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落地民心暖——巴东推进174件民生实事项目记

A-   A+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06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吃过午餐,巴东县信陵镇光明小学301班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调整好桌椅距离、抽出靠垫、调节椅子靠背……短短几十秒,一张张座椅就变成了躺睡床。

夜幕降临,巴东县野三关镇谭家村社区土家巷安置小区,街边的路灯一盏盏亮起。路灯下,学生们结伴回家,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下午4时,巴东县茶店子镇天保山村养殖户马天社如往常一样准备清洗猪圈。打开水泵,拿起水管,汩汩清水沿着管线喷涌而出。

两江交纵、三山盘踞,八百里巴东山峦叠嶂、雄阔壮美。

但南北狭长、地形复杂、点多面广,同样也成了它面临的治理难点。

从基础生活的保供到出行安全的保障,从教育资源的优化到医疗服务的提升,每一项民生实事都凝聚着百姓的期盼。

民生为笔,责任为墨。

把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巴东,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

深秋,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奔赴巴东,聆听民声,体悟民生。

5万余村民用水无忧

“之前每天都在愁水,猪要喝水,清洗猪圈更需要水,尤其是夏天,否则味道很难闻。”马天社指着一旁已经闲置的白色塑料桶介绍,“天旱的时候就要用这种桶去河边拖水,往返要3个小时。”

天保山村海拔1000米左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高山村,常住人口1400余人。近年来,村里先后建起11家养殖场,年出栏生猪1500头、山羊500只,还发展药材、烟叶等1200亩特色产业基地,用水量大。

“山区的供水水源主要靠一些山塘、小溪,水量稳定性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地表水蒸发量大,造成部分水源地几近枯竭,加上少数输水管网出现破损、老化等情况,供水难度骤增。”茶店子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李祖凯坦言。

拖水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若要治本,还是要给村子找到可持续的水源。但复杂的地形、不菲的投入,同样也是难题。

摸排情况、反馈问题、压实部门责任、制定解决方案……今年6月天保山村产业用水项目启动,8月便完工。共整修取水坝1座,新修取水坝1座,安装水泵1台,新建蓄水池1座,重新铺设管网5800米。

“前不久下了几场雨,现在村里的10个蓄水池基本是满的。”站在全村海拔最高的一个蓄水池旁,听着水池里哗啦啦的流水声,天保山村党总支书记谭宏露出欣慰的笑容。

今年来,巴东县把保障农村供水纳入“办好民生实事”清单,越来越多的群众用上了放心水。

野三关镇源梦森林小镇及石马岭村、张家村、谭家村等3万余位村民,旅游旺季期间供水不足问题得到解决;金果坪乡乐群片区新增泵水设施,铺设管网1.8万米,解决了旱季2700位居民用水问题……

目前,全县已完工水源性工程8个,新建输配水管网约8万余米,提高了农村5万余人供水保障水平。

2800余盏灯照亮回家路

“天黑灯不亮,走路靠摸黑,这些路灯就是摆设。”土家巷安置小区的“失明灯”一直是居民谭传奇的一块心病。他们老两口带着4个外孙在这里生活,夜晚出行极其不便。

有灯为何不亮?原来,这些路灯在最初安装时,仅完成灯杆立柱和灯头焊接,其线路铺埋由于相关道路建设项目未完工等种种原因,导致土家巷主干道及4条支路共计20余盏路灯一直未能通电。

“每次开屋场会、入户走访,反映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甚至不少居民都愿意自己出钱搞……”谈及路灯问题,谭家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田崇毅连连摇头,“我们这儿是学区房,包括租户在内住着2000多人,大多是老人小孩,晚上没有灯,车进车出,娃娃的出行安全很成问题。”

路灯建成多年却不亮,问题症结该怎么解?对此,野三关镇党委、政府协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供电所和负责安置区项目的巴东弘发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现场协商,力求让这条路尽快亮起来。

经过多方争取与协调,最终决定将未通电的“失明灯”全部换成光伏节能灯。“不用重新牵线,成本更低,工期也短。”野三关镇纪委书记许钧介绍,为确保路灯安装工作顺利进行,镇纪检监察办工作人员每日在现场监督,确保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下,土家巷安置小区的路灯终于亮了。

“灯亮了,心里也亮堂了。现在茶余饭后,带小孩出门散步消遣,更放心了。”多年的心病被根除,谭传奇的愁容变成笑容。

点亮的路灯,方便一方群众,更温暖一方民心。今年来,为解决农村出行安全问题,巴东县共安装路灯2853盏,涉及野三关镇、沿渡河镇等12个乡镇的农村道路。

5000余名学子躺睡午休

“孩子正在发育阶段,长期趴着睡会影响脊柱,还容易压迫到眼神经,导致眼胀、近视眼等问题。”长期以来,午休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的难题。

受客观条件限制,以往,巴东小学生午休只能盘起双臂在课桌上趴睡。由此带来的手脚发麻、腰酸脖痛、脸留红印等不适,是学生们躲不掉的烦恼。

今年来,巴东县将开展学生“躺睡式”午休建设项目列为重点民生实事,由县教育局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在深入调研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迅速制定解决方案,以8月底前完成为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统筹推进。

“我们决定以光明小学、实验小学和神农中小学为试点,投资280万元,购进‘躺睡式’午休课桌椅5360套,保证这3所学校学生实现百分之百躺睡。”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躺睡式”午休效果怎样?学生的亲身感受最有说服力。

在神农中小学,午休起床后的孩子们个个精神饱满、活力四射。“椅背一放、踏板一拉,就能瞬间切换到‘午休模式’,即便一年级的学生也能自由操作。”神农中小学校三(4)班班主任田延兰也连连点赞。

从躺着好好睡到放松安心眠,不仅需要完善的设施,更要细致持续的安全保障。按照“一校一策”原则,巴东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午休时间、人员职责,严格落实定点看护学生、定时巡查等管理责任。同时建立作息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午休睡足、睡好。

午睡问题解决,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也一样被重视。今年,巴东县在沿渡河镇民族中心小学、官渡口镇初级中学、茶店子镇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实施教室照明改造项目,科学合理布置光源,将教室照明灯具更换为护眼灯;维修改造升级巴东一中、巴东二中、巴东三中的学校食堂;整修清太坪镇民族中心小学学生宿舍……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让山区学生的教育环境越来越好。

倾听民声、回应民声,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今年,巴东县共收集民生实事174件,涉及农村供水保障、产业发展、交通出行、基层医疗服务等多个方面,在县委、县政府高位推进、县纪委监委压茬推动下,目前已完成101件,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

实事一件接一件干,在巴东,各个角落正在悄然改变。(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刘波 谭平

责任编辑:何霄

民声落地民心暖——巴东推进174件民生实事项目记

发表时间:2024-11-06 来源:湖北文明网

吃过午餐,巴东县信陵镇光明小学301班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调整好桌椅距离、抽出靠垫、调节椅子靠背……短短几十秒,一张张座椅就变成了躺睡床。

夜幕降临,巴东县野三关镇谭家村社区土家巷安置小区,街边的路灯一盏盏亮起。路灯下,学生们结伴回家,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下午4时,巴东县茶店子镇天保山村养殖户马天社如往常一样准备清洗猪圈。打开水泵,拿起水管,汩汩清水沿着管线喷涌而出。

两江交纵、三山盘踞,八百里巴东山峦叠嶂、雄阔壮美。

但南北狭长、地形复杂、点多面广,同样也成了它面临的治理难点。

从基础生活的保供到出行安全的保障,从教育资源的优化到医疗服务的提升,每一项民生实事都凝聚着百姓的期盼。

民生为笔,责任为墨。

把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巴东,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

深秋,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奔赴巴东,聆听民声,体悟民生。

5万余村民用水无忧

“之前每天都在愁水,猪要喝水,清洗猪圈更需要水,尤其是夏天,否则味道很难闻。”马天社指着一旁已经闲置的白色塑料桶介绍,“天旱的时候就要用这种桶去河边拖水,往返要3个小时。”

天保山村海拔1000米左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高山村,常住人口1400余人。近年来,村里先后建起11家养殖场,年出栏生猪1500头、山羊500只,还发展药材、烟叶等1200亩特色产业基地,用水量大。

“山区的供水水源主要靠一些山塘、小溪,水量稳定性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地表水蒸发量大,造成部分水源地几近枯竭,加上少数输水管网出现破损、老化等情况,供水难度骤增。”茶店子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李祖凯坦言。

拖水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若要治本,还是要给村子找到可持续的水源。但复杂的地形、不菲的投入,同样也是难题。

摸排情况、反馈问题、压实部门责任、制定解决方案……今年6月天保山村产业用水项目启动,8月便完工。共整修取水坝1座,新修取水坝1座,安装水泵1台,新建蓄水池1座,重新铺设管网5800米。

“前不久下了几场雨,现在村里的10个蓄水池基本是满的。”站在全村海拔最高的一个蓄水池旁,听着水池里哗啦啦的流水声,天保山村党总支书记谭宏露出欣慰的笑容。

今年来,巴东县把保障农村供水纳入“办好民生实事”清单,越来越多的群众用上了放心水。

野三关镇源梦森林小镇及石马岭村、张家村、谭家村等3万余位村民,旅游旺季期间供水不足问题得到解决;金果坪乡乐群片区新增泵水设施,铺设管网1.8万米,解决了旱季2700位居民用水问题……

目前,全县已完工水源性工程8个,新建输配水管网约8万余米,提高了农村5万余人供水保障水平。

2800余盏灯照亮回家路

“天黑灯不亮,走路靠摸黑,这些路灯就是摆设。”土家巷安置小区的“失明灯”一直是居民谭传奇的一块心病。他们老两口带着4个外孙在这里生活,夜晚出行极其不便。

有灯为何不亮?原来,这些路灯在最初安装时,仅完成灯杆立柱和灯头焊接,其线路铺埋由于相关道路建设项目未完工等种种原因,导致土家巷主干道及4条支路共计20余盏路灯一直未能通电。

“每次开屋场会、入户走访,反映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甚至不少居民都愿意自己出钱搞……”谈及路灯问题,谭家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田崇毅连连摇头,“我们这儿是学区房,包括租户在内住着2000多人,大多是老人小孩,晚上没有灯,车进车出,娃娃的出行安全很成问题。”

路灯建成多年却不亮,问题症结该怎么解?对此,野三关镇党委、政府协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供电所和负责安置区项目的巴东弘发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现场协商,力求让这条路尽快亮起来。

经过多方争取与协调,最终决定将未通电的“失明灯”全部换成光伏节能灯。“不用重新牵线,成本更低,工期也短。”野三关镇纪委书记许钧介绍,为确保路灯安装工作顺利进行,镇纪检监察办工作人员每日在现场监督,确保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下,土家巷安置小区的路灯终于亮了。

“灯亮了,心里也亮堂了。现在茶余饭后,带小孩出门散步消遣,更放心了。”多年的心病被根除,谭传奇的愁容变成笑容。

点亮的路灯,方便一方群众,更温暖一方民心。今年来,为解决农村出行安全问题,巴东县共安装路灯2853盏,涉及野三关镇、沿渡河镇等12个乡镇的农村道路。

5000余名学子躺睡午休

“孩子正在发育阶段,长期趴着睡会影响脊柱,还容易压迫到眼神经,导致眼胀、近视眼等问题。”长期以来,午休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的难题。

受客观条件限制,以往,巴东小学生午休只能盘起双臂在课桌上趴睡。由此带来的手脚发麻、腰酸脖痛、脸留红印等不适,是学生们躲不掉的烦恼。

今年来,巴东县将开展学生“躺睡式”午休建设项目列为重点民生实事,由县教育局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在深入调研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迅速制定解决方案,以8月底前完成为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统筹推进。

“我们决定以光明小学、实验小学和神农中小学为试点,投资280万元,购进‘躺睡式’午休课桌椅5360套,保证这3所学校学生实现百分之百躺睡。”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躺睡式”午休效果怎样?学生的亲身感受最有说服力。

在神农中小学,午休起床后的孩子们个个精神饱满、活力四射。“椅背一放、踏板一拉,就能瞬间切换到‘午休模式’,即便一年级的学生也能自由操作。”神农中小学校三(4)班班主任田延兰也连连点赞。

从躺着好好睡到放松安心眠,不仅需要完善的设施,更要细致持续的安全保障。按照“一校一策”原则,巴东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午休时间、人员职责,严格落实定点看护学生、定时巡查等管理责任。同时建立作息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午休睡足、睡好。

午睡问题解决,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也一样被重视。今年,巴东县在沿渡河镇民族中心小学、官渡口镇初级中学、茶店子镇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实施教室照明改造项目,科学合理布置光源,将教室照明灯具更换为护眼灯;维修改造升级巴东一中、巴东二中、巴东三中的学校食堂;整修清太坪镇民族中心小学学生宿舍……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让山区学生的教育环境越来越好。

倾听民声、回应民声,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今年,巴东县共收集民生实事174件,涉及农村供水保障、产业发展、交通出行、基层医疗服务等多个方面,在县委、县政府高位推进、县纪委监委压茬推动下,目前已完成101件,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

实事一件接一件干,在巴东,各个角落正在悄然改变。(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刘波 谭平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