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荆楚风华 | 端午寄情赛龙舟 一桨划过两千年

A-   A+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13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屈原”扮演者王群海和百名孩童合颂《橘颂》。(湖北日报通讯员 刘康 摄)

飞桨逐浪、鼓点阵阵。

6月10日,“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全国龙舟大联动之“我在宜昌过端午”2024屈原故里传统龙舟赛在秭归开赛。

规范化、标准化呈现“点睛—下水—游江—竞渡—抢红”等屈原故里特有的龙舟竞渡传统仪式,首次邀约“三省四地”中国端午节“申遗地”群众代表队……在传承与创新中,端午民俗搭乘一叶叶龙舟划进百姓生活。

传统仪式跨越时空

“一点龙角,中华龙脉,薪火相续;二点龙庭,屈原故里,万代扬名;三点龙鼻,龙鼻如犀,奋发踔厉;四点龙唇,共同缔造,唇齿相依;五点龙睛,不忘初心,龙睛如炬……”

编钟六响,鼓乐齐鸣。上午9点许,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江峡江号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严明军主持的龙头点睛游江仪式让岸边观众恍若走进时空隧道。

主祭者诗祭屈原,嘉宾为龙头点睛。壮士们为龙舟披红,众人肩扛龙头下水。划手列阵,奠酒祭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我哥哟——回哟———”婉转悲壮的音乐声中,一声声呼唤响彻江面。古朴隆重的游江招魂仪式,16条参赛龙舟在江面绕圈盘旋,巡游祈福。宽阔的水域碧波荡漾,“屈原”乘舟从时光深处缓缓驶出。龙舟汉子抛撒粽子,召唤屈原魂归故里。

传统的龙舟竞渡,以龙舟划手“抢红夺标”决胜负、定输赢。江面上一叶叶龙舟如离弦之箭,向高高悬挂的“标红”飞驰。龙头逼近红彩,划手们奋力撑桨,飞跃竞抢,其情形极为精彩激烈。

“在秭归,赛龙舟并不仅仅是一场竞赛,更是秭归特有的龙舟传统仪式的传承。”秭归县文化馆馆长梅俊明介绍,赛龙舟是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的重要内容。2024年的屈原故里传统龙舟赛,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地呈现了当地龙舟竞渡的传统仪式,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感染力,更是溯源历史岁月,传承千年非遗。

“三省四地”共护非遗

6月10日,湖北秭归、黄石与湖南汨罗、江苏苏州,三省四地的龙舟队齐聚秭归同江竞渡、抢红夺标。

2009年,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汩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携手申遗成功。本次比赛首次邀请宜昌秭归、黄石和湖南汨罗、江苏苏州四个中国端午节申遗地的群众代表队参加。

“这里水域平缓,汨罗江周边水域流动性更大,感觉划桨更吃力。两地从龙舟到仪式都大致相同,但细看起来,还是有着细微差别。”湖南汨罗龙舟代表队教练艾文小试牛刀后,感受颇深。

“从十几年前的共同申遗到如今的同江竞渡,完美诠释了四地共同守护共同传承非遗的决心。端午和屈原,不再分‘你的’或‘我的’,而是‘民族的’,‘三省四地’共护非遗正是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武汉体育学院2025届研究生文宇广从大学起就喜欢龙舟运动,到了研究生阶段以龙舟文化为研究方向,“三省四地”群众共聚秭归吸引了他前来观赛,他将以此为素材创作毕业论文。

龙舟精神融入血脉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身着右衽宽袖袍服、头戴高冠、髯须飘逸的“屈原”正在长江之滨宽阔的平台上,和100 名少儿演员同声合颂《橘颂》。

这位“屈原”叫王群海,今年70岁,已扮演屈原30多年。

“往年,我都是在龙舟赛开赛前的游江招魂仪式上吟唱。今年改为在江岸与孩子们互动。”王群海说,吟唱之地的改动也别有深意。

为了讲好楚辞故事,王群海通读了屈原的25篇作品,“像《离骚》《橘颂》《涉江》等有名的篇章,我都是通篇背诵默写。”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王群海讲解楚辞驾轻就熟,各种典故、佳句顺手拈来。一腔一调,有板有眼,拿捏到位。

“最好的传承,总是从家庭开始。我把屈原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传承先贤的思想。”王群海说。

一桨划过两千载。龙舟+,催发了乡村振兴的活力生机,更催促着创新传承的时代步伐。

在秭归,“龙舟传人”郑大一门三代传承龙舟文化,郑大的祖父是当地颇有名气的龙舟划手、龙舟匠人;其父郑祥龙作为木制龙舟非遗传承人,打造的纯手工木龙舟在中国龙舟模型展览赛上获得大奖;郑大接过父亲手中的船桨与凿刀,为龙舟文化发扬光大而接力执棒;万古寺村党支部书记屈家明带领村民们以龙舟赛为载体,强化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在全县率先开展脐橙品种改良、推广田间小火车等新型运输设施、打造“龙舟+脐橙”的农文旅融合项目。

“屈原故里龙舟运动,从临水村庄划向高山乡镇,从大江大河划向水库溪流。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龙舟运动带来的快乐,感受到了端午龙舟的精神洗礼。”秭归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商祥君介绍,今年秭归12个乡镇在本地组建龙舟队、开展龙舟训练,群众参与热情高涨,龙舟运动成为人们健康生活与感受文化的新方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郑岚 张泽牧 通讯员 周华山)

责任编辑:李欢

文化中国行·荆楚风华 | 端午寄情赛龙舟 一桨划过两千年

发表时间:2024-06-13 来源:湖北文明网

“屈原”扮演者王群海和百名孩童合颂《橘颂》。(湖北日报通讯员 刘康 摄)

飞桨逐浪、鼓点阵阵。

6月10日,“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全国龙舟大联动之“我在宜昌过端午”2024屈原故里传统龙舟赛在秭归开赛。

规范化、标准化呈现“点睛—下水—游江—竞渡—抢红”等屈原故里特有的龙舟竞渡传统仪式,首次邀约“三省四地”中国端午节“申遗地”群众代表队……在传承与创新中,端午民俗搭乘一叶叶龙舟划进百姓生活。

传统仪式跨越时空

“一点龙角,中华龙脉,薪火相续;二点龙庭,屈原故里,万代扬名;三点龙鼻,龙鼻如犀,奋发踔厉;四点龙唇,共同缔造,唇齿相依;五点龙睛,不忘初心,龙睛如炬……”

编钟六响,鼓乐齐鸣。上午9点许,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江峡江号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严明军主持的龙头点睛游江仪式让岸边观众恍若走进时空隧道。

主祭者诗祭屈原,嘉宾为龙头点睛。壮士们为龙舟披红,众人肩扛龙头下水。划手列阵,奠酒祭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我哥哟——回哟———”婉转悲壮的音乐声中,一声声呼唤响彻江面。古朴隆重的游江招魂仪式,16条参赛龙舟在江面绕圈盘旋,巡游祈福。宽阔的水域碧波荡漾,“屈原”乘舟从时光深处缓缓驶出。龙舟汉子抛撒粽子,召唤屈原魂归故里。

传统的龙舟竞渡,以龙舟划手“抢红夺标”决胜负、定输赢。江面上一叶叶龙舟如离弦之箭,向高高悬挂的“标红”飞驰。龙头逼近红彩,划手们奋力撑桨,飞跃竞抢,其情形极为精彩激烈。

“在秭归,赛龙舟并不仅仅是一场竞赛,更是秭归特有的龙舟传统仪式的传承。”秭归县文化馆馆长梅俊明介绍,赛龙舟是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的重要内容。2024年的屈原故里传统龙舟赛,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地呈现了当地龙舟竞渡的传统仪式,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感染力,更是溯源历史岁月,传承千年非遗。

“三省四地”共护非遗

6月10日,湖北秭归、黄石与湖南汨罗、江苏苏州,三省四地的龙舟队齐聚秭归同江竞渡、抢红夺标。

2009年,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汩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携手申遗成功。本次比赛首次邀请宜昌秭归、黄石和湖南汨罗、江苏苏州四个中国端午节申遗地的群众代表队参加。

“这里水域平缓,汨罗江周边水域流动性更大,感觉划桨更吃力。两地从龙舟到仪式都大致相同,但细看起来,还是有着细微差别。”湖南汨罗龙舟代表队教练艾文小试牛刀后,感受颇深。

“从十几年前的共同申遗到如今的同江竞渡,完美诠释了四地共同守护共同传承非遗的决心。端午和屈原,不再分‘你的’或‘我的’,而是‘民族的’,‘三省四地’共护非遗正是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武汉体育学院2025届研究生文宇广从大学起就喜欢龙舟运动,到了研究生阶段以龙舟文化为研究方向,“三省四地”群众共聚秭归吸引了他前来观赛,他将以此为素材创作毕业论文。

龙舟精神融入血脉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身着右衽宽袖袍服、头戴高冠、髯须飘逸的“屈原”正在长江之滨宽阔的平台上,和100 名少儿演员同声合颂《橘颂》。

这位“屈原”叫王群海,今年70岁,已扮演屈原30多年。

“往年,我都是在龙舟赛开赛前的游江招魂仪式上吟唱。今年改为在江岸与孩子们互动。”王群海说,吟唱之地的改动也别有深意。

为了讲好楚辞故事,王群海通读了屈原的25篇作品,“像《离骚》《橘颂》《涉江》等有名的篇章,我都是通篇背诵默写。”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王群海讲解楚辞驾轻就熟,各种典故、佳句顺手拈来。一腔一调,有板有眼,拿捏到位。

“最好的传承,总是从家庭开始。我把屈原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传承先贤的思想。”王群海说。

一桨划过两千载。龙舟+,催发了乡村振兴的活力生机,更催促着创新传承的时代步伐。

在秭归,“龙舟传人”郑大一门三代传承龙舟文化,郑大的祖父是当地颇有名气的龙舟划手、龙舟匠人;其父郑祥龙作为木制龙舟非遗传承人,打造的纯手工木龙舟在中国龙舟模型展览赛上获得大奖;郑大接过父亲手中的船桨与凿刀,为龙舟文化发扬光大而接力执棒;万古寺村党支部书记屈家明带领村民们以龙舟赛为载体,强化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在全县率先开展脐橙品种改良、推广田间小火车等新型运输设施、打造“龙舟+脐橙”的农文旅融合项目。

“屈原故里龙舟运动,从临水村庄划向高山乡镇,从大江大河划向水库溪流。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龙舟运动带来的快乐,感受到了端午龙舟的精神洗礼。”秭归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商祥君介绍,今年秭归12个乡镇在本地组建龙舟队、开展龙舟训练,群众参与热情高涨,龙舟运动成为人们健康生活与感受文化的新方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郑岚 张泽牧 通讯员 周华山)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