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姜茶来驱寒 健康温暖过大年

A-   A+
发表时间:2024年02月06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24年,正值春运赶上各地强降雨雪,新春佳节,受寒可不好!中医带你有效驱寒,预防寒邪入侵,理解红糖姜茶的底层逻辑。

已过立春,但寒气未散,寒邪侵袭人体,使人感受外寒,容易感冒或者腹痛。当人体感受到外寒时,有的人会出现头痛,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四肢酸痛等情况,这时,寒气尚存于体表,未至五脏六腑,就要散寒,解表来治疗,即驱除寒邪,解除表证。

此时,红糖姜茶作为家庭散寒解表的首选就派上大用场,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而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在寒风席卷的天气里,喝上一碗暖暖的红糖姜茶既可以迅速温暖身体,又可以驱除寒邪,预防感冒。

说到这里,有人就好奇,红糖姜茶的做法有没有什么讲究?姜选用生姜还是干姜?煮多长时间合适?不喜欢红糖姜茶辛辣的味道,有没有什么别的替代品?

接下来,一一为您解答。一般来说,红糖姜茶的做法为,大火烧开,小火炖煮十分钟。红糖加入时间不宜较长,化开即可。一定要注意,趁热饮用!而生姜干姜均可作为红糖姜茶的原料,并无好坏之分,由于干姜水分散失,会比生姜的辛辣一点。干姜更适用于腹部有寒凉感,进食寒凉以后会出现腹痛,胃胀,呕吐等不适的症状。干姜因辛热且燥烈,主要入脾胃,长于温中求散寒,即在改善身体平时就有寒性的里寒症这一方面更为适用;生姜辛温,有发汗、温胃、逐寒邪的作用。若无特殊需求,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除了红糖姜茶这一种家常饮品,像葱酱汤,也是不错的选择。用大葱煮水加以味噌酱调味。另外,若受寒不严重,人参茶也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畏寒的症状。

红糖姜茶虽好,可食疗不可代替药物治疗,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缓解急性的疼痛。对于平时的寒性体质的调养,还需要让医生给出调养方案。对于阴虚火旺,体质燥热的人群和血糖高的人群,都不宜饮用。以免加重体内燥热,导致上火或影响血糖。由于,红糖和生姜就具有活血作用,孕期,哺乳期女性以及月经期间月经量多的人也不适宜饮用。与此同时,由于其温热的效果,切忌与生冷食物药物等一同使用。

最后,祝大家抵抗寒邪,健康过大年!

撰稿:湖北中医药大学  黄晨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左冬梅  杨盛力

绘图: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薛冰妍


责任编辑:何霄

红糖姜茶来驱寒 健康温暖过大年

发表时间:2024-02-06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24年,正值春运赶上各地强降雨雪,新春佳节,受寒可不好!中医带你有效驱寒,预防寒邪入侵,理解红糖姜茶的底层逻辑。

已过立春,但寒气未散,寒邪侵袭人体,使人感受外寒,容易感冒或者腹痛。当人体感受到外寒时,有的人会出现头痛,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四肢酸痛等情况,这时,寒气尚存于体表,未至五脏六腑,就要散寒,解表来治疗,即驱除寒邪,解除表证。

此时,红糖姜茶作为家庭散寒解表的首选就派上大用场,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而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在寒风席卷的天气里,喝上一碗暖暖的红糖姜茶既可以迅速温暖身体,又可以驱除寒邪,预防感冒。

说到这里,有人就好奇,红糖姜茶的做法有没有什么讲究?姜选用生姜还是干姜?煮多长时间合适?不喜欢红糖姜茶辛辣的味道,有没有什么别的替代品?

接下来,一一为您解答。一般来说,红糖姜茶的做法为,大火烧开,小火炖煮十分钟。红糖加入时间不宜较长,化开即可。一定要注意,趁热饮用!而生姜干姜均可作为红糖姜茶的原料,并无好坏之分,由于干姜水分散失,会比生姜的辛辣一点。干姜更适用于腹部有寒凉感,进食寒凉以后会出现腹痛,胃胀,呕吐等不适的症状。干姜因辛热且燥烈,主要入脾胃,长于温中求散寒,即在改善身体平时就有寒性的里寒症这一方面更为适用;生姜辛温,有发汗、温胃、逐寒邪的作用。若无特殊需求,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除了红糖姜茶这一种家常饮品,像葱酱汤,也是不错的选择。用大葱煮水加以味噌酱调味。另外,若受寒不严重,人参茶也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畏寒的症状。

红糖姜茶虽好,可食疗不可代替药物治疗,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缓解急性的疼痛。对于平时的寒性体质的调养,还需要让医生给出调养方案。对于阴虚火旺,体质燥热的人群和血糖高的人群,都不宜饮用。以免加重体内燥热,导致上火或影响血糖。由于,红糖和生姜就具有活血作用,孕期,哺乳期女性以及月经期间月经量多的人也不适宜饮用。与此同时,由于其温热的效果,切忌与生冷食物药物等一同使用。

最后,祝大家抵抗寒邪,健康过大年!

撰稿:湖北中医药大学  黄晨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左冬梅  杨盛力

绘图: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薛冰妍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