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愠解引新凉 小暑养生福寿长

A-   A+
发表时间:2024年07月04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位于每年公历7月6日至7月8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说文》曰:暑,热也, “小暑”即为“小热”。虽未到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随其后的伏天与大暑,气温将会逐步走高,真正进入“出门汗欲滴”的炎夏。

  民间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炎夏时节,小暑在中医四时中属于长夏,值农历六月,对应五行中土的属性。土与五脏中脾相应,脾喜燥恶湿,长夏天气闷热潮湿,湿气易困脾,则易出现食欲下降、疲倦乏力、烦躁失眠、口干口苦等脾虚、湿重的表现。值此小暑时节,我们如何顺应时节,合理养生呢?

  清淡饮食 健脾祛湿

  小暑时节,气温高且多雨,容易困阻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腹胀、泄泻等“苦夏”症状。正确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战胜“苦夏”,饮食的调理有重要价值。

  夏季饮食宜食用清淡利湿、健脾养胃的食物,少吃冰凉寒冷的食物。推荐吃冬瓜、山药、薏仁、赤小豆、茯苓、白扁豆等食物,具有祛暑清热、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的功效;夏季人体阳气充斥于外,最好少吃冷饮、雪糕等食物,避免因冷饮内聚,导致肠胃功能异常。

  “苦能清热”,小暑时节可适当食用“苦”味食物,可清热去火、安心益气,如苦瓜、苦菊、莲子等。还可以使用淡竹叶、荷叶、百合等泡茶喝,可以有效缓解夏日烦躁不安、咽干口燥的症状。正如《本草纲目》中所记载,苦瓜能“除烦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需要注意的是,西瓜、冬瓜、苦瓜、黄瓜等瓜类均偏于寒凉,虽有清热解暑的效果,但对于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避免夏季解暑矫枉过正,反倒为脾胃带来问题。

  夜卧早起 动静合理

  小暑时节,昼长夜短,宜顺应时节物候,可晚睡早起,多补阳气。夏季夜间睡眠时间少,相应可增添午睡时间,在午饭后小憩20-30分钟,以缓解睡眠不足的问题。中医中有“子午觉”的睡眠模式,即“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是晚23时至次日凌晨1时,为一天当中阴气的极高点,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为一天当中阳气的极高点。中医认为,子午之时,阴阳极盛极衰,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交替之时,必欲静卧,以候气复。在这两个时刻睡眠,有调节阴阳平衡、顺应五脏归经的作用,有助于保持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春夏养阳”,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养生宜避免过劳,以免人体阳气外泄太过,最好适当减慢生活节奏。运动时,应避免强度过大,可以采用散步、太极拳、游泳、瑜伽等运动,安心养性,舒缓烦躁情绪。

  戒躁戒怒 平心静气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易感觉烦躁不安,疲倦乏力,出现暴躁易怒等“情绪中暑”现象。养生应以“心静”为宜,适当减慢生活节奏,保持情志愉悦,使人体气机宣畅,通泄自如,以顺应夏天万物生长自然之道。可以适当参与消夏演出、下棋听曲等活动,以放松身心,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

  嵇康的《养生论》中曾提到:“调息精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盛夏时节,烦躁焦虑等心境也会让人心跳加速,加重心脏负担,提高疾病风险。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按时检测血压、心率等,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健康度过炎炎盛夏。

  炎炎苦夏,注意解热、防暑、祛湿,注重养护脾胃,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得养,不仅能度过一个愉快的长夏,还能延年益寿!(来源:《医药导报》 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 高青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徐萌 杨盛力 绘图: 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 魏静仪

责任编辑:李欢

薰风愠解引新凉 小暑养生福寿长

发表时间:2024-07-04 来源:湖北文明网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位于每年公历7月6日至7月8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说文》曰:暑,热也, “小暑”即为“小热”。虽未到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随其后的伏天与大暑,气温将会逐步走高,真正进入“出门汗欲滴”的炎夏。

  民间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炎夏时节,小暑在中医四时中属于长夏,值农历六月,对应五行中土的属性。土与五脏中脾相应,脾喜燥恶湿,长夏天气闷热潮湿,湿气易困脾,则易出现食欲下降、疲倦乏力、烦躁失眠、口干口苦等脾虚、湿重的表现。值此小暑时节,我们如何顺应时节,合理养生呢?

  清淡饮食 健脾祛湿

  小暑时节,气温高且多雨,容易困阻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腹胀、泄泻等“苦夏”症状。正确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战胜“苦夏”,饮食的调理有重要价值。

  夏季饮食宜食用清淡利湿、健脾养胃的食物,少吃冰凉寒冷的食物。推荐吃冬瓜、山药、薏仁、赤小豆、茯苓、白扁豆等食物,具有祛暑清热、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的功效;夏季人体阳气充斥于外,最好少吃冷饮、雪糕等食物,避免因冷饮内聚,导致肠胃功能异常。

  “苦能清热”,小暑时节可适当食用“苦”味食物,可清热去火、安心益气,如苦瓜、苦菊、莲子等。还可以使用淡竹叶、荷叶、百合等泡茶喝,可以有效缓解夏日烦躁不安、咽干口燥的症状。正如《本草纲目》中所记载,苦瓜能“除烦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需要注意的是,西瓜、冬瓜、苦瓜、黄瓜等瓜类均偏于寒凉,虽有清热解暑的效果,但对于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避免夏季解暑矫枉过正,反倒为脾胃带来问题。

  夜卧早起 动静合理

  小暑时节,昼长夜短,宜顺应时节物候,可晚睡早起,多补阳气。夏季夜间睡眠时间少,相应可增添午睡时间,在午饭后小憩20-30分钟,以缓解睡眠不足的问题。中医中有“子午觉”的睡眠模式,即“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是晚23时至次日凌晨1时,为一天当中阴气的极高点,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为一天当中阳气的极高点。中医认为,子午之时,阴阳极盛极衰,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交替之时,必欲静卧,以候气复。在这两个时刻睡眠,有调节阴阳平衡、顺应五脏归经的作用,有助于保持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春夏养阳”,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养生宜避免过劳,以免人体阳气外泄太过,最好适当减慢生活节奏。运动时,应避免强度过大,可以采用散步、太极拳、游泳、瑜伽等运动,安心养性,舒缓烦躁情绪。

  戒躁戒怒 平心静气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易感觉烦躁不安,疲倦乏力,出现暴躁易怒等“情绪中暑”现象。养生应以“心静”为宜,适当减慢生活节奏,保持情志愉悦,使人体气机宣畅,通泄自如,以顺应夏天万物生长自然之道。可以适当参与消夏演出、下棋听曲等活动,以放松身心,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

  嵇康的《养生论》中曾提到:“调息精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盛夏时节,烦躁焦虑等心境也会让人心跳加速,加重心脏负担,提高疾病风险。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按时检测血压、心率等,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健康度过炎炎盛夏。

  炎炎苦夏,注意解热、防暑、祛湿,注重养护脾胃,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得养,不仅能度过一个愉快的长夏,还能延年益寿!(来源:《医药导报》 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 高青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徐萌 杨盛力 绘图: 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 魏静仪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