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兰花筒《瓜乡笑瓜》表演。
李红英。
“渔鼓本是紫竹竿,出在南海终南山……”宜城兰花筒,渔鼓道情的一种,传说为八仙所创,宜城兰花筒艺人在表演前一段总要唱《把渔鼓的根由盘》,以示怀祖。表演中男声嗓音粗壮、腔调浑圆,女声古朴优雅、清丽委婉,兰花筒伴奏的敲击节奏,变化多样、优美动听。2007年,宜城兰花筒入选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兰花筒这种曲艺形式被宜城市专业和业余剧团吸收,自编了很多反映现代化题材的曲目在城乡演唱。
“兰花筒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宜城兰花筒代表性传承人李红英说,如今兰花筒已逐渐融入群众文化生活。
民间流传历史悠久
记者:宜城兰花筒的名字从何而来?它发源于什么时期?
李红英:宜城兰花筒又名楠竹筒。过去兰花筒艺人多为男性,嗓音粗壮、腔调浑圆,因此,民间称其唱腔为“南瓜腔”,称其所敲击之楠竹筒为“南瓜筒”。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艺人以与“南瓜”一词发音相近之“兰花”为名,以示这种艺术形式之高雅。
兰花筒在宜城兴起的时代,根据师徒传承情况计算,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仅按师承关系推算,宜城有五代传承人。最早一代职业艺人是白金生、孙全才等。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传承人了。
“不拘乎地”即兴而歌
记者:兰花筒一般几个人表演?如何表演?
李红英:以往,兰花筒的演唱形式是“单档徒歌”“不拘乎地,不择乎人,不限于时,不滞于礼”。技艺高超的人可坐馆说书,称之为“品上把位的”。技艺一般的艺人,多半身背褡裢游走在乡间,即兴而歌,近于乞讨。
兰花筒是用竹节较粗且长的竹筒作材料,先打通竹节,然后在一端覆上皮膜,用的或是去鳞的鱼皮,或是较粗大的蛇皮。还有一个附件叫云牙板,共有两块,用木板或竹片制作。表演时,演唱者左手臂向胸腹间弯曲,抱住兰花筒,左手握住两块云牙板,右手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击打兰花筒一端覆蒙的皮膜,主要用于演奏“过门”,很少用于演唱时,而云牙板只用于演唱时,呈慢节拍边唱边击打。
兰花筒虽属于“一道腔”结构,但由于有从平板(主腔)演变出来的一套不同速度、不同板式、不同音调的派生唱腔及穿插了各板式唱腔之间富于节奏变化的鼓板牌子,所以,它既可表达不同的情绪,又可演唱复杂的故事。
记者:兰花筒的艺术传统书目有哪些?
李红英:兰花筒的书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题材繁多,艺人常说“书有三千六百本,没得哪本无人听”的话,以示书目繁多、艺人技高。此话虽有夸张之意,但也说明了兰花筒的书目之丰富。书目大致可分为案、传、记三大类。案书类,有《包公案》《玉带案》《南瓜案》等;传书类,有《三红传》《刀兵传》《玉女兴唐传》《红松传》《义侠传》《隋唐传》等;记书类,有《卖花记》《金镯玉环记》《西游记》《绣鞋记》等。
记者:宜城兰花筒主要流行于哪些地方?
李红英:主要流传于湖北宜城市境内汉江两岸的平原地区。与宜城毗邻的枣阳、随州、南漳、钟祥等地,也有兰花筒艺人的足迹。
让民间曲艺走上更大的舞台
记者: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这一曲艺形式?
李红英:我于1975年出生,15岁进入宜城曲剧剧团(现襄阳花鼓戏剧团)。有一次下乡演出,偶然间在稻场上看到一位老人坐在那儿,一边唱,一边敲打筒子,周围围着很多人,我也觉得很新奇。后来,我们多次到民间采风,拜访宜城雷河镇民间艺人刘道成,请他演唱、教授兰花筒。
宜城的剧团老师们也会兰花筒,并向我们这些“新人”传授经验。文艺工作者们传承这项民间曲艺,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逐渐把它推上舞台,陆续创作了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书目,如《王五开店》《卖袄》《排水风波》等。
记者:兰花筒经过了哪些改良?您参演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
李红英:在表演形式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改原来的单口站唱、坐唱为对口唱、群口唱和表演唱;在伴奏上,在保留兰花筒和云牙板打击伴奏的基础上,增加丝弦伴奏、电声乐器、交响乐器等,用现代戏剧舞台的手段对其进行了包装,增强兰花筒的艺术感染力。
1997年,我们排练了《卖袄》,1998年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铜奖、湖北省第二届“楚天群星奖”银奖和湖北省第七届百花书会表演三等奖。后来,我们排练了《排水风波》,2000年获湖北省第八届百花书会一等奖,2001年获第六届“楚天群星奖”铜奖。
记者:目前传承情况如何?
李红英:兰花筒是宜城的文化名片,从我接触兰花筒以来,几乎每年都创作排演了新剧目。
如今,参与学习、演出的人很多。老百姓还把兰花筒改编成广场舞。2014年,宜城市鄢城办事处望江路社区代表队的广场舞《青青兰花筒》,,在湖北省首届群众广场舞展演总决赛中获得社区类二等奖。
民间艺术团艳阳天艺术团团长乔新美,从2018年开始,带着全团20多人,深入各镇(街道)、村(社区),将党的政策、乡村的变化等用兰花筒的形式演唱出来,演出近200场次。
2023年,宜城兰花筒培训班开班,60多名曲艺爱好者共同学习研究,相互交流借鉴。
记者:对您来说,这项技艺意味着什么?您还有什么打算?
李红英:学习曲艺,要“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否则在舞台上立不住。30多年来,兰花筒伴随着我的成长,并将伴随我一生。
一直以来,我们结合单位业务创作和排演剧目,利用文化惠民红色轻骑兵送戏下乡、进校园演出活动机会,进行兰花筒的展演普及;结合网络媒体平台,开展宜城兰花筒知识讲座;不定期举办培训班,传授艺术表演技法。
任何艺术门类,都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才能使艺术之树常青。宜城兰花筒也是如此,要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使这一表演艺术“永葆青春”。(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张亚婷 通讯员 黄雯琪 文/摄)
发表时间:2024-10-22 来源:湖北文明网
宜城兰花筒《瓜乡笑瓜》表演。
李红英。
“渔鼓本是紫竹竿,出在南海终南山……”宜城兰花筒,渔鼓道情的一种,传说为八仙所创,宜城兰花筒艺人在表演前一段总要唱《把渔鼓的根由盘》,以示怀祖。表演中男声嗓音粗壮、腔调浑圆,女声古朴优雅、清丽委婉,兰花筒伴奏的敲击节奏,变化多样、优美动听。2007年,宜城兰花筒入选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兰花筒这种曲艺形式被宜城市专业和业余剧团吸收,自编了很多反映现代化题材的曲目在城乡演唱。
“兰花筒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宜城兰花筒代表性传承人李红英说,如今兰花筒已逐渐融入群众文化生活。
民间流传历史悠久
记者:宜城兰花筒的名字从何而来?它发源于什么时期?
李红英:宜城兰花筒又名楠竹筒。过去兰花筒艺人多为男性,嗓音粗壮、腔调浑圆,因此,民间称其唱腔为“南瓜腔”,称其所敲击之楠竹筒为“南瓜筒”。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艺人以与“南瓜”一词发音相近之“兰花”为名,以示这种艺术形式之高雅。
兰花筒在宜城兴起的时代,根据师徒传承情况计算,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仅按师承关系推算,宜城有五代传承人。最早一代职业艺人是白金生、孙全才等。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传承人了。
“不拘乎地”即兴而歌
记者:兰花筒一般几个人表演?如何表演?
李红英:以往,兰花筒的演唱形式是“单档徒歌”“不拘乎地,不择乎人,不限于时,不滞于礼”。技艺高超的人可坐馆说书,称之为“品上把位的”。技艺一般的艺人,多半身背褡裢游走在乡间,即兴而歌,近于乞讨。
兰花筒是用竹节较粗且长的竹筒作材料,先打通竹节,然后在一端覆上皮膜,用的或是去鳞的鱼皮,或是较粗大的蛇皮。还有一个附件叫云牙板,共有两块,用木板或竹片制作。表演时,演唱者左手臂向胸腹间弯曲,抱住兰花筒,左手握住两块云牙板,右手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击打兰花筒一端覆蒙的皮膜,主要用于演奏“过门”,很少用于演唱时,而云牙板只用于演唱时,呈慢节拍边唱边击打。
兰花筒虽属于“一道腔”结构,但由于有从平板(主腔)演变出来的一套不同速度、不同板式、不同音调的派生唱腔及穿插了各板式唱腔之间富于节奏变化的鼓板牌子,所以,它既可表达不同的情绪,又可演唱复杂的故事。
记者:兰花筒的艺术传统书目有哪些?
李红英:兰花筒的书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题材繁多,艺人常说“书有三千六百本,没得哪本无人听”的话,以示书目繁多、艺人技高。此话虽有夸张之意,但也说明了兰花筒的书目之丰富。书目大致可分为案、传、记三大类。案书类,有《包公案》《玉带案》《南瓜案》等;传书类,有《三红传》《刀兵传》《玉女兴唐传》《红松传》《义侠传》《隋唐传》等;记书类,有《卖花记》《金镯玉环记》《西游记》《绣鞋记》等。
记者:宜城兰花筒主要流行于哪些地方?
李红英:主要流传于湖北宜城市境内汉江两岸的平原地区。与宜城毗邻的枣阳、随州、南漳、钟祥等地,也有兰花筒艺人的足迹。
让民间曲艺走上更大的舞台
记者: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这一曲艺形式?
李红英:我于1975年出生,15岁进入宜城曲剧剧团(现襄阳花鼓戏剧团)。有一次下乡演出,偶然间在稻场上看到一位老人坐在那儿,一边唱,一边敲打筒子,周围围着很多人,我也觉得很新奇。后来,我们多次到民间采风,拜访宜城雷河镇民间艺人刘道成,请他演唱、教授兰花筒。
宜城的剧团老师们也会兰花筒,并向我们这些“新人”传授经验。文艺工作者们传承这项民间曲艺,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逐渐把它推上舞台,陆续创作了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书目,如《王五开店》《卖袄》《排水风波》等。
记者:兰花筒经过了哪些改良?您参演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
李红英:在表演形式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改原来的单口站唱、坐唱为对口唱、群口唱和表演唱;在伴奏上,在保留兰花筒和云牙板打击伴奏的基础上,增加丝弦伴奏、电声乐器、交响乐器等,用现代戏剧舞台的手段对其进行了包装,增强兰花筒的艺术感染力。
1997年,我们排练了《卖袄》,1998年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铜奖、湖北省第二届“楚天群星奖”银奖和湖北省第七届百花书会表演三等奖。后来,我们排练了《排水风波》,2000年获湖北省第八届百花书会一等奖,2001年获第六届“楚天群星奖”铜奖。
记者:目前传承情况如何?
李红英:兰花筒是宜城的文化名片,从我接触兰花筒以来,几乎每年都创作排演了新剧目。
如今,参与学习、演出的人很多。老百姓还把兰花筒改编成广场舞。2014年,宜城市鄢城办事处望江路社区代表队的广场舞《青青兰花筒》,,在湖北省首届群众广场舞展演总决赛中获得社区类二等奖。
民间艺术团艳阳天艺术团团长乔新美,从2018年开始,带着全团20多人,深入各镇(街道)、村(社区),将党的政策、乡村的变化等用兰花筒的形式演唱出来,演出近200场次。
2023年,宜城兰花筒培训班开班,60多名曲艺爱好者共同学习研究,相互交流借鉴。
记者:对您来说,这项技艺意味着什么?您还有什么打算?
李红英:学习曲艺,要“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否则在舞台上立不住。30多年来,兰花筒伴随着我的成长,并将伴随我一生。
一直以来,我们结合单位业务创作和排演剧目,利用文化惠民红色轻骑兵送戏下乡、进校园演出活动机会,进行兰花筒的展演普及;结合网络媒体平台,开展宜城兰花筒知识讲座;不定期举办培训班,传授艺术表演技法。
任何艺术门类,都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才能使艺术之树常青。宜城兰花筒也是如此,要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使这一表演艺术“永葆青春”。(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张亚婷 通讯员 黄雯琪 文/摄)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