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敦楷:端午节源于两位湖北人

A-   A+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11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江河上龙舟竞渡,市场里粽子满筐,旧俗还有门悬艾叶,童佩香囊,饮雄黄酒,挂钟馗像。陆游有诗为证:“门楣束艾作神人,团粽盘中节物新。”我们知道,一年一度,五月初五,端午节或端阳节到了。古人甚至只需用“五日”即可代表。

传统习俗,与月份同序数的日子还有不少定为节日。如一月的第一天是元旦,现名春节;二月初二是青龙节,俗称“龙抬头”,也是花朝节或花神节;三月初三是上巳节,是黄帝的生日,在民间也是女儿节,惯例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六月初六是已经不大流行的天贶节;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即七夕节,也是乞巧节;八月初八是西王母在瑶池设蟠桃盛会,招待前来祝寿的各路神仙的日子,但是西王母拆散牛郎织女的形象不善,没能成为节日,倒是有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将其列为各种节日;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谐音“久久”,如今已被《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定为老年节;十月初十有一种说法是古代的丰收节,但国务院设定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秋分那天。

端午根据的是中国传统的历法,这种历法如今有多种称呼:相对于阳历,称阴历;相对于西历,称华历;参照农时,称农历。但是,我最喜欢的称呼是夏历,即源自于夏朝的历法。

夏历是古六历之一,传说是夏代创立的历法。其基本规则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圈为一月,大约初一,我们能够看到的月亮最小,甚至看不见,谓之“朔”;大约十五,我们可以见到满月,谓之“望”。因为以月亮的圆缺为确定历法中月的基础,所以称之为阴历。地球围绕太阳的周期则是确定年的基础。月亮围绕地球的转动周期与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周期并不同步,于是设置闰年闰月闰日加以调整。历法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夏历也不例外。参天大树总是从一粒细小的种子发端,滔滔长江黄河的源头也只是一股股涓涓细流。不宜以其初始的不完备而漠视。

据说端午发端于吴越先民创立的用于祭拜龙祖的节日。从国人如今的观念和习俗看,端午节应该来自于两位楚国人,按照现在的区划就是湖北人: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和战国时期的屈原。

伍子胥,名员(yún),字子胥。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黄歇口镇。他本来是楚国官员,因全家被陷害,不得已逃走,最终投奔吴国。他精于谋略,为吴王出谋划策,先后打败楚国和越国,屡建功勋,成就霸业。自己也位极人臣,当上相国。可最后还是遭遇谗害,被迫自杀身亡。尤其在江浙一带,多认为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屈原,名平,字原。《离骚》中自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乐平里。屈原是楚国的政治家,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制定改革计划,主张联齐抗秦,为楚国的统一和强盛居功至伟。不幸,他的刚直得罪了昏君、奸臣,遭到放逐。作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屈原此时创立了浪漫主义文体——楚辞。当秦军攻破楚国的都城郢,屈原悲愤交加,在五月初五这天自沉汩罗江,以身殉国。传说屈原投江后,哀痛之中的楚国百姓到汨罗江边去凭吊,有人划船希望能够打捞回他的真身,有人拿出食物扔进江里,让鱼鳖虾蟹吃饱,以免伤害他的身体。从此以后,就形成了每年的五月初五划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两千多年来,这些风俗习惯日臻完善,已经成为过端午节的标配。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学造诣不仅为中国人永续传承,也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公认。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认屈原为世界文化名人。端午节不仅是中国人的节日,在东亚各国同样受到尊崇,并且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由此可见,庆祝端午节的习俗来源十分清楚。源自中国南方,源自楚国,源自两位湖北人,特别是屈原。

徐敦楷

2024年6月10日甲辰龙年端午于武汉

责任编辑:李克伟

徐敦楷:端午节源于两位湖北人

发表时间:2024-06-11 来源:湖北文明网

江河上龙舟竞渡,市场里粽子满筐,旧俗还有门悬艾叶,童佩香囊,饮雄黄酒,挂钟馗像。陆游有诗为证:“门楣束艾作神人,团粽盘中节物新。”我们知道,一年一度,五月初五,端午节或端阳节到了。古人甚至只需用“五日”即可代表。

传统习俗,与月份同序数的日子还有不少定为节日。如一月的第一天是元旦,现名春节;二月初二是青龙节,俗称“龙抬头”,也是花朝节或花神节;三月初三是上巳节,是黄帝的生日,在民间也是女儿节,惯例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六月初六是已经不大流行的天贶节;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即七夕节,也是乞巧节;八月初八是西王母在瑶池设蟠桃盛会,招待前来祝寿的各路神仙的日子,但是西王母拆散牛郎织女的形象不善,没能成为节日,倒是有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将其列为各种节日;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谐音“久久”,如今已被《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定为老年节;十月初十有一种说法是古代的丰收节,但国务院设定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秋分那天。

端午根据的是中国传统的历法,这种历法如今有多种称呼:相对于阳历,称阴历;相对于西历,称华历;参照农时,称农历。但是,我最喜欢的称呼是夏历,即源自于夏朝的历法。

夏历是古六历之一,传说是夏代创立的历法。其基本规则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圈为一月,大约初一,我们能够看到的月亮最小,甚至看不见,谓之“朔”;大约十五,我们可以见到满月,谓之“望”。因为以月亮的圆缺为确定历法中月的基础,所以称之为阴历。地球围绕太阳的周期则是确定年的基础。月亮围绕地球的转动周期与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周期并不同步,于是设置闰年闰月闰日加以调整。历法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夏历也不例外。参天大树总是从一粒细小的种子发端,滔滔长江黄河的源头也只是一股股涓涓细流。不宜以其初始的不完备而漠视。

据说端午发端于吴越先民创立的用于祭拜龙祖的节日。从国人如今的观念和习俗看,端午节应该来自于两位楚国人,按照现在的区划就是湖北人: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和战国时期的屈原。

伍子胥,名员(yún),字子胥。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黄歇口镇。他本来是楚国官员,因全家被陷害,不得已逃走,最终投奔吴国。他精于谋略,为吴王出谋划策,先后打败楚国和越国,屡建功勋,成就霸业。自己也位极人臣,当上相国。可最后还是遭遇谗害,被迫自杀身亡。尤其在江浙一带,多认为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屈原,名平,字原。《离骚》中自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乐平里。屈原是楚国的政治家,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制定改革计划,主张联齐抗秦,为楚国的统一和强盛居功至伟。不幸,他的刚直得罪了昏君、奸臣,遭到放逐。作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屈原此时创立了浪漫主义文体——楚辞。当秦军攻破楚国的都城郢,屈原悲愤交加,在五月初五这天自沉汩罗江,以身殉国。传说屈原投江后,哀痛之中的楚国百姓到汨罗江边去凭吊,有人划船希望能够打捞回他的真身,有人拿出食物扔进江里,让鱼鳖虾蟹吃饱,以免伤害他的身体。从此以后,就形成了每年的五月初五划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两千多年来,这些风俗习惯日臻完善,已经成为过端午节的标配。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学造诣不仅为中国人永续传承,也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公认。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认屈原为世界文化名人。端午节不仅是中国人的节日,在东亚各国同样受到尊崇,并且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由此可见,庆祝端午节的习俗来源十分清楚。源自中国南方,源自楚国,源自两位湖北人,特别是屈原。

徐敦楷

2024年6月10日甲辰龙年端午于武汉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