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提供智力支撑

A-   A+
发表时间:2024年04月12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于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既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学理研究十分必要。

4月7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在北京共同举办“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理论对话会”。来自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湖北加快建成战略支点等主题深入研讨。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作为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重要智库,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理论研究,立足湖北、聚焦中部、放眼全国,多次举办以中部地区崛起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探讨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对策建议,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此次理论对话会是湖北省社科院走出去,主动对接智库“国家队”,在更高水平上开展智库研究的创新实践。本版现摘编刊发部分与会专家发言。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徐艳国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擘画了蓝图,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部篇章”,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充分体现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辩证思维,省社科院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之中,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发展意义重大。要充分认识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性,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链接和枢纽功能,要加强中部地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的研究,加强中部地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融合联动的研究,更好服务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充分认识湖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重要性,深入研究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问题,研究湖北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问题。

激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文化力量

吴潜涛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

中部地区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好地激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文化力量,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展现新作为。

紧密结合中部地区崛起的时代诉求,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提炼中部地区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赓续历史文脉,提升中部地区发展的整体文化软实力。

中部地区崛起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强化中部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协同,深入挖掘中部六省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提升中部地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级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要顺应文化产业数字化、创意化的发展趋势,催生更多体现中部地区特色的文化新业态。

激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文化力量,归根结底要立足中部地区的独特文明,激活中部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文化基因、文化根脉对于中部地区发展的优势,推动中部地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用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王怀超 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一级教授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改革开放对于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中部地区的核心问题是经济还不发达,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人民生活还不富裕。中部地区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激活生产力要素,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注重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性。要通过改革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打破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瓶颈,推动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开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立足实际多出实招硬招,闯出一条中部地区崛起的新路。

把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杨开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主导,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力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以绿色低碳、智能化、高端化融合为方向,以新能源、数据、算力、算法等为关键要素,以适应韧性、协同创新、开放共享为新业态。

湖北拥有得“中”独厚的地理位置,创新资源丰富。武汉是国家科教中心、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着力把武汉打造成国际性新质生产力配置中心。一是加快发展新质制造和新质服务,大力在武汉推进新质制造和新质服务(装备+服务),发展与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二是打造国际性供应链组织运筹中心,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三是推动创新空间品质提升,培育一系列创新——生活一体化的创新综合体,吸引集聚高级人才,实现新业态和创新空间的良性互动,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四是畅通武汉与国内外的循环和流动,加快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做好做足“新”字文章

雷明 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核心在于一个“新”字,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创新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中部地区要围绕“新”字做文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更大功夫,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更大功夫,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加速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一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三是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力;四是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加快建设美丽中部;五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六是把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七是以“抓两头,做中间”扁担战略为抓手,全面发挥中部地区在东中西协同发展中的支撑、服务、链接、引领作用,筑牢未来发展的战略优势;八是变比较劣势为比较优势,打造区域竞争优势。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陈劲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带来重大机遇。

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运用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中部地区崛起,强化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促进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优化组合,强化数字化发展的作用。把握科技创新范式的转型,突破传统的技术模仿创新,突出颠覆性、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落脚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立足实体经济做强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强化创新主体地位,抢抓国家科技结构调整机遇,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企业和科技服务企业。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湖北要瞄准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借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经验,做好“光电子”文章,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

找准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

刘守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实现中部地区崛起,一是要找准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在科技创新上迈出更大步伐,在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至关重要。湖北拥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可以通过利用高校和本地企业家资源,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二是探索实现农业强国和农业现代化新路,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工业化不能只在城市地区推行,农村地区也需要实现工业化。其核心是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升级。将分散小规模农业转变为成体系的大规模产业,推动“一县一业”的产业变革,通过产业规模化提高土地回报。应注重绿水青山的保护与利用,将其转化为金山银山,挖掘资源的价值,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绿色资本化,同步促进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

三是围绕城乡融合战略进一步丰富完善城市形态。中部地区需要加强战略规划,鼓励市场主导的城市连接,同时更好发挥县级城市和地级城市的作用。农村地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地方,还可以成为城市的重要资源供给地。双向流动的人口政策和市场化改革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既要抢抓机遇也要应对挑战

阳小华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部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中部地区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23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占比超过1/5,中部“脊梁”在全国的骨干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中部地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占据“中华粮仓”的重要地位。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中部地区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升。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展现新态势。

要破解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问题,更好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体系。要破解粮农与其他产业收益同步增长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确保粮农收益同步增长。要破解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的矛盾问题,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促进中部绿色崛起。要破解区域分割和市场壁垒问题,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合力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路洪卫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要把中部地区放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来定位思考,加快形成和完善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在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全方位提升开放能级。

更好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各种生产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升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全方位开放的“雁阵效应”。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持续提升中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全球综合竞争力。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陆海空”一体化的新丝绸之路发展模式,重点织密“空中丝路”,链接全球资源要素,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供应链平台。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进程,推进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塑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联动打造吸引外资“投资中国”的新热土。加强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等自贸试验区及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改革经验互学互鉴和复制推广,与各类开发区、保税区等协同创新联动发展,提升中部地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

共塑美丽中部绿色崛起新优势

张静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部地区资源优势突出、生态地位重要,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应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坚决守住绿色崛起安全底线。坚持底线思维,着力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坚持战略思维,强化流域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系统思维,推动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坚持科学思维,推动流域水环境精准治理。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激活绿色崛起内生动能。加快形成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沿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加快形成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和能源结构,筑牢新质生产力的绿色本底。

强化协同融通联动,加快完善绿色崛起保障体系。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时代美丽中部建设,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推动区域内部整体联动,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激发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潜能和活力。

用好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科学方法

罗志刚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运用战略方法。以“胸怀天下”的战略视野和“国之大者”的战略格局认识中部地区崛起的“三基地、一枢纽”“一中心、四区”战略地位,扛起“建成支点”的重大责任。以时不我待的战略意识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全力争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导区、世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核心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示范区。

坚持系统观念。要用统筹兼顾、联动协同的方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其他重大发展战略对接;建立健全区域内省际合作机制,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坚持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形成全省统筹发展“一盘棋”。

突出精准施策。湖北将“支点建设”进一步细化为“五个功能定位”。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切入点、着力点,把“五个功能定位”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层级、各领域、各方面。

(文字整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丹 通讯员 梁静

责任编辑:李欢

为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提供智力支撑

发表时间:2024-04-12 来源:湖北文明网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于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既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学理研究十分必要。

4月7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在北京共同举办“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理论对话会”。来自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湖北加快建成战略支点等主题深入研讨。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作为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重要智库,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理论研究,立足湖北、聚焦中部、放眼全国,多次举办以中部地区崛起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探讨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对策建议,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此次理论对话会是湖北省社科院走出去,主动对接智库“国家队”,在更高水平上开展智库研究的创新实践。本版现摘编刊发部分与会专家发言。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徐艳国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擘画了蓝图,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部篇章”,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充分体现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辩证思维,省社科院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之中,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发展意义重大。要充分认识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性,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链接和枢纽功能,要加强中部地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的研究,加强中部地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融合联动的研究,更好服务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充分认识湖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重要性,深入研究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问题,研究湖北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问题。

激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文化力量

吴潜涛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

中部地区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好地激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文化力量,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展现新作为。

紧密结合中部地区崛起的时代诉求,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提炼中部地区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赓续历史文脉,提升中部地区发展的整体文化软实力。

中部地区崛起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强化中部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协同,深入挖掘中部六省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提升中部地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级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要顺应文化产业数字化、创意化的发展趋势,催生更多体现中部地区特色的文化新业态。

激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文化力量,归根结底要立足中部地区的独特文明,激活中部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文化基因、文化根脉对于中部地区发展的优势,推动中部地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用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王怀超 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一级教授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改革开放对于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中部地区的核心问题是经济还不发达,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人民生活还不富裕。中部地区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激活生产力要素,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注重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性。要通过改革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打破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瓶颈,推动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开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立足实际多出实招硬招,闯出一条中部地区崛起的新路。

把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杨开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主导,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力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以绿色低碳、智能化、高端化融合为方向,以新能源、数据、算力、算法等为关键要素,以适应韧性、协同创新、开放共享为新业态。

湖北拥有得“中”独厚的地理位置,创新资源丰富。武汉是国家科教中心、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着力把武汉打造成国际性新质生产力配置中心。一是加快发展新质制造和新质服务,大力在武汉推进新质制造和新质服务(装备+服务),发展与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二是打造国际性供应链组织运筹中心,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三是推动创新空间品质提升,培育一系列创新——生活一体化的创新综合体,吸引集聚高级人才,实现新业态和创新空间的良性互动,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四是畅通武汉与国内外的循环和流动,加快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做好做足“新”字文章

雷明 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核心在于一个“新”字,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创新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中部地区要围绕“新”字做文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更大功夫,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更大功夫,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加速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一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三是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力;四是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加快建设美丽中部;五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六是把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七是以“抓两头,做中间”扁担战略为抓手,全面发挥中部地区在东中西协同发展中的支撑、服务、链接、引领作用,筑牢未来发展的战略优势;八是变比较劣势为比较优势,打造区域竞争优势。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陈劲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带来重大机遇。

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运用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中部地区崛起,强化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促进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优化组合,强化数字化发展的作用。把握科技创新范式的转型,突破传统的技术模仿创新,突出颠覆性、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落脚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立足实体经济做强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强化创新主体地位,抢抓国家科技结构调整机遇,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企业和科技服务企业。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湖北要瞄准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借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经验,做好“光电子”文章,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

找准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

刘守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实现中部地区崛起,一是要找准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在科技创新上迈出更大步伐,在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至关重要。湖北拥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可以通过利用高校和本地企业家资源,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二是探索实现农业强国和农业现代化新路,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工业化不能只在城市地区推行,农村地区也需要实现工业化。其核心是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升级。将分散小规模农业转变为成体系的大规模产业,推动“一县一业”的产业变革,通过产业规模化提高土地回报。应注重绿水青山的保护与利用,将其转化为金山银山,挖掘资源的价值,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绿色资本化,同步促进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

三是围绕城乡融合战略进一步丰富完善城市形态。中部地区需要加强战略规划,鼓励市场主导的城市连接,同时更好发挥县级城市和地级城市的作用。农村地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地方,还可以成为城市的重要资源供给地。双向流动的人口政策和市场化改革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既要抢抓机遇也要应对挑战

阳小华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部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中部地区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23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占比超过1/5,中部“脊梁”在全国的骨干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中部地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占据“中华粮仓”的重要地位。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中部地区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升。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展现新态势。

要破解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问题,更好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体系。要破解粮农与其他产业收益同步增长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确保粮农收益同步增长。要破解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的矛盾问题,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促进中部绿色崛起。要破解区域分割和市场壁垒问题,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合力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路洪卫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要把中部地区放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来定位思考,加快形成和完善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在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全方位提升开放能级。

更好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各种生产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升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全方位开放的“雁阵效应”。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持续提升中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全球综合竞争力。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陆海空”一体化的新丝绸之路发展模式,重点织密“空中丝路”,链接全球资源要素,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供应链平台。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进程,推进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塑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联动打造吸引外资“投资中国”的新热土。加强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等自贸试验区及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改革经验互学互鉴和复制推广,与各类开发区、保税区等协同创新联动发展,提升中部地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

共塑美丽中部绿色崛起新优势

张静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部地区资源优势突出、生态地位重要,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应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坚决守住绿色崛起安全底线。坚持底线思维,着力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坚持战略思维,强化流域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系统思维,推动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坚持科学思维,推动流域水环境精准治理。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激活绿色崛起内生动能。加快形成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沿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加快形成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和能源结构,筑牢新质生产力的绿色本底。

强化协同融通联动,加快完善绿色崛起保障体系。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时代美丽中部建设,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推动区域内部整体联动,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激发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潜能和活力。

用好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科学方法

罗志刚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运用战略方法。以“胸怀天下”的战略视野和“国之大者”的战略格局认识中部地区崛起的“三基地、一枢纽”“一中心、四区”战略地位,扛起“建成支点”的重大责任。以时不我待的战略意识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全力争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导区、世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核心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示范区。

坚持系统观念。要用统筹兼顾、联动协同的方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其他重大发展战略对接;建立健全区域内省际合作机制,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坚持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形成全省统筹发展“一盘棋”。

突出精准施策。湖北将“支点建设”进一步细化为“五个功能定位”。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切入点、着力点,把“五个功能定位”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层级、各领域、各方面。

(文字整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丹 通讯员 梁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