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高水平推进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工作
土家族打溜子走进五峰柴埠溪景区。三峡日报通讯员 郑兵 摄
资丘民族文化馆馆长刘光菊指导学生排练南曲《渔家乐》。三峡日报通讯员 吴春艳 摄
从抢救性保护到产业化发展。十年奋进,“遗”脉相承。
2014年,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10年间,宜昌片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因地制宜,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纵深发展,将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传统工艺振兴、长江大保护等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土家特色的非遗传承与发展之路。
厚植土壤,古老技艺迸发活力
“一斧落地两喳开,你是对手上场来!”
6月25日,长阳资丘民间文化艺术团撒叶儿嗬传承基地内,歌师正在击鼓叫歌,前来捧场的群众跟着轻快鼓点起舞,好不热闹。
先有传播,再谈传承,资丘民族文化馆馆长刘光菊正是大山里的那盏“指路灯”。
用心守护传承非遗文化,在刘光菊的带动下,资丘镇共发展4000多名各类民间艺人,7000多名民族文化“小传人”、67支民间艺术团,让土家民族文化走出武陵山区,走向全国。
武陵山区的文化瑰宝不止一件,“土家族打溜子”也是其中之一。
五峰仁和坪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郑兵很早就把“土家族打溜子”推向全国作为毕生追求。他走村入户收集曲谱,将之整理成册,长期跟踪项目传承,让“土家族打溜子”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探索推广的“1136传承模式”,打开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山门。
非遗保护,关键在人。藏在深山里默默奉献的“刘光菊”“郑兵”有不少,但让非遗文化“活”起来,靠单打独斗显然不行。
为此,宜昌加大对保护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出台了《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将市级优秀非遗传承基地、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传承经费纳入预算。长阳、五峰也紧随其后,推出补贴、帮扶制度,解决了手艺人的后顾之忧。
从小众走向大众,非遗文化真正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赋能,民族文化可触可及
“这么近距离感受非遗,太震撼了!”7月1日,长阳非遗馆热闹非凡,展览分序厅、夷水巴方、夷水沧桑、巴土风韵、梦幻土家、鉴往知来6个单元,为来往游客端上一道丰盛的非遗大餐。
馆内设置土家族服饰体验区、西兰卡普互动区、土家族撒叶儿嗬3D动画教学视频等体验项目,抓住了年轻人的目光。
“数字技术解锁了文化传承新密码,让这些古老的文化‘栩栩如生’。”长阳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张颖辉表示,该馆自2022年建成开放以来已经吸引超过9万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如何推动非遗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创新,长阳、五峰有了统一答案——非遗数字化。通过人才、硬件、软件三方发力,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传播,让非遗“活”起来, 更“潮”起来。
在长阳,“民俗馆基地直播+分销商引流+万人卖货”模式横空出世,实现含非遗产品在内的农特产品年综合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全国畅销的“清江椪柑”印上了二维码,扫码听歌,让土家山歌通过物流传唱到千家万户;土家族传统村落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平台在万众期待中亮相,让民族文化可触可及。
在五峰,数字化一体机平台覆盖八个乡镇,市民“扫码享非遗”体验;萝卜糕制作技艺、土家麻糖制作技艺、五峰精细竹编制作技艺等项目借助网络平台开起了非遗购物节,非遗从展柜走向生活,走进千家万户;非遗公众号平台稳定更新,非遗资讯、线上展演“一触即达”。
随着数字媒介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古老非遗正绽放时代芳华。
“双创”助力,非遗产业出圈出彩
古老技艺,是手艺人世代传承的坚守,是城市不可磨灭的深厚文化底蕴,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新动力”。
2016年,长阳、五峰先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南曲、长阳山歌、五峰星岩坪山歌、土家族打溜子、西兰卡普编织技艺……两地百余位身怀绝技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当起了景区“代言人”,成为旅游市场叫好又卖座的金字招牌。
看准了非遗产业市场潜力,融合原生态山歌、南曲、哭嫁等16项非遗,投资1200万元的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应运而生,游客沉浸式欣赏非遗美学。
相比于“非遗+旅游业”的直接,“非遗+茶产业”则更显含蓄。
在保持工业遗址风貌的同时,原五峰精制茶厂进行微改造,摇身一变成为集非遗展示、参观体验、培训教育、休闲、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非遗综合展馆,持续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
带有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不断涌现,“长阳礼物”“五峰印象”系列非遗文创产品成为送给全国人民的“宜昌礼物”。
一个个“金点子”,结出一茬茬“金果子”。长阳、五峰两地陆续开创“非遗+茶产业”“非遗+旅游业”“非遗+互联网”“非遗+文创”等全新领域,让43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5个非遗工坊深度参与。
据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宜昌片区将全力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文化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亮点”和“爆点”。(三峡日报记者 高然 通讯员 周勇)
发表时间:2024-07-03 来源:湖北文明网
宜昌高水平推进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工作
土家族打溜子走进五峰柴埠溪景区。三峡日报通讯员 郑兵 摄
资丘民族文化馆馆长刘光菊指导学生排练南曲《渔家乐》。三峡日报通讯员 吴春艳 摄
从抢救性保护到产业化发展。十年奋进,“遗”脉相承。
2014年,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10年间,宜昌片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因地制宜,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纵深发展,将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传统工艺振兴、长江大保护等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土家特色的非遗传承与发展之路。
厚植土壤,古老技艺迸发活力
“一斧落地两喳开,你是对手上场来!”
6月25日,长阳资丘民间文化艺术团撒叶儿嗬传承基地内,歌师正在击鼓叫歌,前来捧场的群众跟着轻快鼓点起舞,好不热闹。
先有传播,再谈传承,资丘民族文化馆馆长刘光菊正是大山里的那盏“指路灯”。
用心守护传承非遗文化,在刘光菊的带动下,资丘镇共发展4000多名各类民间艺人,7000多名民族文化“小传人”、67支民间艺术团,让土家民族文化走出武陵山区,走向全国。
武陵山区的文化瑰宝不止一件,“土家族打溜子”也是其中之一。
五峰仁和坪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郑兵很早就把“土家族打溜子”推向全国作为毕生追求。他走村入户收集曲谱,将之整理成册,长期跟踪项目传承,让“土家族打溜子”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探索推广的“1136传承模式”,打开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山门。
非遗保护,关键在人。藏在深山里默默奉献的“刘光菊”“郑兵”有不少,但让非遗文化“活”起来,靠单打独斗显然不行。
为此,宜昌加大对保护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出台了《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将市级优秀非遗传承基地、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传承经费纳入预算。长阳、五峰也紧随其后,推出补贴、帮扶制度,解决了手艺人的后顾之忧。
从小众走向大众,非遗文化真正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赋能,民族文化可触可及
“这么近距离感受非遗,太震撼了!”7月1日,长阳非遗馆热闹非凡,展览分序厅、夷水巴方、夷水沧桑、巴土风韵、梦幻土家、鉴往知来6个单元,为来往游客端上一道丰盛的非遗大餐。
馆内设置土家族服饰体验区、西兰卡普互动区、土家族撒叶儿嗬3D动画教学视频等体验项目,抓住了年轻人的目光。
“数字技术解锁了文化传承新密码,让这些古老的文化‘栩栩如生’。”长阳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张颖辉表示,该馆自2022年建成开放以来已经吸引超过9万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如何推动非遗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创新,长阳、五峰有了统一答案——非遗数字化。通过人才、硬件、软件三方发力,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传播,让非遗“活”起来, 更“潮”起来。
在长阳,“民俗馆基地直播+分销商引流+万人卖货”模式横空出世,实现含非遗产品在内的农特产品年综合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全国畅销的“清江椪柑”印上了二维码,扫码听歌,让土家山歌通过物流传唱到千家万户;土家族传统村落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平台在万众期待中亮相,让民族文化可触可及。
在五峰,数字化一体机平台覆盖八个乡镇,市民“扫码享非遗”体验;萝卜糕制作技艺、土家麻糖制作技艺、五峰精细竹编制作技艺等项目借助网络平台开起了非遗购物节,非遗从展柜走向生活,走进千家万户;非遗公众号平台稳定更新,非遗资讯、线上展演“一触即达”。
随着数字媒介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古老非遗正绽放时代芳华。
“双创”助力,非遗产业出圈出彩
古老技艺,是手艺人世代传承的坚守,是城市不可磨灭的深厚文化底蕴,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新动力”。
2016年,长阳、五峰先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南曲、长阳山歌、五峰星岩坪山歌、土家族打溜子、西兰卡普编织技艺……两地百余位身怀绝技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当起了景区“代言人”,成为旅游市场叫好又卖座的金字招牌。
看准了非遗产业市场潜力,融合原生态山歌、南曲、哭嫁等16项非遗,投资1200万元的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应运而生,游客沉浸式欣赏非遗美学。
相比于“非遗+旅游业”的直接,“非遗+茶产业”则更显含蓄。
在保持工业遗址风貌的同时,原五峰精制茶厂进行微改造,摇身一变成为集非遗展示、参观体验、培训教育、休闲、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非遗综合展馆,持续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
带有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不断涌现,“长阳礼物”“五峰印象”系列非遗文创产品成为送给全国人民的“宜昌礼物”。
一个个“金点子”,结出一茬茬“金果子”。长阳、五峰两地陆续开创“非遗+茶产业”“非遗+旅游业”“非遗+互联网”“非遗+文创”等全新领域,让43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5个非遗工坊深度参与。
据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宜昌片区将全力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文化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亮点”和“爆点”。(三峡日报记者 高然 通讯员 周勇)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