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甲辰年 腊月初十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历时2个月之久的长江文化艺术季于11月4日在屈原故里、来电之城——宜昌圆满落幕。闭幕式整场晚会节目以“赓续长江文脉 共创时代华章”为主题,通过“不尽长江滚滚来”“轻舟已过万重山”“唯见长江天际流”三个章节的刻画,集中呈现大河人文变迁、流域时代风采两大内容,展示长江沧桑厚重的历史文脉,歌颂奋发进取的中国精神,为赓续长江文化波澜壮阔的时代新篇写下了生动注解。
长江文化艺术季自9月14日开幕以来,汇聚了五湖四海的文化精华,见证了新时代的精彩成就,也把繁花似锦的文化艺术大餐送到了人民群众心里。不管是开幕式当天近200万名市民与游客共同感受“万千灯火点亮长江”的壮美奇观,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6亿次;还是“映像长江”电影周在全省设立400个放映点位,放映公益电影2199场,25万人次免费观影......一场场文化艺术节目如同一把把文化密钥,打开了通往长江历史文化的时空之门,唤醒了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据统计,全网“相约长江文化艺术季”等互动话题,总阅读量超10亿。长江文化艺术季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让人民群众在欣赏峡江两岸绝美山水的同时,也感受到长江文化艺术的无限魅力。
长江文化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中国人内心世界割舍不断的厚重情结。面对长江这座悠久博大、丰厚精深的精神宝库,一代代名人大家铺纸蘸墨、纵放文笔,透过自己的脚步,不懈追寻心中关于长江文化的见解精髓。唐代“画圣”吴道子,曾沿长江跋涉,一日绘就三百里峡江风光;“诗圣”杜甫一生写就的诗篇,有400多首写于长江三峡;“遇见长江”文学周,长江流域沿线城市文联和作协的众多嘉宾与知名作家,以长江为纽带,共探“文学长江”的传承与创新之道。长江不仅是母亲河,她更是文化符号、精神图腾,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记忆里的民族认同,是我们挚爱这个伟大国家的根源基础。
一部长江文化史,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它印证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构筑了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面对如此丰沃的文化宝藏,如何变得可感、可触、可接近?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进长江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艺术精品走进人民群众心间,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譬如:“锦绣长江”非遗展上,8.3米大型剪纸长卷《中国巨龙——长江》等非遗作品均来自普通武汉老百姓所作;闭幕式合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通过运用AI、AR,结合光影和裸眼3D等技术,在虚拟的舞台上细致地展现长江的雄伟壮阔。让长江文化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依托新的科技手段,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拓展文化体验和消费场景,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才能更好地汇聚长江文化的核心吸引力。
长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在“相约长江”合唱周,哈萨克斯坦国立拜卡达莫夫合唱团用中文合唱了《黄河大合唱》及《长江之歌》;“奥地利国宝”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英国牛津合唱团、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等国际一流艺术团纷至沓来,在武汉琴台续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新故事。人民不仅是长江文化的创作者,更应该是长江文化的鉴赏者和传播者,新时代发展长江文化,实现长江题材文艺创作的持续繁荣,就必须要敞开对外交流的怀抱,以文化艺术为纽带,搭建起中国人民联通世界人民的友谊桥梁,让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欣赏,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让世界人民通过长江读懂中国,共享文化艺术成果。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随着长江文化艺术季的华丽谢幕,新的征程,新的使命已经向我们发出召唤。我们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坚定文化自信,推出更多以人民为中心的长江文化文艺精品,更好地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谨(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委宣传部)
发表时间:2024-11-06 来源:湖北文明网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历时2个月之久的长江文化艺术季于11月4日在屈原故里、来电之城——宜昌圆满落幕。闭幕式整场晚会节目以“赓续长江文脉 共创时代华章”为主题,通过“不尽长江滚滚来”“轻舟已过万重山”“唯见长江天际流”三个章节的刻画,集中呈现大河人文变迁、流域时代风采两大内容,展示长江沧桑厚重的历史文脉,歌颂奋发进取的中国精神,为赓续长江文化波澜壮阔的时代新篇写下了生动注解。
长江文化艺术季自9月14日开幕以来,汇聚了五湖四海的文化精华,见证了新时代的精彩成就,也把繁花似锦的文化艺术大餐送到了人民群众心里。不管是开幕式当天近200万名市民与游客共同感受“万千灯火点亮长江”的壮美奇观,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6亿次;还是“映像长江”电影周在全省设立400个放映点位,放映公益电影2199场,25万人次免费观影......一场场文化艺术节目如同一把把文化密钥,打开了通往长江历史文化的时空之门,唤醒了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据统计,全网“相约长江文化艺术季”等互动话题,总阅读量超10亿。长江文化艺术季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让人民群众在欣赏峡江两岸绝美山水的同时,也感受到长江文化艺术的无限魅力。
长江文化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中国人内心世界割舍不断的厚重情结。面对长江这座悠久博大、丰厚精深的精神宝库,一代代名人大家铺纸蘸墨、纵放文笔,透过自己的脚步,不懈追寻心中关于长江文化的见解精髓。唐代“画圣”吴道子,曾沿长江跋涉,一日绘就三百里峡江风光;“诗圣”杜甫一生写就的诗篇,有400多首写于长江三峡;“遇见长江”文学周,长江流域沿线城市文联和作协的众多嘉宾与知名作家,以长江为纽带,共探“文学长江”的传承与创新之道。长江不仅是母亲河,她更是文化符号、精神图腾,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记忆里的民族认同,是我们挚爱这个伟大国家的根源基础。
一部长江文化史,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它印证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构筑了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面对如此丰沃的文化宝藏,如何变得可感、可触、可接近?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进长江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艺术精品走进人民群众心间,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譬如:“锦绣长江”非遗展上,8.3米大型剪纸长卷《中国巨龙——长江》等非遗作品均来自普通武汉老百姓所作;闭幕式合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通过运用AI、AR,结合光影和裸眼3D等技术,在虚拟的舞台上细致地展现长江的雄伟壮阔。让长江文化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依托新的科技手段,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拓展文化体验和消费场景,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才能更好地汇聚长江文化的核心吸引力。
长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在“相约长江”合唱周,哈萨克斯坦国立拜卡达莫夫合唱团用中文合唱了《黄河大合唱》及《长江之歌》;“奥地利国宝”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英国牛津合唱团、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等国际一流艺术团纷至沓来,在武汉琴台续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新故事。人民不仅是长江文化的创作者,更应该是长江文化的鉴赏者和传播者,新时代发展长江文化,实现长江题材文艺创作的持续繁荣,就必须要敞开对外交流的怀抱,以文化艺术为纽带,搭建起中国人民联通世界人民的友谊桥梁,让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欣赏,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让世界人民通过长江读懂中国,共享文化艺术成果。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随着长江文化艺术季的华丽谢幕,新的征程,新的使命已经向我们发出召唤。我们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坚定文化自信,推出更多以人民为中心的长江文化文艺精品,更好地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谨(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委宣传部)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