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一座开放包容的活力城市

A-   A+
发表时间:2024年01月26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颜值”“气质”俱佳的宜居十堰。(十堰日报记者 刘旻 摄)

“十堰的人文、历史、地理等相互交融,形成了开放、包容、大气的城市精神,给人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第一次到十堰采访,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惠小勇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不一样的精神面貌。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聚合了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社会风气以及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是对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高度概括和精确提炼。

1969年因车而建的十堰,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具备丰富而有特色的城市精神。当中最为明显、最能体现这座城市精神的,就是开放与包容。

朝秦暮楚之地 ,涵养融通四方的风气

十堰位于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之处,北抵秦岭,南依巴山,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

春秋时,竹山县是“庸国”的地盘。

庸国凭借地利,纵横于周王室、楚、巴诸势力之间,一度十分强大,如今人人知晓的成语“庸人自扰”源于此地。同样,“不服周”的楚人与周王朝之间的多次战争,也发生在这个地带。

由于同时拥有汉水的便利和大山的深广,历代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政权,都把房县作为流放地,从秦之吕不韦家族、嫪毐家族,到隋朝太子杨勇,历代共有45位帝王将相及其家眷被流放于此。王与民的亲和、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的融合、流放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撞击,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提升了其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

明成化年间,为解决荆襄流民问题,朝廷在郧县设立全中国第一个“特区”——郧阳抚台。鼎盛时期,郧阳抚台辖五道、八府、九州六十五县,这个高级别的行政单位也成为汉江上最大的商埠,舟车云集,名震一方。

作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自秦岭南麓出发,一路劈斩山峡而过,以一水之力,分秦岭、大巴山,历来是沟通秦、楚二地的咽喉水道。当万里茶道开始连通汉口与欧洲,汉江成为这条万里通商路上的黄金水道,在曾经的郧阳,鄂、豫、川、陕各地货物集散,南船北马,热闹非凡。

随着烽烟四起的历史隐匿进山林,悠久而古老的积淀为十堰这座城市赋予了融通四方的风气,凝练成特色鲜明的本地民俗,塑造了内陆开放型城市独有的个性,也为新城市的从容生长提供了土壤。

数千年文明孕育,书写生命不断线的诗篇

在遥远的白垩纪时代,广阔的江汉平原是一片水泽汪洋,十堰的山间林木茂盛、水草丰美,巨大的恐龙在此悠闲踱步。

“这里埋藏着 30 万枚距今 6000 万年到 8000 万年的恐龙蛋,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集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可以称作是‘白垩纪兵马俑’。”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天国介绍。

一江之隔的北岸,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学堂梁子遗址的考古方舱,200 多平方米的发掘现场,动物化石密集叠压,大量新出土的石器等待清理登记。2022 年 5 月,“郧县人 3 号头骨”破土而出。

国家文物局对外公布,“郧县人 3号头骨”与此前同一遗址发现的1号、2号头骨,同属于至少百万年前的直立人,且头骨保存更加完好、形态更为清晰,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

在学堂梁子遗址方圆百公里范围内,先后发现距今约80万年的“梅铺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白龙洞人”、距今约10万年的“黄龙洞人”等多处古人类化石……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表示,十堰古人类遗址如此富集,在全国仅有、世界罕见,表明汉江流域以郧阳为核心的区域堪称人类进化廊道。

沿江而下,在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出土的距今100万年的剑齿象牙化石,长3.24米,中部直径0.25米,总重200公斤,再次把人们的思维带回到数百万年前那个古生物群活跃的时代。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来看,十堰不仅不是边缘地带,而且是中国文明演进、文化交融的重要核心区域。”汉江师范学院副院长吴冰表示,十堰历史文化足以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更是中华大地生命不断线、文化不断层、历史不断代的缩影。

多元文化聚集碰撞,催生海纳百川的气度

在十堰流传至今的许多成语,与当地自古以来的多元文化密切相关。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楚国先民早期在汉江中上游一带艰苦创业的生动写照。先秦时期,这里有庸、绞、郧、房等上古方国。绞国被楚国围攻,被迫在国都之下订立“城

下之盟”。战国兵戈不断,十堰一带处于秦楚两个大国相互征伐交锋区,有的地区一时为秦所占,一时又为楚所并,归宿反反复复,因而有了“朝秦暮楚”之说。

“朝秦暮楚”之地,文化冲突明显,文化融合更为显著。考古发现境内古墓葬以楚墓为主,文化内涵基本上属于楚文化系统。随着楚国势力的削弱,墓葬中秦文化的元素增多,秦楚文化的相互浸染日益突出。

“关关雎鸠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拢绣,姐儿见了低下头……”在房县,古老的《诗经》一直在民间传唱,直至今日村村有“歌布袋”,镇镇有“民歌王”。穿越两千多年时光,《诗经》以民歌的形式在大山深处流传。

2500 多年前,尹喜携老子所著《道德经》在武当山归隐修道;600 多年前,张三丰将《易经》《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在武当创立内家拳体系;秦汉以来,到武当山隐居修炼或拜师修道的仙真众多,《图经》中记载“武当神仙窟宅,自黄老设教,神仙至人栖之者众。”

闪耀在历史星河里的先哲先贤,来自本土和域外的文化、宗教,在武当山下交流互动,推动着中华文明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断融合发展。

从远古时代的人类活动,到流传千年的《诗经》文化、武当道家文化,地处山区的十堰,几乎从未远离时代潮流。多元文化在此聚集、碰撞,催生了特有的地域文化,塑造了十堰人大气、开放、豪迈的胸襟,形成了难中求进、创新创业的奋进精神。(十堰日报 记者 段吉雄)

责任编辑:王炯

十堰:一座开放包容的活力城市

发表时间:2024-01-26 来源:湖北文明网

“颜值”“气质”俱佳的宜居十堰。(十堰日报记者 刘旻 摄)

“十堰的人文、历史、地理等相互交融,形成了开放、包容、大气的城市精神,给人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第一次到十堰采访,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惠小勇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不一样的精神面貌。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聚合了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社会风气以及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是对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高度概括和精确提炼。

1969年因车而建的十堰,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具备丰富而有特色的城市精神。当中最为明显、最能体现这座城市精神的,就是开放与包容。

朝秦暮楚之地 ,涵养融通四方的风气

十堰位于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之处,北抵秦岭,南依巴山,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

春秋时,竹山县是“庸国”的地盘。

庸国凭借地利,纵横于周王室、楚、巴诸势力之间,一度十分强大,如今人人知晓的成语“庸人自扰”源于此地。同样,“不服周”的楚人与周王朝之间的多次战争,也发生在这个地带。

由于同时拥有汉水的便利和大山的深广,历代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政权,都把房县作为流放地,从秦之吕不韦家族、嫪毐家族,到隋朝太子杨勇,历代共有45位帝王将相及其家眷被流放于此。王与民的亲和、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的融合、流放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撞击,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提升了其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

明成化年间,为解决荆襄流民问题,朝廷在郧县设立全中国第一个“特区”——郧阳抚台。鼎盛时期,郧阳抚台辖五道、八府、九州六十五县,这个高级别的行政单位也成为汉江上最大的商埠,舟车云集,名震一方。

作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自秦岭南麓出发,一路劈斩山峡而过,以一水之力,分秦岭、大巴山,历来是沟通秦、楚二地的咽喉水道。当万里茶道开始连通汉口与欧洲,汉江成为这条万里通商路上的黄金水道,在曾经的郧阳,鄂、豫、川、陕各地货物集散,南船北马,热闹非凡。

随着烽烟四起的历史隐匿进山林,悠久而古老的积淀为十堰这座城市赋予了融通四方的风气,凝练成特色鲜明的本地民俗,塑造了内陆开放型城市独有的个性,也为新城市的从容生长提供了土壤。

数千年文明孕育,书写生命不断线的诗篇

在遥远的白垩纪时代,广阔的江汉平原是一片水泽汪洋,十堰的山间林木茂盛、水草丰美,巨大的恐龙在此悠闲踱步。

“这里埋藏着 30 万枚距今 6000 万年到 8000 万年的恐龙蛋,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集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可以称作是‘白垩纪兵马俑’。”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天国介绍。

一江之隔的北岸,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学堂梁子遗址的考古方舱,200 多平方米的发掘现场,动物化石密集叠压,大量新出土的石器等待清理登记。2022 年 5 月,“郧县人 3 号头骨”破土而出。

国家文物局对外公布,“郧县人 3号头骨”与此前同一遗址发现的1号、2号头骨,同属于至少百万年前的直立人,且头骨保存更加完好、形态更为清晰,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

在学堂梁子遗址方圆百公里范围内,先后发现距今约80万年的“梅铺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白龙洞人”、距今约10万年的“黄龙洞人”等多处古人类化石……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表示,十堰古人类遗址如此富集,在全国仅有、世界罕见,表明汉江流域以郧阳为核心的区域堪称人类进化廊道。

沿江而下,在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出土的距今100万年的剑齿象牙化石,长3.24米,中部直径0.25米,总重200公斤,再次把人们的思维带回到数百万年前那个古生物群活跃的时代。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来看,十堰不仅不是边缘地带,而且是中国文明演进、文化交融的重要核心区域。”汉江师范学院副院长吴冰表示,十堰历史文化足以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更是中华大地生命不断线、文化不断层、历史不断代的缩影。

多元文化聚集碰撞,催生海纳百川的气度

在十堰流传至今的许多成语,与当地自古以来的多元文化密切相关。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楚国先民早期在汉江中上游一带艰苦创业的生动写照。先秦时期,这里有庸、绞、郧、房等上古方国。绞国被楚国围攻,被迫在国都之下订立“城

下之盟”。战国兵戈不断,十堰一带处于秦楚两个大国相互征伐交锋区,有的地区一时为秦所占,一时又为楚所并,归宿反反复复,因而有了“朝秦暮楚”之说。

“朝秦暮楚”之地,文化冲突明显,文化融合更为显著。考古发现境内古墓葬以楚墓为主,文化内涵基本上属于楚文化系统。随着楚国势力的削弱,墓葬中秦文化的元素增多,秦楚文化的相互浸染日益突出。

“关关雎鸠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拢绣,姐儿见了低下头……”在房县,古老的《诗经》一直在民间传唱,直至今日村村有“歌布袋”,镇镇有“民歌王”。穿越两千多年时光,《诗经》以民歌的形式在大山深处流传。

2500 多年前,尹喜携老子所著《道德经》在武当山归隐修道;600 多年前,张三丰将《易经》《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在武当创立内家拳体系;秦汉以来,到武当山隐居修炼或拜师修道的仙真众多,《图经》中记载“武当神仙窟宅,自黄老设教,神仙至人栖之者众。”

闪耀在历史星河里的先哲先贤,来自本土和域外的文化、宗教,在武当山下交流互动,推动着中华文明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断融合发展。

从远古时代的人类活动,到流传千年的《诗经》文化、武当道家文化,地处山区的十堰,几乎从未远离时代潮流。多元文化在此聚集、碰撞,催生了特有的地域文化,塑造了十堰人大气、开放、豪迈的胸襟,形成了难中求进、创新创业的奋进精神。(十堰日报 记者 段吉雄)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