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走进三峡库区秭归县,一江碧水、漫山柑橘,城镇乡村干净整洁,垃圾分类井然有序,处处呈现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秭归县根据山区地形和生产生活特点,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原则,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探索“三山三料”新模式。
因地制宜,共同缔造——
垃圾分类人民群众“唱主角”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涉及千家万户,如何改变长期以来垃圾“一丢了之”的旧习,提高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在两河口镇太平村一场村落夜话中,“垃圾分类”是讨论焦点。
“圆形回收炉好用、好清理,还可以把炉膛多分几层,垃圾就不会扎堆。”“每户发个密封沤肥桶,厨房垃圾就不会丢垃圾桶里了。”村民们共同想办法、出主意。
群众事,商量办。一场场主题党员活动、村落夜话、屋场会中,党员干部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建言献策,人人都知晓了垃圾分类的好处、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高山、半高山、低山不同地区群众结合本村实际,摸索出一套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治理的“三山三料”秭归模式逐渐形成。
在低山柑橘产区,各村推广“公益创投积分制”,垃圾分类行动变成公益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农资产品。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高涨。
半高山地区生态有机肥需求量大,在垃圾分类中实施“二次四分法”,可烂垃圾装进沤肥桶变成有机肥源,不可烂垃圾再按“有害、可回收、其它”分袋分桶,交给乡镇环卫清运车,卖给村内定点回收站后还可享受“环保代金券”等激励机制。
高山地区群众则自发推广“三料利用”垃圾减量模式。分类处理的垃圾变成了家畜家禽饲料、生活燃料、生产肥料。
“枝枝草草变燃料,易腐垃圾变肥料,剩饭剩菜变饲料,纸壳瓶罐变钞票,有害垃圾不乱撂,干净整洁废变宝。”群众尝到了甜头,将垃圾分类编成歌谣传唱、相互提醒遵守。
完善设施,健全机制——
垃圾分类提能增效“全链条”
做好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从“丢”到“收”,从“置”到“治”,每一环节都马虎不得。
在郭家坝镇熊家岭村,一块垃圾分类“二次四分”的展示牌格外醒目,时时提醒村民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乡村环卫监督员、保洁员严格值守,定时清理,垃圾减量每年达到180吨以上。
在郭家坝镇华新水泥厂,一辆辆垃圾转运车满载而来,分类压缩的垃圾都将变成生产制造水泥的燃料,日处理量达到120吨。
为了让生活垃圾“精准入桶、纳消有地”,秭归县建设全封闭分类收集点352处,并在各村配备易腐垃圾沤肥桶(坑)、齐其他垃圾桶,建立可回收站和有害垃圾暂存点。投资5000万元建设11座乡镇垃圾中转站,投资3000万元建设县级垃圾分类综合利用可回收中心。吸纳社会投资,华新水泥厂投资5500万元建立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全县居民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利用率达到90%。
被纳入“湖北省脱贫县偏远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试点”的两河口镇,垃圾分类“五员”上阵、全链发力。镇联村干部是“督导员”,宣传动员、分类指导;村干部是“服务员”,及时回应群众需求,做好上门或远程指导服务;各村聘请1至2名专职“保洁员”,具体实施二次分类和回收处理,保管垃圾分拣中心设施;村民人人皆为“环卫员”,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积极投身村庄清洁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社会化队伍当好“协管员”,发挥宣传影响与监督的积极作用。
为推动垃圾分类长效化,秭归县建立资金保障、奖励惩罚、评议考核等多种机制。按照“村平1万元、人平5元”的标准进行农村垃圾治理奖补,财政预算“清洁家园·美丽乡村”创建奖补资金70万元,对11个乡镇垃圾中转站运行管理及垃圾无害化处置补助经费达到1000万元。落实“红黑榜”公示制度,推进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激励机制,并委托第三方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方式,进行成效考评。
如今的秭归县,“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城乡一体、全域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一幅洁净、秀美、富裕的图景正在呈现。(三峡日报通讯员 周华山 张龙)
发表时间:2023-10-23 来源:湖北文明网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走进三峡库区秭归县,一江碧水、漫山柑橘,城镇乡村干净整洁,垃圾分类井然有序,处处呈现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秭归县根据山区地形和生产生活特点,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原则,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探索“三山三料”新模式。
因地制宜,共同缔造——
垃圾分类人民群众“唱主角”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涉及千家万户,如何改变长期以来垃圾“一丢了之”的旧习,提高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在两河口镇太平村一场村落夜话中,“垃圾分类”是讨论焦点。
“圆形回收炉好用、好清理,还可以把炉膛多分几层,垃圾就不会扎堆。”“每户发个密封沤肥桶,厨房垃圾就不会丢垃圾桶里了。”村民们共同想办法、出主意。
群众事,商量办。一场场主题党员活动、村落夜话、屋场会中,党员干部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建言献策,人人都知晓了垃圾分类的好处、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高山、半高山、低山不同地区群众结合本村实际,摸索出一套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治理的“三山三料”秭归模式逐渐形成。
在低山柑橘产区,各村推广“公益创投积分制”,垃圾分类行动变成公益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农资产品。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高涨。
半高山地区生态有机肥需求量大,在垃圾分类中实施“二次四分法”,可烂垃圾装进沤肥桶变成有机肥源,不可烂垃圾再按“有害、可回收、其它”分袋分桶,交给乡镇环卫清运车,卖给村内定点回收站后还可享受“环保代金券”等激励机制。
高山地区群众则自发推广“三料利用”垃圾减量模式。分类处理的垃圾变成了家畜家禽饲料、生活燃料、生产肥料。
“枝枝草草变燃料,易腐垃圾变肥料,剩饭剩菜变饲料,纸壳瓶罐变钞票,有害垃圾不乱撂,干净整洁废变宝。”群众尝到了甜头,将垃圾分类编成歌谣传唱、相互提醒遵守。
完善设施,健全机制——
垃圾分类提能增效“全链条”
做好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从“丢”到“收”,从“置”到“治”,每一环节都马虎不得。
在郭家坝镇熊家岭村,一块垃圾分类“二次四分”的展示牌格外醒目,时时提醒村民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乡村环卫监督员、保洁员严格值守,定时清理,垃圾减量每年达到180吨以上。
在郭家坝镇华新水泥厂,一辆辆垃圾转运车满载而来,分类压缩的垃圾都将变成生产制造水泥的燃料,日处理量达到120吨。
为了让生活垃圾“精准入桶、纳消有地”,秭归县建设全封闭分类收集点352处,并在各村配备易腐垃圾沤肥桶(坑)、齐其他垃圾桶,建立可回收站和有害垃圾暂存点。投资5000万元建设11座乡镇垃圾中转站,投资3000万元建设县级垃圾分类综合利用可回收中心。吸纳社会投资,华新水泥厂投资5500万元建立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全县居民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利用率达到90%。
被纳入“湖北省脱贫县偏远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试点”的两河口镇,垃圾分类“五员”上阵、全链发力。镇联村干部是“督导员”,宣传动员、分类指导;村干部是“服务员”,及时回应群众需求,做好上门或远程指导服务;各村聘请1至2名专职“保洁员”,具体实施二次分类和回收处理,保管垃圾分拣中心设施;村民人人皆为“环卫员”,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积极投身村庄清洁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社会化队伍当好“协管员”,发挥宣传影响与监督的积极作用。
为推动垃圾分类长效化,秭归县建立资金保障、奖励惩罚、评议考核等多种机制。按照“村平1万元、人平5元”的标准进行农村垃圾治理奖补,财政预算“清洁家园·美丽乡村”创建奖补资金70万元,对11个乡镇垃圾中转站运行管理及垃圾无害化处置补助经费达到1000万元。落实“红黑榜”公示制度,推进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激励机制,并委托第三方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方式,进行成效考评。
如今的秭归县,“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城乡一体、全域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一幅洁净、秀美、富裕的图景正在呈现。(三峡日报通讯员 周华山 张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