七省五十余县的光荣历史,继续推动黄梅戏走向更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梅杰提出观点。

推动文化繁荣,必须追本溯源。为守正文化根脉,汲取文化养分,近年来,黄梅县实化工作举措,做深收集挖掘整理工作。在对黄梅戏优秀传统剧目剧本(含出版书籍)、音乐、音视频资料进行收集、挖掘和整理的同时,深入全县实地调查、访问老艺人,记录了大量传统剧目资料,包括《天仙配》等大戏45本,小戏85出,总字数近120万字。同时,建立黄梅戏档案室,对黄梅戏非遗相关史料进行分类数字化存储,增强档案原件保护。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程芸表示,作为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加强黄梅戏的溯源研究、黄梅戏创新剧目的研究和黄梅戏的跨学科研究,推动黄梅戏的传承发展。

会上,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一级编剧李久玖、黄冈师范学院教授陈淑梅从不同角度对黄梅戏的渊源进行了探讨:“坚定文化自信更需在保护好、传承好上下功夫。”

值得关注的是,黄梅重视“守正”经典剧目创排工作,每年在非遗“36大本,72小出”中挑选1至2本传统剧目进行复活。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珍珠塔》《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大批传统经典剧目被改编生产并搬上舞台。

以精品立足 出人出戏

“文化传承,要坚持以人为本。”会上,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叶琼琼提出,要建立健全黄梅戏人才培养体系,既注重名家、名角的打造,又注重培养精品创作等各方面人才,努力构建层次结构合理、专业配套齐全的人才培养格局。

2007年,黄梅在全省率先启动“黄梅戏艺术进校园”特色教育工程,不定期安排或推选专业演员深入学校辅导,通过开展戏剧创作和表演教学活动。经过10多年坚持发展,校园已成为培养新一代演员和观众的沃土。

目前,剧院编剧、导演、作曲、演出、演奏、舞美等各方面人才齐备、阵容强大。有黄梅戏国家级传承人周洪年,省级传承人徐记柱、张莉等一批名家,还走出了梅花奖得主梅院军及王慧君、张小威、程小君等黄梅戏知名演员。

“剧院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行‘一院两团’。一团由体制内的专业演员组成,二团从民间剧团遴选优秀青年演员,扎根景区,服务游客,每年演出700场次以上。”黄梅戏艺术剧院院长余文新说。

除了“出人”,“出戏”也是黄梅戏传承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金梅结合其精品创作经历指出:“只有打造越来越多顺应时代变化,同时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精品剧目,才能使黄梅戏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让演员以精品立身,让黄梅戏剧院以精品立院,推动黄梅戏以精品立世。近年来,黄梅与省文联、省艺术研究院、黄冈师范学院等强强联合,每年生产一部大型原创剧目。其中,《桃花开了》荣获湖北第三届艺术节优秀剧目;《我的乡村我的亲》荣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艺术奖;《传灯》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一代义伶邢绣娘》获湖北省文艺精品扶持项目,《青铜恋歌》获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

“剧院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探索适应市场需求和艺术发展的新模式。”剧院的发展,让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省文联主席杨俊牵挂于心。为支持剧院发展,黄梅县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县剧院脱胎换骨成为省级“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并先后向国家、省市争取黄梅戏非遗项目保护资金及艺术基金1000多万元,面向黄梅籍乡贤人士及社会各界募集黄梅戏发展基金1000余万元,支持黄梅戏传承发展。

如今,黄梅剧院由小变大、队伍由弱变强、精品剧目由少到多,从生产到演出步入良性循环。

以融合创新 发力破圈

安徽安庆、湖北黄梅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

“同饮一江水的两兄弟,无论从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文化艺术传承,都应唱好一台戏,共话一家亲,将黄梅戏传承和发扬光大。”以大胸怀融合发展黄梅戏,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

2006年6月,原国家文化部为黄梅和安庆同时颁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两地按照“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于安徽安庆”的说法,结合自身特点,围绕共商黄梅戏发展大计,共同擦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匾。

近年来,黄梅选出好苗子,由政府出资送至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就读,共育戏曲人才。举办第十一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唱响大黄梅”暨“全国黄梅戏爱好者艺术节”活动,邀请湖北、安徽和江西等省的黄梅戏迷同台合演,展现出共同传承发展黄梅戏文化的坚定决心。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张辉曾指出,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群众,更离不开年轻群体。新的传播方式,可以把更多更好的黄梅戏主动送到观众眼前。

县剧院大胆开辟第二舞台,创新推出“周末剧场”线上演出,在直播间掀起黄梅戏热潮,全年观看人次突破千万;线下,通过开展送戏下乡、新春惠民演出月和“黄梅戏艺术节”“黄梅戏爱好者艺术节”等活动,线上线下融合打响文化惠民品牌。

近年来,黄梅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黄梅县每年都举办黄梅戏艺术展演活动,东山问梅村的黄梅戏演出已常态化,总投资16亿元的湖北黄梅戏文化核心展示园即将建成开园……在开放融合中,黄梅县通过将黄梅戏与旅游产业、理论宣讲、招商引资相结合,使黄梅戏成为黄梅对外文化展示的名片、招商引资的桥梁、助推经济发展的引擎。(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吕博林 通讯员 吴慕枫 郑鉴峰

责任编辑:何霄

新时代黄梅戏保护传承发展研讨会侧记

发表时间:2024-11-06 来源:湖北文明网

11月2日,新时代黄梅戏保护传承发展研讨会在黄梅县拉开帷幕。省内专家学者、当地文化研究人员齐聚一堂,围绕黄梅戏的溯源研究、人才培养、精品创作等话题深入探讨,为黄梅戏的保护与传承发展献言献策。

黄梅县,是黄梅戏的故乡。在劳作中歌唱,在生活中吟咏,黄梅戏早已融入黄梅人的血脉。

如黄梅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郭华所言,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在挖掘文脉中要严谨客观,在薪火相传中要自信自强,在创新发展中更要开放借鉴。“我们应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让黄梅戏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以源头自信 守正传承

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从吴头楚尾的黄梅县发源的黄梅戏,现已跻身全国五大剧种,成为黄梅最靓丽的一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

“黄梅正举全县之力,坚持专业业余同步推、事业产业一起抓,让黄梅戏在故乡真正活起来。”黄梅县副县长张鄂在研讨会上表示。

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军营,黄梅戏“六进”活动让人人爱唱黄梅戏、人人学唱黄梅戏。看戏、听戏、学戏、唱戏,在黄梅,全县各村(社区)均建有大戏台,民间剧团十分活跃。

“黄梅,应该坚定源头自信,同时破除狭隘的地域观念,继承黄梅戏从湖北黄梅走向鄂赣皖等七省五十余县的光荣历史,继续推动黄梅戏走向更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梅杰提出观点。

推动文化繁荣,必须追本溯源。为守正文化根脉,汲取文化养分,近年来,黄梅县实化工作举措,做深收集挖掘整理工作。在对黄梅戏优秀传统剧目剧本(含出版书籍)、音乐、音视频资料进行收集、挖掘和整理的同时,深入全县实地调查、访问老艺人,记录了大量传统剧目资料,包括《天仙配》等大戏45本,小戏85出,总字数近120万字。同时,建立黄梅戏档案室,对黄梅戏非遗相关史料进行分类数字化存储,增强档案原件保护。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程芸表示,作为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加强黄梅戏的溯源研究、黄梅戏创新剧目的研究和黄梅戏的跨学科研究,推动黄梅戏的传承发展。

会上,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一级编剧李久玖、黄冈师范学院教授陈淑梅从不同角度对黄梅戏的渊源进行了探讨:“坚定文化自信更需在保护好、传承好上下功夫。”

值得关注的是,黄梅重视“守正”经典剧目创排工作,每年在非遗“36大本,72小出”中挑选1至2本传统剧目进行复活。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珍珠塔》《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大批传统经典剧目被改编生产并搬上舞台。

以精品立足 出人出戏

“文化传承,要坚持以人为本。”会上,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叶琼琼提出,要建立健全黄梅戏人才培养体系,既注重名家、名角的打造,又注重培养精品创作等各方面人才,努力构建层次结构合理、专业配套齐全的人才培养格局。

2007年,黄梅在全省率先启动“黄梅戏艺术进校园”特色教育工程,不定期安排或推选专业演员深入学校辅导,通过开展戏剧创作和表演教学活动。经过10多年坚持发展,校园已成为培养新一代演员和观众的沃土。

目前,剧院编剧、导演、作曲、演出、演奏、舞美等各方面人才齐备、阵容强大。有黄梅戏国家级传承人周洪年,省级传承人徐记柱、张莉等一批名家,还走出了梅花奖得主梅院军及王慧君、张小威、程小君等黄梅戏知名演员。

“剧院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行‘一院两团’。一团由体制内的专业演员组成,二团从民间剧团遴选优秀青年演员,扎根景区,服务游客,每年演出700场次以上。”黄梅戏艺术剧院院长余文新说。

除了“出人”,“出戏”也是黄梅戏传承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金梅结合其精品创作经历指出:“只有打造越来越多顺应时代变化,同时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精品剧目,才能使黄梅戏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让演员以精品立身,让黄梅戏剧院以精品立院,推动黄梅戏以精品立世。近年来,黄梅与省文联、省艺术研究院、黄冈师范学院等强强联合,每年生产一部大型原创剧目。其中,《桃花开了》荣获湖北第三届艺术节优秀剧目;《我的乡村我的亲》荣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艺术奖;《传灯》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一代义伶邢绣娘》获湖北省文艺精品扶持项目,《青铜恋歌》获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

“剧院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探索适应市场需求和艺术发展的新模式。”剧院的发展,让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省文联主席杨俊牵挂于心。为支持剧院发展,黄梅县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县剧院脱胎换骨成为省级“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并先后向国家、省市争取黄梅戏非遗项目保护资金及艺术基金1000多万元,面向黄梅籍乡贤人士及社会各界募集黄梅戏发展基金1000余万元,支持黄梅戏传承发展。

如今,黄梅剧院由小变大、队伍由弱变强、精品剧目由少到多,从生产到演出步入良性循环。

以融合创新 发力破圈

安徽安庆、湖北黄梅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

“同饮一江水的两兄弟,无论从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文化艺术传承,都应唱好一台戏,共话一家亲,将黄梅戏传承和发扬光大。”以大胸怀融合发展黄梅戏,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

2006年6月,原国家文化部为黄梅和安庆同时颁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两地按照“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于安徽安庆”的说法,结合自身特点,围绕共商黄梅戏发展大计,共同擦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匾。

近年来,黄梅选出好苗子,由政府出资送至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就读,共育戏曲人才。举办第十一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唱响大黄梅”暨“全国黄梅戏爱好者艺术节”活动,邀请湖北、安徽和江西等省的黄梅戏迷同台合演,展现出共同传承发展黄梅戏文化的坚定决心。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张辉曾指出,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群众,更离不开年轻群体。新的传播方式,可以把更多更好的黄梅戏主动送到观众眼前。

县剧院大胆开辟第二舞台,创新推出“周末剧场”线上演出,在直播间掀起黄梅戏热潮,全年观看人次突破千万;线下,通过开展送戏下乡、新春惠民演出月和“黄梅戏艺术节”“黄梅戏爱好者艺术节”等活动,线上线下融合打响文化惠民品牌。

近年来,黄梅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黄梅县每年都举办黄梅戏艺术展演活动,东山问梅村的黄梅戏演出已常态化,总投资16亿元的湖北黄梅戏文化核心展示园即将建成开园……在开放融合中,黄梅县通过将黄梅戏与旅游产业、理论宣讲、招商引资相结合,使黄梅戏成为黄梅对外文化展示的名片、招商引资的桥梁、助推经济发展的引擎。(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吕博林 通讯员 吴慕枫 郑鉴峰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