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樊城区定中街社区联合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部在定中街开展“青春学雷锋,义诊进社区”活动,为辖区居民义务提供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把急救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全媒体记者 李旭晖 通讯员 吴祖源 余震 摄
3月的襄阳,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在襄阳的大街小巷,在我们的身边,在需要帮助的地方,都有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用行动传递爱与正能量,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学雷锋志愿服务中来。
弘扬雷锋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今年3月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近年来,襄阳市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志愿服务活动亮点纷呈。襄阳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以奉献担当、真情大爱,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书写了雷锋故事的崭新篇章。
常态化开展 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您好,现在是红灯,请等待。”“您好,请下车推行。”……每天晚上6时许,在七里河路与中原路交叉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42所的志愿者都会对行人进行善意提醒,让繁忙的交通井然有序。
“大爷,我们又来看您了。”在孤寡老人家中,志愿者亲切问候,让老人倍感温暖。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从乡村到城镇,从街头到巷尾,襄阳大地上,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身影随处可见。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第八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市史志研究中心退休党支部书记梁发双潜心党史研究和宣讲20多年。他走访党史故事中的幸存者、党史故事的亲历者及家属500多人,行程超过1万公里,并在央视《讲武堂》栏目向全国观众讲述“襄樊战役”。他用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引领群众“红心向党”,推动红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20多年义务宣讲2000多场,从青丝到白发,梁发双用自己的执着坚守、无私奉献,诠释了一名老党员、一位老兵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梁发双先后荣获“襄阳楷模”“荆楚楷模”等称号。
像这样传承与弘扬雷锋精神的人,在襄阳比比皆是。
市公安局襄城分局政工室26岁的辅警张雪洋在工作中,是冲锋在前的“热血青年”,忠诚履职、竭诚为民;在生活中,他是温暖有爱的“阳光男孩”,热心公益、传播正能量。张雪洋先后组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服务时长3000余小时,先后为130余名孤寡老人、失学学生、困难群众及重病患者提供志愿服务,捐款捐物价值6万余元。他曾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评“襄阳市最美志愿者”“襄阳市优秀志愿者”。
襄阳市把每周五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日,广泛开展“洁城行动”“我是城市文明小主人”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满足群众所需所盼。
近年来,襄阳市紧紧围绕弘扬雷锋精神,大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为思路,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文明创建等一系列倡导助人为乐社会风气、引领崇德向善的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从细微之处温暖人心。志愿精神薪火相传、志愿服务遍地开花的浓厚氛围已然形成。
精细化服务 志愿活动质效俱增
走入街巷,文明之风扑面而来;推开门窗,总有好人比邻而居。
“人在外地难免会遇到困难,能帮就帮一下。”从2018年开始,在樊城区长征路经营龙掌柜牛肉面馆的曾成龙推出免费“A套餐”(一碗豆腐面、一个鸡蛋、一杯豆浆或黄酒),遇到困难的人来到面馆,可以免费点该套餐。
6年来,曾成龙向困难群体送出了300多份“A套餐”,这一善举在网络上走红,他获评“襄阳好人”。
在曾成龙的感召下,龙掌柜牛肉面馆周边的商户纷纷将诚信经营、爱心服务当成金字招牌,把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受“A套餐”启发,2022年,樊城区点爱志愿者协会联合30多家商户,推出了“点爱套餐”,商户在店门口显著位置悬挂“点爱套餐”标识牌。遇到困难的人看到“点爱套餐”标识牌,可以向商户求助,获得免费帮助。
近年来,襄阳市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满意为目标,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持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精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如今的襄阳,有1.5万个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10万名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越来越丰富,处处可见“活雷锋”的影子。
品牌化打造 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成立于2017年的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队,以该县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适龄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定人、定时、定期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先后为80多名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逐步探索出“三层四送三教”的送教模式,为全省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摸索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该项目的实施,为保康县残疾儿童家庭带去关爱与希望,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该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23年度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
爱心理发、修剪植物、治安巡逻……走在湖北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樊城水星台社区的街巷中,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
水星台社区坚持用志愿服务的爱心换居民的舒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14支志愿服务队,拥有注册志愿者446人,健全了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服务、激励回馈等规范管理制度,先后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260多次、居民点单志愿服务活动180多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社区“从头爱你”义务理发志愿服务队将每月的第四个周三定为义务理发日,为辖区老年人、儿童等义务理发,对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体开展上门服务。
正是因为有这些有技术、有特长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解决身边的小事,志愿服务也深度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水星台社区先后获评“湖北省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
2022年以来,襄阳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创新推广“时间存折”志愿服务品牌,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兑换积分,让爱心善举“有分值”、服务时长“可增值”、奉献互助“有价值”,通过积分兑换有效提升志愿者的价值感和获得感,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乐于助人的良好风气,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
近年来,襄阳市多措并举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品牌化迈进。市民在工作、学习之余,积极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团体,努力探索特色服务,并利用专业技能和社会经验,弘扬文明新风尚,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发表时间:2024-03-04 来源:湖北文明网
3月3日,樊城区定中街社区联合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部在定中街开展“青春学雷锋,义诊进社区”活动,为辖区居民义务提供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把急救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全媒体记者 李旭晖 通讯员 吴祖源 余震 摄
3月的襄阳,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在襄阳的大街小巷,在我们的身边,在需要帮助的地方,都有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用行动传递爱与正能量,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学雷锋志愿服务中来。
弘扬雷锋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今年3月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近年来,襄阳市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志愿服务活动亮点纷呈。襄阳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以奉献担当、真情大爱,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书写了雷锋故事的崭新篇章。
常态化开展 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您好,现在是红灯,请等待。”“您好,请下车推行。”……每天晚上6时许,在七里河路与中原路交叉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42所的志愿者都会对行人进行善意提醒,让繁忙的交通井然有序。
“大爷,我们又来看您了。”在孤寡老人家中,志愿者亲切问候,让老人倍感温暖。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从乡村到城镇,从街头到巷尾,襄阳大地上,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身影随处可见。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第八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市史志研究中心退休党支部书记梁发双潜心党史研究和宣讲20多年。他走访党史故事中的幸存者、党史故事的亲历者及家属500多人,行程超过1万公里,并在央视《讲武堂》栏目向全国观众讲述“襄樊战役”。他用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引领群众“红心向党”,推动红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20多年义务宣讲2000多场,从青丝到白发,梁发双用自己的执着坚守、无私奉献,诠释了一名老党员、一位老兵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梁发双先后荣获“襄阳楷模”“荆楚楷模”等称号。
像这样传承与弘扬雷锋精神的人,在襄阳比比皆是。
市公安局襄城分局政工室26岁的辅警张雪洋在工作中,是冲锋在前的“热血青年”,忠诚履职、竭诚为民;在生活中,他是温暖有爱的“阳光男孩”,热心公益、传播正能量。张雪洋先后组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服务时长3000余小时,先后为130余名孤寡老人、失学学生、困难群众及重病患者提供志愿服务,捐款捐物价值6万余元。他曾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评“襄阳市最美志愿者”“襄阳市优秀志愿者”。
襄阳市把每周五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日,广泛开展“洁城行动”“我是城市文明小主人”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满足群众所需所盼。
近年来,襄阳市紧紧围绕弘扬雷锋精神,大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为思路,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文明创建等一系列倡导助人为乐社会风气、引领崇德向善的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从细微之处温暖人心。志愿精神薪火相传、志愿服务遍地开花的浓厚氛围已然形成。
精细化服务 志愿活动质效俱增
走入街巷,文明之风扑面而来;推开门窗,总有好人比邻而居。
“人在外地难免会遇到困难,能帮就帮一下。”从2018年开始,在樊城区长征路经营龙掌柜牛肉面馆的曾成龙推出免费“A套餐”(一碗豆腐面、一个鸡蛋、一杯豆浆或黄酒),遇到困难的人来到面馆,可以免费点该套餐。
6年来,曾成龙向困难群体送出了300多份“A套餐”,这一善举在网络上走红,他获评“襄阳好人”。
在曾成龙的感召下,龙掌柜牛肉面馆周边的商户纷纷将诚信经营、爱心服务当成金字招牌,把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受“A套餐”启发,2022年,樊城区点爱志愿者协会联合30多家商户,推出了“点爱套餐”,商户在店门口显著位置悬挂“点爱套餐”标识牌。遇到困难的人看到“点爱套餐”标识牌,可以向商户求助,获得免费帮助。
近年来,襄阳市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满意为目标,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持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精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如今的襄阳,有1.5万个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10万名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越来越丰富,处处可见“活雷锋”的影子。
品牌化打造 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成立于2017年的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队,以该县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适龄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定人、定时、定期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先后为80多名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逐步探索出“三层四送三教”的送教模式,为全省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摸索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该项目的实施,为保康县残疾儿童家庭带去关爱与希望,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该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23年度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
爱心理发、修剪植物、治安巡逻……走在湖北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樊城水星台社区的街巷中,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
水星台社区坚持用志愿服务的爱心换居民的舒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14支志愿服务队,拥有注册志愿者446人,健全了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服务、激励回馈等规范管理制度,先后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260多次、居民点单志愿服务活动180多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社区“从头爱你”义务理发志愿服务队将每月的第四个周三定为义务理发日,为辖区老年人、儿童等义务理发,对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体开展上门服务。
正是因为有这些有技术、有特长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解决身边的小事,志愿服务也深度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水星台社区先后获评“湖北省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
2022年以来,襄阳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创新推广“时间存折”志愿服务品牌,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兑换积分,让爱心善举“有分值”、服务时长“可增值”、奉献互助“有价值”,通过积分兑换有效提升志愿者的价值感和获得感,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乐于助人的良好风气,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
近年来,襄阳市多措并举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品牌化迈进。市民在工作、学习之余,积极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团体,努力探索特色服务,并利用专业技能和社会经验,弘扬文明新风尚,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